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屍斑相對論:說說過敏(一)


「屍斑」是種形容、象徵、表述、隱喻;它指涉著一大團又一大團的過敏慢性皮膚病:「過敏……過敏原不明……過敏原應該在台灣的空氣裏……過敏因子可能是台灣的天氣與溼度……不然,移民吧……」不同的大小醫院診所,不同的無可奈何的醫師,祭出幾道藥方:

第一道:吃類固醇、擦類固醇、固定常常打針也打類固醇,把症狀硬是壓掉。

第二道:善意勸發移民,口頭開列此類病人的Yes-No移民國家清單。並且笑笑地安慰病人:「有時換個地方就好了。」

第三道:暫時壓一壓病症、安慰一下病人,但是完全治不好病的方法:抗組織胺。只要天氣、空氣與環境沒改變(人為無力改變),短則幾天,長則數月,毛病就回來了。

第一道方法若長期使用,洗腎風險非常、非常高,而且人體長期習慣類固醇以後,藥劑量必須不斷提高,不然也會失效;若是忽然停藥則更慘,長期硬壓的病症會反彈,嚴重大發作。第二道方法,有換過地方的人都知道,的確換個依報馬上病就好了;尤其是換到相對上乾、冷、廣、生態環保做得好、生活居住品質高的所謂「先進國家」,過敏很快就不藥而癒。環境因素能造就高比例的人口狂發各類過敏。高比例患有各類過敏,卻又不便、或無法移民的人,日日痛苦萬分又要應付生活作息,往往不得已選擇施用類固醇;壓下過敏之苦,再承擔洗腎風險。過敏體質換不掉;空氣溼度與污染成分也換不掉(為了拼經濟而損壞依報,在惡劣依報裏的人們大病小病不斷。大街小巷一大堆診所,診所與醫院的建築比例遠遠超過書店或圖書館的城鄉景象,不就說明了台灣住民非常多病嗎?)──除非,極少數本身出身在大富大貴的權貴家庭的病人,能自費基因治療;或者住在人造豪宅的人控空調環境,一輩子不踏出房門半步;或者日日食用各種天價保養食品;或者以巨資換移民,以依報換健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