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中本起經》法語選錄(七)

阿夷拔提弗聞佛說法,情喜內定,退坐自陳:「愚癡積惑,未識正真,所質非法,實非鄙意。尼揵所遣,奉使不遜,願佛垂恩,原恕罪咎。」

佛言:「汝能自覺,此福無量。」

長者歡喜復白佛言:「情闇難悟,欲問所疑。」

佛言:「隨意所問,今當為汝事事分別。」

長者問曰:「伏聞如來慈等普救,不審法教偏駮不等,有得道者、有不得者?抱疑日久,願尊開蒙。」

佛言:「善哉問也!諦聽諦受。譬如農夫,宿有二業:一田業高燥肥沃、二田業下濕瘠薄。於春和時,等力興功,下種應節,耘除草穢。至秋獲實,斗斛懸殊。」

佛告長者:「人功不偏,所收不等者,地厚薄故也。人聞吾法,信受奉行,如意所得。喻如沃田,所收無數。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者是也!隨意入深,神通無礙,人聞道言,背而不信。喻如下田沒溺不生,今六師尼揵等是也!」

世尊又曰:「譬如有人,持器取水,一器完牢,二者穿壞。若用受水,完者恒滿,穿者漏盡。人聞道教,精進修勤,奉戒不違,嚴勅身口,喻如完器,所受無限。人聞道法,不受不信,加行謗毀,忘失人本,還入惡道,喻如穿器,無所盛貯。」

佛告長者:「宿命善行,乃得見佛,雖復尊豪然不信道者,譬如狂華,落不成實。」

拔提弗心喜稱善:「真言感神,所說至誠。」便發無上正真道意,受戒而退。國內一切皆發道意,六師邪術一皆毀廢,天人龍鬼宣明法聲。

《中本起經*尼揵問疑品》


2023/11/01

蝴蝶說法師父聽


Great Mormon 👧

Great Mormon 👦

諸法緣起,事必有因。眾生的示現一定有修行上的道理;蝴蝶說法師父聽。

一個月以來抱病忙庭園,日日在林地裏穿梭,昨天難得暫停數秒欣賞一隻體型很大的大鳳蝶吸食朱槿花蜜的動人場景。或許我全身都是樹林香、花草香吧,蝴蝶們不太怕我,經常在我身邊繞飛或取食,讓我可以近距賞蝶。

然後,出了點狀況。突然不知打哪冒出一隻黑藍相間、比牠還小一號的蝴蝶,飛到牠身邊跳舞,把牠追跑了!窮追猛打地把牠追到高高的樹上,消失在密集的枝葉裏。牠們一鑽進樹裏,鳥兒就朝同一棵樹衝。

「怎麼回事?蝴蝶也會打架搶食物嗎?怎麼這麼壞,不讓人家好好吃飯?」我看不懂破壞大鳳蝶用餐時間的黑藍蝶在做什麼,認真上網查生物資料。一查,果然是我的塵沙惑!難怪我看不懂!

真相是黑藍蝶也是大鳳蝶;公蝶。牠突然跑到母蝶的「餐桌」前打斷人家用餐,瘋狂跳一支求偶舞蹈以後雙雙飛舞入空,準備做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壞壞的事情去了。可是,這不是秋天嗎?現在動物界也流行秋天結婚,跟人類一樣?不是春天也行嗎?

從昨天一早目擊鳳蝶求偶行為、鳳蝶夫妻之間打打鬧鬧式的打情罵俏相處以後,我略有所領悟:

第一,切念生死;愛欲情執業障一來連飯都沒空吃。

第二,深入俗諦。發願成佛就要修大乘道,一心呆瓜地常常看不懂眾生怎麼戀愛結婚生育是要怎麼成佛?連塵沙惑都破不完去哪裏完破無明惑!

