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2

美容產品的供需市場


供應與需求要平衡是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經濟學常識。兩道線曲曲折折畫滿空,價格就無常上下,痛苦的始終是薪資餵不飽荷包、明知四大皆空本非我卻又非在俗諦層次上應付食衣住行基本民生問題不可的現代人──現代人很妙,縱使全球時機歹歹,再窮再苦也一樣愛美容。

在沒吃素、沒出家以前,美容商品對我而言是有市場的。等吃了素、出了家,它就全然失去了市場性──從虛擬對話到現實溝通,總問不到有需要的實用產品。

「有沒有誰生產能讓人的外貌老化二十歲的產品?」

「……」

四大假合虛相和實際心智年紀落差過於懸殊,有時日用實在相當不方便──到底怎麼個不方便法,可能也只有本身有出家弘法經驗的法師或長期護持三寶的居士大德們能體會一二。世人總希望青春美貌:不SEXY也拼命要講究、改良、整容成SEXY,不YOUNG也要血本無歸又冒險犯難地偽造、改造、變造成YOUNG。只有出家僧眾才會愈老愈吃香、愈是現老相職涯愈當夯,從頭到腳理將俗反。

橫豎全球無人研發能令人類長相老化二十歲以上的產品,不是嗎?

胳臂向外彎:女性化霸凌(二十六)


台灣正妹招搖過市,一身叮叮咚咚,連風吹過她身畔也變香的。她愛國得很,不傾城也不傾國,既不製造公共危險也不鬧毀損公物;只是一美絕倒天下人,經常讓國人連續陷入幾秒鐘的落魄失魂。鄉親們往往一場急性心神喪失發作完,當下回過神才忽然想起來可能需要收驚或拜神。

「哎呀,美人兒,怎麼不愛台灣人?」

「沒興趣!」

「喲,美女,怎麼也不愛大陸人?」

「沒興趣!」

「我說正妹呀,香港人也頂讚,豈不是?」

「沒興趣!」

「好端端一個水姑娘,怎麼就肥水落外人田,一天到晚找阿豆仔啊?」

「怎麼?你有意見?外國人比較SEXY!」

「什麼?連紅人、咖啡人、黑人、混種人、外星人、宇宙人都贏過龍的傳人哪?」

「對!什麼都好,就不愛華人!」

「妳……妳不愛用國貨!妳不光宗耀祖!」

「本姑娘對近親繁殖沒興趣。」

「這、這、這好歹有個理由吧?」

「華人哪,有祖傳的後宮腦結構體。男的哪,從政界到職場都在比拼宮廷鬥爭術;女的哪,從家庭主婦到職業婦女一樣熱愛學習后妃勾心鬥角法;中性的或其他創意性別哪,被異性戀文化長期洗腦也沒什麼新意,整套性別文化模仿過來也不出是那樣──您倒說說看,這種一點也不SEXY的後宮腦袋,誰會想愛啊?」

「妳這話就不公平了!華人圈也不是個個這麼樣兒的文化恐龍,也是有出色又出格的現代龍不是嗎?長那麼美,給阿豆仔追去生個小豆仔,不是咱民族損失嗎?好基因怎麼不貢獻給自族人哪?」

「人長得帥、長得美、長得國色天香又風華絕代有個屁用?腦袋不SEXY,沒魅力就是沒魅力,再好的基因遇上爛文化也是浪費遺傳資源!嫁去這種婆家鬥爭一輩子不累死人啊?」

台灣正妹甩頭就走,留下個台灣小弟原地目瞪口呆。他原本以為就俗諦論俗諦,可能是帝國文化霸權或全球國力消長等歷史情結問題,甚至還一度酸溜溜地認定絕對是尺寸或耐力問題,哪裏會想到全都不是──毛病根本就出在無形無相無色無味的後宮崇拜暨皇室迷戀症候群──原來是精神文化結構出問題!

