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盛夏台北取經記:久違了,龍山寺!



盛夏的居士遙指龍山寺:「小開本的經書那裏很多!整大櫃、整大櫃的全都結緣!不過,要自己慢慢找就是了……」幾年沒去龍山寺了?上次是民國幾年的事?出家前的事,遠遠的像上輩子。

向龍山寺行腳,揮汗如雨的台北城在發燒。全身發燒。土地是燙的,空氣是悶的,風吹到身上也熱呼呼的,毫不留情地搾乾人體儲存的水份。這城市,盛夏花短短四十年從三十度狂燒到三十八、九度。

觀音池造型變了。玉蘭花小販老了。朝拜的信眾加入大量國際觀光客。加裝幾台現代提款機。香火小吃販賣部依然生意興隆,能電子化的全電子化了。到處是日韓、東南亞香客拿手機拍照的快門聲響,滿面虔敬、持香遙禱的信徒安靜地排隊成行。駐地不動的文化古蹟老廟裏,供桌上的供品時時更新。

我找到結緣經書區,不料遇上一場信仰爭執;一場女人之間的宗教戰爭。十幾歲的女孩拉著行李箱,中年婦女拉著權充書車的推架,用高分貝的音量開罵與辯解。按規矩,按習慣,當然是年紀小的被年紀長的炮轟。「那種邪知邪見的書不配放這裏!妳明明知道!」「我不知道。」「誰叫妳放的?」「……」「那種邪教的書,妳要背因果!」「不是邪教!」「妳敢講!妳還敢講不是!」中年婦女罵了又罵,氣呼呼地拉著書走了。身穿學校運動服的小女孩瞪大雙眼看看她,看看我,再看看熱鬧滾滾又假裝不知道有人吵架的人潮,走到書架前再度把大本精裝結緣書擠上去。我對她笑一笑,她滿眼無辜,完全是小孩子的表情。那年紀的小女孩,除非是知識天才或家長訓練有素或經年累月薰修正統宗教課程,哪來的本事分辨正教邪教或宗教知見?我看一眼她剛放上架的全新經書,書名顯然是新興附佛外道自編自印、把佛道儒黃老各家學說混摻後再加上民俗觀點的傳教工具書。我沒問她是不是為賺錢打工或受本身是信徒的家長指示。她只是一個被成人當成傳教工具的小孩子,在她還搞不清楚宗教理念或意識型態時就直接參與第一線傳教工作。在這種因緣下,就算被其他有宗教概念的成人公開痛罵,她恐怕也聽不太懂對方究竟在抓狂什麼。

沒找到想找的小開本佛經。滿櫃結緣經書或許是因應人口比例居多的老人信眾的視力需要,多數是又厚又重、印刷字體超大的精裝本。對台北市這個首都,或者,台灣最有能力以多國語言向國際旅客展示多元宗教文化傳統的大窗口,城市的宗教文化軟實力又是什麼?

步出龍山寺,收攝經行。路過休市的華西街,空蕩蕩的,街景十分老舊,彷彿除了只有夜晚才轟動的觀光夜市門面以外,沿路整條街都沒什麼文化實力好說。路過全聯推門而入,像沙漠漫遊的苦行僧撞見綠洲,命大得救,免於熱死。補充完水份再走,超商,咖啡店,比蕯連鎖店,按摩店,車行,原民文藝展示館,學校,全在烈陽焦烤下半死不活。天橋下,馬路邊,奄奄一息的不只行路人,還有拼死忍熱的苦命行道樹。幾十年下來,台北市西區的建設腳步像斷線停格一樣,不斷老化,欠缺生機。話說這幾年不忙軟硬體建設或國際級的都市升級計劃,到底在忙什麼?對了,忙吵架!鎮日忙著吵統獨議題(空吵空鬧空抬槓又百害無一益的假議題),倒把正經事給忘了。在政治意識型態掛帥的口水戰爭裏忘記人生價值,忘記新生代福祉,忘記政治以外的其他領域早已空轉經年,忘記身為首都要帶頭示範拼建設以厚實國力,甚至連扭轉敗壞的都市生態環保品質與積極緩解溫室效應的求生意志也忘了。

我原只為一部佛經而行腳,沒想到卻不經意課誦了一堂台北市。

酷夏不堪回首,台北終於入秋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