第三,人生在世,沒知識也要有常識,沒常識也要有見識,沒見識也要有認識,沒認識也要有相識!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與眾生緣。

第四,投胎當毛毛蟲、蝴蝶墮昆蟲身不是好事;小時候吃飽睡、睡飽吃,長大後沒空吃也沒空睡,拼命求偶產卵!太極端了。

第五,我們要留意用餐時間的兩性互動。若是女眾吃飯吃好好地突然一個壞壞的男眾衝出來打斷她用餐、把她拉出去一來一往地你追我跑不知道在搞什麼無明飛機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業力發動、即將發生不該發生的未知數。這方面,希望餐飲業從業人員要發發心關照一下客人的動靜。

🍴🎂🍹🍝🍫🍡🍕☕🍔🍑🍢🍒🍙🍄🍐🍳🍣🍎🍩🍟🍘🍊🍬🍭🍵🍜🍛🍪🍲🍅🍧🍨🍉


2023/10/31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四)三解脫門

空性無所有,無妄想,無所生,無所滅,離諸知見。何以故?空性無處所,無色相,非有想,本無所生,非知見所及,離諸有著。由離著故,攝一切法,住平等見,是真實見。苾芻當知,空性如是,諸法亦然,是名法印。

《雜阿含經》

若有修行者,當往林間,或居樹下諸寂靜處,如實觀察,色是苦,是空,是無常,當生厭離,住平等見。如是觀察受、想、行、識,是苦、是空、是無常,當生厭離,住平等見。諸苾芻!諸蘊本空,由心所生,心法滅已,諸蘊無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脫,正解脫已,離諸知見,是名空解脫門。

《雜阿含經》

復次,住三摩地,觀諸色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聲、香、味、觸、法,亦皆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觀察名為無想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即得知見清淨。由是清淨故,即貪瞋癡皆悉滅盡。彼滅盡已,住平等見。住是見者,即離我見及我所見,即了諸見,無所生起,無所依止。

《雜阿含經》

復次,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何以故?由因緣故,而生諸識,即彼因緣,及所生識,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識不可得。識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知法究竟,於法無著,證法寂滅。

《雜阿含經》

2023/10/30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三)

有四力。何等為四力?一者意力,二者精進力,三者不犯力,四者守力。意力為何等?若有比丘知善惡濁如至誠知,亦知犯亦知不犯,亦知可行亦知不可行,亦知非亦知增,亦知白亦知黑,亦知從得濁如諦知,是名為意力。精進力為何等?在有比丘在有濁所惡說,所犯說,所不可說,所黑說,不用進人說,如是輩為棄之,若所為濁好說,不犯說、可習說、可說、白說、所道說,如是輩濁,為行為貪欲,為行為精進,為受意為制意?是名為精進力。不犯力為何等?在有比丘為不犯身受行止,為不犯口,為不犯心受行止,是名為不犯力。守力為何等?謂四輩。何等為四輩?一為攝,二為布施,三為相哀,四為相助善行,是名為守力。

《雜阿含經》

身為無有反復,身不念恩,若有小痛因作病,舉身并痛,常隨意所欲得,眼與好色,耳與好聲,鼻與好香,舌與美味,身與細軟,養身如是,捨人壞敗,身不欲度人。何以故?不盡隨戒法但作罪。

《雜阿含經》

對治法門與後天人格養成

教育工作者的「調教」基本功叫對治;對治學生/徒弟的不圓滿,修正到圓滿為止,人成佛成。這項基本道理放諸四海皆準,家庭、學校、職場、道場的上上下下磨來磨去都在磨這個。

我自幼就是一個害羞的小孩,可以窩在牆角畫畫、讀書整天,不發一言。為了對治,家父把我帶到商場談判桌上陪他跨國應酬談合約,祖母把我帶出門趴趴走跑遍各式紅白場面,硬是把一個可以接連數日不說半句話的沉默小孩教成極度熟悉社交的人。

