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社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8/28

兩種母親


世界上有兩種母親:有母性,沒母性。

第一種,有母性的母親,是指心理上、精神上、社會學層次上具有母德,倒不盡然具足生物學上的血緣關係。兒時我的知己之一就遇過那樣的母親。她的生母在小學時代病歿,父親忙於事業,為照顧她們姐妹而續弦再娶,對象是年紀比她的生母更年輕一些、跟父親一樣從事辦公室工作的高學歷上班族女性。她是我的知己,功課好,頭腦好,我常聽她提到她很喜歡她的後母且相處愉快,後母有相當知識能力、工作能力,而且跟她們姐妹倆很投緣。唯一一次挨揍的理由,她大笑著告訴我,是因為她跟她已經讀大學的姐姐兩人童心未泯、為了搶出租漫畫看擺不平而大打出手、在地上扭打成一團(沒個知識圈女人家應有的家教與千金小姐的儀態),她的後母出聲制止多次無效才為了中斷她們姐妹抱在地上打滾互毆的嚴重錯誤而第一次動手打人。

這裏的重點是在舉例「母性」,不是強調成績總是前三名的優等生姐妹花的現實真面目。

第二種,沒母性的母親,是指心理上、精神上、社會學層次上不具有母德,倒不盡然100%不具足生物學上的血緣關係。長大後我的好友之一就不幸被那種生母誕下,痛苦一輩子。她的母親很晚婚、很老才生下她,婚後夫妻不睦,養沒幾年就跟她的生父離婚。父母離婚,單親媽媽扛家計工作扶養她,再加上她是獨生女,母女關係一直非常緊張,常常吵架冷戰。這種不快樂也不親密的母女關係拖到成年,她終於受不了了,趁母女大吵的因緣攤牌,逼問她的生母為何選擇這種家庭生活?她的生母在盛怒之下第一次講實話,告訴她,她本來就不愛她的父親,只是單純為了想生孩子找個條件可以的男人,生下她就達到結婚的目的,當然不在乎離婚。至於為何一意孤行想要孩子?她的生母的理由為四個字:養兒防老。她說,她希望老了有人會養她自己、照顧她的晚年、不想雇用非親非故的女傭,為了老年打算才決定生育後代。以現代術語而言,不是為愛,不是為親情,不是為小孩可愛,不是為渴望孩子「本身」,而是單純為了自我中心本位的自利動機:生一個人來養自己。據說她一告白,我的好友當場情緒崩潰、痛哭失聲。她一直覺得母親不愛她,從小到大懷疑母女之間根本沒有血緣關係,成長過程很痛苦,最後萬萬沒料到欠缺的不是生物學上的血緣基因關係,而是欠缺母性;出於欠缺母性而欠缺利他、利益下一代的動機與親情,100%為自利而生育。攤牌之後,我的好友心死透了。她麻木不仁地上班賺錢,月月砸幾萬讓重病的生母去住專業長照機構(有牌照的養老院)也不肯母女共住。她說沒感情就沒感情,既然為「投資」老年才生小孩、為「投資」老年才花錢養育她,那麼她就給母親她要的養老資源、金錢開銷。她說,沒有母愛,沒有感情,相處不來,沒有話講,她受不了見面就大吵,把她送去養老院眼不見為淨。至於那筆讓她生活品質壓到最低點的養老院月費天價開銷,她就當成投胎來還債。

世上並不是表面上有母親的身份就一定有母親的人格,不是有當母親的生物學經驗就有社會學上的母性表現;當沒血緣、有母性的母親被歌頌愛戴時,有血緣、沒母性的母親往往落得的下場是晚年從子女言行反應第一手反彈的現世報。

2025/05/25

交通安全是一定要的!

之一,知與不知

以前知道我很會飆車的僧寶們什麼做法?凡出門就常住派車,強硬指定四眾弟子開車護送,千交待萬交待別讓我摸到方向盤。簡直像把方向盤當成毒品一樣,叫我坐在旁邊眼巴巴地不准開車:戒飆如戒毒。

二十年後,已經養成走路或搭公共交通工具、被別人載的習慣。然後突然遇到一大堆老居士貶著一對亮晶晶的雙目問我:「師父,你會開車哦?」

真是沒搭過我開的車,不怕死。年代久遠,都二十年過了,別人問我飆多少,我還要想一下,100?110?130?後來二十年都坐在一旁注意限速標誌寫的是50、60、80或多少的,連當初飆多少都忘了。

之二,輪胎工巧明

中文字是多義字,而且上下文不同或定義不同就指涉不同的事實。

網路上的文章寫的「輪胎邊緣」是指「外圈的邊緣」,也就是車胎外面大圓周、跑地上的那一面。外面的文章寫的「使用不當」是指不看馬路隨便壓過路面雜物或視力不好就到處亂壓過路面雜物所造成的長期磨損。那是理論,純文章。「路況」本來就是重點。

