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Porco Rosso ~ 我的豬仔青春


我的台灣青春期過得像一部電影,紅の豚。

沒錯,當年的我既乖巧又叛逆、既內斂又狂野、既性感又冷酷、既可愛又欠扁,完全是一頭自以為很帥的小豬。自幼無母,對父親(男菩薩)極度崇拜,什麼都模仿他:髮型、姿勢、動作、打扮、語言、口氣、音樂才華、社交天份、擁有一群友誼堅貞的死忠結拜兄弟。我渴望我像他一樣帥;哪怕只帥出個迷你版。結果就悲劇了。

在我拼命尋覓「一群友誼堅貞的死忠結拜兄弟」的過程中,我投宿到位於建中附近的學生出租小舍。身為實習醫師的高學歷二房東在完全沒知會我的情況下招來一對黑社會兄弟檔當房客,身高一百七十幾的混混哥開房門吸毒不小心讓我路過遇到:「北一的,你進來啊……」哈毒品哈到茫茫的他全身汗珠,口氣阿飄似。

身為社會信念高標、道德潔癖嚴重、志在以學運社運女運反核運動等等全面升級國家文明水平的知識青少年,我當下閃人打手機給老爸告狀。老爸聞訊氣得半死,隔天帶工人衝來幫我搬家,當場大嗓門海罵二房東一頓,氣得整張帥臉腫成紫茄色,火速把我架到爺爺家交管。我以為安了,沒有。一進門,個兒又瘦又小的爺爺擺出關老爺飛甩青龍掩月刀的將軍架勢當著我的面狂罵老爸幾小時。孫女千金萬金罵不得,千錯萬錯都怪兒子不好。他連珠炮似對人高馬大的壯兒子大吼:「你女兒怎麼教的?」我整個人嚇傻。

在那段交管給爺爺的日子裏,我努力裝成一個清純少女。爺爺不知道我在搞一堆新潮運動又整天跟台大研究生、碩博生們鬼混哈拉哲學、文學、電影、社會學、政治學、國家大事。我要保護爸爸,我這麼想。萬一形象破功,我那尊滿頭滿腦關聖帝君武聖偶像與四書五經古文的爺爺又要跟無辜的老爸高分貝開示幾小時。明明就是我自願活得像一隻瘋狂模仿高富帥爸的小豬,老人家講得像全是拼死拼活工作養家孝敬老小的老爸一個人的錯。

裝久會累,會煩,會五陰熾盛苦。青少年有個標準業障毛病,五陰熾盛苦:四大還在發育,半大不小,說是大人又不成熟,說是小孩又有點熟,色受想行識五蘊變化激烈,動之身口意就是「行為亂來」、「嘴巴亂講」、「腦袋亂想」。有一天下午,我終於受不了了,跟爺爺報告一下就一個人跑去看電影,看「紅豬」。對一個從小打群架、混哥兒堆、跟大量男性族人長輩學罵髒話、拿老爸的啤酒喝又拿老爸的菸抽的「嚴重戀父情結青少年」而言演淑女實在太痛苦。打打殺殺又充滿機器、恐龍、先進交通工具、外星人、動物、妖怪、魔法、笑料、國家情結、社會理想、迷人軍事色彩的電影最好看了,何況電影配樂又上好?我坐在電影院裏,身旁都是父母帶著兒童全家出動的歡聲笑語,一個人感傷。我懂一個青少年拼死拼活想模仿「男性氣慨」的心情,想向父親證明些什麼,想對社會國家宣示些什麼。該死的父權架構預設的性別角色框架。看完電影我略有所悟,原來我是隻自以為很帥的小豬,我一輩子再怎麼拼命都不可能像老爸那麼帥。後來只要聽見不明究底的外人客氣禮貌地喚我一聲「美女」我都好感傷;一種欲帥而不得的終極絕望... ... 不可能了,我的青春小豬哥夢。

然後,沒過幾年,佛法遇見了我(三寶大慈大悲出現在我的生命中),痛改前非改頭換面的我決志出家修行。所有認識我、清楚我的豬仔青春底細的親族、長輩、老師、同學、三百六十五行的老朋友、哭哭笑笑一起長大的哥兒們全跌破不只眼鏡。當年親眼看過本人示現種種小豬蠢相的人根本不可置信:這種人會出家?這種人會當宗教師?不是喝酒吃肉結婚生小孩那種宗教師,是佛教的僧眾!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小豬變身,清淨僧寶。

我們在一切青少年身上都可以看見佛性之光,二六時中閃閃發亮。你永遠不知道當下活得亂七八糟像一隻自以為超帥的酷小豬的青少年將來會成就什麼。或許是一尊未來佛也說不定,對嗎?教訓豬頭豬腦的青少年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求他腳踏實地為社會、為人群付出身心勞動,去從事正常職業。

(今天清晨家父難得託夢示現以我青春期時代的帥臉,一身筆挺西裝叫我「去找工作」。當年他調教青少女階段的女兒的法門就是歲歲年年逼工作,放我一個人去試去闖做十幾二十種不同的工作,從打工實際付出勞力的服務過程調伏青春的妄動。他主張台灣人都太寵小孩,從頭到尾以美式父母的教育手法逼我去打工賺錢體驗社會。可能教育手法太高段另類,竟然調教出一個出家眾!謹以此文報父恩,敬我的大帥哥男菩薩!)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順治皇帝讚僧詩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成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日清閑誰得知,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口中喫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堤,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

清世祖‧順治皇帝《讚僧詩》


2018年3月26日 星期一

憨山大師醒世歌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穩守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此身那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害,讓他幾分有何妨,春天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縱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作主張,諂曲貪瞋真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身平胃散,兩鍾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鬥勝敗莫爭強,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羅狀元醒世詩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貪名逐利滿人間,不如破衲道人閒,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輪迴六道易循環,勸君早辦修行路,一失人身萬劫難。
二十年後故鄉遊,千金斗米吾不收,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

安住正念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

《出曜經卷第八 念品》

譬人久行,從遠吉還,親厚並安,歸來喜歡。
好行福者,從此到彼,自受福祚,如親來喜。
起從聖教,禁制不善,近道見愛,離道莫親。
近與不近,所往者異,近道昇天,不近墮獄。

《出曜經卷第八 念品》

樂法戒成就,誠信樂而習,能自勅身者,為人所愛敬。
為人所愛敬,皆由己所造,現世得稱譽,後生於天上。

《出曜經卷第八 念品》


不放逸


夫世間繫者無有牢固,為危為脆為磨滅法,不能捨家斷慈慕心去俗因緣,自不念道復不教人自行其道。象之被繫未經旬日,便自求脫得處無為。汝等眾生染著生死,追憶受身積如十方山岳,目覩死者淚如十方四海,人之遺髮計如十方生草,猶尚不能得免眾難,猶如重罪之人一歲三移,出獄復入獄,不自改愆求出無為,何為貪著放逸不求解脫?常處在家業多諸穢污養妻畜子家之重靽,念求方術捨慈著心。

《出曜經卷第七 放逸品》


若於此正法,不懷放逸意,斷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出曜經卷第七 放逸品》


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佛典故事:孩童之死 Death Of A Child


姿色美豔的少婦懷抱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到井邊汲水,聽見他若有似無、如泣如訴的優雅琴聲,不經意抬眼發現他一雙動人的眼眸。

她是個異性戀,美麗、狐媚、春情蕩樣、芳華正盛的異性戀;他是個異性戀,帥氣、自然、相貌英俊、魅力無比的異性戀。才對望一眼他們就屬意於彼此,互相產生強烈的情欲。他無言注視她,她也無言注視他,欲望壓倒了理智,淫念推翻了母性本能。意亂情迷之下,她錯把嬰兒的頭部當成水桶,隨手找一條普通繩子把嬰兒稚嫩的脖子綁個結就下放到身邊的井裏,當場與迷人的陌生男子發生姦情。

時間過了。時間結束短暫的迷戀,時間也終止短暫的生命。狹路相逢的痴漢淫娃風流事畢,她伸手抽繩把嬰孩從深井拉上來,這才驚覺繩結那端綑的根本不是水桶,而是自己出生不久的孩子。死結活活勒死無力掙脫的嬰兒,早已氣絕身亡多時!