我自幼躲相機。再熟的親人要跟我拍照我都閃人,唯一甘願合影的就祖母了。這個老毛病初初出家就被大肆整頓,把我安放在必須大量與人密集交流互動的執事上,每天陪來自全球各國的參訪者拍照,來者不拒。內心的「小我」還是很想逃跑,但是為三寶、為眾生、為佛教、為廣結眾生緣植成佛因不能拒絕。一生鮮少留私照的我變成了保留在全球無數人相本裏的珍貴寺廟參訪紀念照,把一個天生本能就是逃避相機的人硬是改變成隨時隨地笑咪咪一起拍照的人。

在最內向與最外向的兩極之間,中道人設或中道法設都是修行理想;把現實的眾生性朝菩薩行門調整的修行指南。這個過程有其艱難之處,而且最艱困的就在初出家前三、四年的身份轉換期。當時,我在熟悉的學生身份裏找到安全感,如魚得水。然而,無論師生在日常互動上都可以輕鬆發現我容易緊張、害羞、臉紅、不好意思、鑽牛角尖想太多的本性,很快就被扔到公關工作上對治了。

我記得,每逢法會動員公關工作期間,早晨即將跨出寮房門之前的十分鐘是最難熬的關卡。我會一個人坐在地板上心跳加速、體溫攀升、冒冷汗,心裏不斷反覆誦經持咒或溫習老和尚的法語開示「勸發」我自己要走出去上線。最嚴重的幾次還不僅是即將面對大量人海並進行長達至少十五、六小時以上的密集社交活動所導致的緊張、焦慮、不安的生理反應;我就直接坐著落淚,一個人覺得無力又無助。坐在地板上盯著小鬧鐘無聲地哭泣、讀秒,撐到最後一秒非出門不可再抹淚踏出房門,接下來「微笑」一整天上線工作。當時也算是很能撐;撐很多年,違逆本性,從來沒找師父、師兄弟、教授師談過我一個人坐在地板上哭的公關社交緊張症候群。我的第一任佛學院院長甚至「誇獎」我有本事可以初初認識一個陌生人就像跟認識幾年的老鄰居一樣閒聊幾小時說說笑笑,我的佛研所同學則感嘆我怎麼有本事跟千面女郎日本漫畫主角一樣每天變來變去不一樣,笑稱我的性格用來修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法門」一定非常相應。

一切都肇始於人格養成的極端反差;極端的教育手段刻意後天訓練出來的多元特質。強迫入眾,強迫對話,強迫拍照,一路走來逆反本性到最高點就是在完全不事先告知我的前提之下把我拍進光牒裏,或者把我站在台上教課的現場錄影直接交給佛教電視台播送。那些影像看起來都很自然、協調,對不對?對!因為我事前根本不知道會被拍特寫,不知道會被公開發行,或者頭腦單純到以為只是找攝影棚等級的攝影師、攝影機拍來「紀念」!

幾十年後,我才曉得初出家不久我就親身經驗了「社恐症」。光牒發行後不久,不特定多數人透過光牒影音注意我,但我並不知情。那段期間,走在路上偶爾會被陌生法師、陌生居士叫住,對方叫出我的法名之餘還會「倒背如流」講幾分鐘有關我的個資、背景、學歷、事蹟、性格、……而且一半以上都是錯的!陌生人先入為主的資訊有高比例都不正確,但追溯消息來源根本難如登天,怎麼追也追不出那些小道消息或流言從哪裏開始散播、外流。那幾年「社恐症」上身的典型反應就是為人處事極端低調,能不引人注意就盡量不引人注意,可以不出名、不露面就最好不出名、不露面。

在長達半世紀的漫長對治法門加功用行以後,我縱使告訴全世界說我的本性極端內向害羞容易緊張,有誰會相信呢?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也沒有天生的公關社交、自然的菩薩行持啊……

