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事懺,理懺,理事圓融總懺

八十八佛

一、事懺

金剛神將
護法龍天
佛光普照遍三千
福壽廣無邊
滅罪消愆
悉令證真源

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
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
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至心懺悔,弟子某甲等。今與法界一切眾生,現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識。無始闇動,障此靜明,觸事昏迷,舉心縛著。平等法中,起自他想。愛見為本,身口為緣。於諸有中,無罪不造。十惡五逆,謗法謗人。破戒破齋,毀壞塔寺。偷僧衹物,污淨梵行。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捨茲形命,合墮三途,備嬰萬苦。復於現世,眾惱交煎。或惡疾縈纏,他緣逼迫,障於道法,不得薰修。今遇大悲圓滿神咒,速能滅除。如是罪障。故於今日,至心誦持,歸向觀世音菩薩及十方大師,發菩提心,修真言行。與諸眾生,發露眾罪,求乞懺悔,畢竟消除。


惟願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千手護持,千眼照見。令我等內外障緣寂滅,自他行願圓成。開本見知,制諸魔外。三業精進,修淨土因。至捨此身,更無他趣,決定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親承供養大悲觀音,具諸總持,廣度群品,皆出苦輪,同到智地。

懺悔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懺 大懺悔文》


二、理懺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佛說觀菩賢菩薩行法經》


將罪與懺

北齊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踰四十,不言名氏,聿來設禮。而問師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

師曰:「將罪來,與汝懺。」

士良久曰:「覓罪不可得。」

師曰:「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

師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

師深器之,即為剃髮,云:「是吾寶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於光福寺受具,自茲疾漸愈。

《五燈會元》


三、理事圓融總懺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七佛通戒偈》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滅罪亡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2014/10/29

Eat and Film, Action!



蓮子糕缺了一角,紀念一場小糊塗。供養事畢,咬下一口,這才想起來要拍給居士看。沒辦法,業都已經造下去了,只好請大眾湊和湊和一起欣賞牙印。另外,洋文明信片則來自一場快樂公案,小僧摸不著頭緒怎麼會搞到那樣,好歹寫下來供大眾參看。

那日路過北捷 Service Center 時起心動念,覺得這張明信片設計得頂可愛,信手拈來細讀便微笑起來。

Film a 5 min. video of Taiwan and win a round-the-world air ticket! 它無聲地吶喊。很可愛的明信片點子,來自交通部觀光局。看著看著,突然後方一個男學生端台數位相機一箭步衝到身旁,非常禮貌地請問留守櫃台的諸位姑娘們可不可以給他拍照。拍照?準是想拍服務站吧?這一考慮馬上識相地離開,閃到相機照不到的死角去。我前腳閃人,姑娘們後腳馬下全體蹲下來,藏到櫃台後方,一起吃吃地笑開來,非常快樂的模樣。

「哈哈,沒有人要給他照!」女眾們高興死了,放聲大笑。沒過多久,其中一個還特地跑到角落裏來看我一下,一看我還站在原地正經八百地研究同一張明信片,她捂著嘴又笑了一遍才飛奔歸位。怎麼這麼高興啊?我實在搞不懂。大家好心地一起集體退散,讓他拍下完整的服務台全景有什麼不對嗎?難道說,小夥子真正想拍的是人嗎?他又沒講。存境不存人,存下歡聲笑語也很好啊!

Submit your video and win free tickets to Taiwan! 這下連明信片都笑了。

佛典故事:朕的恩賜 The Emperor’s Gift


窮人沒錢,只好依靠權貴,為帝王服務。帝王肯用他,可惜報酬不佳。日積月累地辛苦勞動下來,窮人沒有變富有,倒是愈苦幹愈瘦弱。帝王看窮人可憐兮兮地不禁心生憐愍,「大方」送他一隻死駱駝。

窮人沒錢,沒受過什麼智民教育,只受過愚民教育。他沒想過這種人生處境算不算是長期被權貴嚴重剝削的勞權受損問題。顯貴只要肯恩賜一二就讓卑民感恩知足得不得了了,還有什麼好爭取人權或社會待遇?得到死駱駝總比沒得到死駱駝高明!

死駱駝怎麼處理?第一件事,先剝皮。他嫌手頭上的刀子太鈍,爬到樓上找磨刀石,準備把刀磨利以後再剝。有了這項剝皮新工作,人生更苦了。上班下工回到家累得半死不夠,還要額外花費精神體力磨刀,爬上爬下、磨來磨去,過比以前更辛苦的日子。

好累。累死人。這款人生有啥意思?他爬上爬下也爬煩了,決定使勁吃奶的力氣把死駱駝扛到樓上,把牠用力扔在磨刀石旁邊,再繼續過他昏天暗地、沒完沒了的爬梯磨刀人生。

帝王的賞賜沒帶給他更多工資、資產、發展、或閒暇。相反的,倒令他成為地方上最知名的大呆瓜!


