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2015/10/26
期許英文正式列為台灣官方語言
支持將英文列為正式官方語言,教出百分之百能聽說讀寫英文的台灣人。理由?資訊權。文化權。不要一直關在中文世界這個小圈圈。
有一回,掃到一篇英文文章講「微波爐」,以為在講食品安全,正經八百地認真從頭讀。不讀沒事,一讀笑翻。另類「食品」安全。對話者是美國母女,以下簡稱美母與美女,節錄重點。
美母:「妳為什麼不喜歡陰莖?」
美女:「上帝!別問了,同性戀是天生的!」
美母:「妳為什麼不選男的?」
美女:「我愛女人!」
美母:「明明就有微波爐,妳幹啥用烤箱?」
美女:「天哪!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想要微波爐!」
這是笑話,但作者可是血淚斑斑、三聲無奈,不覺得好笑。
世俗家長在爭執性傾向觀念時,由於大量使用「愛情」、「婚姻」、「伴侶」、「配偶」、「對象」、「某某戀」等文明用語,往往忘記一件很基本的道理:性傾向是非常獸性本能的品味問題,是人類對性器官的執著與品味的問題。說穿了人們吵得半死不過就在爭論究竟執著哪一種性器官才正確、才好、才道德。美國人很直,沒有儒家禮教文化術語遮掩,反而直心道破性傾向爭議的本質。無非就是爭論誰喜歡哪類性器官這麼動物本能的問題。
這是上乘道德命題:為何人類認為執著性器官這件事「道德」?為何史冊將過多重性伴侶性生活的不忠貞古人列為聖人呢?獸性本能如何假藉語言文化「轉凡成聖」?人類如何創造文明語言遮掩與動物完全相同的獸性特質並加以美化、神聖化?
有不少居士以為訶淫的佛經訶的是邪淫,常常一邊炫耀妻兒一邊拿《楞嚴經》來罵別人淫。正統佛法並訶正淫,除了明文邪淫者以外的訶淫文都包含訶正淫。執著性器官是無明煩惱,不論有沒有世俗法律認可,修行上總是生死輪迴根本。
(按:禪宗修心,破相,破境,破妄,日久則不理會世俗語言名相,直觀言者心念緣境為何。世俗語言使用大量繁複的文明語言研討性權與性傾向,發明大量道德教條與論述術語,所指語境或所緣事境很簡單:人類為執著性器官的品味、口味、嗜好、興趣不同而起諍。文化扭曲下難以直心直言追究自省對性器官起執染的念頭,只好使用文明語言系統拐彎抹角旁敲側擊地溝通彼此的獸性本能或動物本能,爭吵數千年都吵不出共識結論)
道德教育成果
常看教育專家書寫道德教育(含演講座談稿),我認為台灣道德教育不佳。無關跨國比較,而是就事論事。
舉例而言,面對現出家相的法師勸誘還俗。現出家相此事已經百分之百召告天下我不想跟任何人建立情愛染緣、不想過性生活,不想隨俗染污行,竟然還公開當面勸淫(自讚夫妻生活、推銷兒子、推銷弟弟、介紹拉媒、質問長相如此為何不婚戀生育)。對公示拒絕淫欲的人以淫欲勸誘當然是道德低落的表現,就像西門町巷子的皮條客會故意當街拉男大學生、講跟小姐來一下很便宜差不多。明知對方沒有淫欲動機,明知對方不想發生性行為,故意逼誘勸淫的言詞跟皮條客一樣。
道德水平極低落,勸淫勸到僧尼頭上,生下來的子女或說媒對象的道德水平怎麼可能好?路上有那麼多有性需求的俗人,嚴重到平均有五六十萬人以上有嫖娼經驗(含女客消費男性工作者在內),一堆人邊上網約炮邊抱怨炮友條件太差不能當結婚對象,怎麼不去找他們結婚?他們才是渴望性生活、有結婚需要、極可能會大量生產的人。
世俗人勸婚勸生勸錯人。有本事的話,去勸性交易者、約炮者、轟趴者、……一對一定下來結婚,不要年年濫交邊墮掉好幾十萬胎兒邊哀怨少子化。
把哲學教育找回來
教育政策建議:希望台灣從國小學童開始教哲學、邏輯、思考
我認為台灣徒有高學歷文憑與高比例高教人口,教育成果卻不好。
父女戀是異性戀。
一夫多妻是異性戀。
人獸交以異性戀占大宗。
家庭亂倫以異性戀為主。
異性戀自古就是量產性犯罪的族群,也是性侵犯主力,虐待動物的人獸交不但以異性戀男犯為主為多,還留下大量古老民族人獸交跨種生產的族群傳說。怎麼會拿屬於異性戀或以異性戀為主軸的性犯罪與性背德去攻擊一對一忠貞且兩願的同志婚姻?