通姦的快感當場被喪子的悲痛全盤淹沒。她狂嚎不已,恨自己無法降伏淫欲心,恨自己對男色沒有抵抗力,恨自己為了滿足情慾害死親生兒子。她遲來的理智化為一首幽怨的詩偈:「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這首偈不是她發明的,是在知識口耳相傳的年代聽聞記誦硬背下來的。

可悲的女人,空有語言文字能力與大半生文明教養,最後輸在一個「淫」字。她想起來,當她的心緊緊被陌生男子吸引時,眼角餘光似乎有瞄到路旁有幾位低調沉默的比丘僧眾路過。「為什麼我的心只住著在男色上卻沒有注意到清淨僧寶?如果我在意的是僧眾不是豔遇,如果我渴慕的是法語不是激情,我的孩子就不會枉死!」一切都來不及了。她懷抱死嬰無言地哭泣。

此時此刻,佛陀已經與眾僧返回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精舍。「阿難,」佛陀無問自說:「你過去聽聞的法偈都是過去恒沙諸佛所說,你要好好用功記誦、學習!中午集合大眾,你要對大眾重新宣說這首重要法偈!」「是,佛陀!」阿難依教奉行。

中午午齋事畢,佛陀收攝三衣,在普會講堂召集眾僧升座說法:「今天早上我跟阿難入城乞食,出城時在井邊看到一個懷抱嬰孩的少婦。離井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男眾在彈琴,兩個人眉目傳情、相看不厭、難分難捨,竟然錯把嬰兒當成水桶放吊下井而勒斃。等少婦事後把嬰兒從井裏拉上岸時,嬰兒早已經往生了。她無比悲傷後悔,一個人坐在井邊痛哭,自言自語重覆這首法偈: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原典出處:《出曜經欲品第二》


-修行筆記-

一、佛告比丘:「婬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婬荒之士不識善惡,亦復不別清白之行,不知縛解出要之道。如斯輩人遂無慚愧,寧喪親族分受形辱,不闕婬性以違其志。或因婬欲,殺害父母兄弟姊妹,斯受其殃。或因婬逸罪及五逆,王者所戮死受惡報,猶野火行傍樹為燋,既罪自深復及宗親。人由婬欲違佛慢法、謗毀聖眾,為諸聖賢之所嗤笑。」

二、與性行為有關的人間悲劇不勝枚舉,這則佛典故事是古今相當經典的典型情慾犯罪意外:父母本身的情欲失控連帶害死子女。現代版虐童殺童慘案有不少也源自情欲問題,尤其是成人耽溺於情欲、不當交往、不當關係而吸毒、無業、言行不良,甚至拋棄、忽視、凌虐新生代致死的個案履見不鮮。由於國家社會整體正向肯定且推廣情欲、性行為,公民在共業薰染下集體追逐情欲並引以為樂,欲望壓倒理性的結果往往是下一代深受其害。

三、情欲的本質是妄想。三細六粗識心發動,妄心無法自制進一步訴諸身口造業則淫行成就。上推根源,一切性犯罪的罪根在當事人無法降伏妄想,無法作主,與累劫情欲無明妄相業感相應而交媾發生。交媾發生,初初結婚生育的前階段受社會價值系統評斷為「世間善」猶可,後後通姦虐童、過失致死受社會價值系統評斷為「世間惡」時人生代價就相當大了!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佛典故事:愛 Love


社會階級身份尊貴一樣身陷求不得苦,王子知道。

「我愛她!我就是想娶她!」王子絕望大吼。

「愛兒,你清醒點好不好?她的身份配不上你!哎。」國王不禁苦笑。

「她是賤民種姓又怎麼樣?」王子大聲抗議,「是奴隸又怎麼樣?愛就愛了!」

「你只是被她的美色迷惑了,這不是真愛……」國王試圖保持冷靜。小孩長大了,青春期,發情期,叛逆期,終於進入為情所困的困獸期。他凝望兒子為愛痴狂的臉,想起自己同樣迷惘的青春,一場場無望的迷戀。

「對,她就是美得像天女下凡!我送她很多貴族珠寶,她打扮起來比王女更美!身份懸殊算什麼?我呸!」王子瘋了。情緒激動起來什麼貴族禮儀都不屑一顧,哪怕是對身為國君的父親。

「你給我聽好!」國王聲調忍不住拉高,「我們是王族,絕對不可以娶下等種姓女,不能與平民聯姻!你要娶就選個出身上流階級的貴族女性!」愛情?談什麼愛情?身份條件與社會眼光才是人生現實,愛你個大頭!

「嗚……」父子交戰至此,手上沒權力的王子忍不住哭了。「你不讓我娶她的話,我就直接自殺給你看!」

「你、你不要逼我--」以死相脅。為愛以死相脅,連父母都不要了?國王傷心地注視熱戀中的兒子,「自殺」兩個字眼像噎在他胸口般吞不下也吐不出,良久。

這一場舌戰他們父子倆都輸了。一個輸給愛情,一個輸給親情,雙雙投降。隔天國王親自到女方寒酸貧窮的家裏拜訪,跟女方父母洽談婚事。女方的雙親一輩子安份守己當屠戶,只開口要求一項基本條件:我們家是屠戶,王子要娶我女兒就要習慣我們賤民種姓的階級、身份、工作、生活。先派他到大屠宰場實習,等他學會當屠夫再依約定把美如天仙的女兒嫁給他。

在情場,社會階級身份通常不是溫暖祝福而是終局懲罰。

「兒子,父王跟對方家長談好結婚條件了。」為了保住愛兒的命,國王屈服了。「他們要求你捨棄王族生活去大屠宰場實習學當屠夫,以便日後可以適應新生活。哎,你三思再三思,何必為一個女人犧牲到這種地步?何苦?」

「我愛她。」王子說。「我對我的心負責。學殺生有什麼難?當屠夫又怎樣?反正貴族本來就天天大酒大肉,能吃怎麼不能殺?」

「兒子,你會後悔!」國王的心好痛。

「父王,我明天就出王城去屠宰場報到!」王子的心早就不在父母身邊了。

為愛捨身、為情捨權的傻兒子現在過得好不好?國王掛念他,苦等幾個月無消無息終於受不了,派第一大臣到大屠宰場代為探望。第一大臣到場一看嚇一大跳。哪來尊貴英俊有教養的帥王子?眼前只有一個肩擔薪柴、腋夾乾草、手拿掃把、全身骯髒的平庸奴工!

「王子,國王派我來看你了。」一路看王子長大的第一大臣十分不忍,輕聲問道:「您娶到您的真命天女了嗎?新婚生活美滿幸福嗎?」

「什麼?她?哦,你說她呀!」王子漫聲應道,「我工作忙得要死,天天忙得昏天暗地,永遠沒空,早就把她忘了!」

「那,您當初送她那麼多貴族珠寶--」第一大臣好心再問,「還在不在?」

「什麼珠寶?哦,沒空想,一樣忘了!」在愛情國度裏人生迷路的王子竟然在工作迷宮裏二度失魂。他的心全住在屠夫無聊瑣碎的繁忙工作上,一切不復記憶。

第一大臣搖搖頭,以長輩的口吻軟言相勸:「王子啊王子,您這是何苦?您日日夜夜辛苦工作,既沒有如願娶到心愛的女人也沒拿回送她的天價珠寶,連自己命中註定到手的王位都失去,空無所有,到底每天盲目苦勞在瞎忙什麼?有意義嗎?」

「……」王子抬起頭,一語不發哭了起來。


原典出處:《出曜經》


-修行筆記-

愛情/婚姻在文明架構下是完全受社會制約的社會行為,受限於大量當事人無法作主的繁複社會條件。多數人戀愛結婚過程會下意識、無意識、有意識地秤斤論兩評估大量社會條件並依此行動,甚至嚴重受制於群眾壓力擇偶:或為時間,或為事業,或為財源,或為香火,或為顏面,或為社會表演(為掩飾同性戀/雙性戀傾向故意結異性戀婚就是最常見的表演式假結婚),或為不被眾人污名化為不正常(單身歧視)等。當現實社會條件與身心情欲意向產生巨大矛盾衝突時當事人會陷入嚴重的痛苦,甚至為此不惜自殺身亡。