但是,我指的「輪胎邊緣」是指「內圈的邊緣」,是直接連接車體的金屬結構的內面小圓周、沒有接觸到路面的這一面。完全沒有接觸馬路的內圈、只有接觸車體的金屬結構的內面卻漏氣,專業的人才會摸不著頭以後講了一大串專業術語說他要怎麼處理車體的金屬結構。這才是看現場、參與現場,純實務。關於這個部分,上述的專業文章使用的用語是「老化」而不是使用不當;而且「老化」涉及的層面很廣、零件或原因很多很複雜,不是文章隨便打打就行了。

我們讀文章,包括佛學、俗諦、世俗知識,都要懂得思考、判斷、查證、仔細理解文字或文句的文義或文意在指稱什麼事實;定義不同就不一樣。尤其現代社會,每年都在新創新字、新詞、新流行、新講法。

我舉個語言學上的多義字實例:台灣早期很流行的性別歧視名詞「馬子」。男人圈把它當成「女朋友」對不對?但是,知識份子查證語言知識就知道它真正的原意是指「馬桶」或「夜壺」等存放屎尿排洩物的處所。所以為什麼男人叫女朋友為「馬子」呢?因為性別歧視之下把女性都當成噴精液的廢物收集桶,就像馬桶。因此,台灣社會就很明顯有階級差異;中上流社會出身的男性不太會使用「馬子」的字眼,但家庭出身差的男性就常常會叫「馬子」。那也造成很明顯的階級判斷標準,有受過教育的女性很輕鬆就可以從日常生活的說話方式判斷出任何男性的原生家庭背景與社會條件。中文字詞很多都是多義名相,使用上或理解上要很小心。

根據專業文章,其實一般「兩年」就要全面換新輪胎,或者常常使用就要提早「一年」、「一年多」就換一次。應該是說,我們出家人沒有專業的機車知識,再加上超級節省,才會省到這種地步拖這麼久才換新。

之三,老鳥與菜鳥

車輛保固這件事的法相非常神秘。

經查,汽車或卡車的輪胎通常有保固,開定型化契約保固書,平均保固期間為六年。

機車輪胎保固部分則有爭議。一大堆網民自己上網「寫」沒有,但是有經驗的老鳥(例如為人父母者)都說有。機車廠方通常查不到像汽車大廠公開的保固條約明文,機車廠方公開條約的數量很少。結果就一堆小孩子被父母罵,小孩講網路上寫沒有保固,父母講事實上有就是有保固。然後,小孩上網找別的小孩訴苦回家被父母罵:「我爸媽罵我被車行坑,他們說網路上都亂寫騙人的,他們講機車輪胎有保固。」

依專業做法,就是要一間一間找,仔細閱讀保證書的定型化契約的車胎保固條款。汽車大廠通常有,機車大廠通常沒有(列入耗材或消耗品條文裏明文明示羅列「沒有保固」)。總之,就是做愈大、生意愈好的汽車大廠就有保固,售後服務做愈好就永續經營。

隔行如隔山;不知為不知就事前做功課、結善緣、子入地球每事問。

之四,道德勸說與道德衝突

有這個身份,心想:由我來勸發大家考駕照、守規矩、有照駕駛應該很有說服力。

再轉念一想:我這個年輕時代有飆車癮的人(出家以前就常常一路飆破表飆到承天禪寺、飆到指針在末端抖動看不出來到底多快。廣欽老和尚是我的師公),出家後擁有好幾種駕照更開心了,從兩輪升級飆四輪,飆到師兄弟人盡皆知,又很慚愧憑什麼教別人守交通規則?

這樣下文創標題好了:

「我上道,我考很多本駕照!」

請大家不要亂學師父年輕時代的飆車壞習慣,那是錯的!

2025/04/06

刺激2025:關稅龍捲風


【孔子紀念歌】【禮運大同篇】

之一,孔子

台灣人是世界上最了解中國的人,因為,我們這七、八十年以內的學校教育系統都是用「中華民國國家本位」定調國家教育。我們從小到大要默背手畫多少中華民國地圖;要背多少中華民國歷史;還有,要熟記多少歷朝帝王出兵鄰國與世界各國打下的跨洲領土;要背下多少中華民國名人與名著,大家知道嗎?