2013/03/09

台灣、核電、誰敢講? Taiwan, Nuclear Power, Who Dares To Speak Out?


小僧:「的確有氣喘家族史,可是以前幾十年沒發病過啊!」

道友:「核電廠離這裏不遠,你知不知道?沒人敢講!」

小僧:「……」

Little Monk, "I do have asthma family history, but it never happened to me before!"

Dharmma Friend,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is not far away, do you know that? Nobody dares to tell you!"

Little Monk, "..."

2013/03/07

因為我們無法一起落淚


大漢面子文化,有淚往肚裏吞

偶有居士們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婚姻感情不見得都不好,也有幸福的啊──」欲言又止、話到一半又縮回去地不敢直截了當問師父怎麼不踏上欲愛色愛那條人生不歸路。

面子文化是大漢家風,華人圈的文化主軸基調。別的民族可以大夥公開分享各自戀愛婚姻方面的人生諸般苦痛不幸,說完再一起擁抱落淚、加油打氣、鼓勵彼此一起勇敢活下去,華人通常第一關就卡死在面子問題。婚戀生育百般煩惱痛苦,對方外之人可以痛快講個夠、哭個夠,請法後取得心理平衡,面對在家人就不得不受制於面子文化問題與社會壓力了。

世界上的的確確有幸福的愛情與婚姻,當法師的都知道。不過,就算是比例如此低又稀有難得的幸福婚戀關係,等到老病死苦無常一來,當事人如何哀痛至極、心碎苦惱、難以承受,「愛別離苦」這把無常大刀多麼能殺傷眾生心、足令眾生心死身亡,當法師的也都知道。

世界上不幸又苦惱的婚戀關係占絕大多數,幸福的婚戀關係相對稀有──的確是有,依舊場場逃不掉生老病死無常大苦,一一以愛別離苦散場作終。只聚不散的婚戀關係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諸行無常,苦到了就知道了。

活在大漢面子文化之下的華人很難真心直說,通常無法一起坦誠相對、落淚療傷。不幸中的大幸是,就算對外不得不撐個面子、做個樣子,受苦受難心痛想哭的時候,始終還是有三寶可以傾訴與依靠……

好煩惱的繁殖本位主義(踢館帖之二十一)


好幾年前,華人圈曾經很流行上網找佛教出家眾謾罵的網路霸凌風氣,留言以正體中文及簡體中文為主,對象以報身年紀介於十來歲到四十來歲之間的法師為主──大致上以已婚或未婚的女眾找男眾法師開罵、已婚或未婚的男眾找女眾法師開罵為主。由於高比例是使用化名開罵又全無個資、非常放心真實身份不會被發現,攻擊性言論也就特別瞋怒激烈。

好幾年後,歐美同志婚姻合法化成為重大公共議題,居士談起此事也附帶討論起全球以異性戀為主軸的性別文化及常民思考方式時,坦言「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有敵意,是因為他們會減少交配機會和選擇性,不利於生育繁殖」等觀點。

若長期過度以從原始本能業力出發的動物性思考或繁殖本位主義來面對人生,會替現代人製造大量粗重煩惱:全球人口明明過剩,依舊焦慮他人不婚不戀不生。性侵害、性交易、離婚、墮胎、棄養拒養不養等問題嚴重又普遍,依舊焦慮世界上有人不從事性行為、不過性生活。僧眾或其他獨身人口比例明明相當低,依舊焦慮單身人口會阻斷個人的求偶成功或然率。

回到問題的基本面:為什麼一個本身已婚或未婚的現代人會有攻擊「當下沒有進入任何異性戀性關係」的他者的心理需求並且進而實施網路霸凌行為?世界上有大量本身有擇偶需求卻苦無對象的異性戀者,為何這群男女異性戀者不直接鎖定彼此為對象,卻要將火力向外對準沒有擇偶需求的他者狂發呢?為何已婚的老生代不直接鎖定本身有擇偶需求的異性戀者勸婚勸生,卻將火力對準沒有擇偶需求的新生代狂發呢?