我們台灣人民的基本邏輯思考能力有這麼差嗎?若然,教育界要大反省,含長期弘宗演教的宗教師在內,也要反省教育失敗。考試填鴨政策下有錢有時間有應試就能交換文憑,可是教不出像樣的公民素質。
對於上一代,早就死心了。認清上一代崇帝制、反人權、反民主、思想嚴重與國際社會脫節又充滿各類歧視後,我早已決定淡泊修行度日,無心出任要職扛老生代。放他去,隨他去,不等新生代世代輪替我不出來。
希望新生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的不行,小的還能教能帶。
2015/10/24
存在的價值:大腦最性感
從低調到愛現,從愛現再度回歸低調。
心裏的小小孩啊,你終於長大了一點點。
不再為大人怨嘆你不是男兒身而拼死拼活想證明比男孩強,有值得被大人肯定的生存價值。不再費力證明除了臉蛋與身體以外,大腦與雙手才是真正有文明貢獻的偉大器官。甚至不再為被讚美美麗而起嚴重無明煩惱。沒辦法,女身就是業障,你費盡心血展現腦袋、心靈、精神、文化,世俗在乎的還是臉蛋。
別問我過去。別再問我過去呀……
我實在很不想端出愛現臭屁的青少年習氣告訴你當年大家都誇我好帥。連男性長輩們也盛讚除了身高差了點,只要行頭適當打扮,簡直就是個帥哥……不,帥妹啊!
別再追究過去。別逼我追憶過去呀……
若誠實回答當年大家盛稱好帥、好酷、好有個性、好有學究怪咖魅力,又不符合精深中華文化與佛家本懷的謙虛道德教誨了呀!華人文化(個性太直無法融入該特異文化)下實況不能轉播,事實不能陳述,謙虛就是打三折五折或盡講反話……
宗教世俗化(二十):宗教婚姻介紹所
居士被某居士修行團體拉攏,問我該不該加入。
該居士團體是新興密宗團體,專修一部密宗論著。由於是新興小團體,原本我不認識也不熟悉,幾年前因為女性佛子臉友熱心來信才開始關心。她是已婚婦人,是該團體成員,熱心地來信告知她的弟弟也是該團體信徒,研修該部論述,有打算出家(出家當然是指密傳、非漢傳定義的出家)又介紹其聚會及課程。
為此,我上網查資料,方知該團體的特性。它是居士帶居士為主的居士團體,由於以在家佛教為主要修持,團體內部不時出現信眾愛情糾紛事件或家庭婚姻事件之餘,信徒配對拉媒結婚的現象也很常見。對此有疑慮的佛子或曾加入又退出的佛子發表的文章提出的問題核心在於它算不算佛教?還是附佛外道?不教離欲出世正見、歌頌婚姻家庭、積極內部配對的事情一再發生,產生的社會觀感就是它以佛學為號召作媒,研讀該經論者結局有大量會在團體壓力下配對結婚。
換句話說,該團體並非主攻研經的正統藏密僧團,而是晚期以媒合婚戀為主要路線的世俗上師夫妻、世俗護法組成的在家團體。難怪臉友熱心強調弟弟與「出家」。這類附佛團體的「出家」是指色欲、淫欲習染未脫的世俗上師(與正統藏僧持梵行戒獨身不一樣),娶妻生子一如俗人,與漢傳出家定義完全不同。
這類「宗教婚姻介紹所」在台灣歷史悠久,不只密宗,打淨宗、禪宗、蓮宗、某某宗外衣的在家居士團體往往如此,以佛學課程與宗教儀式為集會事由,造就信徒戀愛結婚配對,再以家屬互拉、親子互拉的方式吸收成員。
年輕的女性若遇見新興居士宗教團體拉人的話,希望至少建立基本常識。在台灣,除具有出世離欲正見的道場以外,民間有大量以拉媒配對為檯面下目的的附佛(外道)團體。由於不離欲,不論表面上如何開宗教課程、辦宗教集會,團員信徒之間的情欲問題還是受國法制約,信這類宗教的下場就是一樣要面對完全不信宗教的人的情欲問題。若心靈成長、修持目的沒達成還人財兩失地被催戀誘婚逼生的話,可謂得不償失。珍重!
