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生靈
死前爭產,死後如何?生死之間對「財」的深厚執念養出生靈;雖生猶死,何從解脫?
二十二、死靈
禪僧遇鬼不稀奇;遇到會自助式敲木魚誦念「阿彌陀佛」並念經超度自己的鬼才稀奇!
官場兇險,各自珍重。
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這是一本用靈異故事包裝的佛教勸世書。
一、無耳芳一
戰爭年代總是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麼?戰爭是量產鬼怪魔物的搖籃,壯大鬼道鬼口的屠殺盛宴。人類只有假裝鬼神不存在、生死輪迴三世因果都不成立時才有辦法打造戰爭年代。住持不在家,徒弟要小心。
二、鴛鴦
一頓鮮肉拆散一對夫妻,夫被分屍,妻則自盡。貪吃的人選擇出家。
三、阿貞的故事
能靠佛堂供奉的靈位擔保真愛嗎?前提是生生世世唯願鎖定一人的固執與勇氣。
四、乳母櫻
以不動明王抑或以母性為信仰?一樣慈悲為懷,盛開不同的櫻花。
五、計略
犯罪、執法、行刑、怨恨、復仇,老謀深算無非只是一念瞋心作崇。
六、鏡與鐘
捐鏡鑄鐘或致富建寺有無功德?密教的される傳說公案怎解?「誰想發財?」可能是本世紀現代人最時髦又實用的話頭。
七、食人鬼
當誦經度亡卻始終一貧如洗的老和尚死後轉世的食人鬼遇上禪宗高僧夢窗國師,是墓是塔是廟是屋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修行莫走岔路。
八、貉
看見沒有五官的雞蛋臉比缺蛋危機更危險。沒雞蛋吃至少嚇不死,對不對?
九、轆轤首
是雲水僧,是武僧,是伏妖僧。正當防衛後,是妖是人在現代社會豈能上法庭辯論?妖首與僧衣又豈可自由買賣予世俗人?殺妖或度妖,哪個是僧家本份?
十、被埋葬的秘密
大玄法師幫女鬼燒掉了情書,讓她了無牽掛放下一切,再也不回故宅糾纏。女人心的秘密往往只有她自己知道,不過,只知道情書的秘密卻不知道心性的秘密又有什麼用呢?
《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理應在所有宗教團體、宗教結社、宗教學校、宗教系所、宗教服務組織、……播放。它可以補足現實教育系統(含宗教教育機構)對邪教鑑別力方面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與教育課程設計方面逼近為零的現實缺失:
一、宗教語言與宗教權威很容易被邪教邪師濫用
宗教語言系統是一種語言的「化妝品」;它可以掩蓋當事人真實的精神狀態或真實的人格特質。
在宗教系統,有精神疾病的人會刻意背誦或模仿大量教典、佈道者、開示者的教義說教內容,用大量使用宗教語言遮掩其精神疾病與大量奇怪、異常的言行或社交反應,甚至會濫用宗教語言去展現出畸型扭曲的不當道德價值判斷。
一般外行人或信仰初入門者會喜歡使用大量宗教術語、宗教名相,以為那才代表「有信仰」或者「有在討論教義」、「有在談佛法」。互動上灌飽大量模仿或背誦來的古書、古文、教條、標語的下場是沒辦法透過日常互動判斷精神狀態、人格特質、道德品性。
邪教教主典型特色是「兩面人」的解離式人格,至少運作上像雙重人格:嘴上講的教義、教條跟生活上的現實做人完全是兩碼子事。
