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受虐兒人口比例第一名的職場:僧團
知識份子在家眾寄了一個很舊的剃度風波新聞連結給我,沒有註記任何個別說明或信件內容。因此,我推定對方知道得不多或學佛資歷很短、很後期,沒有特別回信。關於剃度風波,我個人已經向不同人分別解釋數十次以上,解釋了好幾十年:當年剃度風波的出家眾有高比例都來自有嚴重問題的問題俗家,也高比例有嚴重家庭暴力、父母通姦離異或父母之一方長期嫖娼而夫妻反目不睦、父母畸型反常惡意阻斷子女婚姻、兄弟姐妹出於「私怨」長期虐待手足(舉實例,其中一個個案整群兄姐長期虐待折磨么妹的理由是她的難產出世造成生母當場死在分娩過程,整群年長的兄姐一輩子責怪她的出生害死母親並施以言行惡待,造成她嚴重的精神受虐、人格扭曲、社交障礙、情緒失控)、……各種以台灣早期民智不開的社會不敢面對或處理的家庭功能失調問題。
當初為什麼剃度風波的新聞可以炒那麼大、炒到教界諸山長老反過頭來指責出家眾僧團本身?答案是共業之下都太單純。所謂高中生、大學生是正處在五陰熾盛苦最厲害的年紀,對五欲最好奇也最容易耽溺,最容易被成人世界的情欲本能、社會污染、紙醉金迷吸引,怎麼會寧捨那些人性需要而七早八早出家?當年的傳媒很單純,不會追訪他們的原生家庭;當年的群眾也很單純,不會追問他們的原生家庭;當年的教界也很單純,不會追究他們的原生家庭。所以,大家都很單純,整個戰後受虐世代在「打罵小孩又怎樣?沒殺你就很好了!」的畸型歪風之下把世代之間的虐待折磨身心暴力的「不正常」誤當成「正常」,單純到不知道答案就擺在眼前:
簡單來說,就是一群高比例被家暴、被虐待或受不了父母幾十年婚姻問題的受虐兒逃家。至於為什麼敢逃?因為釋迦牟尼佛的身教就是明知父王反對出家、強迫婚事、鎖城防逃也硬是半夜騎馬出城,逃出王宮,逃上深山,自斷長髮,自行出家。如果當年的希達多王子服從世俗父母私願留下來當一個沉溺五欲女色的王儲,世界上不會有佛法。
之二,受虐後遺症會留一輩子
在僧團裏,到處都能遇到出家前曾被父母暴力施虐或曾被丈夫、妻子通姦背叛、種種惡待的受暴者、受害者;那些創傷都會留下來,養成PTSD,造成很多異於常人的言行暴力反應:語言方面相對負面、攻擊性強、傷害性大;行為方面也一樣有暴力身教影響,情緒激動就容易失控伸手打其他僧眾的光頭或肢體。那類PTSD反應(動手亂打人)沒辦法教,有時只能用力打回去才會讓對方提起一點點覺性「打人不對」;問題是等再過三個月六個月又會忘記,童年從失格父母的家暴身教養成的不良八識種子又會現形,就會再度動手打人。比這更麻煩的是有問題的家暴父母本身教育程度太低且又是打罵型施虐者,完全不會教導正確的社會倫理觀點,造成後代一輩子不會依照正常的社會倫理處理人際關係,很多俗諦觀點都異常、顛倒、跟正常人一百八十度相反,把正常人的長輩當晚輩、晚輩當長輩而表現出異常相反的人際模式。
不只男眾,女眾也一樣。不好的俗家教出來的不當身教會在出家眾身上留一輩子;甚至拖到高齡八九十歲還照舊把打罵新生代當家常便飯,當眾拉著沙彌尼的手邊打邊自誇她直到出家幾十年都還會打孫子,把「毆打新世代」的暴力行為當成可以公然炫耀的事。偏偏俗家教育不好、俗家沒有知識份子、俗家走暴力家風路線的現實一般年老的在家眾看不懂,七十歲的世代看九十歲的世代的做法還誤以為「佛門就應該那樣」!
