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佛典故事:身為和尚 As A Buddhist Monk


一、僧俗道誼


阿羅漢與居士相識已多年。

「居士願不願意讓長子出家修行呢?」

「尊者,我只有一個兒子,非繼承家業不可,怎麼出家?假如我老婆又生,就讓次子跟隨尊者出家,您看好不好?」

「……好吧。」

又過幾年,阿羅漢再度登門拜訪居士。

「居士啊,您果真如願生了次子,是否打算同意他出家行道呢?」

「這個嘛,我考慮過後,決定讓大兒子負責外面的事業、二兒子負責處理家庭事務,這樣安排的話,我的家族才會興旺。更何況,我實在捨不得他們兩個離家──這樣吧,要是我老婆又生的話,一定同意三兒子依止尊者出家!」

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善觀眾生根器。眼見居士兩個兒子都與道無緣,也就放下了。再過一段時日,居士福報現前,又生了一個兒子。這次出生的幼子與兩個哥哥氣質完全不同,相貌也特別出眾。

「居士啊,貧僧依約前來了。」

「我明白、我明白,是我親口承諾您的!只是我這個兒子年紀太小,說實在也幫不上尊者什麼忙,恐怕反而還要麻煩您照顧哩!再說,我家事業還在起步階段,不夠富有,也沒辦法替他打理道糧。我們可不可以再等幾年,等他年紀大些再說?」

二、預約修行

小兒子從小就知道父親與阿羅漢尊者是多年好友,也知道父親承諾對方,等自己長大就依約定出家。在出家前,他每天都遵照父親的交待,到市場開花店做生意。阿羅漢尊者偶爾會到店裏看這個未來的徒弟,開示法義之餘,也教他修觀繫念。

「來,師父教你。你拿白色的石頭和黑色的石頭來當記號;起善念就放白色的石頭,起惡念就放黑色的石頭;用這個方法來觀照心念,懂不懂?」

這個名叫優婆毱提的年輕男孩非常聽話,一邊依父親交待老實做生意,一邊在動靜閒忙當中時時觀照念頭。一開始,每天統計下來黑色的石頭都比白者的石頭多。日子久了,愈觀照,反省與作主能力愈好,兩種石頭的數量慢慢打平了。他再努力用功一陣子,念念警覺,再也不下黑色的石頭,每天都只有白色的石頭。達到每個念頭都是善念的程度後,優婆毱提證到了初果。

三、名妓與花

在證得初果的年輕男孩天天奉父命顧店做生意的小城裏,有個貌美如花、遠近馳名的年輕妓女。美麗的女人很少不愛花──注視著鮮花,好忘記自己的青春事實上極其短暫;扔棄枯萎的殘花,再一併把自己日益老醜的事實拋諸腦後──對美女而言,花是用以阻斷對老化與死亡的知覺的人生必備毒品。

她身為社會所輕賤的妓女,卻也同時依據歧視社會的階級規則養了一個替她勞動跑腿、社會身份更卑微的小婢女。她如果想要花,開口下令就好了。

「小婢,怎麼一樣的錢,今天買回來的這麼多?以前妳是不是被騙了?」

「小姐,小婢沒有被騙啊!今天換一間花店,店主很年輕、善良、仁慈,沒有看不起我的身份,以平等心做買賣,所以花才給得比別間多──對了,他名叫優婆毱提,長得很帥、氣質也很好,光看兩眼都覺得實在不虛此生哪……哎呀,我真是不會說話,小姐要是看到他本人的話,一定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身為名妓,通常是男人爭著上門找她,她很少主動邀請男人。她破例下令叫小婢女帶話,請優波毱提本人務必登門接受她的謝意,卻沒有一次成功。她不知道他已身證初果,不論長相再英俊出眾、色身再年輕挺拔,已經是果位上的聖人,心境已經和一般依賴女色的凡夫俗子完全不同了。

