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焰苞)
01台灣
02美國
03其他國家
04馬來西亞
05香港
06中國
07俄羅斯
08德國
09新加坡
10葡萄牙
11南韓
12羅馬尼亞
13法國
14瑞典
15未知區域
16日本
17英國
18澳門
19烏克蘭
20秘魯
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佛焰苞)
01台灣
02美國
03其他國家
04馬來西亞
05香港
06中國
07俄羅斯
08德國
09新加坡
10葡萄牙
11南韓
12羅馬尼亞
13法國
14瑞典
15未知區域
16日本
17英國
18澳門
19烏克蘭
20秘魯
暗夜小徑上,有一個賊。
走在上班之路、意在竊盜的賊。
不幸,衰賊走到一半鞋帶突然斷掉了!
沒關係,沒關係;他想。
遠遠的地方不是有一座忽隱忽現的辟支佛舍利塔?
忽明忽暗的燈光,像賊的海岸燈塔……
是誰?誰半夜供奉一盞油燈祈福呢?
賊快步上前,油脂已經快要燒完了。
為了綁鞋帶,必須續燃佛前燈!
賊小心翼翼地添油、挑芯、立柱,把油燈整理得異常光亮。
借這盞燈光,賊彎下腰動手綁好鞋帶。
打點完鞋子,起身順著光線看去,發現身處一座辟支佛舍利塔。
眼根對境則忘我;他忘了自己現在是一個賊。
他的心突然乾淨了、還原了。
這座塔供奉的是哪位尊者?
願我下輩子遇見他……
願我遇見他轉更殊勝,追隨聽法……
願我聽法後速得知解……
願我在他座下所有聲聞弟子之中,獲得天眼第一!
願我生生世世不墮惡道!
這賊人,一夜因緣植出家正因。多劫多世後,他果真生值佛世、隨佛出家,成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天眼第一阿羅漢弟子,摩尼婁陀尊者!
原典出處:《佛本行集經》
我愛潤業田,從緣受生死,
積集眾不淨,和合成此身。
脾腎肝肺心,腸胃生熟藏,
皮肉將骨髓,毛髮及爪牙。
運動如機關,諸虫之窟穴,
糞穢常盈滿,膿血恒流注,
生死憂惱侵,老病飢渴逼。
智者觀是苦,一切如怨讐,
當棄虛妄身,云何生取著?
《方廣大莊嚴經˙出家品》
現世
很久很久以前,佛陀住世時,有一個娶了一妻一妾的在家清信士。正室是個有智慧、有威德、有辯才的美女,非常受眾人喜愛,偏偏丈夫嫌她。相反的,偏房雖然是年老的女僕,丈夫卻非常中意。
一夫二妻三人行,正室心知肚明丈夫喜歡老妾,有一天就攤牌了:「你不喜歡我,我知道。只要你願意放我出家,我就出家去當比丘尼。」她一提再提,丈夫覺得無所謂也就同意了。
正室出家後非常精進用功辦道,很快就證阿羅漢果。她證果沒多久,俗家故二的老妾便往生了。等老妾一走,在家清信士才四處探訪前妻下落,跑到寺院裏叫她回家重拾舊好,但是因緣已經變了。已經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尼哪有可能當一介凡夫的太太呢?不可能!「我已經出家了,就像重新投胎轉世做人一樣,跟你已經井水不氾河水、罪福了不相干!」
眼看一位阿羅漢尼的前夫跑來寺院糾纏胡鬧,其他比丘尼們立刻向佛陀報告事情經過。佛陀針對此事開示道:「這個清信士上輩子也是這樣毀辱這個有德比丘尼;不是只有這輩子。這個尼眾生生世世具有修行德行與殊勝的出世志向,他常常故意破壞、擾亂她。今天,這個比丘尼已經踏上菩提大道,他再怎麼想毀壞她的修行也沒辦法如願!」
