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佛典故事:時間 Time


佛陀帶著侍者阿難出門,途中巧遇一對陌生老人。他們年事已高,身體變形、五官變皺、皮膚變色、體力變衰,一起萬分艱難地慢步行進。看見他們,佛陀笑了。

阿難一看,立刻就地整衣下跪:「佛陀,您從來不隨便微笑,微笑一定有特別的理由,請告訴弟子您示現微笑的意義!」

「阿難,你看到這兩位長老了嗎?身體形色俱衰,年紀非常大了。第一位如果在年輕時代肯存錢的話,會成為舍衛國第一首富;如果他不執著妻子家業,願意棄捐居家、出家學道,當下已身證阿羅漢!第二位如果在年輕時代肯存錢的話,會成為舍衛國第二首富;如果他不執著妻子家業,願意棄捐居家、出家學道,當下已身證阿那含果!假如他們錯過少壯時期,拖到中年才開始存錢,至少也都會成為舍衛國第三首富;如果不執著妻子家業,願意棄捐居家、出家學道,當下已身證斯陀含果!他們雙雙違背他們宿世所發的願,虛耗時間,捨本逐末,最後在家出家兩頭落空,一事無成飢寒交迫,如今竟流落街頭相依為命!」

阿難聽到這裏不禁心頭有些難過,默默目送他們遠去。

「不修梵行,少不積財,如鶴在池,守故何益?」佛陀對空過一生的一對老人的背影輕輕誦出這段意味深遠的偈子……


原典出處:《出曜經 水品》


-修行筆記-

一、經云:「猶如老鶴伺立池邊,望魚上岸乃取食之,終日役思不果其願,用意不息自致亡軀。老有老法壯有壯力,鶴以老法行於壯力終日不果,但念少壯捕魚,不覺耆年已至。今此耆年長老亦復如是,自念力壯,歌舞戲笑博弈戲樂,不慮今日,年邁耆艾抱膝蹲踞。憶彼所更不行老法,但念少壯欺詐萬端,是故說,如鶴在池,守故何益?」

二、人生在世浪費時光者眾,主因是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直到社會職場都刻意迴避老、病、死議題,蓄意讓多數人忙於日復一日的生活運作而無暇思考短暫人生(通常平均不過數十年)如何運用,相反的卻經常奔波苦勞到老只是為維持溫飽或基本生存所需。世間、出世間各有各的成就與福報;如何善用時間慎重選擇,於人生蓋棺論定的當下二者至少一項有所成就?

三、時間對做出錯誤人生選擇的人而言是一生的夢魘,不論活到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歲,甚至一直到大病臨終斷氣前都還在追悔:「如果當初做了另一個選擇的話,人生光景會如何?」在重覆後悔、懊悔、千方百計挽回其他可能性的過程當中反而容易製造更多心理傷害,深覺做錯選擇浪費生命,渴望重來。如何透過修行創造緣起、境隨心轉,避免一再墮於懊悔心所中浪費更多人生寶貴時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