由於愛情活動、婚姻契約有強烈的社會屬性且受控於大量社會條件,嚴格說來與語言系統定義模糊不確定的「愛」有巨大落差,自由度極低。如此巨大的業感與矛盾量產大量不自然死亡。淫殺相生,共業交感,五濁之惡。


佛典故事:偷吃 Taking A Bite


很久以前,有一隻潛居在豪宅高樓裏的小老鼠。豪宅主人非常富有,在貧窮人家吃不起酥油的年代珍藏了一大瓶高級酥油。這瓶高級食品收藏在高樓裏被路過的小老鼠發現了。眼尖鼻靈的牠一探便知瓶口歪斜沒鎖緊,三兩下就扯開蓋子鑽進瓶底吃個痛快。從人類本位立場思考,不請自來的小老鼠算是偷吃。

「好吃!太好吃了!」小老鼠非常貪嘴,白天偷吃,晚上也偷吃,最後索性住在肚子大大的酥油瓶裏不想回老鼠窩去了。慢慢的,酥油愈吃愈少,鼠身愈吃愈肥,等到酥油吃光見底時牠已經肥到爬不出去了;不僅爬不出去,由於天天吃酥油、浸泡酥油,連通身鼠毛都染成酥油色,變成一隻酥油大胖鼠!這隻專靠偷吃長大的酥油鼠最後鼠頭朝下、鼠尾朝上地倒栽卡在空瓶中往生,通身酥油色的肥胖鼠屍又靜悄悄地分解回酥油。從酥到酥,乍看就像從沒發生過什麼一樣。

「主人,聽說你珍藏一瓶市面少見的高級酥油,賣我好不好?」客人突然登門請求。

「好啊,反正我平常也沒在吃!」豪宅主人爽快地答應了。

他打開門步入珍藏酥油瓶的小倉庫,把酥油倒出來加熱後秤出一小部分給客人。等到客人歡天喜地地告辭以後,他才意外發現剩下的酥油底部沉澱好幾塊動物屍骨,骨節分散,推測已經往生有一段時間。

「準是死老鼠!」主人暗自思忖,「剛才我去拿酥油瓶時瓶蓋已經不見了,一定是這隻老鼠撥掉蓋子鑽進去、出不來,為了偷吃酥油住在瓶子裏,最後在瓶子裏卡住往生。酥油吃光了,老鼠困在瓶裏當場死亡,一定是這樣!散亂放逸耽著享樂的下場就是這樣悲慘啊……」


原典出處:《出曜經無放逸品第四》


-修行筆記-

經云:「咄嗟放逸,如鼠溺酥瓶。」執著欲望、追逐欲望、死於欲望乃眾生通病。小老鼠死於酥油,人類呢?至於不小心購買到浸泡過不明動物屍體的不良食品的消費者事後又應該如何請求救濟?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佛典故事:膿餅 Pus Cookies


旅行的可能是一種福報;大福報。懂得為他人的旅行福報修隨喜功德則自招福德,出於嫉妒心理遮障他人旅行福報反而會為自己的遊行加添業障!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潔癖非常嚴重的婆羅門,一輩子專攻「乾淨法門」。有一天他有事出國旅行一百天,為此認真思考計劃:「我這麼愛乾淨,出國如何避免髒污不淨呢?啊,有了!出國人生地不熟只吃乾燥的食品,完全不含水份就沒事了!」

婆羅門在異國情調滿滿的美麗大街走著走著,遇到一個賣雪白餅干的老婆婆。他低頭檢查一番,覺得她的手工餅干又白又美又乾燥,非常符合心目中的理想美食,當場口頭下單:「老婆婆,我是外國人。我來出差一百天,拜託妳常常送妳做的手工餅干來給我吃,我會特別額外給妳小費!」

「小費?太好了,沒問題!」老婆婆喜出望外。

好好吃的雪白餅干!初來乍到的外國婆羅門天天吃著吃著吃上癮,每天公務之餘沒事就巴望著老婆婆送餅上門。奇怪的事發生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餅干的顏色愈來愈深、味道愈來愈淡,品質不斷下滑,愈來愈難吃。

「奇怪啊,」他這天忍不住叫住老婆婆發問:「妳的餅味道、色澤、香氣怎麼大不如前?以前好香好好吃哪!」

「客人,哎,沒辦法啊!」老婆婆長嘆好大一口氣。「皮膚病好了。」

「啥?什麼皮膚病好了?」婆羅門還以為外文能力不好聽錯。「妳老人家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客人喲,你有所不知。」老婆婆苦著老臉解釋,「我家的女主人在私密處長了一個好大的癰。前陣子癰熟了天天出膿,我就幫忙把她的膿擠掉,再把膿汁混到麵團、酥油、甘草裏攪拌均勻煎成雪白酥油餅干送給你吃。真的好香好好吃對不對?」老婆婆對自己的手藝相當有信心。「可惜好景不常,世間無常,不幸她最近不知道怎麼搞的突然皮膚病治好了!她病一好,我沒得擠膿汁,我最拿手的雪白餅干從此失去最重要的秘密配方原料,這下我上哪裏找去?哎,這全是天意的安排!」既然不知道怪誰,就怪天吧!可憐的無辜老婆婆。

「哇~~~~嘔」潔癖非常嚴重的婆羅門一聽當場吐出來,握緊兩隻拳頭重重敲打自己的腦袋瓜子,只差沒直接撞牆。這種黑心食品也敢賣?簡直捶心肝哪!他心理上完全無法接受如此噁心的事實,當場情緒崩潰:「妳怎麼可以這樣?婦科疾病擠膿加料做手工餅干?完了完了完了,我一輩子堅持的乾淨法門被妳一搞全破功了!我毀了!嘔~~~~」

男人執愛迷戀女色身口造業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陰部婦科疾病分泌物加入餅干食用又是另一回事。超愛乾淨的婆羅門當場包袱仔款款,飛也似地逃回母國!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大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類三毒無明無始以來就存在,古人的黑心食品功力令吾現代人嘆為觀止!千古DNA不良,遺傳不好,道德傳承也差,人類才會世世代代以黑心食品互相折磨吧?究竟要到哪一世紀人類的文明發展才能上進到「零黑心食品」呢?黑心食品共業何時大轉?只要黑心食品住世,五濁惡世無從改良成人間淨土啊……


佛典故事:音樂供養 Music Offering


今天是特別的日子。甄陀羅王親自率領八萬四千甄陀羅眾到佛陀面前供佛,集體彈琴獻聲,大聲歌頌。音樂之神出動不同凡響,除了佛陀如如不動,所有現前與會者都忍不住手舞足蹈扭動起來:須彌山王、山神、樹木、人民、動物都高高興興地隨著節拍起舞,連苦行第一的年長阿羅漢大迦葉尊者都在座位上動來動去無法鎮靜。

阿羅漢都受不了天樂的威力?

