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2017/12/30
淫欲無明與千古戰禍
Peace Talk 寫到今年突然中斷是為一個新的領悟,戰亂禍源來自於父母無法控管受孕、懷胎、出生的子女的品質,「品管不能」。
父母是凡人,無法預知也無法控制子女的業力。子女若出世來廣造核武滅絕人類或惡性奪權興戰謀殺,當年沉溺於情愛業感的父母根本無從更正這項定業大錯。
世界無法和平說到底問題還是出在無始生死煩惱:淫。
2017/12/29
2017 30 Facebook Fan Pages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典故事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學研討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法 vs. 世法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反霸凌運動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三寶 VS 眾生寶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社會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善調身心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環保護生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Just Koan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教育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事件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心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給小小孩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雲水是詩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雲水心境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小小說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English Poetry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文學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藝術
釋見仙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Animal Rights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宗教世俗化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Peace Talk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踢館帖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Buddhism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New Zentury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來讀佛教史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公益活動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修行科學
釋見仙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on Google blogspot
預 祝 大 眾 2018 心 想 事 成 , 三 學 增 上 !
2017/12/28
資訊自由:一種人生信念
有一種日子,無資訊。
有一種生活,無消息。
人群離開資訊、新聞、世學書本,完全與外界隔絕之後,剩下流言蜚語滿天飛。禁了資訊也封不住嘴。生活愈缺乏資訊,流言就傳得愈厲害。
人生在世,與其資訊封閉而放任流言,不如讓資訊自由。縱使資訊有真有假也遠勝流言。流言有高比例是失真的謊言;操弄人心的大謊言。
Wake Up!
You've been sleeping
for so long
Here I am
Waiting and wondering
Wake up, please
Stop dreaming...
Lies are not sweet dreams
Stop lying...
隨拈九年
之一:邀您雲水,緣起無界
釋子,歡迎雲水來~
請歇以心,掛單以筆,參禪以文;
讓我們和合為雲水僧留下歷史。
十方佛子,歡迎雲水來~
語默無礙問答無礙思憶無礙
動靜無礙提放無礙行住無礙
如雲似水,天地間自由。
行腳僧禪,說不得想不得寫不得,
又說也得想也得寫也得。
雲水無方
Who am I ?
What's the original face
Before our birth ?
Who ?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English is beautiful
as soft as the floating cloud
Chinese is wonderful
as magic as the water
On the way of enlightenment
They meet and live together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English is beautiful
as soft as the floating cloud
Chinese is wonderful
as magic as the water
On the way of enlightenment
They meet and live together
Buddhism really is just the mind
No limitation could be drawn
In this formless speechless realm
Each word here speaks about
The wordless
Each article here talks about
The limitless
It's OK to live like
The cloud-water-monks or nuns
As a Chinese nun
I try to express the expressless
I've tried my best so far
之二:書寫是種思考死亡的方式
死亡這件事與生命共生。世上每多一個新生兒就代表多一具亡者的屍身。世上每辦一場期待生育繁衍的婚禮就代表可預期會有陸續增加的葬禮。身體怎能拒絕影子?生命怎能不死?
欲望、生命、死亡一三三一,不可分割。哭哭笑笑、聚聚散散,有時只為單純地不明白除了這三件事之外人生還有任何其他出路。
思考死亡是強大的書寫動力。
身體生生死死,念頭生生滅滅,文化興興衰衰;書寫的本質不也一樣緣起性空,不離當念?
之三:塵勞相對論
只要有佛性就有感覺,有反應。
如果僧眾只發小乘心,只把眾生苦難當「塵勞閒岔」,眾生也可以把三武一宗或文革類的大型毀佛欺僧教難當塵勞。如果僧眾對居士受炒房高物價等經濟生存高壓逼迫的痛苦無感,另日道場因為違建等俗事被抓包陷害等橫禍侵逼時,居士也一樣無感。
僧俗只是表相,心性平等不二。宜發大乘心,發菩提心,互相慈悲、護念、關心。
之四:叛逆與造反
No limitation could be drawn
In this formless speechless realm
Each word here speaks about
The wordless
Each article here talks about
The limitless
It's OK to live like
The cloud-water-monks or nuns
As a Chinese nun
I try to express the expressless
I've tried my best so far
之二:書寫是種思考死亡的方式
死亡這件事與生命共生。世上每多一個新生兒就代表多一具亡者的屍身。世上每辦一場期待生育繁衍的婚禮就代表可預期會有陸續增加的葬禮。身體怎能拒絕影子?生命怎能不死?