註疏的藝術:聞思修
以經律論三藏為文本創作的註疏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文體。它很重要卻長期不受華人重視。佛教註疏不但構成佛教史料、佛經翻譯評析批判、佛教文學理論模型、佛學學術研究參考書,還是註疏者本身的政經文化背景與修行證量的重點參考指標。
一部註疏就是一個修行人的聞思修成果發表。
漢傳佛教註疏有大量傳統科判,旨在將佛經開示內容邏輯化、條列化、分類化、體系化以建立思考系統,也就是透過教義整理建立隨文入觀的方便次第。註疏者參考原典與其他著疏,在複雜化、細緻化、衍伸化、八股化、申論化的著作風格下往往隱含教界少見的明文批判,直指文序顛倒、文義不清、文句錯漏、誤寫誤印等翻譯相關疑義。
註疏風格大致上分成三大類:文學式、科學式、法學式。
傳統上最常見者是文學式註疏。時空為古代迄清末民初,受獨尊中文古籍的科舉經院教育或學堂教育影響,文風明顯具有長期經歷八股應試訓練的深厚文人基底,飽學詩書之餘也廣研經教,以「經論互解,宗派互註」為最主要的特質,尤其是將華人圈盛印流通的佛教顯學跨宗派交叉比對註解為大宗。例如,以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大乘起信論、淨名經、妙法蓮華經、中論、大智度論、教觀綱宗、摩訶止觀等大乘經論互引互證、交叉解釋最為常見,以古書解釋古書,用原典詮釋原典,從名相轉註名相,很少正面列舉註疏者生存時空背景下的實際社會生活例證或個人體驗。這種文風的優點是保守、保險,圈限於古書互解、古文援引互證,缺點是除了純粹以文言文解釋漢譯佛教經論以外完全欠缺實際生活印證或體悟。
民國中期後,由於現代教育改革不斷進步,引進西方現代教育理念,不再限縮於科舉應試類的八股經院教育,開始出現科學式註疏。科學式註疏的特質是在跨經論、跨宗派援引互證做基本的訓詁功夫之餘會補充現代科學知識或現象學上的解釋,令受現代教育的讀者能夠導入科學思考方法與現代人生經驗。這方面成果豐碩,尤以受高等科學教育(理、工、醫、農、生物等自然科學學系為主)的年輕僧侶加入傳教弘法行列為主要動力,造就不少能契合現代人根器的現代開示與弘法著作,廣受信眾歡迎。
民國近期則發展出另一種少見的新興註疏風格:法學式註疏。由專業法律人來著書解析經論。不論是否身為佛子,一般而言,用法律科學註疏經論沒有太大問題(言論自由,著作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有問題者在於以在家居士身註解出家戒律,用現代世俗法律角度解讀數千年前的漢譯戒本、戒條、戒文。這方面爭議頗大:一、以世俗在欲文化觀點解析出家戒,有高比例公開質疑淫戒相關規定。畢竟世俗主流價值觀讚嘆淫欲生殖,對訶欲禁欲、戒淫如戒毒的出世知見極難理解。二、戒律漢譯過程並非純粹由僧團主導,皇室以世俗身份強力干預、增刪、主導戒文與譯文,甚至有中國皇帝極不如法地以凡俗之身強制更改佛戒,以俗制僧。古代皇室在漢譯過程已被扭曲的漢譯戒本本身就是問題文本,又是帝制時空下的帝制思惟產物,如何完全全盤套用現代法治詮釋解讀?方法論上或可取,但是封建權威帝制思考與憲政法治民主思考完全是兩套不同的社會價值系統,如何對號入座?以人治精神命令、修編、轉譯的戒條與以法治精神訂立、修正、翻譯的法條之間的比對或許在法制史研究上有價值,對僧俗二眾實際修行有何助益?當下談到民主化、現代化、法治化的問題,在人治時空極權時代受教成長、一生推崇中國特色或中華民族特色(也就是帝制特色、專制特色、集權特色、菁英特權特色)的長者幾乎全體反對。影響力巨大的長者反對,現代法治精神與正統佛教知見完美整合的願景尚在遙遠。