對治之後,沒有誰是誰原本的樣子。


照顧念頭:寵物餐廳篇


永嘉玄覺禪師:識五念,歸一念

初修心人,入門之後,須識五念:一、故起。二、串習。三、接續。四、別生。五、即靜。

故起念者,謂起心思惟世間五欲及雜善等事;串習念者,謂無心故憶,忽爾思惟善惡等事;接續念者,謂串習忽起,知心馳散,又不制止,更復續前,思惟不住;別生念者,謂覺知前念是散亂,即生慚愧改悔之心;即靜念者,謂初坐時,更不思惟世間善惡及無記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靜。

串習一念初心者多;接續、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別生一念慚愧者多;即靜一念精進者有。串習、接續、故起、別生四念為病,即靜一念為藥,雖復藥病有殊,總束俱名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時,名為「一念相應」,一念者,靈知之自性也。


一、緣起,性空

習氣現行在染是遇緣則發;教理起用在淨也一樣是遇緣則發。

寫完「負片版告別式」一文後,我著手閱讀介紹寵物餐廳的政府出版品。才讀不到半本,奴性就發作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帶任何一隻寵物到寵物餐廳吃飯、休閒、玩耍!」回顧這半世紀,我發現原來我還稱不上是個標準合格的奴才。

「我夠不夠愛他/她?」腦海裏立刻浮現佛犬們的可愛笑臉。

「尤其是年紀大的,」我想起我的力氣唯一抱得動、冬夜發高燒當晚被我抱在懷裏,安頓在狗屋、蓋上保暖被子,養病數日才終於回復健康的小黑。「萬一有朝一日往生的話……一輩子都沒有帶她去過寵物餐廳還讓她每天上班工作幫忙照顧道場,這樣夠愛她嗎?如果我不至少帶她去一次寵物餐廳用膳,我會不會終身遺憾?」

然後我進入了每日相續的自動反省檢討,每一句開頭都是我夠愛他/她嗎?

我對他/她夠好嗎?

當師父的應該用這種方式思惟嗎?

二、八識田種子

識心源頭追溯到話頭是實相。

不安住實相是因為打從出生就不斷薰修、學習、染著無量無邊的社會化身口意三業。為何只要跟狗狗吃美食、萌犬吃餐廳、……的法相有關的事就可以輕易挑動我的敏感神經並掀起狂濤識浪呢?答案就在Lady and the Tramp,迪士尼經典奴才巨片!

俗家男菩薩買大量英文原文動畫卡通當成子女英文教材,我們每天泡在迪士尼卡通裏的時間至少一小時到四、五小時不只,八識田種子種太久、太深、太強,變成第二本能般的俗諦反應:愛等於一起圍著圓桌吃飯,愛等於夜空下森林漫步,愛等於一起看星星,愛等於把特別好吃的東西讓給對方吃,愛等於打破門戶身份階級,愛等於跟小狗狗一起花前月下吃義大利麵!一起吃一粒圓圓的丸子就是愛的證據!長輩是認真把愛的教育當愛的教育在教……

三、依根解結,挖八識田


Bella Notte (From "Lady and the Tramp"/Sing-Along)


Lady and the Tramp | Official Trailer | Disney+


F. Murray Abraham, Arturo Castro - Bella Notte
 (From "Lady and the Tramp")

四、擺平念頭

面對起心動念,躺平是不夠的;躺平還會做夢。

擺平念頭,五停心觀,把能起所起能所二相擾動收攝回動靜二相了不可得的心體本身。以是故,行住坐臥、吃飯睡覺、日常功用,看起來一切如初,平平常常無甚稀奇。那種「我夠不夠愛他/她」的奴才念頭冒個幾次就夠了,不是嗎?

是說修行要面對現實,即做即了,這才是禪家精神。

寵物餐廳有沒有規定狗狗客人一定要戴項圈、繫鍊繩啊?

還是讓愛自由,滿屋亂跑?