欲望、生命、死亡一三三一,不可分割。哭哭笑笑、聚聚散散,有時只為單純地不明白除了這三件事之外人生還有任何其他出路。
思考死亡是強大的書寫動力。
身體生生死死,念頭生生滅滅,文化興興衰衰;書寫的本質不也一樣緣起性空,不離當念?
只要有佛性就有感覺,有反應。
如果僧眾只發小乘心,只把眾生苦難當「塵勞閒岔」,眾生也可以把三武一宗或文革類的大型毀佛欺僧教難當塵勞。如果僧眾對居士受炒房高物價等經濟生存高壓逼迫的痛苦無感,另日道場因為違建等俗事被抓包陷害等橫禍侵逼時,居士也一樣無感。
僧俗只是表相,心性平等不二。宜發大乘心,發菩提心,互相慈悲、護念、關心。
之四:叛逆與造反
叛逆分是非對錯。若是違逆三毒習氣、無明惑業、執著妄想,逆無明而順真如,叛逆屬正修。若是故意違逆三寶或惡心反出家、誘還俗的「叛逆」,現世苦報受畢地獄有份。
真欲造反,反貪,反瞋,反痴,反慢,反疑。
空氣很好的微風清晨適合唱卡拉OK。念珠權充無線麥克風,聲波巧成伴唱帶,梵唄曲調記憶庫存八識點歌機,整條空蕩鮮無人蹤的街道當然化身公益卡拉OK。
「南無觀世音菩薩」唱了一路,音量小到喚不醒一路安睡的眾街友老爹。有時我會停下腳步,歇下聖號,仔細打量他們充滿安全感的睡臉。身旁停著堆疊回收紙箱的腳踏車的老爺爺在國家圖書館門口睡得像天真的嬰兒。
難怪希達多王子出城一趟遍見老病死苦就發心捨位出家。他太善良,民間疾苦令他對王族的五欲奢侈感到深刻慚愧。苦民所苦,真正的王族。
世尊行步於印度國土拈花的優雅傳入中國變成家暴文化下的打罵棒喝。從浪漫典雅、天然環保搞到民族創傷、有痛開悟,乃老祖宗瞋恨共業所感。
拈花浪漫嗎?很浪漫!天上天下還有比人人心性本具更浪漫的嗎?
無上絕美,迥超一切。
之七:見仙不斬貓
南泉不是貓奴,東西兩堂無從喵悟。
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那在英國。台灣不一樣;在這裏,Curiosity killed the man。
見佛殺佛,見魔殺魔,見人呢?照殺不誤。
之八:不只是詩偈
但一月真
自無是月非月
文殊境界
直指開悟楞嚴
歌之外
詩偈之外
散文小說以外
論文論述社論跨界文本外
這裏要傳達的與文字無關
藉所讀照能讀
讀者誰
答得出來就是你的
之九:還在以辯止辯?
人類的語言系統非常不精確,不細緻,不完美,不確實,經常無法正確傳達意思、思想、觀念、主張。像法時期辯法風氣大盛,像一場針對語言文化進行大規模檢驗的時代運動。
語言有限,連正確表述人類諸般妄想都辦不到,何德何能精準表述實相真理?以辯止辯,息諍息鬥,語言系統並沒有進行歷史性大變革,「溝通困難」依舊是人類社會無法治癒的結構慢性病。
之七:見仙不斬貓
南泉不是貓奴,東西兩堂無從喵悟。
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那在英國。台灣不一樣;在這裏,Curiosity killed the man。
見佛殺佛,見魔殺魔,見人呢?照殺不誤。
但一月真
自無是月非月
文殊境界
直指開悟楞嚴
歌之外
詩偈之外
散文小說以外
論文論述社論跨界文本外
這裏要傳達的與文字無關
藉所讀照能讀
讀者誰
答得出來就是你的
之九:還在以辯止辯?
