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菩薩發大莊嚴,具足菩薩神通;具足菩薩神通故,成就眾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經諸國,雨七寶蓮華,供養諸佛,拔三惡道眾生。變身無數,各各至諸佛前,聽受大乘法化;從諸佛前,趣大乘相。乘此大乘,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成就眾生,淨佛世界;不生眾生相,不取佛國相。住不二入地中,隨諸眾生所應度者而化度之,為眾生故受身。常乘大乘,初無休息。是菩薩乘於大乘,得成佛,轉法輪,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轉,何況餘小凡夫!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諸佛讚歎是菩薩:「某方某國某甲菩薩乘於大乘,成佛,轉法輪。」如是相,名為乘於大乘。

《大智度論第四十六卷》


2018/10/26

精神病患們


A是一個想自殺、想離婚、很想揪人一起結伴移居中國的重度精神病患,給我一件「禮物」。B是一個自殺未遂、目前完全沒有離婚疑慮的精神病患,退回我轉贈的「禮物」。C是一個有長期嚴重異常人格、家庭問題、高度離婚可能性的隱藏性精神病患,曾經以驚人的模仿能力把我開示給B聽的「法語」在對話中轉述給我聽。一個口口聲聲上帝的人怎能這麼有效率地模仿佛家術語真是有趣;明明是完全不信三寶又反對出家的人卻九官鳥學舌似拼命學講佛家開示,把素日不輕易微笑的我都逗笑了。

跟A一模一樣喜歡追問法師私人資訊的B向我保證絕對沒有把師父的開示轉述給任何人。開示發生在公共場所,誰都能聽到並傳開;太多人都可能把一個法師與一個重度精神病患的對話當成什麼有趣話題亂傳。B以大嗓門不斷宣稱想自殺的言論與超吸睛的異常言行舉行在公共場所非常醒目,很容易引起注意也在所難免吧。

但是,C病態的過度模仿就不是那麼普遍的行為;病態的過度模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見的個案,除非當事人具有邊緣性人格、反社會人格、雙重或多重人格、……等異常人格。至於病態性模仿與病態性撒謊加乘以後會造成規模多龐大的人際損害就非我能處理的了,畢竟沒有任何法師能代替俗眾擔世俗的業。

出家才第二年我就知道為什麼我會一直招感這種「病人法界」,因為在僧眾中有一位與我特質一模一樣的前輩:溫和、內歛、寡言、低調、不太發脾氣、主修藥師佛。當年發生一件很特殊的事故後她找我長談,一起想辦法進行危機處理,親口認證我們是同一類法師,會不斷召感很多有病的眾生,聽到很多人一輩子用社會假面隱藏的真話與見識人們社會表演下的真面目。我們這一型的法師跟藥師佛法界相應,很容易「吸引」各式各樣的病人。我們這一型的法師什麼都不必造作就會吸引各式各樣的病人。

這段時日以來處理的精神病患人數總和是出家生涯以來的尖峰,質量都重,這裏只是其中幾個個案。她們全部都在故意不告知配偶她們本身有精神問題或家族有精神疾病遺傳的前提下隱瞞病情結婚生子,有的生下有人格障礙、社交問題、情緒異常的問題後代,有的生下智障兒後代,有的被丈夫兒子提議離婚或出家,有的被丈夫女兒嫌棄找麻煩累死人,有的早就離婚另尋第二春、……這群與法師有一些些因緣的病患如果是一對一個別處理還尚可,如果不幸造成病患之間的傳話模仿效應而加重病情恐怕對病患不利。我非常擔心本來就有異常人格、慣性說謊、病態模仿行為的C在我處理其他病患的接眾過程中不當模仿而加倍惡化。

保護眾生是法師天職,必須有所行動。


2018/10/25

恭敬


若欲自求要
正身為第一
恭敬於正法
憶念佛教誡

《出曜經 如來品》


2018/10/23

TOP 10 Readers 2018


01 Taiwan

02 U.S.

03 Malaysia

04 China

05 H.K.

06 Russia

07 Singapore

08 South Korea

09 Portugal

10 France

無常


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如人命盡,若火燒草木,如煎水消盡。若初發心菩薩行是相續,斷麁無常,心厭故;若久行菩薩,能觀諸法念念生滅無常。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三》




2018/10/22

有漏法,無漏法


世間法,有漏法

世間法者,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是名世間法。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五受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種、六觸、六受,四禪乃至四無色定,是名有漏法。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出世間法,無漏法

何等名出世間法?

