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不邪淫戒:癌妻與情變


數十年過去了,突然會想起「前嫂子」,或許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所謂「前嫂子」並非指她跟我有任何姻親關係;單純是為了她曾經是我的老朋友X的同居太太Y。同居,法律上稱為事實婚,在先進國家被當成有相當法律效力的現代婚姻形式之一。我的老朋友X出生在佛化家庭,家譜好幾代出了好多位老和尚尼,代代信佛學佛,常常有單親媽媽或終身不婚的女性居士長輩。雖然她生理上是女生,但只限生理上是女生,其他特質都很男性化。我認識她時,她已經跟「前嫂子」Y住一起很多年了,等於是欠一張結婚證書的實質夫妻。

突然有一天我收到通知,陪X一起接她老婆Y出院。Y乳癌非動刀不可,為保命割雙乳。我看著她從開刀區、觀察區被推出來,麻醉還沒退乾淨,緊閉雙眼像做夢一樣低聲哭叫:「我好痛!好痛!好痛……」X出社會很久了,我以為她倆就從雙薪變單薪,她就當一個好好養癌妻的丈夫就行了。沒想到,癌症傷口還沒養好,醫院檢查出癌症轉移,這次是子宮。婦科醫師的忠告是Y為保命拿掉子宮,放棄生育。萬一Y非要生孩子不可,那要冒生命危險,只懷孕一次、生完頭胎就當場拿掉子宮,一次搞定。Y的決定是什麼?一個震驚所有人的決定:出軌。

X與Y的事實婚關係持續很多年,不只她們雙方家族、家長知道、接受、承認、往來,職場、朋友圈、佛教圈、左鄰右舍全部都知道。結果,為了一個癌症,Y在割掉雙乳後竟然跟她們夫妻倆的老鄰居、一個有嚴重畸形病變的年老男性Z交往,論及婚嫁也談好生育事宜才開口向X提分手。Z認識X、Y非常多年,很清楚對方是一對公認的同居夫妻,Z是蓄意介入的第三者,唯一的優點就是可以符合癌妻的生育心願。以知識份子圈而言,會覺得為了區區生小孩一事選擇找一個嚴重畸型的人出軌另嫁非常古怪;一件只要科學實驗室進行合法人工受孕就能辦到的簡單小事何必弄成婚變?試管嬰兒就可以解決的小事情有必要弄成甘冒生命風險的自然受孕?

Y出嫁沒有得到任何人的祝福。X、Y雙方家長都不高興,畢竟Z只是生理上是男性,身心條件樣樣遠劣於X,大家都知道依優生學而言不是好事。X的佛教家庭家族很難接受。至於冒死玩命生小孩的行為,Y的家長送女兒進產房像送葬,半點都不開心。X本人更慘,受創太深,精神逼近崩潰邊緣,求助精神科吃精神科藥物,哭了好長一段時間。

等到X熬過去那段歲月,X告訴我,或許她的前妻Y在為乳癌割掉乳房以後產生了外人無法理解的自卑心理。她說,Y覺得失去乳房後像個殘障人士,身體不完整,配不上身體完整的X。再加上癌症又移轉到子宮,醫師又告知非割子宮不可,Y加倍自暴自棄。也許,一個自卑到極致的人的不忠只是為了我執堅深的自卑情結找一個可以自我接受的人生出口。X真的上輩子是男人來投胎受女身的,我想。傷透了心、苦得半死、熬完情變,X又像個男子漢大丈夫一樣登門拜訪剛生下兒子不久的老鄰居與前妻,還送人家新生兒賀禮。我不曉得生理男性人夫有幾個有能耐像她那樣,有辦法接受愛妻無預警出軌去生別的男人的兒子?

關於癌症,往往不只是癌症。

也許是我在很年輕時就見識過那種極端的邪淫個案、出軌故事、人生悲劇,我對於自卑情結與癌症病症的實質人生殺傷力深有體會,對種種事事物物有種遠距淡然吧?就像癌症很難根治,自卑心理也是。我有個師兄弟是資深中醫師出家,她常常語重心長:「有一種癌症治不好:心癌。」

Now, Non-Illusion: From Red Songs To Buddhist Chantings 今不幻:從紅歌到梵音

She's so young, no wonder.

