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再見,暖暖包!


十一月的台灣,穿著夏服過日子剛好。縱使全身夏裝,用餐或行走都很容易流汗。看到暖暖包,思及這二十年因緣變化實在太大了。熱到十一月還在穿夏裝,暖暖包究竟能有多大的消費市場?

早期暖暖包是日本進口新潮貨,在為生理痛所苦的青少女族群或鎮日熬夜K書的學生族當中是超紅日用必備物品,對中老年人而言更是隨時胸口放一包的無言好友,宣稱能防範急性心臟病。秋冬二季一路用到早春,一年至少有七、八個月會用,使用人口多、時間長,曾經是全台暢銷商品。

一路暢銷長紅,業績上揚,直到千禧年為止。那年的台灣特別冷,寒流低溫破攝氏零下,整個冬天幾乎天天用暖暖包。那年之後一年比一年暖和,暖暖包終於從生活裏消失,再也沒有急迫需要。幾年不用,就將暖暖包這項商品給忘了。

全球暖化衝擊到的層面很廣泛,消費市場和產業結構改變勢必很大。天氣這項因緣變數牽動的變化幅度太大──不止暖暖包,冬被、冬衣、冬食、……一一輸給夏天過不完的酷熱市場。氣候因緣法變化太大,經濟不景氣又太久,這個時代不得不流行創業與改行。

「心能轉境,即同如來」這種以心轉境的作主功夫畢竟沒有多少世人成就,多數人仍是心隨境轉,隨業流轉。既然心力不敵業力,只有退而求其次修隨緣行,大幅調整及修正產業結構,適應當下全新的時節因緣。

2013/11/01

Flowers and Shoes


Everyone agrees
He’s a super handsome president
Rare in Taiwan political parties
In global ugly-bald-gentlemen-political-club history

Even those haters or protesters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How come a hot guy like him
A movie-star or rock-star type like him

Sometimes
Just occasionally
Only once in a while
Could be so stupid

Shoes aimed at his handsome face
Shoe-catchers hung around all over the place
Flying old shoes and new shoes
People’s shoe-money were seriously wasted

In the old Indian days
When people met a hot prince on the road
They tossed flowers or gifts at him
Women all went crazy

Long before presidency
When he was young
Young ladies gave him flowers
Pretty fresh flowers and crazy scream

Those fans days
Shoe-catcher-free days
Good old happy days
Buried deep in old memories

2013/10/31

婚姻,你叫「無責任行銷」


台灣家庭一個接一個燒炭自殺。沒有人會道歉說聲:「對不起。催婚催生把你們催進一個以全家自殺收場的悲劇之家,是我們催婚催生者、主流社會共業全體的錯。」

上行下效。官方催婚催生半世紀,養出民間大量本身婚姻問題重重卻三天兩頭四處主動向單身人口行銷婚姻的中老年歐巴桑。

一催經年,終於正色對歐巴桑講了點具有消費者保護基本概念的答話。「那好。如果聽妳的去結婚,婚後經濟不好的話,妳要給我錢。婚後丈夫外遇而離婚,妳也要負責。小孩教育出包或教不動,妳也要分擔。婆媳問題、家計問題、夫妻相處問題、兒女教養問題……只要結婚出任何問題,我一律來找妳!」

歐巴桑很顯然只想把年輕人(正確來說是出家很多年的比丘尼)推入世俗淫欲火坑,並不想對她的勸淫言論負任何實際責任。她臉色一變,從此閉嘴。她跟世界上所有向公民推銷婚姻的國家一樣,只想推別人進入婚姻關係,一心一意行銷民事婚姻契約要別人盲目去簽,但是,對於他人輕信其言結婚後所發生的種種惡果難緣全都不願意負責。

國家就像歐巴桑。國家會說媒當媒婆,年年月月催婚催生,更喜歡居間拉線湊成人民之間的情欲關係,但是,國家完全不想替人民的婚姻下場負任何責任或分擔任何苦果。在催婚催生之後,歐巴桑不會因為你家境有困難而慷慨贈送幾百萬安家費,正如國家不會因為你窮到要大人帶小孩舉家燒炭自殺而拿出國賠救你全家一命一樣。

消費者,請當心!

人民,請小心!

