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1

大莊嚴論經法語選輯(六十)


偽書與邪見

往昔劫初時,一切皆離欲,後來欲事興,離欲入深林。
處林樂欲者,還來即向家,唱作如是言:「無欲無妻子,
不得生天上。」多人說是語,謂此語為實,由信是語故,
即便求索婦。欲事既已廣,迭互自莊嚴,更共相誑惑,
遂復生憍慢。憍慢勇健者,為欲莊嚴故,造作此吉書,
為人譏呵言:「云何似婦女,而作是莊嚴?」彼人詐稱說:
「我乃作吉事,非自為莊嚴,牛黃貝果等,皆是莊嚴具,
由是因緣故,吉事轉增廣,」一一因緣起,皆由婦莊嚴。
愚人心憍慢,謂為實是吉。

因果與正見

一切諸世間,皆由善惡業,善惡生五道,業持眾生命。
業緣作日月,白月十五日,黑月十五日,惡業雖微細,
名為黑月初,善業名白月,以業名白月,以業分別故,
是故有黑白。諸有福業者,不善皆成吉,猶如須彌山,
黑白皆金色,諸無福業者,吉相為不吉,如似大海水,
好惡皆鹹味。一切諸世間,皆從業緣有,是故有智者,
皆應離惡業。遠離邪為吉,勤修於善業,猶如種田者,
安置吉場上,若不下種子,而獲果報者,是則名為吉。

《大莊嚴論經》

*********************************************************************

修行情境:比丘造訪居士家,居士把從牛屍心肺間摘取的牛黃塗在額頭上、把貝殼放頭上、把毘勒果抓在手上以代表「吉相」。比丘一一破斥,三個物件來自死亡、奴役、人為破壞,本身果報不吉利的事物無從帶給人類吉利。比丘為居士開示世人不知道的歷史真相:古代劫初的男眾產生淫欲心,由淫欲心起驕慢心,為吸引婦女與自己行淫欲而刻意用上述三種男性裝飾品修飾外表,進而虛偽創作「吉書」以合理化男眾為增加性吸引力的種種作為,根本無關吉兇禍福。

2019/08/29

團結搶救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


之一:焦點新聞不應只為權貴而存

公益豈分緣深緣淺、親疏遠近?

猶記伊波拉病毒爆發以來,有位熱心公益、奉獻一生的台大校長前輩多次論述感嘆為何世界頭條級的疾疫新聞很少人關心?

針對事關大眾生死安危的重大國際新聞被邊緣化的不正常現象,激動的外國人甚至專文研討,批判說什麼上新聞、下新聞、主流非主流、頭條不頭條被「社會階級」決定。該作者批評說,當無差別殺人這類會平等危及權貴圈的危機出現時,亡者哪怕個位數也會上頭條;但是遠在非洲、鄉下、部落、原民居住地帶、極地、沙漠、資訊不自由的邊緣地域的大火災、大核災、大屠殺、大型偽食偽藥事件、大流行病等縱使亡者成百上千破萬也不會成為新聞報導主流:只要確定沒有危及居住在特定地區的特定權貴階級安危的大災難就不會被媒體注意。

熱帶雨林燒了半個月,我們的媒體依然故我每天跑幾十條、上百條小道消息講「少數人的外遇」,但是對危及全球幾億人口生存的世界環保大事篇幅很有限。

之二:我們大家的地球之肺

身為地球公民,不分國籍種族文化都仰賴空氣呼吸維生,在小僧心目中亞馬遜雨林是「我們地球人的綠色肺臟」,森林命脈與人類後代命脈、大量雨林眾生命脈是一三三一的共同體。

早上有臉友分享雨林大火受災動物的傷殘照片、往生遺照,不忍心分享。查查救災進度,發現巴西總統與法國總統在吵架還沒吵完,元首吵架帶動公民筆戰。希望大家不吵了,救災救命放第一。

首先,身為原歐中台四地混血,小僧個人對歐洲祖先的長相相當滿意。歐洲元首、第一丈夫、第一夫人長相都很端正,希望歐洲百姓有強大自信,不要為第一配偶長相鬥嘴。先救災救命。

其次,身為氣喘與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小僧為全球病友請命。希望所有雨林大火受災國像兄弟姐妹般合作,早點救回雨林就等於救大量病人的性命。

身為每次重病發作就被送進森林地休養,靠樹神們的護持與守護度過一次又一次死劫的業障僧,我生生世世都要報答森林的救命之恩。祈請大家別吵架,先守護住樹神的家。依佛法,樹木只要長到樹幹有一點規模的小樹就有樹神依止而住,森林大火代表有大量樹神無家可歸。

最後也最重要的,雨林有大量人類與動物住民正在受苦受難,遭遇生死命劫。搶救生命是以剎那、讀秒為單位,懇請大家快速進行救災程序、加快進度,不必為已經長得很帥很美很正派的元首夫妻鬥嘴了,謝謝大家。

全球一家親才是實相。

之三:帥而有德、救命護生乃賢君菩薩行

致長相很英俊的巴西總統:

懇請大德 say Yes吧?地球的環保大事由所有地球人合作團結一起出錢出力出資源救災很正常啊!人帥又慈悲護生救森林就是人帥心帥、帥上加帥、帥而有德的大帥哥了,很多佛經上因地菩薩示現王者身都這樣:救災、救人、救動物、救眾生!