所謂文化上的「中國」,在政治上其實是種族各不相關、沒有血緣的不同人種、異文化族群去輪流在同一塊土地上爭奪帝位而來;在政治史上並不存在一貫的中國,只有破碎的異族爭權史。好大喜功又好戰的王朝很多,最好戰嗜殺的打出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版圖,而最保守最不行的小帝國起碼也占到東南亞、南亞、東亞、北俄的邊界,在相對穩定的帝國之間充斥各種百家爭權的「破碎帶」,那些數不清的破碎帶裏,最被全世界傳頌的就是「春秋戰國」與「三國」。 

中國是好戰的。

中國在滿清以前經常扮演侵略者的角色,出兵侵略各洲各國。

小心。小心我們的基因遺傳,小心中國。

大家不都一路考試,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考那麼多不都在背帝王戰亂史?大家都知道啊。

在中國歷朝如沙的帝王當中,主張「世界大同」理想的孔子就像是沙地上開出的稀世玫瑰。

之二,互相:崇西洋或崇東洋?

我小時候,少數不諳英文、不會日文、精通台語與台灣國語的長輩們愛批評「崇洋」。

由於我的家族長輩絕大多數有很強的外文能力,不是精通日文就是精通英文並且可以在職場上直接跟外國人對話,所以,聽到家族外的老人批評「崇洋」時,我會覺得頗新鮮。原則上,在長輩有外語能力的家庭裏聽不太到「崇洋」那類批評外國的名相。

我的回答是這樣:「如果你排斥西洋文化,那西方人為什麼要喜歡東方文化?你心裏排斥別人的文化,別人為什麼要欣賞你的文化?你討厭所有用英文或其他歐洲語言表達的生活文化,那為什麼歐美等西方人要喜歡用中文表達的東方文化?」

「討厭」與「排斥」的念頭是相對的,會互相感應、加乘、放大。

那就是為什麼長期高調發明「崇洋」兩個字並公開排斥異文化的中文世界沒有辦法讓中文變成全球強勢語言的理由之一。並不是膚色髮色問題,而是因為心理上討厭、排斥異族又公開表達排擠異文化的負面語言,排斥心理招感排斥心理,惡念與惡念相乘放大,所以相對地無法讓全世界喜愛東方文化。討厭西方人的東方人哪能讓西方人喜愛東方人呢?

之三、告別上海

以下純屬個人淺見。我沒當過公司老闆,不過,有幸與各行各業老闆結結緣,對經濟有一點點概念。

我認為,民主國家應該互相力挺民主國家的正常民生經濟秩序,降低關稅壁壘,確保民主國家內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消費力盡量達到相對「平等」,避免身份「非權貴」亦「非政商世家」的基層百姓被實施高壓專制政體的非民主國家誘惑。

民主制度的魅力在於把貧富、身份、血統、階級、學歷……那些因緣差別盡可能制度化地達成「人權平等」。無論是誰,在民主國家,都不難到7-11以買個小吃、小物、飲料、日用品;無論是誰,都不難也買得起書籍或其他知識載具以求知並改善人生;無論是誰,都可能擁有冰箱、瓦斯爐、廚櫃這些維持基本食物保存進而保持健康並延長壽命的家電或家具。相反的,高關稅的下場是不同成本在賣方、締約方、各盤商、消費端之間的「成本轉嫁談判暨價格動盪」,下場會大幅度改變社會體質:可能會讓一小部分踩在金字塔頂尖的資方大賺,但是也會拉出社會底層的消費力差距與消費級距,且明顯拉大基層百姓的消費能力差異。

換句話說,過份高的關稅的確對少數富人、資方有利,但是,後遺症是必定打擊到基層民生消費力,也就是擴大民主國家內部的貧富差異。擴大貧富差異就會提高階級分別意識與增加社會不滿;一旦人們從生活消費就第一線感知到「經濟力與消費力變得明顯不平等」,那麼,就給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那種相對專制封建但是要窮一起窮、要苦一起苦、要沒人權一起沒人權的體制有了吸走民主國家人口的機會。

當初,上海就是那樣子淪陷的。上海淪陷以前(當身為國家經濟第一把手的政商名流對經濟體制不滿到極點,就會發生政治革命。那也是中華民國赤化並被共產黨分裂成三個國家「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的重要緣起),發生的大事就是通膨。

老人家的口述歷史(家族史)是那樣:「鈔票跟衛生紙一樣!今天幾千塊買一袋米,明天一、兩萬買一袋米,後天要幾十萬才買一袋米,最後錢變成廢紙!大家都在搶食物、囤糧、搶東西,錢跟紙一樣!」

上海在政治上被赤化以前,金融經濟貨幣秩序先亂。民生消費系統嚴重失序,市場失調,民生物資取得困難,物價高漲、貨幣快速貶值,然後,失望的上海人在絕望裏開始唾罵國民黨並選擇高呼社會主義的共產黨。下場就是從市場秩序的瓦解推展到政治制度的顛覆,終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脫離其母國「中華民國」,誕生了文化中國漫漫幾千年歷史裏唯一一個模仿俄國政體的共產中國。

關鍵是民初的軍閥有高比例都不懂經濟。讓不懂經濟的人有政權、搞政治,弄到民不聊生、經濟秩序崩潰,才讓共產勢力有機可趁、顛覆政府、變更國號、獨立建國、脫離母國中華民國以後模仿蘇聯政體並完全與民主國家切割。