七十歲的外行居士看不懂,誤以為那是教界、全世界、僧團的通例,就得意洋洋地來告訴我那間道場只要接眾、有居士在場時就只有住持「一個人講話」,其他人都閉嘴。中上階級的原生家庭不會用那種壓迫性、高壓權威性的方法處理不同世代的人際關係;有受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長輩不會用那種壓迫性、高壓權威性的方法強迫晚輩「有耳無嘴」或「當啞羊僧」;大乘道場不會搞到整票新生代法師人人僵著一張無笑容、無招呼、無表情的難看的臉,個個板著臭臉,接眾的氣氛差到讓客僧想逃的地步。那不代表佛教界;那代表的是個別出家眾(尤其是高齡八九十以上的戰後世代,有非常高的比例都在有嚴重家暴問題的俗家成長或經歷過很畸型、很性別歧視、很男尊女卑、充斥身心暴力的夫妻男女關係)本身出生在不好的俗家環境,俗家擁有身心暴力型或權威打罵型的劣質父母。只有俗家非常差或俗家父母教育水平非常低才會養出把「毆打新世代」的暴力行為當成可以公然炫耀的事的後代;而且,PTSD反應很公平地不會因為示現出家相就突然不藥而癒,原生家庭後遺症或夫妻問題後遺症多的是造成折磨出家眾一輩子的惡果。
就為居士夠外行也夠粗心,誤把不正常的道場當正常、把板著臉、僵著臉、不會笑、不會說話的異常、扭曲、錯誤示現當成正常、常態、正解,我就樂得提早退休。正好是一群誤把啞羊僧當正常的老人,也是把教育水平相對低的台灣早期高壓家暴家庭文化當成正常家教的老人,居士的普遍誤解也連帶造成僧眾的誤解,外行的居士只要「啞羊僧」就影響法師順著她們扭曲的認知去養成「啞羊僧」,大家省心又省事地省掉俗諦圓融的知客系統運作剛剛好。既然要讓外行的居士主導法務方向(而且是錯誤的方向)與接眾風格,內行的法師就可以清閒。
之三,SM職場次文化從夫妻父母扭曲的兩性關係開始
SM職場次文化在各行各業職場都有,而且,絕大多數都源自於問題原生家庭的父母本身的錯誤身教,尤其是扭曲變質的夫妻關係。世俗的性學研究在談異性戀關係時常常直言那是有嚴重缺點的性文化,尤其是老舊的男女關係理解常常被誤套SM公式:男根的侵入性與女根的被侵入性造成大量凡夫俗子對男女關係的誤解,誤以為男女關係本身有虐待者及被虐待者的生物特性,把性器官造型、功能做出人文詮釋且誤以為男女關係必然夾帶SM成份。
我舉一個一般沒有出生在外省家族、人口多達十幾二十人的大家庭的人不曉得的事情:從餐桌文化就能分析判斷出原生家庭的性別歧視文化。關於這點,我從童年就第一線目擊,我知道性別歧視文化能鬧得多嚴重。我的祖母是台灣人,高攀嫁給擁有大學學歷(被國共內戰的戰爭人禍介入才中輟沒畢業)的外省丈夫以後一輩子被外省婆婆看不起,而一輩子被三妻四妾兼青樓嫖娼的外省丈夫冷落的外省婆婆教她的餐桌禮儀也一樣充斥滿清的性別歧視:女人負責煮,男人先吃,婆婆先吃,媳婦最後吃。為了情愛,我的祖母非常聽話;只有身為婆婆的女人可以先吃,身為媳婦的都要排最後、吃別人吃剩的或別人不要吃的。她夠老,她能忍,但是等到她把滿清遺毒那套封建吃飯順序原封不動地教給剛嫁進我家的後母時,我的後母就哭崩了,甚至找我哭訴說她在她父母的家裏被寵一輩子,樣樣好吃好玩的她都最先享受才輪到其他兄弟姐妹,為什麼出嫁以後事事樣樣都排最後?甚至比她輩份小的、比她年紀小的、成天不管事又不工作只會喝酒彈吉他的也比她先吃飯?她哭幾次以後就吵分家,無法適應那些滿清遺毒封建規矩,吵到家父夾在不同世代的女人之間日子難過得不得了,最後只能分家。滿清是一個有非常嚴重的性別歧視的落伍朝代,它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性別歧視文化,也擁有驚人爆量的婦女自殺人口比例暨女性自殺身亡人口總數:全球前三名。我個人反對老生代沉迷宮廷劇沉迷到過份崇拜中國王朝的政治偏見或文化迷思;畢竟那些王朝背後扛的是中國女性排行全球前三名的自殺歪風,殺業極重。
看一個人原生家庭程度到哪、父母水準到哪、家人知識水平到哪、家庭社經水平俗諦到哪,看餐桌最準。從性別的安排、年紀的執念、料理風格或菜色取捨、用餐禮儀與擺設、……大量細節都在一五一十地介紹原生家庭累積出來的現世果報。只有中上家庭會為職業應酬社交需要經常上餐廳外食並訓練出嚴格的餐桌禮儀與適應多國料理的餐飲常識,也只有知識份子家庭會特別叮嚀下一代要盡量避免性別歧視言行。
時代變了,台灣社會終於學會對兒虐案、家暴案、通姦案的社會敏感度,拉高社會能見度,提振社會反應度,不再吞忍、麻木、重覆、忍無可忍一死了之。或許,殺人案與自殺案終於有開始案源縮減的一絲希望了?
俗諦上有很多因因果果不是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了了;若嘴上念彌陀、手數念珠彌陀,開口還是惡口,出手還是打罵兒女貓狗,那麼,「淨土」就只是經典裏的兩個字,只是不入心、不受用、跟實修實證了無瓜葛的文字葛藤。二六時中都在親口親手打造「眾生的地獄」的人哪有辦法跟淨土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