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踢館免疫學(踢館帖之十一)


現實;實在太現實

人人心性本具,人人均可修行,只是並非人人學佛,具佛知見。所以,踢館型眾生也不少見。這踢館帖系列若要詳細寫,上百篇也寫不完。眾生通常是看對象、選對象踢的。例如,講到找出家眾踢館,眾生還是偏好找「看起來」年輕的;「看起來」有學歷的;「看起來」如何如何的僧眾或「未來僧眾」來踢。

為什麼大家不找老法師們踢館?不是因為敬老尊賢的美德,讓踢館型眾生良心發現,而是因為現實考量。這麼著,有位仁兄也沒什麼佛法概念,約莫也未學佛,老媽媽才一提議出家,一家大小卻歡天喜地立刻一致同意:「你看,養老院一個月少說三四萬,好一點的、高級的還不只這些。如果接回來住家裏,怕一個人出事,我太太要在家陪,就不能上班賺錢,又少一份收入。要是請個特別看護或護士,一個月另外請又是好幾萬,半夜值班的更貴。以後萬一又生病要看病、急診、住院,大家都各自忙工作、家庭、帶小孩,沒空!在家沒人陪反而不好,讓人擔心;能出家,寺裏有別人能照顧她最好!」

這番話,沒有強調家人共住孝養天年的「儒家傳統」。更沒有提到孔家傳統以及五倫中「家庭倫常」之神聖。 一點激烈反對的表示都沒有。沒講似是而非「人只要在家修當凡人就好,不用出家」、「違反孝道」、「沒陪家人不對」、「拋棄家人不對」、「家人不住一起就不對」的各種理由,也沒提起「有夫妻兒女過家庭生活最幸福」、「天倫之樂最重要」的人生快樂論,更沒扣「社會責任與家庭觀念」的大帽子--當打算出家的是老人,一般俗人習慣拿來為難年輕人、激烈阻擋出家修行的諸多理由,忽然就全都不見了。人年輕時,家人看在你有勞動價值、有生育可能、有社會人脈建立潛能、有諸多收入與實際好處的份上,障道的反應很常見,也很多。等人老了,你的老、你的病、你隨時可能發生的死亡,不但沒現實利用價值,反而還成為家庭經濟負擔、成為浪費時間心力的障礙時,家人就不要你了,一心巴不得你趕快出家最好!

平平是出家,家人與社會大眾的反應兩極化:若是年輕人,從開始學佛當居士到出家當法師,十幾二十年被踢館是常事;熟人也踢、陌生人也踢;不學佛的踢還沒話講,雖然表面上學佛,沒有護僧護法正知見的也照樣踢!反之,若是年老居士、未來的老法師,不但家人樂意送出家,社會大眾也沒半點踢館的意思,還高高興興地齊聲讚好--算來算去,省下不少家庭開支哩。不用陪老人,不用跑醫院,又有別人代為照顧,也讓年輕夫妻小家庭生活不受干擾,覺得老人出家是天大的好事,還替一個老人照護與福利制度不良的社會分擔、扛下沉重的老年人口成本。老人們若出家住廟,正好讓社會大眾更看不見老人社區與老人福利制度的長期不足與失調。台灣社會多的是一邊拍手贊成老人出家,一邊怒目障礙年輕人出家的踢館型眾生--不為別的,只是現實;太過於現實。

踢館型眾生本來就很沒正念,邪見一堆。他們真正要踢的目標,事實上是年輕佛子(年輕,泛指未步入老年的佛子,含青壯中年佛子在內)的兩大價值:「財」與「色」。年輕能賺錢,年輕能生育;有利用價值,才找你踢館。若人一老一病,又加上沒有多少遺產能分子孫,這兩樣世俗人最介意、最執著的現實功利價值都沒了,不但一家子巴不得你早點出家省開銷,連社會人士也十分贊同把老人社會負擔一股腦兒全丟給寺廟!

沒有人會為了老人出家而起大煩惱,衝到寺裏把老人家硬搶回家,自己再親自花大錢天天奉養陪伴。老人若堅持留在家裏度晚年,一般社會人士和兒女、子子孫孫們盤算起來,樣樣是金錢花費:沒收入、有開銷、要人陪、花時間、白擔心、狀況多;重點又加上沒有「財」與「色」這兩大功利價值--多方利害權衡之下,現實又功利的社會人士與子孫們一起點頭稱是:「老人出家最好。」

與其等到人老,被子孫與社會當成不要的負擔時才歡送出家,
不如趁年輕,看破世間人情冷暖與六道輪迴苦惱,及早克服萬難出家去。

踢館帖祝福大家:

愛踢的,從此別再亂踢
被踢的,自此不用應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