四、所謂情欲

她雖然為了總是請不到優波毱提而心情不佳,卻未曾中斷營業。她的熟客之一,是王室後宮眾多中年姬妾中的一個與國王所生下的兒子、王子群當中的一個王子。

他來付錢消費,她就服務收錢;有欲望,沒感情。她羨慕他的身份:男人。權貴。家世。財產。地位。他與她始終站在消費與被消費的兩極,兩人之間不但沒有發生傳說中神話般的日久生情,她還情不自禁地對他產生濃烈的階級敵意──例如說,她覺得他身上那件綴滿珠寶的皇家禮袍非常刺眼。男人的衣服,又是象徵王子身份的衣服,她一輩子都沒辦法穿上身。

「就為一件衣服?」

「只是想要那件衣服。」

「妳就為區區一件衣服殺他?」

「我說了,只是單純想要那件衣服!」

「事後妳就馬上把他的屍體藏起來?」

「你們皇軍一搜不是馬上就找著了?何必問?」

消費欲望就是消費欲望,沒有感情或友誼。王室在極度震怒與驚訝之下,把名妓的四肢都砍截掉,再割掉她的耳朵和鼻子,最後高高吊掛在郊外的墳場,希望把她慢慢折磨到死,用以警示天下,也同時發洩王室失親之恨。這是來自社會底層的名妓殺了社會頂層的王子的社會代價──從消費與被消費的兩極直到殺與被殺的兩極,她一直是個人生輸家。

五、誰來看妳

她知道她必死無疑。沒有人會救她或緊急送醫急救;沒有人會同情一個殺死王子的妓女。當初迷戀她、千金只求一夜歡的男人們呢?人生走到這個地步,別說歡客鬼影,連個屁也沒有。肯見她最後一面的只有一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當初千求萬求都不肯上門看她一眼的少年優波毱提。

「為什麼來?」

「專程來探望妳。」

「現在又何必來?以前我身體完整時你不肯見我,現在我受刑身殘、畸形醜惡,怪模怪樣有哪裏值得看?」

「妳誤會了,我不愛美色。今天來看妳,是因為我同情妳的遭遇……」

他從小當場聽阿羅漢開示長大,對佛法相當熟悉。他站在墳場,慢慢地宣說四念處觀給她聽,希望她最後一程能正念往生:「……色身不淨、苦、空、無我,仔細諦觀、醒察,身體有哪裏可靠?會對色身起染污心的是愚惑之徒啊……」

這一番開示,讓她死前法眼清淨,臨終正念往生。送她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苦路,優波毱提當場親證三果阿那含。

六、魔障說法

等待十幾年,阿羅漢尊者終於得到對方父親的同意,依約度少年優波毱提出家。優波毱提年滿二十歲受具足戒,白四羯磨後當場證得阿羅漢道果,具足三明六通,說法精妙。

人間又出一尊說法無礙的阿羅漢,魔王波旬深感倍受威脅。他不希望欲界眾生得道解脫,竟不惜親自到會場擾眾:

第一天,他變出大量從天而降的金錢,讓民眾傻眼亂心,掙相搶錢而忘記端坐聽法。第二天,他召集魔眾幻現花雨凌空而落,又讓民眾意亂神迷而無心正念聽法。第三天,他讓民眾產生幻覺,看見一隻世間難得一見的神奇琉璃大象在會場巡行。象的六顆象牙上都有七方浴池,浴池裏盛開七朵大蓮花,大蓮花上又各各站著七個能歌善舞的美魔女,非常迷人。民眾忙著看人間沒見過的美豔魔女,求道聽法的正念都沒有了。觀察下來,魔王明白在魔界可及的所有方法裏,就屬女色障道的效果最好。到了第四天,他決定加重口味,變化出一個稀世大美人,默默地站在羅漢優波毱提身後,緊緊吸引眾人的眼光,讓信眾個個魂不守舍、法不入心。魔王鬧場已經鬧到第四天,羅漢優波毱提決定有所回應。他也使出羅漢神通,當場把幻化的美女反化成屍骨。屍相現前,立刻令信眾迷亂的心大為警醒,深有所悟而當場得道證果的人相當多。