宿世
遠古時代有一個梵志,娶一個美麗絕倫、以德聞名的太太為妻,名叫蓮華。梵志娶到她還不滿足,跟婢女產生親密關係、染世姦情,不肯恭敬蓮華也不想看到她,反而聽信婢女的話,打算把正室趕出去。終於,他想到一個惡毒的辦法。
他約妻子上山,一個人爬到果樹上採水果。他故意自己坐在樹枝上吃熟透的果子,把粗澀的生果扔下來給妻子吃。妻子見狀就問:「為什麼你吃熟的卻逼我吃生的?」梵志不懷好意地回答:「想吃熟的?妳自己爬上來採嘛!」「……好吧,你不給我吃,我只好服從丈夫的命令。」梵志從樹上爬下來,換她爬上去。等她一就定位,他馬上拿大量荊棘遮圍在大樹旁,將她獨自遺棄在大樹上,一走了之。如此一來她必死無疑,他就可以扶正小三了;他心裏這麼盤算。
然而,美貌的妻子命不該絕。她困在大樹上,被出巡打獵的國王發現了。國王發現樹枝上坐著一個絕世美人,不禁開口搭訕:「妳是誰?妳從哪裏來?」梵志妻一聽悲從中來,把可惡的丈夫與婢女通姦、惡意把她遺棄在荒郊野外的惡行說了一遍。聽完她悲哀的陳述,國王簡直不敢置信!他心想:「這個女人如此完美,她的丈夫不識貨、不珍惜,真是愚痴沒智慧的白痴啊!這麼好的女人還不要,算什麼男人?我就收下吧!」
國王心裏有了決定。他勒令部屬清除所有的荊棘,把受困的美女抱下來迎進宮裏當皇后。自從告別惡夫、改嫁國王以後,有智慧、有辯才、知書達禮的美麗皇后每天專門跟全國來挑戰下棋的民女們精研棋藝,所向無敵,每戰必勝。
單身一輩子的國王好不容易脫單,一脫單又娶到天下第一的美女棋后當皇后,每天負責迎戰打敗民間的女棋士的事情很快傳遍全國也傳到梵志耳裏。他想:「是她!皇后絕對是我前妻,不可能是別的女人!她最會下棋,下棋第一名!」原來,梵志本身就是個好棋手,夫妻平常就會一起下棋,把棋藝磨練得非常出色。「既然我不要的女人國王要,倒也無妨。我這就進宮去找她再下一盤棋,順便在國王面前展示我天下無雙的棋藝!」
夫妻之間是不是經年累月對戰競爭棋藝到勝負壓倒愛情?我們不得而知。聽說有個長相如何、身高如何的梵志下戰帖,皇后一聽就知道前夫找上宮門了!既然改嫁已成定局,倒也無妨,就會一會他吧。
沒想到,梵志一進宮不先下棋倒先找碴。他走到皇后面前,開口就是一首你知我知的暗號詩:「髮好長八尺,其眉若如畫;柔軟上第一,當念熟果蓏!」
來這招?皇后一揚眉也回敬暗號詩:「往時婢自在,其志好其所;敬重為第一,劫取為第一!」聰明博學的國王在一旁聽到這已經心裏有數:準是後悔的前夫(謀害親妻、愚痴沒智慧的白痴)找上門了。他按兵不動,看下去。
被前妻借詩開罵,梵志還不死心。「詣閑居龍處,龍象常所遊;於彼相娛樂,當念熟果蓏!」
皇后哪肯依?她再次指責前夫不是:「獨自噉熟果,生者棄與我;是吾宿因緣,梵志所劫取!」
「……」梵志聽到這裏,知道貴為皇后的老婆是再也討不回來了。他心裏湧起無限悔恨,自責良久,但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三角關係終歸菩提
故事開示到這裏,三角關係之謎的答案呼之欲出。原來,過去世的梵志就是現在世的清信士;改嫁給國王當上皇后的梵志美妻就是現在世的清信士正妻;過去世迎娶梵志美妻的國王就是現在世的佛陀!過去生拋棄正妻、正妻改嫁以後反悔回頭來亂,今生也一模一樣!