Now wonder she sings that way, using that kind of feelings and emotions to build up an illusory music style before; no wonder she became a Buddhist after all the hardships.

Now, Non-Illusion(今不幻)  


不幻 - 蓮師心咒(今不幻)

Padmasambhava Core Mantra (Now, Non-Illusion)


地藏菩薩 - 今不幻

Earth Store Bodhisattva (Now, Non-Illusion)




以下介紹轉載自誠品線上官網:

內容簡介

普世咒語的新穎創作 唯美天籟驚艷雙耳
吟唱心靈輕盈 穿梭節奏搖擺
顛覆傳統的潮世代佛曲創作

新生代心靈女聲「今不幻」,因翻唱民謠、流行歌曲而嶄露頭角,在人生迷惘之際邂逅我佛,於是告別舊時藝名「伽菲珈而」,以「今不幻」期許自己走出虛幻迷思,活出真實自我。於是由心出發、以咒語為橋,寫下10首令人耳目讚嘆的作品。

傾聽以吉他、鋼琴、口風琴等構築出有如清新民謠、新世紀靈歌,又如跨界音樂的異境情調,與今不幻千迴百轉的多變嗓音,唱出韻味十足的經典咒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今不幻

今不幻,原藝名伽菲珈而,一個百度百科、各大音樂門戶能搜索到,而又名不見經傳的小明星;一個年輕時期懷揣一堆原創作品卻於翻唱時代出道的音樂人;一個集搖滾、叛逆、文藝、小資於一身,卻用甜美天籟演繹無數民歌、情歌、口水歌的矛盾分裂綜合妥協體;一個在發燒界擁有衆多發燒歌迷自己卻未曾感冒的歌手;一個在鮮花掌聲中謙遜害羞,在否定挫敗中自信堅定,匍匐前進的小女子;一個相信命運,更勇於改變命運的小思想家。

如此介紹自己,只爲真實呈現自己。

一路走來,儘管有過生不逢時,誤入歧途,懷才不遇的錯位感,但我仍會嘔心瀝血、盡心盡力做好每一張唱片。出道數年、專輯數張,歷練不少,也收穫了許多。

但畢竟錯位感陪伴一路,所以這一路走得也幾近迷失。所幸在某年某月某路盡頭轉角柳暗花明處,邂逅我佛,竟一見如故,相逢恨晚。我佛教我認識自己,我便給自己重新取了一個名字——“今不幻”,以此期許自己,從今以後不再活得幻妄,從今以後,活出真實的生命,走向真實的世界。在佛光照耀下,我又找到回家的路,因爲想要歡歌笑語一路走去,於是有了這張同名梵音專輯《不幻》。

伽菲珈而


皈依

Conversion [Taking Refuge]


化蝶

Turning Into A Butterfly


我願變成一杯香茶

I Wanna Become A Cup of Fragrant Tea


月半彎(原唱:張學友)

Crescent Moon




人生有一點很公平地對每個人都不公平:每個人都從「嬰兒」開始人生之旅,從當嬰兒開始被迫接受來自國家、社會、家族、家庭、家長的政治洗腦;嬰兒、兒童本身沒有善惡是非對錯的價值評判能力,除了極少數乘願再來的大修行人,幾乎100%是成人洗腦什麼就全盤接收。成人的「惡」與「善」洗腦到嬰幼兒身上,等長大成人以後慢慢才會去反省、回顧人生前十年、二十年到底被洗腦了什麼,祖先或上一代傳承了哪些惡法或善法。

看著伽菲珈而,一個廣東小姑娘的歌單,我一點都不難想像她是怎麼被政治環境洗腦長大的。兩岸,公海之東與公海之西,隔著海洋海峽,這裏那裏,代代洗腦,代代戰爭,代代受盡政治巨謊與政界鬥爭的霸凌加害,代代騙下一代,代代幻滅上一代,代代被政治騷擾,在政治騷擾強力干預下生老病死短短不到百年就往生。

我們幸福嗎?