至於為何信徒容易受害、受騙?在案發以前通常有幾年的時間在建構權力系統、洗腦系統、人事系統、權威架構。封閉團體內部的權力操作成型以後,確認信徒已經失去正常道德判斷能力並且養成盲從的習性以後,邪教教主才會開始放心地從事犯罪行為。每個邪教教主在被爆料、判刑以後,信徒才會開始慢慢清醒。
心理學已經針對人類的權威盲從行為模式做過太多實驗,有能力獨立思考、不受權威擺佈、天生不易被洗腦的人口比例本來就不多。這是凡人的巨大弱點,也是為何凡人在拿到權力以後很容易濫用權力做出背德犯法的邪惡行為的原因。
權力是一種精神毒品。長期在宗教權威主導的邪教團體受洗腦後會形成類似集體吸毒的迷惑狀態、失去正常的道德法律判斷,分不清善惡是非對錯好壞,價值系統錯亂,最後讓邪教教主利用信徒的心理弱點達成邪教教主的私慾目的。
二、宗教教義很容易被扭曲用於騙財
邪教壯大之前通常會先經過歛財的標準流程,從房子、車子、器物、媒體、排場、……物質上的舞台營造或陪襯出邪教教主本身的宗教權威。財富可以把一個原本貌醜、文化水平低落、表裏不一、人格特質略嫌變態或虛偽的平凡人類包裝出某種《楞嚴經》五十陰魔系列的偽魅力,藉此吸引到更龐大的追隨者。有大量歛財的教義標語事後都證實不符事實;手段上也不只是典型的龐式騙局、金字塔老鼠會。「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邪教故事中不斷重演,受害者往往被迫了結生命。
邪教中人若迷惑於貪財之念,念念相續,沒完沒了:有了一百萬就想再一百萬;有了一千萬就想再一千萬;有了一億就想再有一億;有不動產就想要社會地位,有財有勢就想要開後宮獨占成千上百個盲目女信徒的肉體……從貪財開始,絕大多數最後都會連結上貪色。
三、宗教教義很容易被扭曲用於騙色
貪淫是六道眾生共通的根本煩惱,人類的邪教教主在貪色這一塊的典型行為模式幾乎一樣:
首先,教主本身其貌不揚、氣質不好,會從財富、衣物、排場、不動產的累積來營造出宗教權威與個人魅力。等信徒人數累積夠多時,一定會開始有色身上相對俊美的男性或美麗的女性加入教團。在宗教權威加冕下,明明長相又老又醜的邪教教主就開始被廣大群眾讚美成神聖的、偉大的、救世的、帥的、美的;一旦確認信徒的集體盲從、集體崇拜、集體心理催眠或權威服從已經徹底扭曲了正常的社會價值判斷,很確定受害者不會被其他大量被洗腦的信徒保護或採信時,邪教教主就會放膽做出性犯罪行為:
長相很醜的男教主開始命令女信徒進房間,組織成大美女後宮。
長相很醜的女教主開始命令男信徒進房間,組織成花美男後宮。
受害者色身上性別不同,但是整體受害經過非常雷同:無論男女邪教教主都是從將自己神格化、權威化、高級化開始進行心理操控,以心理服從壓力下令叫被選中的對象晚上來自己的房間。受害者不分男女都覺得噁心、骯髒、難受、羞辱,但是在宗教權威掛帥的封閉教團內部又處於集體洗腦勢力之下竟然接連受害,甚至是受害人再為邪教教主召募更多新的受害人!關鍵何在?用心理控制手段徹底扭曲信徒的道德價值觀,讓信徒的道德認知系統錯亂、顛倒:
原本正常人都知道異性之間男女獨處一室不當,但邪教內部被訓練到集體認定、習以為常。已經習慣男女單獨共處一室之後,慢慢發展成「習慣」邪教教主夜夜寵召不同男男女女進房開後宮、從事性侵害或其他不當行為。
原本正常人都知道拉皮條行為不當,但邪教內部被訓練到集體認定、習以為常。幫邪教教主引介新的性奴成員的行為在宗教包裝下變成召募新的信徒或幹部,幫邪教教主壯大後宮、牽線雑交的行為在宗教包裝下變成幫「神」(經病)帶領新的小羊。
四、邪教功能在於靠「妄語」創造出顛倒是非善惡的偏邪道德價值系統