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攻擊者對這群本身有擇偶需求的單身男女「不看好」或這群本身有擇偶需求的單身男女「互相看不起或看不上眼」,或者老生代對這群單身求偶異性戀者根本不抱任何傳承期待──出於繁殖本位主義,經過種種考量,認為這群「本身有擇偶需求又苦無對象的異性戀者繁殖條件不夠好,根本不值得攻擊或遊說」,所以火力全開、直接對準他們心目中「應繁殖而不繁殖、沒有繁殖意願又偏偏遺傳條件較佳」的其他不婚不戀不生者激烈攻擊。

回到居士非常直接坦誠地提到的「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有敵意,是因為他們會減少交配機會和選擇性,不利於生育繁殖」的觀點。那代表一種曖昧難言的潛在微細心理認知:「我們認為,想婚配生育卻找不到對象的大量異性戀者本身繁殖或遺傳條件不夠好,所以我們不會攻擊或誘惑他們。我們想攻擊或誘惑的是明明本身繁殖或遺傳條件夠好、卻故意不繁殖的同性戀者。」換句話說,少數異性戀者會主動攻擊同性戀者,是因為內心深處肯定同性戀者的繁殖或遺傳條件夠優秀:從非常深層細微的複雜念頭造就由愛生恨的典型情緖反應模式。

這類從繁殖本位主義出發的思考模式也可以適用到同性戀者以外的其他任何單身人士或不婚不戀不生者身上。同樣是基於類似煩惱心理,故意找持守梵行戒的神職人員攻擊,以負面方法彰顯正面肯定:「明明條件很好,為什麼偏偏不生?」以俗諦來講,眾生起大煩惱的主因是內心無法理解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一群本身具有遺傳優勢條件的人不進行繁殖?哪怕人口大爆炸、社經資源不充裕又分配不正義、人類全體過度繁殖又過份耗竭地球資源,依舊萬分焦慮世界上有人不生育。

無論如何,從頭到尾真正被社會集體忽略的是「本身有擇偶需求又苦無對象的異性戀者」。社會或個人根本不看好他們、完全不在乎他們婚生繁殖與否,當然也就不關心、不過問、不攻擊──對不該攻擊的拼命攻擊,對應該加強關心婚戀狀態的「自願婚生且待婚待生的異性戀族群」卻丟在一旁毫不關心,更無從打從心底對之發起慈悲心或護念心:能慈悲、應慈悲、卻不慈悲。

不應攻擊而攻擊,理當慈悲卻不慈悲──

或許這也算是「另類打擊錯誤」吧?

2013/03/06

逼婚逼生逼走人:女性化霸凌(二十五)


這與少子化無關,倒與民族性或文化風氣正相關。

早從過往多子化、生太多墮太多、節育觀念不普及的早期農村社會開始,自古華人圈本來就盛行逼婚逼生。差只差在古人逼破二十大關的青年婚生,現代人逼所有成人婚生──只要不是亡者,連老人也一樣會被眾人說好說歹硬逼找個老來伴。

居士們被逼到起大煩惱來找法師是很常有的事。從十來歲的男同志小朋友被逼交女朋友一路到超熟菁英女被逼趕在老年期報到前下嫁良夫,台灣人不分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或任何其他性別或性向特質,一律平等受害──面對逼婚逼生這種直指私生活、私領域的「粉色恐怖」時,不管什麼戀或有無戀通通是一國的,恐怖指數則視個案因緣而定。

「有沒有什麼方法?」她問。

「有啊!」我笑了。「就說再逼我就移民、一輩子不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只消講一次就全部集體閉嘴,非常管用!」