人類的語言系統非常不精確,不細緻,不完美,不確實,經常無法正確傳達意思、思想、觀念、主張。像法時期辯法風氣大盛,像一場針對語言文化進行大規模檢驗的時代運動。
語言有限,連正確表述人類諸般妄想都辦不到,何德何能精準表述實相真理?以辯止辯,息諍息鬥,語言系統並沒有進行歷史性大變革,「溝通困難」依舊是人類社會無法治癒的結構慢性病。
之十:故事
夢幻泡影,幻如你,幻如我。且容故事走過,輕輕巧巧踏上你一片心土。無說無聽,無我無人。故事像顆迷你種子,在心土裏紥根。某一生,某一世,當種子破土而出、微笑向陽展葉時,你便驚訝地憶起說故事的人,打故事的手,懷念起多生累劫以前曾經有個好古老的部落格時代……身為說故事的人,我至少可以為你付出這個。
你、我、他,一出生就集體報名參加了文化這場跨代奧運大賽。古文明是古人的新創意;今人的新創意是後人的古文明。從古人手裏接到接力棒的當下,熱血非常又目眩神迷,還要再接再厲向前衝刺。故事說到最後,您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語言文化不是傳承下來了嗎?
在這場故事接力賽盡情奔馳吧,人類!
之十一:文字~~我們的執迷,他們的想像,你們的幻覺
文字這玩意兒,本質上不出是用夢捏成的,只為將你一頭迷住。捏完了線條,調一調排列組合,安插些情緒標點,包裏這個那個意義糖衣,拿文法串著、晾著、輕輕安著歇著,搖一搖吹一吹就將識字的一股腦兒全催眠了。叫「正男」的往往是女的;叫「美女」的往往不怎麼標緻;叫「仙」的--別打妄想--每天、每天拉大便,一拉拉一輩子總拉不完的,跟你一樣都是人。別-打-妄-想!
修行是件有意思極了的事。非光音天天人,亦非中陰身;不是鬼,不是神。人間的溝通,法相無量,法義無量,眾生相與眾生心無量,人以業報特性故,心意交流常常需要語言與文字。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身在人間,怎麼從體起用又攝用歸體,全看你的。
見見非見,不礙看見密碼。二進位排列組合,編碼譯碼拆碼解碼成語言文字;心念光光相照,帝網天珠。
之十二:文字三昧
所謂書寫者,即非書寫,是名書寫。一起寫吧!
2017/12/27
五眼
肉眼,業因緣故清淨;天眼,禪定及業因緣故清淨;餘三眼,修無量智慧、福德因緣故清淨。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果報得,二者、修禪得。果報得者,常與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獨用。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慧眼菩薩不作是念:有法若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是慧眼菩薩,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慧眼淨。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肉眼不能見障外事,又不能遠見,是故求天眼。天眼雖復能見,亦是虛誑,見一異相,取男女相,取樹木等諸物相;見眾物和合虛誑法,以是故求慧眼;慧眼中無如是過。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何等是慧眼相?
有人言:八聖道中正見是慧眼相,能見五受眾實相、破諸顛倒故。
有人言:能緣涅槃慧,名為慧眼;所緣不可破壞故,是智慧非虛妄。
有人言:三解脫門相應慧,是名慧眼。何以故?是慧能開涅槃門故。
有人言:智慧現前,能觀實際,了了深入,通達悉知,是名慧眼。
有人言:能通達法性,直過無礙。
有人言:定心知諸法相如,是名慧眼。
有人言:法空是名慧眼。
有人言:不可得空中,亦無法空,是名慧眼。
有人言:十八空皆是慧眼。
有人言:癡、慧非一非異。世間法不異出世間,出世間法不異世間;世間法即是出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世間。所以者何?異不可得故。諸觀滅,諸心行轉還無所去,滅一切語言,世間法相如涅槃不異,如是智慧,是名慧眼。