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

三無漏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明、解脫、念、慧、正憶。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八背捨。何等八?色觀色,是初背捨;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是三背捨;過一切色相故,滅有對相故,一切異相不念故,入無邊虛空處,是四背捨;過一切無邊虛空處,入一切無邊識處,是五背捨;過一切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是六背捨;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七背捨;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八背捨。

九次第定。何等九?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滅諸覺觀內清淨故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故,行捨,受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行樂,入第三禪;斷苦樂故,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念淨,入第四禪;過一切色相故,滅有對相故,一切異相不念故,入無邊虛空處;過一切無邊虛空處,入一切無邊識處;過一切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是名出世間法。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種智,是名無漏法。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行者捨諸法,亦不依止慧,亦無所分別,是為決定智!

《佛利眾生經》


2018/10/18

如法修行者=無性戀


居士有疑故,簡答。

一、師父是女的嗎?(當面問)

一切眾生心體都無男女相,只為身見而起無明分別。修行人依俗諦隨俗方便說男、女、其他性別,心不執著。

換句話說,為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身見未破人口的俗諦方便而以世俗假名相名言施設談「男」、「女」,但不隨俗染執著。

二、師父如何歸類?(大量網路討論)

以性學專家、性別專家的研究結論,持梵行戒的正信佛教僧俗應該以最新的多元性別分類歸類成「無性戀」:一群對男色、女色、種種淫色都不近取或建立性行為染污緣起的少數人類。

千萬不要因為有法師開方便講自己是「異性戀」就高興。會回答自己是異性戀的法師通常男女相在,或是未證果或是易還俗,不論表面上有何身份地位都不保證證量。世俗的「正常」在修行上叫做「完全沒有破惑證果的薄地在欲凡夫」。

如果佛教僧侶真正如法行持,正確的修行方向是會與性學界的新定義的「無性戀」一致:對男眾、女眾、其他性別眾平等不起淫欲心也無任何形式的淫欲關係。


2018/10/17

斷漏:五義析論


令諸漏得盡者,漏義云何?以何故名為漏義?答曰:「住義為漏義,漬為漏義、渧為漏義、增上為漏義、非人所持為漏義。」住為漏義者,欲界眾生以何制住?答曰:「漏也。」色無色界眾生以何制住?答曰:「漏也。」是故說住為漏義。云何漬為漏義?答曰:「猶如以水漬,穀萌芽得生。」此眾生類亦復如是,以三有水,漬宿行本結使,萌芽得生,是謂漬為漏義也。渧為漏義者,猶如涌泉屋漏,深渠溝㵎,母人慈重自然流溢,是名渧為漏義也。增上為漏義者,猶如人間共相尊貴,尊卑貴賤各有所在,上有明主,下民不得東西縱逸,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結使所制持,不能得離三界四生五趣,是謂增上為漏義。非人所持為漏義者,猶如人為非人所持,狂有所說,可避而不避,應離而不離,可持而不持,不可捉而捉。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結使非人所持,狂有所說,是故說非人所持為漏義。能斷此諸漏者,於人天獨尊,意之所念必成不難,而獲斷智,拔苦根本至究竟處,不受當來有,得無生忍。

《出曜經 惟念品》


2018/10/16

虛誑


無智人謂地等諸物以為實;聖人慧眼觀之,皆是虛誑。譬如小兒見鏡中像,以為實,歡喜欲取,謂為真實;大人觀之,但誑惑人眼。諸凡夫人見微塵和合成地,謂為實地;餘有天眼者,散此地,但見微塵;慧眼分別破散此地,都不可得。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2018/10/15

正念


出息入息念,具滿諦思惟,從初竟通利,按如佛所說。
是則照世間,如雲解日現,起止學思惟,坐臥不廢忘。
比丘立是念,前利後則好,始得終必勝,誓不覩生死。
若見身所住,六更以為最,息心常一意,便自致泥洹。
以有是諸念,自身常建行,若其不如是,終不得意行。
是隨本行者,如是度愛勞,若能寤意念,解脫一心樂。
若能寤意念,解脫一心樂,應時等行法,是度老死地。
比丘寤意念,當令應是念,都佮生死棄,為能作苦際。
常當聽微妙,自覺寤其意,能覺之為賢,終始無所畏。
以覺意得應,日夜慕學行,當解甘露要,令諸漏得盡。
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佛,是故當晝夜,一心當念佛。
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法,是故當晝夜,一心當念法。
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眾,是故當晝夜,一心念於眾。
念身念非常,念戒布施德,念天安般死,晝夜當念是。
善覺自覺者,是瞿曇弟子,晝夜當念是,一心念不害。
善覺自覺者,是瞿曇弟子,晝夜當念是,意樂泥洹樂。

《出曜經 惟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