原典出處:《百喻經 就樓磨刀喻》


-無明筆記-

事倍功半之事世間很多。古代愚人破戒再花錢消災是其一;現代愚人經年累月費勁心力苛待員工或惡待消費者,從民間基層壓搾龐大資金後再每次幾百千萬美金地大把大把輸在跨國官司是其二。

現代人的人生選項只有一輩子拼命攀爬 social ladder 嗎?

2014/10/28

俗諦與代溝


很久以前,師兄弟以極其受傷的語調問我為何一直想出國。正確來說,當時年輕,不只想出國,還曾經很想就此移民別回來。看她的模樣,我沉默了。不忍再傷下去。

這裏有太多老生代堅持用帝國或戒嚴時期的觀念與做法過生活。不是刻意或故意,時代留下的身心印記太深刻強烈,長期薰染,就是洗不掉。年輕時為此痛苦不堪,人生理念價值思惟差異過大,愈熱鬧愈孤單,一心想往國外跑。

現在怎麼留得住?

很奇怪,可能是老了。

老到學會欣賞如此這般的因緣。從修行利益方向思惟,人生理念價值思惟差異過大的法界最不易心生貪染、情執,反成助道無上因緣。恩師法語「修行要耐得寂寞」七字,一生受用無窮。

西藏唐卡


蒙藏委員會的存在令台灣牢記西藏。

佛法的全球弘化令世人仰望藏傳佛教文化。

佇立在以正體漢字華麗裝飾的唐卡前恭敬地向十一面觀音菩薩致敬。未久,身後傳來老太太與中年婦人洪亮的台語對話--身在諸佛菩薩高僧降臨的人間壇場,她高聲訴起苦來。

你以為她傾訴的對象是她?不。在人間,在人與人不夠信任、關懷、包容、圓融、開放的因緣下,縱使集結幾十億人也能裝聾作啞或噤聲打壓。能讓人們放心說話、吐露心聲的法界要有低眉傾聽的慈悲心量。有收受的海涵心量,眾生才願意說話。重點在法界水準與人際品質,不在書面數據或人口多寡。

她好放心。放心到底。一路超高分貝地痛吐苦水,大聲地說生活是怎麼個難過法。縱使現場只有我們三人,周遭全是諸佛菩薩與護法天王,有什麼話大可儘管講、放心講、痛快安心地講。

就豆油攪飯嘛,不然吃啥?

(……)

什麼油都壞了!全都壞了!

(……)

那個什麼橄欖油……

(不是有別的?)

莫宰羊還能夠吃啥?攏總壞壞去啦!

(啊,要不然換……換……吃……)

南無觀世音菩薩,您辛苦了。這陣子二六時中廣聽全台各地住民提報無量驚人的油品怨言吧?連修個油都修成這樣,要一路向上,熄滅貪瞋痴、增長戒定慧,穩踏修行路又是如何艱困的心地工程呢?

佛像是多麼重要啊!當人類全然拒絕傾聽或關心同類的委屈辛苦時,佛菩薩肯聽。當人類的惡念、惡言、惡行讓同類身心受創時,佛菩薩示導安慰。當人欺壓人、人加害人、人惡待人時,佛菩薩的清淨超然成為無上的依歸。

2014/10/26

Breaking Down Attachments



A Shifu asked, "How can I break down Dharma attachments?"

B Shifu answered, "You haven't broken down Ego attachments, why do you worry about Dharma attachments?"

顏色:修行迷途


看破顏色這堂人生功課是居士教的

十年前她起了大煩惱,決意換道場,千呼萬喚叫不回頭。

「我們家族是深綠色的,無法接受公開挺藍的言論。」她說。她本身沒那麼介意,但是親族長輩們的反應所施加的壓力令她受不了。關心地問她選了哪個新道場,一聽之下我更驚訝--為挺藍言論起大煩惱的家族怎麼會放她加入一個自戒嚴時期開始就以重度深藍立場聞名、受蔣家政權公開擁護、表揚、支持的道場?她不知道嗎?或許。她太年輕,入門未久,對佛教史可能不清楚。

十年後,幾十年以來素以深藍立場聞名的道場完全變色。接連發表擁抱紅色政權的言論及開示,報紙登,網路傳,全球公開,嚴重到連外國佛子都知道,忍不住找台灣法師問個究竟。口頭、書面、傳媒資料太多,要外國居士忍住不問都很難。

我想起她。菩提心還站得住嗎?發心還發得了嗎?十年前只為藍綠之爭就全家族退道心,十年後有辦法承受公開棄藍擁紅的政治性法語開示嗎?會不會一氣之下全家族拋開念珠、改拿聖經去了?