復次,此中佛自說:「慧眼菩薩,一切法中不念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薩見有為、世間、有漏,即墮有見中;若見無為、出世間、無漏,即墮無見中。是有無二見捨,以不戲論慧,行於中道,是名慧眼。得是慧眼,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所以者何?得是慧眼,破邪曲諸法、無明諸法。總相、別相各皆如是。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何以故?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虛誑不實;唯佛眼無誑法。天眼,亦從禪定因緣和合生故,虛誑,不能如實見事。慧眼、法眼,煩惱習未盡故,不畢竟清淨故捨。佛眼中無有謬錯,盡其邊極!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佛典故事:佛子 Buddha’s Son
希達多太子出家前生下的獨生子名叫羅雲。他雖然小小年紀隨佛出家卻相當粗心頑皮,經常信口開河、言而無信。
佛陀:「羅雲,你到賢提精舍住,慎守口業,收攝心念,勤修經戒。」
羅雲:「好!」既是兒子又是愛徒,他乖乖依教奉行到精舍住三個月,日夜懺悔。
三個月後佛陀親自到精舍看他,羅雲非常歡喜。
佛陀:「拿臉盆來替師父洗腳。」
羅雲:「好!」他把臉盆拿來,低頭為亦師亦父的佛陀洗腳。
佛陀:「現在你看到臉盆裏的洗腳水了嗎?」
羅雲:「看到了。」
佛陀:「洗腳水可不可以用來飲用、烹飪、盥洗、漱口?」
羅雲:「不可以。本來乾淨的水洗完腳以後就充滿灰塵污垢,不能用了!」
佛陀:「你也一樣!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也是當今國王淨飯王的孫子,已經棄捨世俗榮祿隨佛出家修行卻不精進收攝身口意三業,心中充滿三毒無明煩惱,就像這盆洗腳水一樣沒有半點用處!來,把水拿去倒掉!」
羅雲:「……」髒水倒掉了。
佛陀:「現在你再看空臉盆。可不可以拿來放食物?」
羅雲:「不可以。雖然是臉盆沒錯,已經裝過髒水的臉盆不能用。」
佛陀:「你也一樣!雖然出了家現出家相,講話沒有半點信用,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剛強頑劣又懈怠,在外面風評人緣都非常差,就像這個臉盆完全無法用來裝食物一樣!」
羅雲:「……」
佛陀:「來,看著!」佛陀伸出腳撥弄臉盆,讓臉盆在地上不停地打轉飛跳。「你會不會覺得這個臉盆被踢破很可惜?」
羅雲:「不會,臉盆很便宜。弄破是有點可惜,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佛陀:「你也一樣!出了家還是不收攝三業,粗心,粗語,惡口,說謊,到處亂說話中傷別人,大家討厭你,智者不疼你,死後墮三惡道直接投胎成地獄、惡鬼、畜牲,自生自滅,出生入死,受無量苦惱!諸佛菩薩十方賢聖一點都不疼惜你,就像你一點也不在乎這個廉價的臉盆一樣!」
羅雲:「……」接二連三被長輩訶斥,他心生慚愧,全身發抖。
佛陀:「我說個故事給你聽。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擁有一頭勇猛善戰的大象,力大無窮,可以輕鬆擊敗五百頭小象。國王打算攻打叛變的另一個小國,派象師前去討伐。象師在象牙上綁利矛,在象耳上掛利劍,在象腳上設置彎刀,又在象尾上加裝鐵器。大象全身上下採用最新、最好、最上等的軍事配備,只有象鼻放空不配置任何武器。眼看大象出任務時懂得守護隱藏象鼻,象師心裏非常高興。他知道這頭戰象非常聰明,很懂得保護自己。為什麼呢?象鼻柔軟脆弱,象鼻中箭的話大象很容易當場死亡。戰象不亮出象鼻打鬥代表牠懂得自保!不料,上戰場打鬥不久,戰象突然對象師亮出象鼻,示意牠希望象師把利劍加掛到象鼻上。眼見這頭人人珍惜愛念的王室戰象不惜生命打算為國捐軀,象師、國王、群臣都非常不捨,最後決議直接帶牠回宮,遠離戰局。」
羅雲:「……」
佛陀:「人生在世,縱然因為身處五濁惡世而廣造九惡,仍然必須謹慎護口,就像戰象慎守象鼻這個維生最後一道防線、不輕易亮鼻交戰一樣!戰象尚且恐畏象鼻中箭身亡,人類也應該慎護口業,恐畏因惡口過招感三惡道苦報!假如連口業都守不住、十惡犯滿,就會像戰象不惜將最脆弱的象鼻曝露在敵軍面前全身應戰般喪身失命。人若十惡犯滿必墮三塗;人若十善行滿、十惡不犯才有望解脫三塗、出離生死大患!」
羅雲:「……」
佛陀:「我就像上戰場的大象,不畏中箭,經常以誠信待人,度化不持戒的人持戒修行。一如大象調伏以後可以成為國王的騎乘,修行人調伏三毒無明、自尊人尊,度化不誠信的人成為真誠信實、品德尊貴的人!」
羅雲聽聞佛陀法音,又感激,又慚愧,從此時時放心上。經過一番刻苦自勵精進修行的功夫,柔和忍辱、寂靜安詳的佛子羅雲當身親證阿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象品》
-修行筆記-