(小僧誠實語。小僧被長相英俊高大的家父男菩薩養大,對於什麼男眾構成長相英俊的帥爸是非常有俗諦品味的,被小僧認證是帥爸就一定真的是帥爸 )

之四:佛經養成教育

經年累月沉浸在佛經世界深入經藏就會恭讀大量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示現國王身、王后身、王妃身、宰官身、將相身、公務員身的十方三世佛教史。天天薰修「如何當一個以後會身證佛道成佛度眾的好國王」的佛典故事就會養成對王族、元首的高度道德品味與政治倫理直覺。佛經羅列出大量以德化民的「轉輪聖王」的修行要件與執政身教,什麼是善王、什麼是惡王、什麼是賢政、什麼是暴政、什麼是畜牲道投胎當國王來大屠殺人類以報仇、什麼是菩薩道投胎當國王來救人救世救眾生以成佛,正邪善惡是非對錯的道德標準一清二楚。

建議全世界的政治系把佛經(尤其佛陀本生故事)列為主修、必修。政治系學生若在學生時代對「轉輪聖王」的政治高標水準有基本認識,畢業後從政有較高機率成為聖賢型從政者、公務員、愛民如子的公僕,如此人間淨土有望美夢成真。

不殺生戒:大屠殺之集體恐懼全球化


昨天遇見兩個小弟,個兒都很高。

小弟甲:「遊行超過三百萬,解放軍就出動了!」超大嗓門。

小弟乙:「o o x x 」超小分貝,聽不清楚。

小弟甲:「解放軍!」超大嗓門,回頭望著小弟乙。

我該不該上前請問他們消息來源?來不及,他們轉角一彎就消失了身影。上午努力查新聞,找不到哪條新聞講這麼具體。既然新聞不是消息源頭,源頭何在?

這是全球緊盯的一場「預知大屠殺紀事」,而我們都沒成佛,全都不是大文豪馬坴斯,只是一個又一個平凡人。

這陣子我努力思惟虐童事件的法律理論與刑責問題:如果一個人清楚明白世道下劣、暴力失控、隨時可能違反國際公法實施大屠殺還「故意」把嬰兒生來這種人間受苦受難、恐懼一生、受迫害一世,「故意」把小孩生來受刑的父母有沒有虐童刑責?

如果公務員清楚明白大屠殺會發生,甚至一手主導大屠殺發生,公務員還利用公職「故意」廣泛催生、公開勸誘無力阻止大屠殺的百姓生育,「故意」利用傳媒公器與公職平台對公民人口無差別催生的公務員有沒有虐童刑責?

「故意」把一個嬰兒生來會大屠殺的社會究竟是不是重刑案?故意把小孩子生來一生一世受盡恐懼折磨、身心壓迫?構成重度虐童?「虐童」不必以殺死嬰幼兒、故意把比自己年輕的新生代屠殺成屍體才算犯罪既遂;實施虐童行為讓受害人身心受創就算犯罪了。若單純精神虐待構成虐童犯罪,單純打罵導致輕重傷也構成肢體傷害式的虐童暴力犯罪,那麼,「故意」把小孩生來人間給政府恣意大屠殺、隨興迫害、草菅人命、階級奴役算不算犯罪?

不邪淫戒:「性權交易」構成非典賣淫


早上查資料意外查到一則刑案,主旨是一個副市長級女官員經年累月與多達四十人以上的不同男性官員發生性關係以交換升官,靠陪睡與當官員情婦一路爬到她沒資格坐的位子。

更離奇的是她原本有法學博士學位。很奇怪,家裏背景硬到有錢栽培她讀到法學博士,人美又有知識,何必學應召女郎賣淫買官呢?

以「不邪淫戒」的戒律精神而言,她是嚴重犯戒的個案,無論道德上、法律上、政治倫理上都是重罪。賣淫不是只有淫行交換金錢對價才叫賣淫,用性交易去「交易官職升遷」、「交易權力」、「交易社會階級身份」、「交易非金錢的其他社會價值」都是賣淫。

刑法系統太老舊了,刑法一直大體上留在上世紀沒動,所以末流官場才會出現「賣淫買官」亂象,歪風熾盛。想想看,當官的都雜交淫亂,讀到博士也賣淫,民間要怎麼教?