居士聞言大樂,馬上眉開眼笑丟出她最心儀的故土國名。這也是標準反應──「移民」二字只要一出口,除了土生土長又對這片土地擁有深厚感情的死忠在地台灣公民們會好言軟語慰留,其他各國公民無不歡欣鼓舞地趕快替自己的國家說盡好話、希望替自己國家多掙得一位法師來常住,不但素日對各國政府及社經現狀的諸般抱怨不滿當下一掃而空,還誠心誠意又極盡所能地誇獎自個兒國家多好多讚、十分適合法師久住弘化。簡單兩個字恍如上妙神咒,言畢全球公民忽然全化身成愛國愛鄉模範生了!不只人人愛國愛鄉,各國也成為世界第一、弘法條件第一、恭敬三寶善根第一的上上等國家。(此外,當然也有超級直心又立場一貫,直言我們國家社會實在是太爛,非常需要三寶住持加以整頓改良的例子)

下次大德被逼婚逼生逼到苦無退路時,若也學這一招半式擋得眾人口水攻勢,得以守身如玉全身而退,可千萬別道破是哪個師父教你的……

2013/03/05

「爆料」者,後知後覺是也!




等到爆料已經來不及了

好多年前,喝著美國某知名名牌能量飲料,喝到居士細心上網把密密麻麻幾十種化學成份一一查證完畢、查完又衝來向法師講解某人工化學成份一路上溯、上游原料成份其實是拿肉品殘渣部分提煉出的葷成份為止。長長一串新發明的化學名相,不追完整製程歷史還沒得發現它使用的原物料含葷食成份。不喝了,又過上起碼四、五年之久,美國當地才爆料該能量飲料含有某種被官方禁止使用的成份,從此全部下架禁售。

以前熱賣時期喝過的人呢?喝都喝了,爆料已晚。

美國早期有些醫界或法界的博士、學者、專家對於精神科藥物有所懷疑,公開質疑某些抗憂鬱症藥物可能有導致病患產生自殺衝動、履行自殺行為的副作用。此言一出,這群仗義直言之人馬上被精神醫學界和大藥廠聯手夾擊提告。纏訟近半世紀、一路被告到被告已往生了,官司還沒個結論。最後,新生代律師集結了幾千位受害人、受害家屬的集體證詞、紀錄影片、死亡數據打出一場又一場的集體訴訟,無數嘗盡白髮送黑髮心痛滋味的父母們淚灑當庭,才好不容易讓精神醫學界和大藥廠修正說法、公開道歉,這才讓官方重視問題、重新審視精神科藥物的種種嚴重臨床副作用。

以前服藥後自殺未遂成植物人或自殺既遂的亡者呢?或病或死,爆料已晚。

對人工食品、飲料、藥物等的製作、攝取、運用、出售方面皆宜三思、謹慎。若出差錯害人誤人,被害人受苦受難、生命權與健康權受損之餘,加害人還欠眾生無數命債,生生世世殺業、殺債追討不完。

做佛做的事?


本身沒有信佛、學佛、修行經驗,也對修行生活及弘法實務全無概念的居士說出了「修佛念佛不如做佛做的事」的口號。

「那吃素吧,佛吃素!」

「有有有,那個誰也吃素!」

「對了,佛也不結婚!這個比較難哦?」

「……」

馬上變了臉色,一笑快閃。

「修佛念佛不如做佛做的事」這麼大的口氣,真正對佛德、佛果、佛位有基本佛教知見的佛弟子是絕對不敢輕易說出口的──三惑未盡、三德未圓,豈敢以凡濫聖?世間人多數淫色不斷、愛染不離、情愛難脫、八苦相煎,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雖然佛性本具、法身圓滿,現階段仍處在凡夫位上來得適當。佛者,覺也;欲漏全盡、一絲一毫欲愛色愛染污習氣也無。試問天下幾人有這等離欲本事?

此言一出,反而是讓佛子們當下確認出此言論者絕非正受三皈的佛弟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凡夫心也不離本具佛性,不即不離。知道了正好修行!