天須菩薩轉頭就問:「我說長老大迦葉啊,您又年長又資深,又是十二頭陀苦行第一的大阿羅漢,為什麼也跟大眾一樣坐立不安?」

大迦葉雖然看起來坐立不安,心很清楚:「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五欲無法動搖我。音樂之神是菩薩示現,以菩薩神通功德果報力令我如此,並不是我的心無法安定!就像須彌山,平常起風無法吹動它半分;等大劫將盡時,毘藍風一吹就像颱風颳爛草般一吹就倒!」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旛蓋,敬心而供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不淨觀片


佛子曾問不淨觀課本,是想真修實證的利根。昨天小僧意外觀賞臉友分享的現代不淨觀片,特別分享:

主角是穿白色洋裝、長髮及肩、帶名牌包的淑女。她坐在路邊石椅上被樓上的人偷拍。

她左看右看,脫掉絲襪。
她又左看右看,掀高裙子並注意不露出臀部。
她移屁到石椅邊邊角上,把肛門露空出來對準地板。
她當場拉出大量泥狀的屎,咖啡色,在石椅旁結成小山。
她從名牌包拿出大把衛生紙擦屁股並扔到屎山上遮屎。
她左看右看,扯低裙子起身離開。

樓上的樓主特地拍屎山特寫。很大的屎山,水份含量高,難怪她零容忍。

我們不追究她哪國人。她長黑頭髮。我們追究的是地球男性迷戀女色及地球女同志迷戀女色的事實,不淨當淨的淨倒,相當愚痴。像這種女性拉屎片若天天觀賞參究,愛得下去??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心機業感


有一段時日,女老闆在大陸投資慘賠,公司經營告急,卻故意日日上網張貼外食豪華大餐炫富。知道她缺錢,不禁關心。

「師父,我是故意的!」她笑了。「我想跟有錢人借錢周轉,故意裝有錢才能吸引到有錢人,吸引力法則。別人相信你有還債能力才會借很多錢給你投資你的公司。」原來如此。明明慘賠、背債、扛重病父母醫藥費,為借錢還要裝有錢。既然照顧父母權充無料看護,其他不想花時間陪父母的手足致贈的「看護費」就是五星奢侈大餐經費。

萬一吸引到的「有錢人」也一樣是偽裝的、不誠實的、表裏不一的「假有錢人」呢?萬一召感到的是虛報偽報學經歷背景的「假員工」呢?萬一結識的是表面熟絡背地裏相害的「假朋友」呢?

虛偽感召虛偽時,誰受苦呢?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法句經 吉祥品


佛尊過諸天,如來常現義,有梵志道士,來問何吉祥?
於是佛愍傷,為說真有要,已信樂正法,是為最吉祥;
若不從天人,希望求僥倖,亦不禱祠神,是為最吉祥;
友賢擇善居,常先為福德,勅身從真正,是為最吉祥;
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婬于女色,是為最吉祥;
多聞如戒行,法律精進學,修已無所爭,是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之行,是為最吉祥;
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復,以時誦習經,是為最吉祥;
所聞常以忍,樂欲見沙門,每講輒聽受,是為最吉祥;
持齋修梵行,常欲見賢聖,依附明智者,是為最吉祥;
以信有道德,正意向無疑,欲脫三惡道,是為最吉祥;
等心行布施,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是為最吉祥;
常欲離貪欲,愚癡瞋恚意,能習誠道見,是為最吉祥;
若以棄非務,能勤修道用,常事於可事,是為最吉祥;
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
欲求吉祥福,當信敬於佛;欲求吉祥福,當聞法句義;
欲求吉祥福,當供養眾僧。戒具清淨者,是為最吉祥;
智者居世間,常習吉祥行,自致成慧見,是為最吉祥。
梵志聞佛教,心中大歡喜,即前禮佛足,歸命佛法眾。

《法句經 吉祥品》


法句經 道利品


人知奉其上,君父師道士,信戒施聞慧,終吉所生安。
宿命有福慶,生世為人尊,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從。
王為臣民長,常以慈愛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
處安不忘危,慮明福轉厚,福德之反報,不問尊以卑。
夫為世間將,修正不阿抂,心調勝諸惡,如是為法王。
見正能施惠,仁愛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
如牛厲渡水,導正從亦正,奉法心不邪,如是眾普安。
勿妄嬈神象,以招苦痛患,惡意為自煞,終不至善方。
戒德可恃怙,福報常隨己,見法為人長,終遠三惡道。
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龍邪毒害,不犯持戒人。
無義不誠信,欺妄好鬪諍,當知遠離此,近愚興罪多。
仁賢言誠信,多聞戒行具,當知親附此,近智誠善多。
善言不守戒,志亂無善行,雖身處潛隱,是為非學法。
美說正為上,法說為第二,愛說可彼三,誠說不欺四。
無便獲利刃,自以剋其身,愚學好妄說,行牽受幸戾。
貪婬瞋恚癡,是三非善本,身以斯自害,報由癡愛生。
有福為天人,非法受惡形,聖人明獨見,常善承佛令。
戒德後世業,以作福追身,天人稱譽善,心正無不安。
為惡不念止,日縛不自悔,命逝如川流,是恐宜守戒。
今我上體首,白生為被盜,已有天使召,時正宜出家。

《法句經 道利品》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法句經 生死品


命如菓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恩愛,可婬入泡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
是身為死物,精神無形法,假令死復生,罪福不敗亡。
終始非一世,從癡愛久長,自此受苦樂,身死神不喪。
身四大為色,識四陰曰名,其情十八種,所緣起十二。
神止凡九處,生死不斷滅,世間愚不聞,蔽闇無天眼。
自塗以三垢,無目意妄見,謂死如生時,或謂死斷滅。
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到,所往如響應。
欲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意。
神以身為名,如火隨形字,著燭為燭火,隨炭草糞薪。
心法起則起,法滅而則滅,興衰如雨雹,轉轉不自識。
識神走五道,無一處不更,捨身復受身,如輪轉著地。
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為廬,形壞神不亡;
精神居形軀,猶雀藏器中,器破雀飛去,身壞神逝生。
性癡淨常想,樂身想疑想,嫌望非上要,佛說是不明。
一本二展轉,三垢五彌廣,諸海十三事,淵銷越度歡。
三事斷絕時,知身無所直,命氣熅煖識,捨身而轉逝。
當其死臥地,猶草無所知,觀其狀如是,但幻而愚貪。

《法句經 生死品》


法句經 泥洹品


忍為最自守,泥洹佛稱上,捨家不犯戒,息心無所害。

無病最利、知足最富、厚為最友、泥洹最快;
飢為大病、行為最苦,已諦知此,泥洹最樂;
少往善道,趣惡道多,如諦知此,泥洹最安。
從因生善、從因墮惡,由因泥洹,所緣亦然。
麋鹿依野、鳥依虛空,法歸其報,真人歸滅。
始無如不?始不如無,是為無得,亦無有思。

心難見,習可覩,覺欲者,乃具見。
無所樂,為苦際,在愛欲,為增痛。
明不清,淨能御,無所近,為苦際。
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
覩無著,亦無識,一切捨,為得際。
除身想,滅痛行,識已盡,為苦竟。
猗則動,虛則淨,動非近,非有樂。
樂無近,為得寂,寂已寂,已往來。
來往絕,無生死,生死斷,無此彼。
此彼斷,為兩滅,滅無餘,為苦除。

比丘有世生,有有有作行,有無生無有,無作無所行。
夫唯無念者,為能得自致,無生無復有,無作無行處。
生有作行者,是為不得要,若已解不生,不有不作行。
則生有得要,從生有已起,作行致死生,為開為法果。
從食因緣有,從食致憂樂,而此要滅者,無復念行迹。
諸苦法已盡,行滅湛然安,比丘吾已知,無復諸入地。
無有虛空入,無諸入用入,無想不想入,無今世後世,
亦無日月想,無往無所懸。我已無往反,不去而不來,
不沒不復生,是際為泥洹。如是像無像,苦樂為以解,
所見不復恐,無言言無疑。斷有之射箭,遘愚無所猗,
是為第一快,此道寂無上。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門閾,
淨如水無垢,生盡無彼受。利勝不足恃,雖勝猶復苦,
當自求去勝,已勝無所生。畢故不造新,厭胎無婬行,
種燋不復生,意盡如火滅。胞胎為穢海,何為樂婬行?
雖上有善處,皆莫如泥洹。悉知一切斷,不復著世間,
都棄如滅度,眾道中斯勝。佛以現諦法,智勇能奉持,
行淨無瑕穢,自知度世安。道務先遠欲,早服佛教戒,
滅惡極惡際,易如鳥逝空。若已解法句,至心體道行,
是度生死岸,苦盡而無患。道法無親疎,正不問羸強,
要在無識想,結解為清淨。上智饜腐身,危脆非實真,
苦多而樂少,九孔無一淨。慧以危貿安,棄猗脫眾難,
形腐銷為沫,慧見捨不貪。觀身為苦器,生老病無痛,
棄垢行清淨,可以獲大安。依慧以却邪,不受漏得盡,
行淨致度世,天人莫不禮。