以在家五戒居士眾的「臨床修證體驗」以觀,殺、盜、淫、妄、酒當中最難持、最難做到的是不妄語,也就是慎口。何以故?在家開正淫方便,不若出家全斷淫欲,一般身心人格正常的在家佛子依法(國法)正當戀愛、結婚、落實單偶制/一對一性忠誠這項法律上/道德上的基本情慾涵養尚不太難,但是在家眾身處五濁惡世的社會大染缸要在職場上完全淨口保持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就難如登天。尤其現代資本社會運作下的工商主流職場,要保持完全誠實、不打妄語十分困難,也構成在家佛子最兩難、最掙扎的道德困境之一。
羅雲阿羅漢出家時猶身為兒童、青少年,再加上身為王孫集百千寵愛於一身,原本就留存貴族後代頑皮、任性、自我中心、信口開河、欠缺語言誠信度的權貴公子惡習。如此示現,由亦父亦師的佛陀親自調教、痛改前非而成為一尊年輕有為的阿羅漢聖者,何嘗不是一則對口業極難把持的現代人的絕佳警世公案?
2017/12/25
不妄語戒:撒謊的精神病患
她自稱患重度憂鬱症多年,每次看到我就談她在精舍上課多法喜、住持法師多好玩、講話多幽默風趣。她說,精舍住持法師從甲法師換成乙法師,前後整整半年以上的時間一見面就聊乙法師怎麼上課、怎麼開玩笑、怎麼發卡片鼓勵學員用功。前前後後指名道號提太多次了,就像她跟住持法師很熟。最後不談精舍了,談她只愛一個人獨處。奇怪的是嘴上這樣說,一天到晚趴趴走,在公共場合活躍。
真正在該精舍上課的老學員告訴我,精舍住持從來沒換過,一直是甲法師。乙法師從來沒有上任過。他的誠實反證重度憂鬱症的她長期故意向法師撒謊,從頭到尾編故事,編了足足半年以上她上乙法師的課程的「虛偽故事」。
當法官的老同學很早就警告過我,全球有十分之一人口是輕重程度不一的精神病患,這時代心病很普遍。心病且置,因病滿口謊話就麻煩了。到處是滿嘴謊話的病患時,社會信任感大降,人際互動的社會成本就會大幅拉高。失去信任的社會就是高成本、低產值的溝通障礙社會。這將是失去道德、誠信、信任感以後的慘痛人生代價!
下次見面時,師父應該當面跟重度憂鬱症女病患點破「妳在撒謊」嗎?過份愛撒謊是精神疾病的副作用之一嗎?
臉書粉絲團 FB Fan Pages(更新版)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典故事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學研討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佛法 vs. 世法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反霸凌運動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三寶 VS 眾生寶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社會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善調身心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環保護生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Just Koan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教育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事件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心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給小小孩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雲水是詩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雲水心境系列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小小說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English Poetry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文學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修行藝術
2017/12/21
佛典故事:七比丘 Seven Monks