原典出處:《生經*佛說夫婦經》
-修行筆記-
一、
一切男子女人為我累劫宿世父母。
一切男歡女愛恩恩怨怨終歸菩提大道。
二、
一個有智慧的後夫應該如何面對超愚痴的前夫?
佛位聖人與凡位愚人的俗諦示現有何不同?
佛陀去世後一千年,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這對菩薩兄弟在天竺健䭾邏國出生。在部派見解林立的時代,這對兄弟分別依止彌沙塞部與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業,以博聞強識、研學機理、回信大乘聞名。無著菩薩的高徒師子覺菩薩既然師出名門也成就非凡,密行莫測,才高傲世。這三個大乘行者經常相約發願要以修行功德回向親覩彌勒菩薩真身;無論誰先捨報,只要心願如意圓滿、親見慈顏,都要回來通知其他人。
數年後,師子覺菩薩先往生了。師子覺菩薩往生三年後毫無消息,世親菩薩也隨之捨壽。世親菩薩往生半年後亦沒有任何顯靈瑞相。他們仨人的覩史多天盟約人盡皆知,既然等了三年半絕無音訊,外道紛紛出言譏諷:「什麼嘛!世親菩薩跟師子覺菩薩只會講大話!根本就流轉惡趣、迴入生死去了,佛法一點都不靈!」
八卦流言滿天飛的當下,子夜時分,唯一還在人間存活的無著菩薩正在為門徒教授禪定法門時,燈火忽然熄滅,空中綻放耀眼的光芒,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天人從天而降,一進門庭就頂禮無著菩薩。
「你怎麼拖到現在才來?這麼遲!你現在叫什麼名字?」無著菩薩問。
「我往生後直接上生覩史多天,在彌勒菩薩內院的蓮花中間化生。蓮花才開,彌勒菩薩就稱讚我:『很好,廣慧!很好,廣慧!』我才恭繞彌勒菩薩一圈就立刻下凡來通知您了,沒有故意拖時間!」換句話說,世親菩薩在覩史多天右繞一圈的時間等於人間半年。
「……那麼,我的徒弟師子覺在哪?」無著菩薩又問。
「我在內院恭敬右繞彌勒菩薩一圈時,正巧看到他。他投胎到彌勒外院,沉迷在覩史多天種種天樂享受中,忙得不得了,看都不看我一眼,哪有心思下凡來向您報告呢?」世親菩薩語氣平靜中多少透露出一絲無奈。
「……好吧,他就算了。彌勒菩薩開示什麼法?」無著菩薩問下去。
「彌勒菩薩相好莊嚴,真正是言語無法形容啊!他所演說的妙法義理與師兄您教的無有差異,只是其法音清暢和雅,讓聽法者忘記疲倦,受教者聞法無厭!」世親菩薩如是讚嘆不已。
原典出處:《兜率龜鏡集*上生內院*無著世親菩薩》
爾時,菩薩於音樂殿中端坐思惟:「過去諸佛皆發四種微妙大願。何等為四?一者願我未來自證法性,於法自在得為法王,以精進智救拔一切牢獄愛縛苦惱眾生,皆令解脫。二者有諸眾生癭此生死黑暗稠林,患彼愚癡無明翳目,以空、無相、無願為燈為藥,破諸暗惑除其重障,成就如是方便智門。三者有諸眾生竪憍慢幢起我我所,心想見倒虛妄執著,為說法令其解悟。四者見諸眾生處不寂靜,三世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團絲自纏自繞,為彼說法令其縛解。」如是四種廣大誓願正念現前。
爾時,法行天子及淨居天眾,以神通力,令諸婇女形體姿容悉皆變壞,所處宮殿猶如塚間。作是現已,於虛空中告菩薩言:「面貌清淨如蓮華,功德智慧無能比,觀察女人當遠離,云何於此生著心?」
爾時,菩薩以偈答曰:「我今觀此婬欲境,一切變壞如臭屍,願得永出諸愛纏,不復於中生執著。」
《方廣大莊嚴經˙出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