2013/03/04

問世間情為何誤:女性化霸凌(二十四)


情是一種感覺,屬於五蘊當中的受陰區宇。第六意識替這種心理幻覺安立了個假有名相,稱之為「愛」。既然愛情不是「東西」而是一種「念頭」,本即非物。為免物化之嫌,且讓我們巧設當代話頭「情為何誤」來參究一番。


阿花:「你……你做什麼?」
阿草:「妳為什麼不跟他們斷交?」
阿花:「為什麼斷交?我們是老朋友!是知己!知心好友!」
阿草:「妳是我的!他們──」
阿花:「他們是怎樣?」
阿草:「他們──我看他們就一肚子氣!」
阿花:「你不喜歡我的朋友?」
阿草:「我不爽!」
阿花:「為什麼?」
阿草:「妳……妳花蝴蝶啊妳!」
阿花:「你說什麼?」
阿草:「妳妳妳,妳這個交際花!」
阿花:「什麼?」
阿草:「我不管!我愛妳,妳不准跟他們混在一起!」
阿花:「你這不是在打壓我嗎?你愛我,我就不能有人際關係、社交圈哪?」
阿草:「就是不可以!」
阿花:「你……你根本不愛我!你要是愛我的話,怎麼會打壓我的交際圈?」
阿草:「妳不懂我有多愛妳!妳不准給我出去!」
阿花:「你愛我哪會打壓我的生活交際圈?就像愛台灣怎麼會故意打壓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你亂講!」
阿草:「妳、妳這個紅杏!妳這個大三八!妳──」
阿花:「你這個人獨占欲怎麼那麼強?你有毛病哪你?」

阿花門一摔,出門參加同學會去了。

阿草盯著天花板絕望地想:「這次我真的被甩了嗎?」

參到了嗎?

參到就別吵了!

甲狀腺病變潮,W-H-Y?


世界衞生組織(WHO)公佈《日本福島核事故對周邊居民及核電站人員健康影響報告書》,才指出核電站周邊一歲女嬰的甲狀腺癌發病風險最高,日本方面就立刻抗議世衛的說法太誇大其辭。

誇張?

一個人若沒有親身體會過甲狀腺病變的滋味,就不知道甲狀腺病變對健康及日常生活、工作能造成多大的衝擊。甲狀腺病變輕則造成生活痛苦、重則奪命,本來就不是一件芝蔴綠豆小事。對該病變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才是人類社會多年來的老問題。

發病那幾年,分散全台各地的佛子法眷與俗家親眷也「十分巧合地」有高比例發病。光俗家親眷的部分,為甲狀腺病變在醫師診斷後住院開刀切除的就至少有三位之多。甲狀腺長「東西」,或是腫瘤或非腫瘤,或是良性或是惡性,從一顆兩顆到四、五顆以上都有,大小形狀不一定。病友中最糟的個案是同時長了好幾顆惡性甲狀腺腫瘤,醫師研判開刀切除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會手術失敗往生──病緣現前,開刀風險太大,最後選擇用功修行多拜懺──面對生死業力時醫學技術有限,努力靠修行消業了業、試試看有沒有辦法轉。

身旁認識的人們也高比例得病,事實如此。當年認為事非尋常,有因緣就請教醫師們的專業意見。他們表示那幾年台灣民間的甲狀腺病例的確忽然大增、開刀個案也不少,但是不清楚確定的病因是什麼,研判可能是水質或其他特定環境因素出了問題。

當年沒有媒體針對這個病例激增的現象大幅報導,沒有引起台灣民間廣泛注意,也就沒有從大方向、體制面努力找出答案或盡力解決問題。如此這般大問題小處理,就輕描淡寫地混了過去。

幾年下來,邊病邊繼續過修行生活。好幾年後等那顆「東西」逐年縮小、縮小、一路縮小到可以不用理它也不用開刀的程度後,醫師佛子嚴肅又慈祥的臉才好不容易終於露出了笑容。

身為病友,有的是切身之痛與人生體會。

甲狀腺病變不是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