向你推銷婚姻的法人或自然人,國家也好,歐巴桑也好,推你入火坑卻不想替你分擔任何苦果。催婚催生是一種鑽透法律漏洞的強勢民事契約行銷,夾帶異性戀社會主流壓力向所有公民施壓。若是耳根子軟一簽下去,死活悲喜是當事人的事,當初勸說遊說的人不會背任何婚姻行銷責任。

結婚者自負其責。

催婚催生者依現行法規可以逃避所有民刑事責任──無責任行銷。

關於這點,催婚催生比黑心食品更糟。黑心食品至少還能在幾天內全部下架回收銷毀、針對消費者進行賠償。結錯婚呢?家暴呢?亂倫呢?全家燒炭自殺呢?從國家到歐巴桑,全都沒有能力擔保別人結婚成家會幸福快樂收場,偏偏個個都很會催婚催生,等催完又不負責任!

2013/10/30

一個同妓的誕生:女性化霸凌(四十五)


她來告訴我她要下海當妓女那天下午,風和日麗的,空氣香香的。

她很開朗,一個典型的台灣女大學生,長相很好,頭腦很好,一切正常。她說她是個天生的女同性戀者。身為同女的她以知識份子的口才講述同志的社會處境,告訴我她七早八早知道她的人生定格成了死局:

她是女同性戀,沒辦法成家立業結婚。同居也好,不同居也好,沒辦法收養小孩。她跟很多她的同道人一樣要一生躲藏受盡台灣人歧視。當台灣社會的異性戀者可以公然自由嫖妓或消費牛郎時,她們那種人連去哪裏找同女嫖都不知道。

她決定服務弱勢──異性戀者有婚故意不結可以嫖妓,已婚已生也故意嫖妓,她認為她們同志圈實在可憐到家,沒得結婚也沒得嫖妓。所以,用她的大學生頭腦一思考,她決定親自下海服務其他同道人。她與熟識的T-Bar老闆談好合作方式,連地點、場所、宣傳、客源、……通通都講好了。她很興奮,覺得她像在經營慈善事業服務弱勢族群,而且可以一一挑選自己喜歡的女生進行性交易。

她宣稱要成為台灣史上開山祖師級的同妓時,滿臉是聖潔高貴的表情(她真心認為是在做好事,正確來說,是推廣基本人權且成就社會公益)──當台灣社會故意斷掉同性戀者的正淫婚姻大路卻又同時廣開異性戀者的邪淫買春大門時,偽善扭曲到極致的性文化足以讓一個讀法律系又冰雪聰明的台灣女同志大學生決定下海當同妓。

台灣社會不讓她結婚沒關係,她可以選擇下海當專門服務女同戀者的妓女。

異性戀能合法結婚又能公然買春,她至少要替同性戀圈爭取到買春的權利。

這真是台灣人的悲哀……故意斬斷一大群台灣居士的結婚正道之後,替台灣量產同志轟趴與同妓。眾生想結婚安定下來偏偏不讓他們成家,逼他們一輩子流浪在轟趴雜交、同志性交易、沒有名份或身份的同居、或我倆沒有明天的一夜情。

不開正淫大路給眾生走,倒逼眾生選擇邪淫。

斷眾生正路又把眾生逼上邪路,愚痴至極。

2013/10/29

身見,苦本


有身皆苦,沒有人不為身所累

她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日觀察,夜觀察,正觀察,反觀察,使盡吃奶氣力二十四小時拼老命緊迫盯人觀察,終於觀出一丁點有研究價值的新名堂──

「我說天底下怎麼怎麼會有這種人?你這個人,內心世界跟外表完全相反!」

看著她一臉獨家發現「世界第十大驚奇」的誇張表情,我想,她終於從道誼表淺的師兄弟身份正式步入「老兄我知道小弟你八大劫所帶來的習氣毛病」的偉大法親眷屬之列,上軌道了。

小弟向來沒說過很滿意業報身。

這色身,一生一世帶給眾人完全方向錯誤的不當社會期待的業障苦惱多病多難身,小弟向來不曾滿意過。從小到大,眾人一瞧這種業報身就拼死命勸戀勸婚勸生,根本無視本人的心理發展、人生方向、自由意志,本來就是一具百分之百的死屍級爛報身,不中看、不中用、不如意、甚至連最起碼的健康程度都沒有。忍它忍很久了。忍大半輩子,到現在還起觀在忍。

認身不認心;知人知面不知心。

以貌取人起偏見本來就是人間很基本的社會衝突起點之所在啊!