恐怖留白


大德比丘提及白色恐怖時代政客迫害僧眾的史實,問我們怎麼不護持三寶?

那段史實脈絡兵分兩路:一路是直接槍決屠殺,殺完補寄一張紙通知該僧已死亡。另一路是沒殺死跳入條件交換:加入政黨,成為一生接受政界指令、服從政治宗教政策的特殊黨員,用犧牲宗教純度換活命。第一條路叫大屠殺,第二條路叫政黨收編。這段史實由於史料不全只有很少數的近代佛教史或論文提到一點點而已,實相與死於白色恐怖的亡僧名單從來沒有全面公開。

老生代在時代迫害下只有上述兩條路,亡者不會說話,用條件交換留命的不敢說話。死亡與收編都能奪取話語權,讓受害人噤聲。

老生代的身教影響中生代,中生代不是對那段史實完全不知道就是在既定政教不分的局面下選擇莫言、莫思、莫管。

少數知道史實的新生代只有兩條路:一條走進體制內同流合污,明知政教合一不對也照辦當傳統。另一條就是等待,等待共業結束,新時代、新因緣再出來。

五戒併破:騙婚記


民國四十年代,殺豬為業的屠販家族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天天看父母在傳統市場擺肉攤上刀下刀血裏進膿裏出,很早就立誓要脫離這種充滿腥臭味的重勞力藍領階級人生。如何脫離?他很快染上酒癮、菸癮、賭癮,流連在台北市的八大行業夜生活不良場所尋找可以救他脫離屠戶人生的首選獵物:一個可以應付父母、讓他自由自在一個人快活的乖巧媳婦。

這樣的婚姻動機是否發心不正?的確不正。是否屬於犯罪預謀?的確預謀。他在一間供應酒女帶出場性服務的女公關酒店物色到最佳人選:眷村出生、學歷普通、沒有戀愛經驗、原生家庭父母鬥毆失和經年累月刺激下渴望以愛情取代親情的酒店會計小姐。他隱瞞自己是屠販家庭後代的事實,三天兩頭西裝筆挺進出酒店炫富並鎖定會計小姐調情、開玩笑,很快就讓她上勾了。他居心不良,她卻天真地以為遇見命定的完美初戀,一被求婚立刻同意。

這是一場鎖定經濟目的的騙婚。婚後天真的兒媳戒掉在風月場合迎合同事們染上的菸酒惡習,乖乖轉型成天天早起晚睡陪婆婆殺豬賣豬肉的菜市場媳婦,完全配合丈夫的要求變成屠販家族的接班人,無薪勞工。眼看足以應付父母的替死鬼已經娶到手,丈夫就一百八十度變了個人:經常以工作為理由跑外縣市出差,出差的時間愈來愈長、頻率愈來愈高,最後外宿反而成為常態。至於全天過婆媳人生的傻媳婦則每次懷孕就奉丈夫之命去墮胎,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墮掉,從來沒懷疑過為何丈夫完全不想要她的孩子。

傻媳婦活在屬於她一個人的想像愛情故事裏,幻想自始至終不存在的愛情,直到幻想出來的夢幻泡影被丈夫下的最後通牒一句打碎:「我們離婚吧。我在台北有別人,我要娶她。」她嚇壞了,但是出於教育背景不高、娘家沒有後援、人際圈欠缺支持,她完全不曉得她是踏入騙婚騙局的受害人。受害且無知,她痛哭且心碎地被迫簽下離婚證書離開長達數年的殺豬生涯,直到心結厚重難解成為心病逼她完全發瘋為止。

世界上有很多騙婚個案的的確確構成有刑責的「婚姻詐騙」,可是受害人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尋求正義與賠償。至於「婚姻詐騙」能如此囂張橫行、隨處可見的主因是老舊的民法規範出於人性弱點與現實因素故意保留一項千古婚姻制度漏洞:婚姻關係的成立要件無論就實質或形式都完全迴避「真愛」或「感情」這項人類沒有能力檢驗的最重要婚姻品質核心要素。民法完全沒有要求締結婚約的當事人必須善盡證明結婚出於「真愛」或「感情」的基本義務,當然讓大量別有用心的騙婚人士利用婚姻制度達到完全與愛無關的其他目的。

以本件真實騙婚個案而言,騙婚者(丈夫,屠戶之子)結婚的目的以經濟考量與應付父母為主,希望利用媳婦的身份角色換取自己掙脱父母殺生為業的接班宿命以過「第二人生」的機會。一旦得到過「第二人生」的機會,他就拿出攀爬社會位階的精神物色下一個獵物,也就是他認為社會條件客觀上更好、經濟產值更高、社會階級更高級的女性再娶,一個換過一個,利用換妻換更好的名利身份。

民法為何有如此明顯的法律漏洞?為何全球各洲聰明絕頂的法律人才會一起默認這個嚴重量產功能失調家庭、墮胎黑數、失婚人球、創傷型精神病患、殺人案、自殺案……的法律漏洞呢?為何法律人會千古放任數量如此巨大的無愛婚姻(甚至是惡意騙婚)普遍存在呢?這不是理智的「法律保留」,恐怕是共業使然集體承認婚姻制度完全不必以真誠相愛為要件吧?