為什麼我們還要一代騙一代,政治大謊說不完?

在仇恨之前、交戰之前,容我們先互相同情吧。

兩岸都一樣從嬰兒出生的剎那開始被政界騙一輩子、騙到老死為止。

兩岸都一樣可憐,上一代常常牢抓上一代的名利權位,對下一代給不了誠實的愛。

兩岸一模一樣沒辦法真心真意愛下一代,只能代代騙下去再代代戰爭。

華族(胡漢融混及跨洲混血的複雜混血後裔的勉強總稱)的悲哀並不在於輸不輸美國、歐洲、日本、澳洲、加拿大、俄國……而在於縱使花上五千年、一萬年也學不會愛是什麼。愛這麼基本的人性都學不會,還談什麼學會智慧與慈悲的高階修持?


Yesterday ( Cover: Karen Anne Carpenter )


一把小雨傘(原唱:洪榮宏)

One Small Umbrella


蝴蝶(原曲:柴可夫斯基)

Butterfly(Tchaikovsky: Swan lake)


葬心(原唱:黃鶯鶯 - 電影《阮玲玉》主題曲)

Burying My Heart


忘不了(原唱:童安格)

Unforgettable

年輕的佛子啊,如果那幾年的國民黨強勢一點,或者,當年的國民黨不必分心應付國際戰爭,假設今天在北京坐鎮的是國民黨或民進黨,身為廣東人的你與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或許正在一起忙著猜猜看哪省哪族哪個老先生哪個老太太會選上北京大位上的中華民國總統。

很可惜,歷史開了我們一個天大的玩笑;不好笑又好哭的玩笑。

妳在那岸,一輩子沒辦法選總統、選真相。

我在這岸,一輩子等不到永遠和平的人性諾言。

不一樣的國籍,一樣被大人騙大,再一樣可憐。

2022/08/30

月光童子水大圓通章

Martika "Water"

一、原典經文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
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
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
惟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
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
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
說如上事。我即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
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
如是至於,山海自在    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
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
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原文出處:《楞嚴經》

二、楞嚴二十五圓通簡述總綱

廿五圓通:菩薩大羅漢的修行入手處

(引用自「香光莊嚴」雜誌第 105 期)

《楞嚴經》主要闡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之理,並解說三摩地之法與菩薩之階位。本經的重點之一就是提出「廿五圓通」—佛陀請在會場的廿五位大菩薩和大阿羅漢,介紹他們入三摩地的方便法門和修行的經過。他們分別依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七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根大),來修證圓通。

依六塵入圓通者

聲塵:聞聽妙理的修法。憍陳那等五位比丘:「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色塵:觀察色相的修法。優波尼沙陀:「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香塵:嗅覺的修法。香嚴童子:「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味塵:舌觀味性的修法。藥王藥上兩位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觸塵:觀察觸覺的修法。跋陀婆羅:「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法塵:觀察身心空寂的修法。摩訶迦葉:「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依六根入圓通者

眼根:眼的見精修法。阿那律陀:「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鼻根:觀出入息的法門。周利槃特迦:「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舌根:舌的味性修法。憍梵缽提:「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身根:身體感覺的修法。畢陵伽婆蹉:「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意根:心念空寂的修法。須菩提:「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依六識入圓通者

眼識:心眼觀照的修法。舍利弗:「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耳識:心聲聞聽的修法。普賢菩薩:「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鼻識:鼻息調氣的修法。孫陀羅難陀:「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舌識:說法的修法。富樓那彌多羅尼:「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身識:執身持戒的修法。優波離:「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意識:意念觀照的修法。大目犍連:「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依七大入圓通者

火大:觀自身欲樂暖觸的修法。烏芻瑟摩:「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地大:觀平心地,則地一切皆平的修法。持地菩薩:「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水大:觀身體內外水性一同的修法。月光童子:「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風大:觀身心內外諸動無二的修法。琉璃光菩薩:「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空大:觀身同虛空不相妨礙的修法。虛空藏菩薩:「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識大:觀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的修法。彌勒菩薩:「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根大:念佛圓通的修法。大勢至菩薩:「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三、水:地球生命之源