如果純為自利,可以讀誦三藏原典為主,註疏純粹參考。
如果發心利他,註疏就是佛學必讀書目重點了。每部註疏都是一場聞思修心路筆記,一個修行人用功的過程,一個弘法者弘宗演教的核心義旨與方法綱要。
注音符號拼遺書
堅決面朝死亡一躍而下
成為遺體的孩子
權充交待以遺書
草草說明絕望的理由
中文字如此繁雜龐複艱難
咬緊牙關含淚 搶在生前
用注音符號補齊完整文句
哪怕硬撐也撐到寫完
無言對望但隔遺書一紙
生在這頭 死在那頭
人生拋物線對向交叉錯過
哀在這頭 怨在那頭
當我還是孩子
自殺亡魂陪伴教導正體中文字
當我不再是孩子
成為自殺亡魂的孩子徒留注音遺書
(華人世界自古有嚴重的死亡禁忌,長期以「未知生,焉知死」式的迴避心態障礙死亡學的探索、研究、發展、分析、資料蒐集。寧願對死亡保持無知的文化態度反而量產意外死亡,大至極權屠殺,小至個人自殺。社會問題的共通點是集體逃避現實,愈逃避愈嚴重,愈不公然面對愈容易發生)
2015/10/22
錯過宗教文創:從楞嚴漫畫事件說起
漫畫為日本帶來可觀的文化經濟收入,台灣沒有。每讀一遍《楞嚴經》經文、咒語、相關註疏,就要憶起一遍台灣當年錯過的漫畫商機與宗教漫畫市場。
早期曾有在地少女漫畫家以《楞嚴經》為主題創作一部作品,其畫風在當時業界、出版界、讀者群都被高度看好,卻因為內容「知見不正」被教界大老公開訓斥批評而從此再也紅不起來。日後,台灣有實力的少女漫畫家不再以佛教當主要題材。專業漫畫家敬而遠之,佛教漫畫成為漫畫功力平平的業餘佛子的小眾作品,沒辦法擴大能見度,在台灣內部與國際市場兩頭空,更無法成為文化經濟主力。
「知見不正」是指漫畫家以阿難陷墮為主題展開,卻詮釋成一對有情人被佛陀以佛法拆散的世俗情愛觀點。畫風唯美,偏偏在文創理念薄弱的年代得罪當時觀念極保守的老生代。當時事件鬧得頗大,我還找了幾篇文章來讀,老人家希望這部曲解佛教、醜化佛陀、知見不正的作品下架或依經典原義修改內容。藝術家不是宗教家,雙方沒有共識,藝術家無法理解宗教界為何反應如此激烈,宗教家無法理解藝術家為何不按規矩來,不歡而散。
端正知見是僧家本份,漫畫家不是宗教師。讀者很清楚漫畫家不是傳教講經說法的和尚高尼,沒有誰會天真到期待藝術家修證出法師的證量、完美開示百分之百正確的佛經義理。俗諦境界,別說世俗人執情愛染緣,現代法師公開證婚、賀婚不是一樣?難道說,法師們敢百分之百堅持楞嚴教義,為阻止居士們貪染世俗情愛淫欲染緣、生生世世輪迴難出而公然勸擋在家眾成家結婚生育?年輕人表達支持愛情、愛情至上的觀點與僧眾證婚、祝福婚禮、宣導家庭倫理的行為是一體兩面,沒有前前就沒有後後,沒有愛情欲染執著就沒有家庭倫理建構。
反觀日本漫畫界,不一樣。日本漫畫有大量宗教題材,佛教、神道教、批判邪教、鬼故事、鬼文學、禪文化、……隨藝術家去自由創作、自由發揮,教界當成文化藝術自由去尊重。結果,日本漫畫變成日本文化與日本宗教文化向全球傳播的管道,文化、經濟、外交三贏之餘(漫畫產業替日本帶來可觀的國庫收入與就業機會,衍生文化商品種類繁多),因而激發對東方宗教產生興趣者自然而然會找正統日本宗教師或宗教資訊去深入了解,漫畫打造的宗教藝術平台變成接引初機興趣、提昇東方文化能見度的敲門磗。
當年錯過就錯過了,沒辦法。