2023/10/25

負片版告別式(男性化霸凌九)


六念當中有一劑三界猛藥叫「念死」。日前受一句話強烈刺激,當下來不及反應,但是事後發揮月亮星座金牛座的超級鑽牛角尖本能,立刻做了一個有關訣別、死亡、離開、拋棄的夢:僧眾的告別式。與所有我們熟悉的僧眾法事迥異之處在於夢境裏沒有一樣是正常的!

首先,又大又長的木桌上放置的法相遺照看不到臉,只看得到木片加封的背面。

其次,典禮進行到尾聲時,我近距離看著法相遺照的背面木封朝我倒下來;這一倒按理講應該看得見遺容或紀念照片了?沒有!我就突然看不見了。

此時此刻,所有與會參加佛事、集體搭上九衣的僧眾們一起整齊地朝大門倒退走,就像人浪退潮。「拜託,我看不見,讓我拉一下!」我就拉住我身前的比丘尼的手,被她牽出會場。從頭到尾我都不曉得參加了誰的告別式,看不見是誰。不曉得誰牽我出會場,不曉得究竟向誰告別,不曉得到底辦了誰的告別式,尤有甚者,真的有誰走了嗎?

然後,我過門了。踏出明亮的、陽光遍照的告別式會場,強烈的光芒裏什麼都看不見。

自認為參加過為數龐大的喪葬場景的我見識過各種光怪陸離的亡者告別儀式,從未見識過夢境那種「負片版本」;彷彿一切都是跟現實經驗相反的,甚至沒有告別式常見的生離死別陰暗氣氛。

夢不需要執著。醒後我種下第一株拉拉山水蜜桃硬枝,深埋下整整二十天泡水的因心。既然種都種了,自動加班寫下「拉拉山水蜜桃記」。邊撰稿邊思惟兩件完全不相關的事件的前因後果又邊打開新聞關心當下時事,發現到處都在瘋談結婚。結婚?查一查資料,想起很久以前大街小巷拼命播放的結婚歌曲。


周華健 Wakin Chau
【明天我要嫁給你 I am gonna marry you tomorrow】
Official Music Video

黑與白是對法。依正常菩薩道俗諦而言,黑就黑位,白就白位,不相混濫。然而,這四十八小時之內,現前的境緣一一都是黑白錯位的,應該白的黑了,應該黑的白了,應該暗的亮著,應該亮的暗了,最後,甚至在我做夢也念死的告別式思惟中,世界尚且喧騰鼓噪著結婚議題。一切都相反著,心念與語言,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文字與表情,語境與因緣,工作與生活。在難得的四十八小時負片版體驗裏,看不見的主觀覺受與看得見的視覺夢境亦互為倒影。


2023/10/23

聚必有離:無常觀


Andrea Bocelli, Sarah Brightman - Time To Say Goodbye (HD)

這是做夥乘一艘巨船出海的(私奔)出國概念,跟母國說再見。


薬師丸ひろ子 - Woman "Wの悲劇"より (Live)

躺在載滿星輝碎片的夢之船上,一起告別人間。


Woman "Wの悲劇より" 平井堅/松本隆/呉田軽穂(松任谷由実)

對時間本身而言,每秒都是永恒。


莫文蔚 Karen Mok & 張洪量 Chang Hung-Liang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
Official Music Video

一輩子很快,幾小劫幾大劫也很快;一念落地卻無始無終。


郭蘅祈 Kuo Heng Chi - 關於離別 When We Part [Official 官方完整版MV]

自由心證:「離別」證明曾經在一起的法律事實。


金韻獎(一)范廣慧 張智真【再別康橋】Official Lyric Video

劍橋物語:穿漢衫,吃洋食,讀原文書,活得像一條水草。


S.H.E [再別康橋 Goodbye Cambridge] Official Music Video

文青再文青又文青,留心在康橋。


再別康橋(林宥嘉曲風版)

天空新娘,大地喜宴,單身狗再見!