霸氣


年輕的她笑咪咪地發難:「奇怪,你身上有股說不出來的霸氣。過去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霸氣?怎麼可能?年輕的我二楞子似呆呆地摸兩下光頭,覺得一個平凡普通愛動物的和平主義者哪有可能夾帶什麼金庸武俠級的天生霸氣?過了很多年,親族相認解開身世之謎,這才懂得她當年的女性直覺頗有幾分道理。

中國大陸家族是極其典型的父權沙文家族制,這種血我有。

台灣原住民族是極其古老的母權傳統家族制,這種血我也有。

最父權加上最母權的血統生出一個外星人似的怪小孩,再怎麼溫和無害,基因裏父權至上與母權至上的雙重威權密碼加乘起來還是亂驚人的──話說回來,哪有什麼好霸氣?現實人生裏,本人身上能放的氣只有屁!

2013/10/28

潑婦罵街:女性化霸凌(四十四)


有句江湖老話是老參常識,也是老僧常談:「女眾口業最難修。」這句話中肯,但是只道破一半──另一半實況是,女眾濫行惡口通常是被父權文化一手帶壞的,她模仿效法的惡口老師本來就是男眾。

不是第一次狂飆,所以我記得她高八度不悅耳的大嗓門。

也不是第一次被炮轟,所以我記得他唯唯諾諾的微應話。

一句。兩句。三句。四句。五句。數數兒般盤點她夾雜在「你爸」跟「你娘」中間的每一句女性性器官台罵,數到破十。這位中老年歐巴桑瞋火攻心正在氣頭上,明明知道她開罵的對象是異性,八識田翻的倒全是歧視女性的標準台罵,拼命罵女性性器官,沒落出半次男性性器官,連一次也沒有。等到典型台罵連珠炮兒似地轟超十幾二十分鐘後,她開始更典型、更古法、更台味地詛咒對方,再三叫對方(一起)去死。

女眾起惡口當然是起惡念、造惡業、結惡緣,有背修行。不過,這些惡言惡詞的惡資糧倒是充滿歧視女性的父系特質,很顯然她是從小耳濡目染地從父權社會文化一路薰染累積而成。

女眾口業的的確確超級難修──活在惡念惡口無比氾濫、日日夜夜教育她、鼓勵她、支持她模仿男眾廣行台罵惡口的父權社會,她的惡口資料庫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想造口業有的是文化本錢。

學男人也實在學得有夠像!竟然可以拼死命對台男數度狠飆女性性器官來侮辱對方。她到底是下意識不自覺地譏諷批判父權體制的背叛母德、利用女體、敵視女性,還是在故意攻擊對方的母親誤用子宮及產門替台灣人生下一個令人不恥的不肖台子呢?

女王蜂症候群:女性化霸凌(四十三)


原本她很普通,隨俗嫁夫生育,當個平凡無奇的人間女子。沒想到,後半生費盡心機、使盡手段後如願換來名位權力,成了一大隻女王蜂。

原來男人拿到權力以後的人生滋味是這樣!她狂喜,她陶醉,她心迷意亂好多年;持續好多年。沾沾自喜地直到發現她的人生意外失控為止──權力與地位刻劃出看不見、摸不到的社會重力場,人們開始在她面前群起偽裝、武裝、扮裝,表演出種種與他們的內心真意不一致的言行舉止。她每天應付人群,愈來愈沒有把握依照眾人在她面前展現的社交表演做出的決策夠正確、精準、有效。

終於,她不可免俗地患上女王蜂症候群。

高高在上的她無比卑微地到處打聽耳語八卦、閒聊碎嘴,想追出眾人特地為她位高權重而精心隱瞞(或隱藏)的真實心理動向與行事動機。她的焦慮與恐慌事出有因──她發現,年復一年下來,依照眾人言行所做出的決策失誤率愈來愈高、出包率愈來愈高。眾人背地裏狠罵她、中傷她、排斥她、否定她、討厭她的惡評愈來愈多。

她的心得結論是她一個人關鎖在權力世界,沒有任何人在面對她時說出真話或坦白真相。得到權力的人往往是最需要真相卻也同時離真相最遠的可憐人,她終於確定大家或多或少有意無意都在瞞她。

她開始使心眼、用心機,操控人際網絡,想方設法讓底下的人互相背叛出賣,在她面前互挖瘡疤。做到這種地步,廣蒐八卦流言與人際手段依然解決不了她的疑心病,最後所有電話二十四小時監聽錄音,所有出入場所二十四小時監控錄影,所有進出人馬二十四小時簽名留檔,她成為虛擬帝國式的私法人集團裏身兼情報蒐集總督與情資諜報總監的現代女皇。