《法句經 泥洹品》


法句經 梵志品


截流而渡,無欲如梵,知行已盡,是謂梵志;
以無二法,清淨渡淵,諸欲結解,是謂梵志;
適彼無彼,彼彼已空,捨離貪婬,是謂梵志;
思惟無垢,所行不漏,上求不起,是謂梵志。
日照於晝、月照於夜、甲兵照軍、禪照道人;
佛出天下,照一切冥。

非剃為沙門,稱吉為梵志,謂能捨眾惡,是則為道人;
出惡為梵志,入正為沙門,棄我眾穢行,是則為捨家。

若猗於愛,心無所著,已捨已正,是滅眾苦。
身口與意,淨無過失,能捨三行,是謂梵志。
若心曉了,佛所說法,觀心自歸,淨於為水。
非蔟結髮,名為梵志;誠行法行,清白則賢。
飾髮無慧,草衣何施?內不離著,外捨何益?
被服弊惡,躬承法行,閑居思惟,是謂梵志;
佛不教彼,讚己自稱,如諦不妄,乃為梵志;
絕諸可欲,不婬其志,委棄欲數,是謂梵志;
斷生死河,能忍起度,自覺出塹,是謂梵志;
見罵見擊,默受不怒,有忍辱力,是謂梵志;
若見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調,是謂梵志;
心棄惡法,如蛇脫皮,不為欲污,是謂梵志;
覺生為苦,從是滅意,能下重擔,是謂梵志;
解微妙慧,辯道不道,體行上義,是謂梵志;
棄捐家居,無家之畏,少求寡欲,是謂梵志;
棄放活生,無賊害心,無所嬈惱,是謂梵志;
避爭不爭,犯而不慍,惡來善待,是謂梵志;
去婬怒癡,憍慢諸惡,如蛇脫皮,是謂梵志;
斷絕世事,口無麤言,八道審諦,是謂梵志;
所世惡法,修短巨細,無取無捨,是謂梵志;
今世行淨、後世無穢,無習無捨,是謂梵志;
棄身無猗,不誦異行,行甘露滅,是謂梵志;
於罪與福,兩行永除,無憂無塵,是謂梵志;
心喜無垢,如月盛滿,謗毀已除,是謂梵志;
見癡往來,墮塹受苦,欲單渡岸,不好他語,
唯滅不起,是謂梵志;已斷恩愛,離家無欲,
愛有已盡,是謂梵志;離人聚處,不墮天聚,
諸聚不歸,是謂梵志;棄樂無樂,滅無熅燸,
健違諸世,是謂梵志;所生已訖,死無所趣,
覺安無依,是謂梵志;已度五道,莫知所墮,
習盡無餘,是謂梵志;于前于後,乃中無有,
無操無捨,是謂梵志;最雄最勇,能自解度,
覺意不動,是謂梵志;自知宿命,本所更來,
得要生盡,叡通道玄,明如能默,是謂梵志。

《法句經 梵志品》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法句經 沙門品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比丘行如是,可以免眾苦。
手足莫妄犯,節言順所行,常內樂定意,守一行寂然。

學當守口,宥言安徐,法義為定,言必柔軟。
樂法欲法,思惟安法,比丘依法,正而不費。
學無求利,無愛他行,比丘好他,不得定意。
比丘少取,以得無積,天人所譽,生淨無穢。
比丘為慈,愛敬佛教,深入止觀,滅行乃安。
一切名色,非有莫惑,不近不憂,乃為比丘。
比丘扈船,中虛則輕,除婬怒癡,是為泥洹。
捨五斷五,思惟五根,能分別五,乃渡河淵。
禪無放逸,莫為欲亂,不吞洋銅,自惱燋形。
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
當學入空,靜居止意,樂獨屏處,一心觀法。
常制五陰,伏意如水,清淨和悅,為甘露味。
不受所有,為慧比丘,攝根知足,戒律悉持。
生當行淨,求善師友,智者成人,度苦致喜。
如衛師華,熟如自墮,釋婬怒癡,生死自解。
止身止言,心守玄默,比丘棄世,是為受寂。
當自勅身,內與心爭,護身念諦,比丘惟安。
我自為我,計無有我,故當損我,調乃為賢。
喜在佛教,可以多喜,至到寂寞,行滅永安。
儻有少行,應佛教戒,此照世間,如日無曀。

棄慢無餘憍,蓮華水生淨,學能捨此彼,知是勝於故。
割愛無戀慕,不受如蓮華,比丘渡河流,勝欲明於故。

截流自恃,逝心却欲,仁不割欲,一意猶走。
為之為之!必強自制,捨家而懈,意猶復染。
行懈緩者,勞意弗除?非淨梵行,焉致大寶?
沙門何行?如意不禁,步步著粘,但隨思走。
袈裟披肩,為惡不損,惡惡行者,斯墮惡道。
不調難誡,如風枯樹,作自為身,曷不精進?
息心非剔,慢訑無戒,捨貪思道,乃應息心;
息心非剔,放逸無信,能滅眾苦,為上沙門。


《法句經 沙門品》

法句經 利養品


芭蕉以實死,竹蘆實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貪自喪。
如是貪無利,當知從癡生,愚為此害賢,首領分于地。

天雨七寶,欲猶無厭,樂少苦多,覺者為賢。
雖有天欲,慧捨無貪,樂離恩愛,為佛弟子。
遠道順邪,貪養比丘,止有慳意,以供彼姓。
勿猗此養,為家捨罪,此非至意,用用何益?
愚為愚計,欲慢用增,異哉失利,泥洹不同。
諦知是者,比丘佛子,不樂利養,閑居却意。
自得不恃,不從他望,望彼比丘,不至正定。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不知計數,衣服飲食;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取得知足,守行一法;
夫欲安命,息心自省,如鼠藏穴,潛隱習教。
約利約耳,奉戒思惟,為慧所稱,清吉勿怠。
如有三明,解脫無漏,寡智鮮識,無所憶念。
其於食飲,從人得利,而有惡法,從供養嫉。
多結怨利,強服法衣,但望飲食,不奉佛教。
當知是過,養為大畏,寡取無憂,比丘釋心。

非食命不濟,孰能不揣食?夫立食為先,知是不宜嫉。

嫉先創己,然後創人,擊人得擊,是不得除。
寧噉燒石、吞飲洋銅,不以無戒,食人信施。

《法句經 利養品》


不像


從出家第一年起就聽慣了「你不像出家眾」的評語,而且一開始就得到正確解答:著相。

初出家,身為沙彌尼,嫁過人、生過小孩、出家很久、逼近晚年的比丘尼師兄就半山腰喚住我特地嘲笑:「你不像會出家的人。」「為什麼?」「你長這樣照理講會有很多俗緣,不太可能有機會出家!」類似的推理與誤解在僧團一再重演,最後連解釋或反問都免了。她用她的人生經驗推理,她認為她被追就嫁就生,別人一定也差不多。暗示長相沒人要或長相有人要但已經走完家業情欲才有出家可能。嚴格說來,她的想法是父權社會灌輸的性別成見。

稍微不著色相、但著心靈的直言是為其他理由:看起來不笨,條件不算壞,為什麼出家?一輩子在華人圈生活且「完全」不接觸任何異文化圈者認為比一般人活潑、洋派、開明,更加不像「想像中」思想系統幾乎完全由中文古籍知識塑型的典型漢僧。

如果您覺得不像,小僧建議您把人生撥出十分之一的時間,例如五年到十年不等,想盡辦法結識至少幾百位到幾千位不等的出家僧。只要您與大量現代僧眾有真實的互動就會明白小僧會出家非常正常。

「是」出家眾,您覺得像不像是您的妄想,不動我「是」的現實。「真」出家眾,您用在家傳媒印象評斷是不是還是您的妄想,不動我「真」的事實。電視上演的出家僧形象本來就與現實有極大落差;傳媒的成見薰修多了反而無法接受實相。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法句經 愛欲品