在太陽系的恒星、行星中,地球是唯一有巨量生物繁衍的星球,關鍵就在於「水」。地球依報因緣讓水大以自然界水循環的流動形態穩定存在,給予胎卵溼化眾生順利生存、繁殖的有利緣起。水大在,有情在;有情在,人道代代相傳,人族和平生存,才有佛陀示現人身於此界八相成道,度眾利生無量。

水大,我們的大福報。

Water (Remix)


2022/08/28

《佛說七處三觀經》法語選錄:布施五品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賢者布施有五品。何等五?一者為賢者信與布施,二為多與,三為自手與,四為時與,五為不侵他人與。」

佛復告比丘:「信與布施得何等福?信與者,為得與者為得富多,所有多財產、多珍寶、多可意、多好器物,世間亦信信者,是比丘信布施福。何等為多與富?如上頭說,亦從父母得愛敬難,兄弟亦敬難,妻子亦敬難,兒從奴婢亦敬難,知識邊人亦敬難,五種親屬皆敬難,是比丘從多與福。自手與,得何等自手與為富?如上說,亦為家中所有意得樂,得第一可、第一衣、第一床臥具自意得樂,色聲香味細滑自意得樂,是比丘為從自手與得福。何等為時與福?時與福者,為富如上說,亦命欲盡時,財產珍寶物現在對,如意不散四面,是比丘時與福。何等為比丘不侵他人行布施福?不侵他人持戒行布施者,為富如上說,若有所從精進治生,自從手臂勤力,寒苦致犯治得,便從是無有能橫奪福者,縣官盜賊水火皆不能得害,亦無有用費不可意,是比丘不侵他人行布施福。」從後說絕:「信多自手與時與,不侵他人賢者布施,如是從與施,得樂無有極分別,行福亦分別。」

佛說如是。

《佛說七處三觀經》


陰陽座「鬼子母神」:將心比心,喪子之痛

世界上有兩種人絕對不適合擔當母職:

第一種:性格完全不愛孩子,孩子會很痛苦。

第二種:太愛孩子愛得要死,母親會很痛苦。

萬一愛太多、愛太深、情深愛重、痴心一片又不小心當媽媽怎麼辦?

濫情就在濫情上解脫,依根解結!

其實能愛所愛皆空寂,能起「愛」之用的這念菩提心實相心體始終如是。

安住實相心體就對啦!

從母愛氾濫當中入道、悟道、超越的佛教大護法就是頂頂大名的「鬼子母」;將心比心,覺悟到人類愛人子的心跟自己愛鬼小孩的心是一樣的,從此戒掉人肉、不再殺人,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組曲「鬼子母神」~啾啾


組曲「鬼子母神」~徨


組曲「鬼子母神」~産衣


組曲「鬼子母神」~膾


組曲「鬼子母神」~鬼拵ノ唄


組曲「鬼子母神」~月光


組曲「鬼子母神」~柘榴と呪縛


組曲「鬼子母神」~鬼子母人


組曲「鬼子母神」~怨讐の果て


組曲「鬼子母神」~径


組曲「鬼子母神」~紅涙


組曲「鬼子母神」~鬼哭





Eli Shih: Heavenly Light Reflects Heart Light 施易男:天光映心光

出家前最後一年,我買了一對收錄弘一大師歌曲作品的最新CD,聽整年聽到出家。多年後發現施易男的歌聲時,第一念就是:「啊哈,這不是弘一大師藝術風格的台灣現代版?」以音樂法門度眾生的大乘菩薩僧中,以馬鳴菩薩最有名;高唱一曲無常空性,現場度五百印度王子出家。漢傳佛教圈中的音樂才子僧就首推弘一大師了,作曲傳唱不朽,一樣度生無數。

音樂如此有禪意的人竟然是甜點名廚高手,真是多才多藝呀……


施易男 Eli Shih - 大稻埕的天光(官方歌詞版) 
《紫色大稻埕》片頭曲


施易男 Eli Shih 一輪明月(官方歌詞版) 
《紫色大稻埕》片尾曲


施易男 Eli Shih - 一輪明月 之 千里飄雪 (官方歌詞版)