「真不知道你們到底心裏都在想什麼!」

「你們到底在想什麼?」

「你在想什麼?都不跟我講!」

真是犯傻了。有權無責、以權凌人的女王蜂啊,想當女王蜂可以輕易收買工蜂的勞動義務與盡忠職務,卻偏偏註定要失去工蜂的真心──眾生心是這樣的,當社會位階培養出他們的奴性與盲從的同時,他們的真心也會離妳而去。至於一心想往上爬或被提拔的人極盡誇大之能事的諂言媚詞,等日後達成目的就全收掉了。

權力運作註定量產謊言。

社會位置會帶來社會表演。

奴役與屈從帶來人際疏離與社交詐騙。

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眾人也同時失去信任與真誠。

人類文明沒什麼長足進步。四五千年都過去了,依然在模仿封建人事金字塔。古人代代失敗、錯誤、自誤誤人製造社會衝突,沒有創意的現代人照舊模仿,照錯不誤。

肥水總落外人田條例:女性化霸凌(四十二)


走過太多段異國婚姻,她好滄桑。對男人百般失望,中年後又被第四任丈夫苦苦追求,煩透了甩不開,終於才嫁成生平第一個台灣郎。嫁沒滿一兩年,在地好好先生就被她三振出局,離掉了。離掉了不甘心,拼死命回頭追她,背著老母偷偷出門見她,再三央求她回心轉意,再給他一次機會。她煩得要死,覺得離了婚變男朋友比當初當丈夫毛病更多──約前妻見面還要故意騙媽媽,又不是青少年初戀偷交小女友!

她很爽快地說明為何她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女性對台灣丈夫就是看不上眼,極為清楚地條列式分析開來──

第一、台灣男人一輩子為孝而活,活到老死也是媽寶,婆媳問題沒完沒了。

第二、台灣男人夾在媽媽與太太中間難做人就逃避,通常比外國男人還孬。

第三、台灣男人沒主見,拿她這種具有旺盛事業企圖心的現代女子沒辦法。

第四、台灣男人長期在扭曲的國族觀念下洗腦一生一世,相處上非常累人。

第五、……

她講了好多條,多到簡直足以訂立一部《肥水總落外人田條例》,複雜到我沒辦法通篇記得。她也不得了,嫁外國人嫁厭了嫁台灣人,等對台灣人煩了又離掉重新物色外國人,眉飛色舞地長保對世俗情愛生活的旺盛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錯誤下去。

一件具有根本性錯誤的事情(例如說情欲關係),哪怕換遍全球一百多國國籍、兩三百種以上不同族裔也沒有用──異性戀婚姻制度本身原本就是問題制度。就是因為它問題重重才有必要公開廣設離婚大門,以便讓身心不滿的各路人類不斷重頭洗牌、大風吹式地長期集體互換配偶啊!

離離合合,合合離離。不停地反覆結婚離婚對她根本沒有半點用處。

婚姻關係不適合她,就像毒品不適合人體。

2013/10/27

佛典故事:誰懂芳心? Who Understands Her Mind?


王子身為獨子,一生受嚴格宮廷教育,唯一親近的女人只有親生母親。王子一天天長大,王后也老了。年華不再的她終於鼓起勇氣向國王要求母子結伴出宮旅行,希望有機會暫別後宮封閉的環境。既然由王子親自護駕陪同,國王當然無有異議,首肯放行。

是夜,王子親自駕車陪伴母親出宮遊山玩水,意外發現平常莊嚴自持的母親竟然會出現怪異的舉止──她不時故意從簾後伸出手來讓外人瞧見,想引起其他男性的注意。一旦察覺母親的不當欲望,當兒子的人當下心生不滿:「哎,女人皆如此!有父王一個男人還不知足,還想勾搭宮外的男人──」

這種場面,還容得下他當電燈泡嗎──不,這時代哪有愛迪生這類天才外國人發明哪門子電燈泡?王子心頭哀怨地想,當這款「中老年桃色危機症候群」發作時,還有不識相的油燈芯兒乾插拖油瓶在一旁跳針閃亮的餘地嗎?還是快閃人吧!他心裏邊胡思亂想,嘴上邊酸溜溜地說:「母后,孩兒鬧肚子疼,實在忍不住了。您在車上等會兒,容我先入山方便一下!」

王子身為男人,他忘記一件十分重要的人生基本事實:後宮本來就是因為國王的淫欲不知足、多欲淫奢而設立的,旨在讓一個權高位重的男人以一擊眾、同時與眾多女子輪流淫樂。在後宮的惡劣淫亂環境裏日夜無間地薰染幾十年,又如何能責怪入宮前原本清純的母后到老變成這樣?父王可以坐擁眾女不忠貞,母后強忍幾十年下來又是怎麼樣的心境?