觀念追不上時代,文創產業遠見未萌之際先扼殺了文創者的創作動機與創作能量,文化、經濟、外交三失,教界也錯失一個與全球基層接軌的俗民文化藝術平台。
獸性式天經地義
古代華人不具備現代生物學、動物行為學知識,也沒有足以針對動物族群二十四小時進行觀察、追蹤、紀錄、建檔的現代科學設備,士夫八股古文裏充斥將人類行為類比動物行為的「天然之道說」,充斥華人道德系統論述浮濫使用的知名成語「天經地義」。
在所有「天經地義」中,古代華人最喜歡強調自然之道兩件大事:食色性也,殺生食肉與男女淫欲。這類論述在清末民初直到民國六、七零年代左右還很興盛,近年來不但示微還飽受譏嘲。
殺生食肉部分,由於新生代受現代文明教育又從多元媒體吸收大量動物行為相關資訊,新生代很清楚人類的文明飲食行為不能以動物界當標竿。動物界的草食性動物數量遠勝肉食性動物,在大自然界中,就牲口數量而言,草食動物才占大宗。占動物少數的肉食動物的肉食行為特性有二,一謀殺獵物後生食屍肉,二撿拾屍肉直接生食。肉食動物的食肉行為是生吃屍體,不烹煮也不消毒,肉食動物平均而言遠比草食動物短命。最特殊的是微生物與細菌分解動物屍體、寄生於屍肉上快速繁殖的現象:人體本身就是微生物與細菌的「食物」,不但往生人屍被分解是如此,縱使活生生的人體也二六時中與大量微生物與細菌共存,時時刻刻被牠們「生吃」。古人以自然之道「天經地義」為殺生食肉行為辯解究竟是想模仿自然界哪一種肉食動物的行為?屠殺?食被害屍?撿食生屍?寄生生屍?分解生屍?還是直接與活體並存、以活體為食?肉食動物或食屍微生物的飲食行為真的值得人類學習當典範嗎?
男女淫欲部分,動物交配繁殖行為最容易被引用為歧視同性戀族群、拒絕解消性傾向歧視、或否定同性婚姻制度的想當然爾理由。這種粗糙的八股傳統論述馬上獲得熱烈迴響,散佈於各行各界的知識菁英圈祭出大量動物界紀實反證,證明在自然界的其他動物一樣有同性戀行為,野生動物如此,動物園如此,連人工飼育者也如此!甚至有以配種營利為目的的飼主還為了養到經年累月鎮日追逐同性、拒絕與母獸交配的同志種公(gay animal)而大起煩惱,放話即將屠殺了斷,結果消息走露,該不幸的同性戀雄性動物被好心動保團體重金營救移置養護而倖免橫死的現實公案。
古人以動物交配行為比擬人類男女交媾的異性戀文化是出於對動物行為學的無知與資訊缺乏。不論在野生動物界或人工飼育界,熟悉動物行為的人都知道幾件基本事實:動物界很少天性忠貞,採一對一忠誠制的物種很稀有,雜交、群交、濫交才是主流。不只雜交、群交、濫交,每次發情期都改換多重性伴侶,也完全沒有亂倫禁忌觀念,血親雜交繁殖並不少見。縱使是貓、犬、鼠、雞、……這類被人類馴養幾世紀的寵物也獸性難馴,只要飼主粗心沒有隔離、結紮、外送,母子、父女、兄弟姐妹手足之間亂倫雜交行為很容易發生。動物界擇偶交配行為規則單純是比權力、比體力、比地盤、比蠻力;發情期一到,為爭奪交配機會而鬥毆,親如父子也一樣可以互咬致死,誰活下來就稱王與大量母獸雜交繁殖。若現場觀察過動物發情行為的人都知道,動物交配行為兩情相悅比例不高,逼近性侵強暴的惡意交配行為反而不少,雌性動物經常因為不願意而公然與雄性動物大打出手。在動物界,淫業的必要代價是殺業,為淫鬥得你死我活同類互殘,獸性至上。古人以自然之道「天經地義」為異性戀文化辯解究竟是想模仿自然界哪一種異性戀動物的行為?雜交?群交?濫交?亂倫?亂倫產子?性侵強暴?反覆實施的集體情殺與跨代屠殺?還是帝制階級化、地盤區隔化的不公平性資源分配?動物界的異性戀淫欲行為真的值得人類學習當典範嗎?