心放在婬行,欲愛增枝條,分布生熾盛,超躍貪果猴。
以為愛忍苦,貪欲著世間,憂患日夜長,莚如蔓草生。
人為恩愛惑,不能捨情欲,如是憂愛多,潺潺盈于池。
夫所以憂悲,世間苦非一,但為緣愛有,離愛則無憂。
己意安棄憂,無愛何有世?不憂不染求,不愛焉得安?
有憂以死時,為致親屬多,涉憂之長塗,愛苦常墮危。

為道行者,不與欲會,先誅愛本,
無所植根,勿如刈葦,令心復生。

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
猨猴得離樹,得脫復趣樹,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
貪意為常流,習與憍慢并,思想猗婬欲,自覆無所見。
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意根原。
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
所生枝不絕,但用食貪欲,養怨益丘塜,愚人常汲汲。
雖獄有鉤鍱,慧人不謂牢,愚見妻子息,染著愛甚牢。
慧說愛為獄,深固難得出,是故當斷棄,不視欲能安。
見色心迷惑,不惟觀無常,愚以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婬樂自裹,譬如蠶作繭,智者能斷棄,不眄除眾苦。
心念放逸者,見婬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獄牢;
覺意滅婬者,常念欲不淨,從是出邪獄,能斷老死患。
以欲網自蔽、以愛蓋自覆,自恣縛於獄,如魚入笱口。
為老死所伺,若犢求母乳,離欲滅愛迹,出網無所弊。
盡道除獄縛,一切此彼解,已得度邊行,是為大智士。
勿親遠法人,亦勿為愛染,不斷三世者,會復墮邊行。
若覺一切法,能不著諸法,一切愛意解,是為通聖意。
眾施經施勝、眾味道味勝、眾樂法樂勝,愛盡勝眾苦。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敗處故,害人亦自害。
愛欲意為田,婬怒癡為種,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
伴少而貨多,商人怵惕懼,嗜欲賊害命,故慧不貪欲。
心可則為欲,何必獨五欲?違可絕五欲,是乃為勇士。
無欲無有畏,恬惔無憂患,欲除使結解,是為長出淵。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伐樹忽休,樹生諸惡,斷樹盡株,比丘滅度。
夫不伐樹,少多餘親,心繫於此,如犢求母。

《法句經 愛欲品》


法句經 象喻品


我如象鬪,不恐中箭,常以誠信,度無戒人。
譬象調正,可中王乘,調為尊人,乃受誠信。
雖為常調,如彼新馳,亦最善象,不如自調。
彼不能適,人所不至,唯自調者,能到調方。

如象名財守,猛害難禁制,繫絆不與食,而猶暴逸象。
沒在惡行者,恒以貪自繫,其象不知厭,故數入胞胎。
本意為純行,及常行所安,悉捨降伏結,如鉤制象調。
樂道不放逸,能常自護心,是為拔身苦,如象出于塪。
若得賢能伴,俱行行善悍,能伏諸所聞,至到不失意;
不得賢能伴,俱行行惡悍,廣斷王邑里,寧獨不為惡。
寧獨行為善,不與愚為侶,獨而不為惡,如象驚自護。
生而有利安,伴軟和為安,命盡為福安,眾惡不犯安。
人家有母樂,有父斯亦樂,世有沙門樂,天下有道樂。
持戒終老安,信正所正善,智慧最安身,不犯惡最安。

如馬調軟,隨意所如,信戒精進,定法要具。
明行成立,忍和意定,是斷諸苦,隨意所如。
從是往定,如馬調御,斷恚無漏,是受天樂。
不自放恣,從是多寤,羸馬比良,棄惡為賢。

《法句經 象喻品》


法句經 地獄品


妄語地獄近,作之言不作,二罪後俱受,是行自牽往。
法衣在其身,為惡不自禁,苟沒惡行者,終則墮地獄。
無戒受供養,理豈不自損?死噉燒鐵丸,然熱劇火炭。
放逸有四事:好犯他人婦、臥險非福利、毀三淫泆四。
不福利墮惡,畏惡畏樂寡,王法重罰加,身死入地獄。
譬如拔菅草,執緩則傷手,學戒不禁制,獄錄乃自賊。
人行為慢惰,不能除眾勞,梵行有玷缺,終不受大福。
常行所當行,自持必令強,遠離諸外道,莫習為塵垢。
為所不當為,然後致欝毒,行善常吉順,所適無悔恡。
其於眾惡行,欲作若已作,是苦不可解,罪近難得避。

妄證求敗,行已不正,怨譖良人,以抂治士。
罪縛斯人,自投于坑,如備邊城,中外牢固。
自守其心,非法不生,行缺致憂,令墮地獄。
可羞不羞,非羞反羞,生為邪見,死墮地獄;
可畏不畏,非畏反畏,信向邪見,死墮地獄。
可避不避,可就不就,翫習邪見,死墮地獄;
可近則近,可遠則遠,恒守正見,死墮善道。

《法句經 地獄品》


法句經 廣衍品


施安雖小,其報彌大;慧從小施,受見景福。
施勞於人,而欲望祐,殃咎歸身,自遘廣怨。
已為多事,非事亦造,伎樂放逸,惡習日增。
精進惟行,習是捨非,修身自覺,是為正習。
既自解慧,又多學問,漸進普廣,油酥投水;
自無慧意,不好學問,凝縮狹小,酪酥投水。
近道名顯,如高山雪,遠道闇昧,如夜發箭。
為佛弟子,常寤自覺,晝夜念佛,惟法思眾;
為佛弟子,當寤自覺,日暮思禪,樂觀一心。

人當有念意,每食知自少,則是痛欲薄,節消而保壽。
學難捨罪難,居在家亦難,會止同利難,難難無過有。
比丘乞求難,何可不自勉?精進得自然,後無欲於人。
有信則戒成,從戒多致寶,亦從得諧偶,在所見供養。
一坐一處臥,一行無放恣,守一以正身,心樂居樹間。


《法句經 廣衍品》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佛典故事:從梵志到羅漢 From Brahmana To Arhat


佛陀住世時,大山裏住著五百個已修到神通的梵志。他們沒有建立正知見,知解偏邪,誤以為神通就是涅槃,對佛法沒有半點興趣。雖然身為外道,五百人宿世修福,此世有得度因緣,佛陀特地為他們出門。

「誰?一個人在路口的大樹下打坐!」一個梵志尖叫。

「不認識。全身放光的怪人!」另一個梵志也很驚訝。

「光?我看是森林大火吧?山裏怎麼這麼亮?」有人猜測。

「太可怕了!看我施展神通力,施咒水來滅火!」有個梵志忍不住發功。

「沒有用!」山谷還是異常明亮。看他白忙一場,大家彼此勸退:「再怎麼努力都沒用,我們走吧。」五百個人浩浩蕩蕩向光源走,遇見相好莊嚴的佛陀。

「走,我們去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梵志們勇往直前。

「請坐。你們從哪裏來?」佛陀問。

「我們住在這座山裏修道很多年了。今天森林大火燒山焚樹,我們怕火災傷身才一起逃出來。」

「放心,這不是凡火,是福火。」佛陀不快不慢地解釋,「為了滅你們愚痴心結塵垢才示現福火。」

梵志們聽完加倍驚訝。福火?聽都沒聽過!「你是何方道士?我們修行這麼久,在外道圈混得很熟,人面很廣,在九十六種修行人團體內都有熟人,從來沒聽誰說過世界上有福火的存在!」

梵志眾分資深老修行人與新進初修行人。「修行人」只是世俗名言泛稱,世間上有大量邪知邪見的邪教也對外自稱修行人。老梵志見多識廣,開口解釋:「我有聽說過遠方的外國王子、淨飯王的獨生子悉達多棄捨王位出家證成佛果。不會是他本人吧?」

小梵志聽資深的梵志老師說明才恍然大悟。「我們一起去問佛陀我們梵志修行到底如法不如法吧。大家覺得如何?」

「佛陀,您是佛陀對不對?」梵志眾大方開問,「我們梵志經典有個法門叫做四無礙,包括天文地理、稱王治國、領導人民、九十六種外道法門在內,知識豐富。我們這部偉大經典教的是不是涅槃大法?佛陀請您跟我們解說、解說,開示、開示!」