2023華語網絡流行音樂 ||《我借人間二兩墨》
|| 黃靜美、張俊波 || 動態歌詞

借什麼呢?無人亦無我,相思何錯。


❤♫ Air Supply - Goodbye (1993) 再見

最後一句又怎麼說法?讓愛自由。


Air Supply - Goodbye - Original Clip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Coco Lee 李玟 - A Love Before Time Oscars Performance
月光愛人奧斯卡演出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臥虎藏龍天際月,一片冰心與誰說?


月光愛人  A Love Before Time中文版

以一萬年為計算單位的宇宙時間。


《藝伎回憶錄》,美的片段


《藝伎回憶錄》,《Take My Hand》

再見以後,真的再見。


2023/10/21

靈異交流到起煩惱退群組?

野蠻時代,鬼是宗教的事。

科技時代,鬼是科學的事。

無論如何,鬼是六道群靈之一,關心鬼眾就是關心未來佛的事。

有一天,我收到好多哀怨的退群組通知。加入幾年沒啥反應的靈異交流社對話群組突然出現一長串退社宣言,有的甚至哀怨莫名:「到底加入這群組做什麼?」或懷疑人生:「版主到底知不知道什麼是靈異?」

我一細讀緣起,當場大笑到簡直快要征服感冒發燒!該阿寶版主什麼不分享,分享了一個愛國電影連結:「八百壯士   復興中華文化」之類軍魂義膽、保家衛國的超 man 標題海報。靈異?這不是在用另類文創視角討論忠烈祠諸英魂將心的前世今生嗎?那版主談的是「亡者」沒錯,但是一句「復興中華文化」把整票期待鬼故事、都市傳說、靈異經驗、稗官野史補風捉影、愛恨情仇男女陰陽糾結……的組員給集體惹毛了。

以前,我有某些師兄弟自謙說,他們深深覺得上輩子是被師父放大蒙山施食給度進佛門的餓鬼眾生,為報師恩才入佛門做牛做馬心甘情願。他們講,光觀察自己對食物境界的習氣就知道自己是餓鬼道來投胎的。我追問怎麼知道?答案很多元,但都跟飲食密切相關。

從修行三世因果角度以觀,每個人宿世都當過鬼,生死輪迴過鬼道生涯。換句說話,靈異交流不是無聊迷信,而是回溯生死輪迴真相歷程的必經修證 SOP。成佛不就正遍知?當過什麼清清楚楚。世上有誰沒親身「靈異」過呢?

2023/10/20

《雜阿含經》法語選錄(二)

佛便說:「色,比丘念本起苦,念非常、壞,去諦觀已,比丘色能諦觀,若能知色本念,若能知色非常、壞,若能知諦觀,便色愛為去。已色愛壞,便愛貪亦壞,已愛貪壞,便意脫,我為說如是。痛癢、思想、生死、識,為比丘念本,亦念識非常,亦當觀,若比丘能已到諦觀愛棄,已愛盡便愛貪盡,便脫生死得道。」

《雜阿含經》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四意止。何等為四?在有比丘內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癡天下憂。外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癡天下憂。內外身身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癡天下憂。內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外痛癢痛癢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外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外意意意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外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內外正法法法相觀止,盡力今知意不忘出從癡,為天下憂。佛說如是四意止,佛弟子當為受行,精進為得道。

《雜阿含經》

有二力得上頭道。何等為二力?謂曉制力,謂意護力。何等為曉制力者?是聞有道真弟子,為是學身惡行為得惡福,今世後世我身行惡,我當自身犯,亦為嬈他人,所無所道人所同道,亦為犯戒,十方人亦說我惡,我亦隨不吉語言,我亦身敗便墮地獄中,是為身惡行謂惡福,今世惡如是,後世亦惡如是,便身惡棄為身,好念淨除身到不犯,如是身犯行心犯行,是名為曉制力。何等為行念力者?若所守致,若自守歸,若所止念行力,謂行之自到,為念致求,如是名為念行力道。說之如是。

《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