他畢竟太年輕了。王子滿心不爽,悶悶不樂地走向清泉旁的一株老樹,想也不想就往上爬,倚在樹幹上頭發起楞來。他才上樹不久,樹下就來了個陌生梵志,脫光衣服下水洗澡。洗完澡又吃飽飯後,梵志竟然變魔術似地從肚子裏吐出一支大壺,從大壺裏再倒出一個女人,兩個人當場做起不可告人的勾當。

王子無意偷看也無心偷看,偏偏樹下的人物故意選在公共場合犯業障,他逼不得已也只好從頭到尾看完。好不容易撐到此番業障結束,梵志身子一歪就睡著了。眼看梵志睡得不醒人事,女人竟然也變魔術似地從她的肚子裏吐出另一支大壺,再從大壺裏倒出一個比梵志更年輕、更威猛、更高壯的少男,就地與他苟合。

事情進展到這種業障地步,倒八輩子楣的可憐王子上不上、下不下地又離不開現場,只好躲在樹上看她當場偷情,再看她完事後裝出若無其事的模樣,將壯男塞回大壺吞進肚子裏,翻身倒頭裝睡。

還真是王八配綠豆,這對男女習氣一個樣!完全看傻眼的王子按兵不動,也不出聲。他坐在枝頭上靜靜地等,等到梵志一覺睡醒把身旁橫躺的女人裝進大壺,將大壺重新吞下肚子,再裝出一臉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的模樣大跨步離開為止。

這下子王子終於想通了:兩性會互相模仿。一方多淫多欲多雜亂,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另一方。一男多女的後宮會教出淫欲心旺盛的母后並不奇怪。在後宮那種地方,一男多女的雜亂社會生活過久了,五年十年幾十年下來,任何原本情愛觀念正常忠貞的女性到最後也會認可、默認、期待,甚至打從內心裏接受一女多男的邪淫文化啊!

王子氣消了,便默默走回馬車停放的處所,無言地駕車載母后回宮。一進宮門,他就直奔後宮向國王報告,力邀某某道人三人組一起入宮吃飯。國王欣然同意之下,意外獲邀的梵志也爽快入宮。

才進宮門,梵志一看餐桌擺出的熱鬧場面就心生疑惑:「我不過就自己一個人來,怎麼擺出這麼多份餐具?還請了誰啊?」王子意味深長地笑答:「道人啊,有請你肚子裏的女人出來,大家一起吃頓飯吧?」梵志大吃一驚,逼不得已只好吐出大壺,叫出他長期私藏的女人。看到通姦的女人終於出場,王子又別有所指地輕聲問她:「妳的男朋友呢?怎麼不也叫他一起出來吃飯?」女人抗拒不依,王子就再三勸說,非講到她逼不得已也如法炮製吐出偷情的少壯對象為止

等這頓偷情成雙三人小組的奇特聚餐吃完後,國王不禁好奇地問王子:「兒子,你怎麼知道他們一共有三個人啊?」王子無奈地笑一笑,將旅途見聞細說一遍,對父王做出「女人姦情無法斷絕」的推論。他以此為例,請求父王特赦後宮所有女眷,讓想離開的人依照她本身的自由意志離宮另尋對象,從此告別後宮生涯。

天下不可信任的,真的只有女人嗎?

是女人的問題?還是男人的問題?

是人體業報的問題,還是淫心妄念的問題?

對古人不是問題的問題,對現代人是不是問題?

究竟是情欲知見的問題,還是文化共業的問題?


原典出處:《舊雜譬喻經》

-延伸思考向度-


法無定法。人間世對婚姻、戀愛、情欲生活的道德觀及法律觀千古無常,因時因地因人因境而異,不停地演變、修正、辯證、重新定位與確認──現代人若食古不化地自比帝王,甚至開起現代後宮淫亂度日的話,恐怕難逃各項刑事責任與社會大眾的集體譴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