以上列舉的是普通動物界的一般行為現實,值得人類學習的正面動物行為典範通常是由文學著作或宗教經典呈現的擬人化故事。從動物童話、伊索寓言到佛經,具有語言能力的動物故事想表達的主題往往是「食色性也」以外的道德隱喻或倫理主張,假借動物故事表達在古代封建專制的帝制時代不便或不能直接批判的人類惡行劣蹟。這類擬人動物故事傳達的動物行為特質通常強調動物間的親情、友情、獸王慈護獸民、誠實、聰明、團結、合作、分享、共患難、社群特質等,明顯迴避對動物界生食活屍/死屍的肉食習氣與雜交亂倫交配慣例的事實描述或批判。佛經開列的「菩薩示現動物身」是例外中的例外,在動物界是極其少見的稀有特例。
以後千萬別再亂教小朋友過期的「天經地義」價值觀了。若再以獸性當典範亂教下一代的話,人類社會長期聖賢難產,反而代代量產各式各樣的罪犯。古代華人的道德系統並不神聖高貴,充滿可議且落伍的瑕疪──本文僅略舉其一「天經地義」:也就是向獸性看齊、向下看齊,寧願模仿、學習、保留、實施動物道的獸性,也不願意揚棄獸性本能,堅持建立具有人類特色的高度人性文明。
2015/10/20
佛典故事:枯木奇蹟 Dead Tree Miracle
窮人窮得有志氣,受僱當庭園看守管理園,辛勤工作維持生活,每天固定親自擔一塊枯木進城兜售。
路人:「喂,賣木頭的老闆!你要是肯把木頭賣我,我就拿高級大餐跟你交易!」
窮人:「好好好,賣你!」
路人:「老闆,麻煩你扛著木頭跟我走,一起到祇桓精舍。到了就給大餐!」
窮人:「好,沒問題!」
窮人跟在路人身後慢慢走,一路走到祇桓精舍。一到精舍,幻化變現的路人突然不見了!窮人正納悶的當下,突然發現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晃耀的佛陀就站在自己面前,馬上高高興興地上前頂禮供養,直接拿枯木供佛。佛陀伸手接過枯木就插到地上,施展神通力,讓枯木當場發嫩葉、抽枝條、開香花、結好果,變成一大棵像尼拘陀樹一樣人見人愛的優良樹種。枯木成活樹,佛陀靜靜移步大樹下結跏趺坐,開始為大眾開示佛法。
「天哪!我實在太高興了!」窮人守園一輩子從來沒有見識過這麼神奇的樹,不禁感動到投地禮拜,立下弘誓:「以我今日所修枯木供佛的殊勝功德,願回向令我來世也身證佛果廣度眾生,跟佛陀一模一樣!」窮人才高聲發完願,佛陀就面露微笑,臉上散發出五色光芒,遶佛三圈後又沒入佛頂。
「窮人出於信敬心布施供養枯木,以此善根功德,未來世十三劫內不墮地獄、畜生、餓鬼,經常受身天上人間享受福報,最後一生將身證辟支佛果,號為『離垢』,廣度無量無邊眾生!」
原典出處:《撰集百緣經 貧人拔提施佛燋木緣》
-修行筆記-
樹木有「地球之肺」的美稱,是人類賴以維生的氧氣的主要來源。隨著樹保意識抬頭,植樹、護樹、樹運成為全球運動,專精醫治保固樹木的樹醫師也漸漸成為重要必備醫療人才。枯木、病木就像病人一樣,能不能妙手回春要視該枯木、病木有沒有「先生緣」、「醫生緣」這類福報,值遇植物醫療水準高超的社會與醫術神妙的樹醫師。
佛陀的功力是醫中之醫、神醫中之神醫、天上天下空前絕後的大醫王,一般樹醫師當然難以望其項背,無從展現死樹變活樹的佛祖級醫術。不過,期待「樹醫」成為植物學系或醫療學系的跨界顯學倒是我們可以辦得到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