施易男Eli Shih - 清涼月光 (官方歌詞版)


施易男Eli Shih - 芭蕉雨 官方版MV


施易男 Eli Shih - 櫻花雪 官方版MV


Diamond Sutra, Peace Planet, Love of Life


那一年,我每天大清早都要端詳你的照片。你身為「金剛護法組」高大年輕的成員,一身西裝筆挺站在惟覺老和尚身邊的微笑合影。你長這麼高,連已經很高大的老和尚都顯得瘦小起來。那個時代,就像史上每一個時代,無論家庭或學校都無法保證教育出100%的善人、好人、賢人、聖人;是在惡性重大的壞人打電話放話威脅要「取老和尚項上人頭」的緊張時期,司法、檢警、法律系所的佛子們集體成軍,發心組成有專業法政專業背景的「金剛護法組」保護一代高僧。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跟你有甚深善緣?

為什麼在你人生跌到谷底時,我陪你走最後一段,滿你的善願,讓你珍愛的家庭與事業圓圓滿滿到最後?我在報答你的護持深恩;你的護法心,你的道心,你在三寶門下發過的善願,你守護我最重要的師父老人家的多年發心。

功不唐捐。

2022/08/25

《佛說七處三觀經》法語選錄:五種布施福

 

五福時布施。何等為五福?一者遠來布施,二者為欲去布施,三為病瘦布施,四為穀貴時布施,五為嘗新,未自食當為上,與持戒者行者,從後自食為福。

《佛說七處三觀經》


黠人時與信,行無有慳意,時與賢者淨意無有疑,福從無有量。

《佛說七處三觀經》


《佛說七處三觀經》法語選錄:問答世間因緣

一時,佛在舍衛國,行在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他婆羅門到佛已,到佛便問佛起居,已問起居便問佛:「何因緣,賢者!今世人少顏色無有力,多病少壽不大豪?」佛報告婆羅門:「今世婆羅門非法貪世間,橫欲行意墮非法,以是輩人自洿念墮非法,橫墮貪非是是習者,便從是因緣日月不正行;已不正行,便星宿亦不正行;已星宿不正行,便日月亦不正,時歲亦不正;已時歲不正,便漏刻時不正;已漏刻時不正,便有橫風;已有橫風,便天不時時雨墮;已天不時時雨墮,便若人種地便不時,生熟得不如意;已不時生熟,所穀若人食,若畜生飛鳥,便少色、少力、多病、少命、少豪,是為,婆羅門!本是因緣,今世人少色、少力、多病、少命、少豪。」便婆羅門持頭禮佛:「已覺知,從今已後,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

佛說教如是。

《佛說七處三觀經》


《佛說七處三觀經》法語選錄:雷與雨,說與行

佛告比丘:「有四輩雲,第一但有雷無有雨。第二但有雨無有雷。第三亦無雨亦無雷。第四亦有雨亦有雷。譬喻如雲,人亦有四輩,一者人但有雷無有雨。二者但有雨無有雷。三者無有雷無有雨。四者亦有雷亦有雨。何等人為有雷無有雨?是間比丘一人但說經,上亦說善,中亦說善,要亦說善,有行分別,但要具行見要,亦自不知法,亦不知法法如行,是人名為但有雷無有雨。何等為但有雨無有雷?是間有人亦不說法經,上亦不說善,中亦不說善,要亦不說善,亦無有行分別,亦不要具行不見要,但意在法中行和利行,亦如法,亦受法法行,亦同行隨法,是人為但有雨無有雷。何等為無有雨亦無有雷?為不說經,上亦不說善,中亦不說善,要亦不說善,分別亦不說,善要具行亦不說,善法亦自不解,到法亦自不行,是人名為無有雨無有雷。何等為亦有雨亦有雷?是間有人說經法,上亦說善,中亦說善,要亦說善,分別亦說善,要具行亦自解,法到法法亦知,行亦說,善亦自在法中解,到法法行亦自知解,是人為亦有雨亦有雷。」

《佛說七處三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