觀心無常;顏色無常。莫道一般人在情場或職場都有可能變心,道場運作也一樣。若過度執取顏色卻欠缺人生核心價值的話,道心很難站得住、站得長。連當年力挺反共抗俄的蔣家政權的都已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公開全力擁抱紅色中國稱霸全亞洲了,還有什麼不可能?

《尚書 大禹謨》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善護道心,居士珍重。

佛典故事:速度與價格 Speed and Price


海商經年累月出海奔波,終於集滿一整車珍貴稀有的沈水木。付出大量勞力與青春的他想要交換大量利潤,返鄉後立刻將沈水木開出天價上市。但是,他開出的價格實在太貴,營業多日卻無法出售。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商品一直滯銷,他覺得不耐煩,開始生氣。店裏沒生意,他閒來無事就到處觀摩,發現賣木炭的店家人潮滾滾地銷路很好,三兩下就全部賣光。

「為什麼不把沈水木燒成炭來賣呢?絕對會馬上賣光!」他想。

燒成炭的稀有樹種、沈水木炭問市了。他如願火速賣光脫手後才驚覺大失血、大賠本──火化成炭以後,一大車沈水木竟然賣不到半車木炭的價錢!


原典出處:《百喻經 入海取沈水喻》


-無明筆記-

修行人覺得成佛要花三大阿僧祇劫,受盡無量辛苦考驗又要付出很多,實在相當困難,往往便退失道心、退而求其次改修聲聞果位,以為只消幾世就可以了斷生死成阿羅漢。成阿羅漢就了了?當然沒有。阿羅漢終究會回小向大修菩薩道,圓滿六度萬行,一樣畢竟成佛。

佛典故事:嫉妒 Jealousy


很久以前,有一個擁有一點點財產的窮人。有一天,他起心動念跟富人比一比。他發現雙方財力懸殊太大,完全比不上,一輩子不可能追上對方。他突然覺得人生很沒意思,跑到河邊,自暴自棄地把手頭所有的財產扔到河裏。

有個認識他的人正好路過,不禁出言相勸:「你擁有的財物雖然很少,卻夠你維持好幾天的生活。為什麼能用不用、故意丟到水裏呢?」


原典出處:《百喻經 貧兒欲與富等財物喻》


-無明筆記-

初出家的出家眾若心存比較,發現博學多聞的高僧廣受大眾恭敬供養,心生執著,覺得自己利養太少,比不上年長高僧,自認一生無法與對方相提並論,心生煩惱而退道心的話,就與故事中的窮人一樣愚痴啊!

2014/10/23

佛典故事:創造的藝術 The Art of Creation


婆羅門說:「大梵天王是人世天父,祂能夠創造萬物!」

被人類崇拜的感覺很好。身為造物主的大梵天王廣受世人崇拜,祂的徒弟也很想享受相同等級的禮遇尊榮。

徒弟說:「我也辦得到!我也有能力創造萬物!」

天王沉默以對。

徒弟再說:「我想要創造萬物!」

天王這次決定不再沉默。祂選擇正面回應:「徒弟,打消念頭吧。你辦不到。」

徒弟十分堅持己見。他不再應聲,直接動手做。他想要擁有與師父平起平坐的偉大成就。徒弟做都做了,為師的如何是好?

梵天看看弟子的「傑作」,直接開口訓話了:「你呀……你看看,頭腦做得太大,脖子做得太小;手掌做得太大,手臂又做得太小;腳部小到極點,腳跟又大得超過。你的作品簡直長得像毘舍闍鬼一樣!」


原典出處:《百喻經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無明筆記-

創世論或業力論何者為真?此向來是古典宗教教義論爭核心所在。佛法不落二邊,主張八不中道,於迥超外道斷常二見的同時也肯認假有萬法業感緣起。設若梵天能造萬物,不僅造人,鬼亦梵天造;不僅造天堂,地獄亦梵天造。既然一切為梵天所造、外力所控,人類身心活動是否百分之百絕對無責?

明師不見得出高徒,愚師也不盡然出狂徒。名校學府不見得出高材生,凡庸學堂也不一定只出劣等生。從教理到事行,師生互動又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