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佛典故事:大笑 Big Laugh


佛陀開示法音方歇,長老婆羅門一行七人突然上前頂禮,合掌祈請:「我等久仰世尊盛名,老早就想皈依披剃,偏偏業深障重礙難重重!今天好不容易得以親覩聖顏,希望成為入室弟子離苦得樂!」「好。」福德因緣具足的長老們當場出家,奉佛命共住一房。

出家剃度的第一晚怎麼過呢?七個新眾沙彌誤以為眼睛見到佛陀、身現出家相就了了,根本不想提起正念認真修行。他們一起對坐閒聊混到半夜,天南地北有說有笑盡講世間俗事,完全不念諸行無常,更無意解脫三界生死!他們痛快狂笑著、嬉鬧著,完全不知道命數將盡、離死不遠。

佛陀:「你們不是應該行道解脫,為什麼一直哈哈大笑?世間一切眾生自恃有五件事情:第一、青春年少,第二、相貌端正,第三、勇猛多力,第四、多財巨富,第五、貴姓高名。你們七個人一整晚又說又笑,為的是自恃些什麼呢?究竟是在高興歡笑什麼?應該正念觀無常熾然,無明幽暗,正心求定。若看見業身受形就誤以為從此長保久安就錯了。豈不見病緣現前,好景不真?人老便色衰,病痛現前立刻失去好看的外表,隨時隨地受死亡威脅。四大分散則識心隨散,報身馬上像一輛破車一樣瓦解消散,身體到底有哪裏值得依靠?」

七個新眾沙彌一聽,不笑不鬧了。他們攝心正定,當場一起在佛陀面前證得阿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喻老耄品》


-修行筆記-

笑分很多層次。「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是密付心印的正念之笑,一般言不及義又於法無益的玩鬧則不然。俗諦以論,何時該示現收攝正念、何時該示現親和幽默、笑與不笑如何拿捏尚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大智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