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入海算沙:時間,語言,名相


讀一篇居士寫的唯識偈語短文(非正式學術論文),看作者比對幾部經論及對照幾家詮釋、註解後提出其見解。如果是十幾年前,或許也會為鑽名詞而迷惑。十幾年後,對不同時空背景國情下的各宗各派見解習以為常,不認為鑽名詞有那麼重要。

古人不是在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學術自由的全球版圖下開示、譯經、或著疏,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中文佛教名相自始至終都沒有下嚴謹的學術定義或對全球公告訂立出標準用法。更何況唯識學事涉證量問題,只要沒有舉實例(詳細說明心理活動或生活經驗等實務例證)就沒有辦法確認純粹說理式的佛學論述究竟指涉何等心理態樣或心境層次。有大量古老名相卻沒有精確定義,也就根本無法判斷諸家說法出入極大的根本理由何在。

古代的譯者及作者並沒有採用現代學術界的SOP。在古代的時空限制、交通區隔、語言障礙下,證量遠不及佛陀的佛弟子要如何以人間有限的語言來析論諸佛菩薩本於真修實證對心性的描述?論述無法以心理活動或生活經驗舉例,多半限於名相對照互解,因為本來就證量不到,對名相究竟指涉何等心理態樣沒有體會、無從舉例啊。

不同時空下的不同宗派在不同論疏縱使因為中文翻譯的有限性而譯出相同或高度類似的唯識學名相或很類似唯識名相的專有名相,在不同經論系統中各有不同的理路、法義;再加上古代華人不喜歡印度式的思辯論戰傳統,對唯識學這類有大量複雜名相又譯文難解(或多解)的法門不太相應,也很少一一追究大量名相在不同經論裏的精確定位為何,最後就造成佛學研討上的困惑,各家見解不下數十種。

總之,古人留下的宗教典籍系統並不是精準、精確、自始講究定義標準及使用方法的完備學術系統,表面上相同或近似的譯文指涉的不見得是一樣或類似的心或境,再加上中文文言文的特質就是語法過簡、字少義多、欠缺現代標點符號或出處註解,入海算沙不但自困,而且算到最後還會發現此沙非彼沙、只是名相一致或相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