2019/08/28

大莊嚴論經法語選輯(五十九)


眾生造業各受其報。

若欲得財寶,妻子及眷屬,應當淨身口,而作布施業。

布施得財富,持戒生天上,若無布施緣,威德都損減,
定慧得解脫,此三所獲報,十力之所說。

《大莊嚴論經》

*********************************************************************

修行情境:哥哥要求弟弟耕田,自己入祠向天神祭拜求福。天神觀察哥哥宿世不修布施沒有致富福報,權變身形為弟弟向他開示布施培福的道理。

2019/08/27

大莊嚴論經法語選輯(五十八)


爾時世尊知彼五人心著苦行以為正道,佛便為說離五欲故即為正道,以離行苦行亦為正道,除於二邊為說中道。

持戒得定慧,不修苦行得,自餓斷食法,不必獲於道。
身壞則命敗,命壞亦無身,毀戒無禪定,無禪亦無智。
是故應護命,亦持於禁戒,由持禁戒故,則獲禪智慧。

嗜欲深污泥,人皆多沈沒,
苦行燋身心,亦不免此患;
捨離是二邊,中道到涅槃。

飲食及醫藥,房舍臥具等,欲愛身命者,節量得時宜,
於此眾美饌,不應生染著,亦不全捨離。譬如大火聚,
體性是燒然,智者隨時用,種種生利益,然不為所燒。

若有人能修中道者,不從他聞而能得解真諦之義。

《大莊嚴論經》

*********************************************************************

修行情境:佛陀修苦行時日食一麻一麥無法得道,食百味乳糜而證佛果,返回原地度化原先一起修苦行的五比丘,為說雙離苦樂兩邊的中道義理。


2019/08/26

大莊嚴論經法語選輯(五十七)


雖少種善必當求佛,少善求佛猶如甘露,是以應當盡心求佛。

一切種智身,大悲以為體,佛於三界中,覓諸受化子,
猶如牛求犢,愛念無休息。

我於法肆上求買如汝信樂之人,如法化度不令失時。

唯見此稱佛,以是為微細,因是盡苦際,如是為善哉。
至心歸命佛,必得至解脫,得是相似果,更無有及者。

《大莊嚴論經》

*********************************************************************

修行情境:一人發心出家,正巧佛陀外出,轉而向法將舍利弗求出家。舍利弗尊者觀此人百千劫內了無善根,拒收不聽出家。眾僧見智慧第一大弟子拒剃,遂集體比照辦理一概拒收。此人求出家而不得,悲泣欲死,值佛歸來。佛陀安慰他,說明舍利弗未證佛陀之一切智故觀察不究竟,允其出家。佛陀為舍利弗開示此人善根因緣:久遠劫前,這名新眾曾是貧窮樵夫,入山遇虎心生畏懼大稱南無佛,由此微少善根種出家因!新眾比丘出家不久後便證阿羅漢果。


2019/08/25

大莊嚴論經法語選輯(五十六)


有大功德猶修無倦,況無福者而當懈慢?

人聞說施者,猶尚能布施,況我見施報,明了自證知?
父母及親友,拔濟欲利益,無能及布施,離於生死苦。
施報如形影,處處與安樂,生死嶮難中,唯施相隨逐。
於雨風寒雪,唯施能安樂,如行嶮惡路,資嚴悉具足。
施能為疲乏,安隱之善乘,嶮惡賊難處,施即是善伴。
施除諸畏恐,眾救中最厚,處於怨賊中,施即是利劍。
施為最妙藥,能除於重病,行於不平處,用施以為杖。

智慧之人明順施福,欲使人勤修福業。帝釋勝人猶尚修福,何況世人而不修施?聲聞之人帝釋供養,況復世尊?

《大莊嚴論經》

*********************************************************************

修行情境:頭陀第一的迦葉尊者入貧民區乞食,帝釋天夫婦為供養尊者特地變身為社會底層貧民供僧,藉機在尊者缽中裝天界飲食,被迦葉尊者當場識破,笑云帝釋天受佛度化、福德甚大為何猶以為不足。帝釋天恭聞尊者開示後讚嘆布施法門,再度供養尊者之後返回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