佛陀用看自己人的表情慈祥地看著梵志們:「你們聽好,好好思考。我宿世輪迴無數劫這麼久以來,跟你們一樣常常入外道眾修行這部梵志經典,跟你們一樣修到五通,有能力移山止水,還是一樣生生死死六道輪迴,既沒有證到涅槃也沒聽說有誰證到涅槃真正得道。你們的修法事實上並不符合梵志精確的定義。」佛陀是覺者,覺悟到世間種種外道法門全都不究竟、不了生死的大修行者,對外道知見暸然於心:「截生死流,度無欲岸,知行已盡,才夠格稱為梵志。以無二清淨法門清淨度生死深淵,從欲結諸垢解脫,才夠格稱為梵志。梵志這項尊稱指的不是髮型這類外相,要行為誠信清白才夠格稱為賢人。雖然天天裝飾頭髮,不開智慧,縱使身披草衣現修行相又如何?內心充滿執著,只是外表捐捨有何實益?要像蛇蛻皮一樣蛻去淫怒痴慢惡習、斷絕世事不說粗話、依八正道真諦正修、捨斷恩愛離家無欲、愛染貪著悉數銷盡、人天善道與諸惡道全都不再歸家受生、自識輪迴宿命事蹟、完全超脫生死、真修實證得道證果才夠資格稱為梵志。你們都誤以為自己修到的暫時境界已經到達涅槃,不知道你們全在生死輪迴老路上沒有解脫,命盡歸死,像水份不斷蒸發的困魚一樣哪裏快樂?根本沒證到!」

光追求神通、升天,沒有用。生死不了,修到神通照死,升天天福報盡也照死,散入六道輪迴受生死報。五百個梵志終於知道自己一輩子依外道知解修習外道法門完全沒有解決生死大苦,誤以為自己修得很好已證涅槃完全是打妄想想錯,突然從心底發出聽聞正法的無上喜悅,一起下跪求出家,終於真正證得阿羅漢果,親證涅槃。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梵志品》


-修行筆記-

結外道緣並不可恥。地球上的宗教、修行團體本來就以外道比例最高,占九成以上,連佛陀出家後都是先依止古印度當時的舊有外道老師學習外道法門、覺悟外道法門不究竟不了生死後才自覺自證。古印度有大量羅漢僧原本都在外道團體修外道法,遇見佛陀才出家證果。修行人只是泛稱,修行分正修邪修,知見分正見邪見。走世間路墮外道機率本來就很高,貴在翻邪為正,從邪路回到正路後證果有份。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法句經 道行品


八直最上道,四諦為法迹,不婬行之尊,施燈必得眼。
是道無復畏,見淨乃度世,此能壞魔兵,力行滅邪苦。
我已開正道,為大現異明,已聞當自行,行乃解邪縛。
生死非常苦,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行道一切除;
生死非常空,能觀見為慧,欲離一切苦,但當勤行道。
起時當即起,莫如愚覆淵,與墮無瞻聚,計罷不進道。
念應念則正,念不應則邪,慧而不起邪,思正道乃成。
慎言守意念,身不善不行,如是三行除,佛說是得道。
斷樹無伐本,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

不能斷樹,親戚相戀,貪意自縛,如犢慕乳;
能斷意本,生死無彊,是為近道,疾得泥洹。
貪婬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
釋前解後,脫中度彼,一切念滅,無復老死。
人營妻子,不觀病法,死命卒至,如水湍驟。
父子不救,餘親何望?命盡怙親,如盲守燈。
慧解是意,可修經戒,勤行度世,一切除苦。
遠離諸淵,如風却雲,已滅思想,是為知見。
智為世長,惔樂無為,知受正教,生死得盡。
知眾行空,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知眾行苦,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眾行非身,是為慧見,罷厭世苦,從是道除。
吾語汝法,愛箭為射,宜以自勗,受如來言。

吾為都以滅,往來生死盡,非一情以解,所演為道眼。
駛流澍于海,潘水漾疾滿,故為智者說,可趣服甘露。
前未聞法輪,轉為哀眾生,於是奉事者,禮之度三有。
三念可念善,三亦難不善,從念而有行,滅之為正斷。
三定為轉念,棄猗行無量,得三三窟除,解結可應念。
知以戒禁惡,思惟慧樂念,已知世成敗,息意一切解。

《法句經 道行品》


法句經 奉持品


好經道者,不競於利,有利無利,無欲不惑。
常愍好學,正心以行,擁懷寶慧,是謂為道。
所謂智者,不必辯言;無恐無懼,守善為智。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雖素少聞,身依法行,
守道不忘,可謂奉法。所謂老者,不必年耆,
形熟髮白,蠢愚而已;謂懷諦法,順調慈仁,
明遠清潔,是為長老。所謂端政,非色如花,
慳嫉虛飾,言行有違;謂能捨惡,根原已斷,
慧而無恚,是為端政。所謂沙門,非必除髮,
妄語貪取,有欲如凡;謂能止惡,恢廓弘道,
息心滅意,是為沙門。所謂比丘,非時乞食,
邪行婬彼,稱名而已;謂捨罪福,淨修梵行,
慧能破惡,是為比丘。所謂仁明,非口不言,
用心不淨,外順而已;謂心無為,內行清虛,
此彼寂滅,是為仁明。所謂有道,非救一物;
普濟天下,無害為道。戒眾不言,我行多誠。
得定意者,要由閉損,意解求安。莫習凡人,
使結未盡,莫能得脫。

《法句經 奉持品》


法句經 塵垢品


生無善行,死墮惡道,住疾無間,到無資用。
當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污,可離苦形。
慧人以漸,安徐稍進,洗除心垢,如工鍊金;
惡生於心,還自壞形,如鐵生垢,反食其身。

不誦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
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後世,惡法為常垢。

垢中之垢,莫甚於癡,學當捨惡,比丘無垢。
苟生無恥,如鳥長喙,強顏耐辱,名曰穢生;
廉恥雖苦,義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曰潔生。
愚人好殺,言無誠實,不與而取,好犯人婦,
逞心犯戒,迷惑於酒,斯人世世,自掘身本。
人如覺是,不當念惡,愚近非法,久自燒沒。
若信布施,欲揚名譽,會人虛飾,非入淨定。
一切斷欲,截意根原,晝夜守一,必入定意。
著垢為塵,從染塵漏,不染不行,淨而離愚。
見彼自侵,常內自省,行漏自欺,漏盡無垢。

火莫熱於婬,捷莫疾於怒,網莫密於癡,愛流駛乎河。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眾人盡樂惡,唯佛淨無穢;
虛空無轍迹,沙門無外意,世間皆無常,佛無我所有。

《法句經 塵垢品》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佛典故事:淫女 Sex Worker


很久很久以前,舍衛國有兩個關係特殊的浪蕩子,阿呆與阿瓜。身為遠房親族,再加上臭味相投,一天到晚泡在一起洗三溫暖。兩個大男人沒事一起泡澡做什麼呢?從小貓聊到小狗再追加烏龜,從國家扯到時局再八卦女人,從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最後講到言不及義,一日異想天開竟然隨口約定一起出家。世間事說到窮盡,呆瓜二人組突然決定一起踏上心靈修道之路了。

「佛陀大人,我叫阿呆,我想出家。」

「佛陀大人,我是他的死黨兄弟,我叫阿瓜,我來陪他出家。」

「好!一起出家!」

連這種貨色也收?浪蕩子二人組求出家意外地無比順利,一次就成功。

「來,新眾們,你們本來就是親人,破例一起睡一間僧寮就好了!」

「是,師父!」

出家前就本色相見、赤裸互呈,出家後共住共睡哪有問題?