很久以前,有七個比丘一起潛居深山學道,苦修十二年了無所得,全未證果。沒證果位又沒確立正知見,他們沮喪了,灰心了,退轉了。
「修行學道這麼難,冬天冷得要死,夏天熱得要死,穿不好又吃不好,沒有生活享受,一輩子乞食又要看人臉色、受人輕辱,種種難堪歧視境界遇不完。這樣辛辛苦苦有什麼成果呢?沒有!罪障也沒消除,煩惱也沒減少,道業也沒成就,果位也沒證到,只是白忙一場受苦受罪死在深山裏罷了!」退心比丘忍不住發難。
「對嘛!」愚痴比丘附和。
「與其這樣,倒不如我們集體下山回家娶妻納妾、發展事業、狂賺大錢、享受五欲之樂,至少追求到想要的快樂啊!」欲熾比丘亂提案。
「對對對,天曉得以後會怎樣?」無明比丘同意。
七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大退道心、無心修行,站起來拍拍屁股準備下山還俗找女人去了。在古印度,在家男眾成家立業一般而言並不專情,無有性忠誠概念;權貴公開設立「貴族女」與「名娼妓」兩種後宮,在家富豪廣納妻妾,出家淫戒一破通常會直接投入雜染多交的世俗群居生活,完全不像現代人講求一夫一妻制、單偶制如此潔身自愛、講求衛生。
「還俗?與女行淫?太可憐了!」佛陀知道這群退道比丘眾在打什麼妄想,不忍心他們只為一念之差現身墮家獄、來世墮地獄,立刻化身成一個一樣年輕落魄的苦行比丘,遠遠從山谷入口漫步迎向他們。
「諸位大比丘眾,你們入山修行十幾年了,為什麼出山?」化比丘問。
「修行這麼辛苦,罪業這麼難斷,乞食這麼委屈,受辱這麼難堪,深山無人供養,沒有五星級七星級豪華大餐,天天粗茶淡飯節儉度日,半點意思也沒有!除了受苦受罪白忙以外根本沒有收穫、沒有成果!」七個退道心比丘大言不慚。畢竟人間不修行者眾,基於多數暴力/數大即真理的世俗法則,他們並不覺得大退道心、重返世俗有哪裏不正確;至少就世俗人而言算是隨順欲心、天經地義。「我們決心回家討老婆、納美妾、爭名利、賺大錢,等以後大富大貴享受完人生,等年紀大了再考慮重新入山求道!」
化比丘:「不要再講了!不要再講了!聽我說!」他慈祥地望向這群在修行上迷路的退道眾,像看一群沒溺在三界生死大海的無知孩子。「人命無常,朝不保夕。修行學道是先苦後甜,在家五欲是先甜後苦。在家的苦才是生死大苦;百千億劫了無出期!如果還俗娶妻,妻子不外乎是貪圖共享安適利益、滿足五欲快樂、保持永無患難的舒服生活才在一起。還俗反而苦惱更重更多,就像原本有病為治病卻服用毒藥加速死亡一樣!還俗更苦!三界只要受身有誰不苦?都苦!只有深信三寶、持戒精進、了無放逸、親證果位才有希望永遠出離三界眾苦!」
退道心的七比丘聽到這裏全聽呆了。對啊,怎麼都沒想過?
化比丘知道他們得度因緣已熟,馬上恢復本尊佛身相好,放出無量光明,再度開示修行法要:「學難捨罪難,居在家亦難,會止同利難,艱難無過有。比丘乞求難,何可不自勉?精進得自然,終無欲於人。有信則戒成,從戒多致寶,亦從得諧偶,在所見供養。一坐一處臥,一行不放恣,守一以正心,心樂居樹間!」
七比丘發現原來半路偶遇的陌生化比丘竟然是佛陀本尊,嚇壞了。原本就很慚愧退道心是大錯,再加上聞法聽偈更加倍警惕,不禁全身戰慄發抖。他們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專注攝心,一心作禮反省退道之過,默默回頭精進修行,終於當身親證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地獄品》
-修行筆記-
阿羅漢中譯又稱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常簡稱為「羅漢」,是斷除三界見思二惑、超出三界生死輪迴的果位聖者。修行人不論在家出家,若未正發心切念生死、未證四果,往往容易被欲界人間、天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漏果報所迷惑遮障而退道心,顛倒追逐無常有漏五欲。退道心者若值遇善知識勸令回頭是岸、重拾修行尚有救;若不幸耽染外道邪見、世間欲見又被大量在欲惡知識包圍影響往往就此迷掉,遠離修行正路,重入輪迴生死,甚至隨俗破戒返身轉世入三惡道。
不論在家出家,會退道心不外乎幾項主要因素:一、病難、死難、惡緣、種種業障魔考境界現前後產生邪見。二、五欲誘惑,看不破淫色、權力、名位、享樂。三、受惡知識影響或與外道相應。四、煩惱覆心,無心修行。五、正知見從未確立故修行根基不穩。六、未證言證、未得言得,起大我慢,自誤道業。七、依止外道邪師薰修邪見,旁修邪行。
若欲不退道心,首重確立正知正見。破戒不破見猶可回頭,破戒又破見就易墮落成邪魔外道種,難返修行路。普願大眾發菩提心,永不退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