原本正常人都知道精神正常者的行為模式為何、精神異常者的行為模式為何、誠實者的語言習慣為何、撒謊者的語言習慣為何、世俗淫色觀念為何、出世清淨觀念為何。但是在邪教的宗教會所每次聚眾幾小時的講道佈道中,邪教教主假藉宣講教義、教典的機會翻轉了社會上正常的道德價值判斷:發瘋式的權威崇拜或權威服從、顛狂式的虛偽造假神蹟、精神異常者非常奇怪或異樣的言行舉止、撒謊者(邪教教主本身就精於此道)的鬼話連篇都被當成可以膜拜追隨的神聖存在:
自己根本不相信教義又以宣講教義歛財騙色,這是一個說謊者「打妄語」的最高境界之一。自己說「愛」是教義、「天堂」是目的,結果打造出充斥了性虐待、性犯罪、虐殺兒童、金錢詐騙、權力濫用、虛偽神蹟、奢侈享樂……的現實,這也是一個說謊者嚴重言行不一的兩面人解離表現之一。
洗腦到最後的邪教教團組織集結種種嚴重犯罪事實,下場就是《楞嚴經》所言:「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楞嚴經》的經文談的是凡夫惑於五陰境界,內魔召感外魔,讓種種邪魔精怪附人說法、讓凡夫突然變成能言善道的邪師,利用種種顯異惑眾的言行廣結徒眾、宣揚邪說,最後又集體被國法制裁的惡果。不過,《楞嚴經》中譯本問世的時代還沒有現代精神醫學,可能還忽視了另一項醫學上的可能性:
有的邪教教主本身是精神病患,就像某些國家元首身為精神病患卻坐上大位一樣,權大業大造罪就大。有的邪教教主本身外表看似正常卻出身在有精障遺傳的原生家庭或其他特殊受創家庭,心理創傷反應沒有處理好的下場衍生出受害人翻轉成加害人的人生悲劇。有的邪教教主本身有「反社會人格」(這並不少見),本來就對國家社會有所不滿,會利用宗教權威身份報復國家社會;雜交後宮、集體自殺、宣揚犯罪、虐殺兒童……等行為有強烈的報復社會屬性。舉例而言,利用教主身份把原本高不可攀的女性對象透過宗教洗腦變成邪教教主個人的專屬私人性奴隸一事是不是報復社會呢?是。這是階級屬性報復。
五、迷失本心,成魔眷屬
《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孽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在法律圈,「法匠」是指背離上位法理原則、只會靠實證法法條拉生意謀生的人。在宗教界,「法匠」是指背離真修實證的修行本懷,只會靠佛學名相語言系統發宗教財的人。《楞嚴經》五十陰魔境界是相當高階的修行分析,專門抓出佛教修行圈內的「法匠」;包括邪教教主。
甲男今年四十,乙男今年二十。以世俗諦方便說,甲男老,乙男少,差二十歲正好差一代,約略類似父子世代。這是純粹以世俗肉體附隨的身見談的世俗諦,以真諦談不一樣。以緣起性空與三世輪迴而論,假設甲男在二十歲時,乙男前世的業報身剛好活到九十歲往生、快速轉世為人又再度出生,變成男嬰以後歲數從零開始。從生死輪迴流轉的眾生真相來說,乙男當下身體比甲男年輕二十,但是乙男上一世卻是比甲男足足衰老七十歲的老公公,乙男上一世的輩份其實算是甲男的曾祖父輩長者。誰老?誰少?東方社會是非常計較性別角色與肉體年紀的社會,對生死輪迴現象很難入心,男性人際圈往往就容易充斥執取肉體年紀而衍生的權力衝突或男男霸凌。
隔胎之迷很重的話,相處就論這一世的色身就行了,世俗諦絕大多數以此為座標。
隔胎之迷很輕的話,宿世記憶與習氣都在,每個人都是無量劫再來人,那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