「阿瓜,瓜師兄,你記不記得上次去泡澡我們講到哪?」

「嘿嘿,呆師兄,當然記得。妓女!」

「對對對,不是五四三閒聊哪家女人、誰的女人,還有媽媽桑旗下的水腰爆乳妹!!」

「她身材真不錯。不是叫你試試?現在可好,出家沒機會了。」

「瓜師兄啊,那種狐媚的眼神,勾魂的動作,真讓人一眼難忘!」

「真的,忘不了!」

「她天天洗三溫暖洗得幼綿綿白泡泡的,看就想吃!」

「對呀,洗得又美白又乾淨全身香噴噴,嘖嘖!」

「哎,地球上美女這麼多,怎麼我們偏偏就出家了呢?」

「還不都你出的鬼主意?還拉我陪你下海!誰知道一求就成?」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心心念念想女人,呆瓜二人組新眾法師同吃同睡地同病倒了。想女色想成病,鬱結無解。佛陀知道這兩個新手徒弟無心修行正道,對女色想不開、放不下,心心念念掛在性欲與生殖這些本能衝動,故意放生他們,不開示也不度化。呆瓜師兄弟你病我病地混日子,有一天單調的修行生活突然有了變化。

「呆徒弟,你先出去。」佛陀先支開其中一個病弟子。

「是,師父!」

呆法師一走,化法師便到。化法師是佛陀施展神通變的。「喲,這不是瓜兄?好久不見,你也出家啦?哎,你們想什麼我都知道!想要女人只打妄想,想得到吃不到有什麼意思?我們一起出門走走,去見識見識,看看當下最紅牌帶出場公關長怎樣!日日夜夜空相思有什麼意思?徒勞無益!」

「對哦,我怎麼沒想到?我真笨!」

距離精舍不遠的地方原本想蓋幾座網紅村、網美鎮、網蟲居,可惜國家沒人才還沒發明網路,只好算了。雖說文明水準不好沒有文明網路,獸性水平倒是一路保持應有水準,所以,專供色男買春發射的淫女村已經大老早蓋了一整排,自古生意興旺,日進斗金旺旺叫。算準素行不良的新收弟子放不下女人一定上鉤,佛陀已經佈局備畢,在最大的淫女村預設一個神通變現的化淫女,我們且方便稱呼她為阿香。

「喲,稀客稀客,歡迎歡迎!」阿香獻上媚笑,小蠻腰故意微抖兩下。

「哇,大美女!」瓜法師失聲驚叫。

「嘻嘻,你們出家人受持佛戒,不能犯淫,光眼睛看總可以吧?想看女人的身體也沒問題,只要如法!」看妓女如法?她的意思是說要看就直接看好,不要逃避賣乖裝傻,正面迎戰。

接下來阿香就脫了。先秀手解下瓔珞,再彎身去掉長裙,最後遮掩巨乳的、浸泡過名牌香水的名牌上衣也脫光光,全身一絲不掛地走到瓜法師面前,直勾勾看他。她很近,她的下體散發出混合分泌物、尿漬、污垢、汗水的臭味,甚至陰毛上還有幾百萬隻迷你微生物小蟲在爬來爬去,陰蟲攀爬陰毛就像野生動物在爬樹一樣。

髒死了。進門前滿心期待的瓜法師失望地想。想像不敵現實。

「這就是女體的真相!」化法師大聲開講,「女色的美,美在外來的脂粉化妝掩飾醜態、外在的香水遮蓋體臭,用人為的華美衣裝隔離下體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的污垢與分泌物,利用大量人為施設的手段吸引人。女身好比皮革包住大便一樣,到底哪裏值得貪戀?我們男人哪,體力精力一輩子就瞎耗在這玩意兒上!」

「……」呆法師不在身邊,瓜法師照舊進入呆瓜狀態,無言以對。

化比丘看時機成熟,放聲大誦不淨觀詩偈:「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心可則為欲,何必獨五欲?速可絕五欲,是乃為勇力!無欲無所畏,恬惔無憂患;欲除使結解,是為長出淵!」

開示到此,化比丘不必化了,立刻回復佛顏佛相,通身放光。

「啊,師父!」瓜法師大驚一跪,慚愧悔過五體投地。這輩子第一次完全看破女色的他當場證得阿羅漢,第一次知道何謂解脫的快樂。

「呆師兄,我回來了!」不再呆瓜的戒女色阿羅漢欣然微笑。

「我說瓜師兄,你怎麼這麼高興?」呆法師無法理解。

「我剛才跟師父一起出門去附近最大間的淫女村看紅牌……然後……佛陀好慈悲!順我的煩惱習氣對症下藥,這麼一來,對女色終於通身放下,心不苦了!」戒女色阿羅漢學佛陀念起法偈:「晝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見女欲污露,想滅則無憂!」

「有理!」瓜法師歪頭思惟,覺得貪愛女色有夠無聊,當場證得法眼淨!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喻愛欲品》


-修行筆記-

清末民初以降,學術圈排佛恐佛的學者大有其人,其中不乏知名大家或王牌學者,理由無他,全都不斷淫色、以淫為上、以淫為正(細究生平通常與眾多女性有情欲糾葛),所以完全無法認同佛法清淨知解。佛門有句行話「學者就是大凡夫」指的正是這個:假饒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法降伏自心貪染淫欲的無明煩惱,一樣是在六道輪迴生死頭出頭沒的大凡夫。不離欲,不修行,不戒色,再大的學問也救不了生死業報:這一世示現成學者,散入輪迴後很難說。

淫欲正性命,生死輪迴根本。斷淫者,斷的不只是狹義性交易。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佛典故事:罪人 The Sinner


「大帥哥,你過來。」波斯匿王的王后嬌喚他。

「不,王后。您是臣的叔母,成何體統?」名叫續的年輕貴族臉紅了。

「續,聽我的話,過來。」身為國母,她依舊渾身充滿普通異性戀女性的平凡慾望。

「真的不行,亂倫不道德!」他連連後退,急忙逃離現場。

「敬酒不吃吃罰酒?嫌我老?」波斯匿王的王后惱羞成怒。勾引不到晚輩、由愛生恨的她決心報復。

她不承認她對他有不倫惡念。她對丈夫咬耳朵,說他有罪,有錯,有過。波斯匿王不夠有智慧,是非善惡不分,隨即草率把無辜的續定罪,安上重罪罪名,實施酷刑碎身幾段,再趁他沒斷氣前隨興亂扔在郊外的亂葬崗上。身體的痛哪裏比得上心痛?夜風吹來,月光冷冷灑落在他難以表述的滿腔冤屈,血腥味引來整群不懷好意的猛虎、餓狼、鬼羅剎。在肉食性動物眼裏垂死人類只是食物;就像在肉食性人類眼裏肉品動物溫熱的屍身只是食物。

他以為自己死定了,卻沒死。不知何時佛陀靜靜出現在毫無人蹤的野地,通身放光照耀得大地一片晶亮。佛光安慰他的心,修復他的身,原本被酷刑傷害到殘缺破爛的身體完全復原如初。佛陀開口向他開示,令他當場證得三果。證得果位的他心境大不如前,對權貴政治圈的浮華人生已經了無眷戀。佛陀牽起他的手帶他回到王城,他主動向佛陀請求出家:「佛陀,弟子的四大妄軀本來已經破碎、被遺棄,是您救弟子一命回復我的身形。從今以後,弟子將盡形壽把這副幻軀供養給佛陀與比丘僧!」

續比丘蒙冤受刑、得佛相救、默默出家的奇蹟傳遍全國,老百姓都知道波斯匿王沒有道德判斷能力、不明事理、冤枉好人,紛紛交頭接耳批評他領導無方,令他背負無比沉重的壓力,只好親自登門到精舍討人,跟現出家相的晚輩懺悔:「續,對不起,叔叔錯怪你了,跟你懺悔。你沒犯罪,我草率用刑殺你是我一時糊塗沒判斷力,我的錯。你還俗回家,我把王權分一半給你,半個國家歸你治理!」

證到三果、必證羅漢的聖人豈戀世俗政權?續比丘直言婉謝:「叔叔,謝謝,不用了。我對俗世已經厭倦了!您老也沒罪,是我宿世造業今生才枉受冤刑。我已經發願把這副幻軀布施給佛陀與僧寶,不可能還俗回宮了!」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自從有人類歷史,冤獄酷刑就沒有停止過。這是凡夫法界的不圓滿,平凡人類的有限心智的極限,累劫業力因果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