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音聲玩具 Voice Toy


聲音,一種不占體積的奇妙玩具

大約上幼稚園的年紀時,意外發現我的音域極廣。「音域」當然是多年後才在鋼琴課學會的專業名詞,當時的兒童理解很簡單:我的聲音可以很高、尖、細也可以很低、厚、粗,可以很像女生也可以很像男生。

到台灣瘋迷卡拉OK的全民K歌年代,音域變本加厲成為好玩到極點的「一人玩具」:男聲、女聲、男女對唱、童腔、老嗓全都拿來遊戲。音樂課介紹西洋聲樂與基本發聲原理,原本私迷京戲、模仿京腔之餘又加上歌劇腔,音域向上向下延伸更廣,比童年加倍嚴重。出家後唱梵唄融於千人音波浪海,不論使用何等音域都不太引人注意,多年無事。未料狂吃四川天辣榨菜後竟然史無前例定了型,而且是定調在渾厚低沉富磁性的男低音一定定三個月以上完全調高不了。那陣子嚇壞不少師兄弟,也鬧不少笑話。

「喂,阿彌陀佛。」是比丘僧。

「阿彌陀佛。」小僧有禮。

「啊,對不起,我打錯了!」比丘趕快掛電話。

「喂,阿彌陀佛。」還是比丘僧。

「阿彌陀佛。」小僧有禮。

「啊,不是女學嗎?怎麼是比丘?」比丘連忙確認。

「這裏是女學沒錯。」小僧確認。

「這裏怎麼會有男眾?」比丘想不通。

「四川榨菜太好吃了,沒辦法。」小僧笑了。

「啥?算了,我找某某師,謝謝!」比丘放下了。

至於極端女高音的職業腔調要使用哪些因緣假法來「權變使用」,且賣個關子。在某些接眾場面的確使用女腔為宜,有相對較好的法務效果。音聲佛事不落男腔、女腔兩邊,符合因緣時節即妙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