七、魔界對決

在人間擾亂畢事,魔王波旬回到欲界天休息。沒想到,天宮魔事有所異動,無緣無故出現另一個新來的欲界天子,與他分床而坐。魔王波旬暗自思忖:「這小子是什麼來歷?不過是個新來的,怎麼就馬上和本王分床、平起平坐?」這一觀不得了,眼前的新天子並不陌生,他的前世正是在羅漢優波毱提座下聽法的一隻小狗。

魔王波旬的傲慢心大受刺激,自尊心也大受打擊。他想:「可惡!那個沙門,怎麼這麼瞧不起人哪?區區一隻小狗竟也派來天上和我搶位子?」他一氣,馬上衝下人間,趁羅漢優波毱提入定時,偷偷使出魔力在他頭上放一頂寶冠,放好後馬上溜回天界。

等羅漢出定,覺察到頭上有頂凡人肉眼看不見的天冠,入觀便發現是魔王波旬的惡作劇,也明白對方動機何在。於是,他使出羅漢神通將往生不久的狗屍幻化為髮飾,再主動召來魔王波旬:「魔王,承蒙你特地送來天冠一頂,小僧謹以這個髮飾回報。」送禮的人話既誠懇,收禮的人就欣然接受了。

沒想到,喜洋洋地回到天宮,髮飾竟馬上現出原形──往生未久的狗屍一具。魔王波旬討厭人間的屍體,更討厭把屍體掛在自己頭上,卻無論怎麼努力也除不去。無計可施的他轉往各層天界向不同的天王們求助,卻都得到相同的答案:「哎,這不是我的能力辦得到的。想摘掉它,要找原來放髮飾的人才有辦法!」

八、比不上佛

魔王波旬白忙一場,情非得已之下只好又硬著頭皮再下人間,登門找羅漢優波毱提。

「實在不是我愛講,佛陀為人慈和、悲心無量,怎麼他的聲聞弟子做人這麼兇狠哪?這可不是我愛亂講話,我有證據!想當年,在他成道的那一夜,我親自率領十八億精銳魔軍下凡圍攻他,一心一意想破壞他的道業,他一樣滿懷慈悲,心中半點怨恨也沒有。哪像你?我只不過放頂帽子在你頭上,你就報復我、整我,帶給我這麼大的麻煩──」

「是、是,魔王說得十分有理。佛陀和貧僧一比較,好比拿須彌山比小芥子、用大海水比牛足跡、或以師子王對照野干哪!兩者之間的大小差距何只百千萬倍?對了,我在末法時代出生,向來沒有親眼看過佛陀,可是你有親眼看過!聽說你施展神通力就可以化現成佛身,可不可以現給我看?」

「……好是好,可是我現佛身,你千萬別頂禮!」

「好,不頂禮!」

相約已定,魔王就現佛身給末法時代出生的阿羅漢尊者看。這一看不得了,起大歡喜心、大恭敬心,馬上就地頂禮。羅漢一頂禮,魔王就按耐不住,馬上回復欲界天王的原形。

「哎呀,我們不是講好不禮拜的嗎?怎麼又拜下去?」

「放心,拜也不是拜你;我拜的是佛,不干你的事。」

「好、好,我滿了你的願,你就發慈悲心把這條死狗從本王頭上拿下來吧?」

「這很簡單。你若是起慈悲心守護眾生,這條死狗就隨念化為寶飾;要是你起惡念想惱害眾生,它馬上復原成狗屍!」

對方沒開口要他除去魔天寶冠,也沒有替他取下人間狗屍的意思。魔王波旬拿這個阿羅漢沒辦法,最後只好悻悻然動身離開,從此不敢再起惡念……


原典出處:《賢愚經、優波毱提品》


-延伸思考向度-

一、修行因緣人人不同。您的因緣為何?

二、佛、魔、天人、男人、女人、王族、平民、動物、……等具有不同的身形,相同的是什麼?

三、從名妓殺人的欲場悲劇到人天較量的修行喜劇,在心境、意境、情境上都形成相當強烈的對比。人生既如夢,輪迴是否也如幻戲?

四、因果輪迴生死的觀念如何影響人對待動物的心態與作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