之四、內行人

主張美國將為高關稅面臨「美國推升通膨、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的鮑爾是行家;經濟內行講行話。主張希望歐美之間建立「跨大西洋零關稅自由貿易區」的馬斯克也是行家;商業內行講行話。民主,民本,自由,普世人權理想,這些民主國家視為「國家靈魂」的民主核心價值都必須有自由經貿市場作為基礎。

「零關稅」基本上是一種「世界大同」的理想:只要是人,無論投胎在哪一洲、哪一國、哪一地,也無論是什麼身份,都能貼近經濟平等地自由選擇商品或服務。

想想看,就是因為世界上有「關稅」存在,所以各洲各國才各有一群「權貴」買得起高關稅商品或高關稅服務,不是嗎?那就是只有每個國家站上金字塔尖端的「超級有錢人」才開得起課徵高關稅的進口車的理由啊!

課徵關稅有利拉大階級級距與貧富差異。

課徵愈高的關稅,我們就愈遠離「世界大同」的美夢。

之五、關乎利益:利益「政要」或利益「眾生」?

庶民觀點會覺得課關稅就是「官與民爭利」:

關稅進哪?進國庫。

拉高關稅才產生的「多餘國庫收入」哪裏來?賣方會轉嫁成本給買方。何謂買方?所有廣義的下游廠商、經銷商、盤商、零售商、……  乃至消費者,買方是你,買方是我,買方是絕大多數人;廣義的買方包括形形色色的資方與勞方。

直白講,就是大家花更多的錢去買一模一樣的商品或服務,被迫降低消費能力,大家一起多花錢、繞個大彎去養政府的國庫。

然後,很多有「經濟直覺」的百姓會發現課高關稅就是政府跟人民搶錢,繞個大圈圈把錢從百姓手上搶進國庫。

發現「政府搶錢」的老百姓一定上街頭抗議。

哎,表面上講是講關稅,其實就是變相叫各界民間多花冤枉錢一起「納貢」給國庫……  變成變相地處罰基層百姓。

之六、聽聽澳洲企鵝怎麼談10%的美國關稅

「我們只會在腳上夾一顆蛋當奶爸,課什麼稅?」

「父愛萬萬歲?」

「你有沒有手機?我要打給大美人梅蘭妮亞!」

「為什麼要找她?」

「拜託她跟她的帥哥老公求情。就說,我們企鵝一族只會孵蛋、賣萌、溜冰。賣萌又不賺錢!」

「……對哦,賣萌不賺錢哦!」

「賣萌沒收入,怎麼繳稅???」

大美人梅蘭妮亞啊,美麗佳人,第一夫人,好好溫言軟語跟妳家老公談談,解救全世界吧!

2024/12/16

女身為苦:淫欲,淫獄

一、童婚傳統:戀童性癖(姦童癖)的傳統遺毒

善心人士常常貼文希望大家聯署反童婚並解救落後國家的女童。這代表聯合國對那些國家無能為力,只能透過國際社會連署施壓。

童婚的意義是指一個國家有集體戀童性癖的傳統,世世代代以姦淫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歲不等的女童為樂的性癖好在國境內普及到當成正常,才會把姦淫幼童的性交行為當成婚姻內容。

幾千年、幾百年的傳統代表祖先留下好幾百代人口都是建立在姦淫幼童的生育傳統,男老女幼,每一代的男人都對母親是個被老男人姦淫的女童被強迫受孕的社會事實習以為常,母親以兒童之身被強迫結婚、被強暴懷孕,在那種畸型的父母關係下成長的下一代兒子就會覺得戀童姦童行為很正常。一個人邪淫會覺得是邪淫,整個社會集體邪淫就會把邪淫當成「性文化」,共業的業障就得以存續,除非其他文明社會、文明國家的觀念有辦法轉掉。

我們的社會不久以前還在採用三妻四妾雜交婚制。若非我們的前輩大量留學將歐美單偶制婚姻帶進民法法典,也一樣改不掉舊式的雜交婚觀念。共業之所以是共業,在共業「文化」業力裏是沒辦法脫身的。

佛陀本身就出身在有後宮、有雜交婚制的古印度。他沒有在古印度的雜交婚社會裏主張單偶制婚姻革命;他的做法是一邊教導不邪淫、正淫,一邊以身作則不淫欲。世俗人雜交,佛陀行梵行不淫,雖然本身示現不淫,但是也不去搞革命推翻世俗人堅固執取的雜交多P婚姻制度。差是差在這裏。宗教系統沒有解決雜交制度,解決的是法律系統;道德也有做不到的事。

有的女居士會過份美化佛世。佛世是很恐怖的社會:性別歧視嚴重,雜交後宮婚,娼妓人口比例很高,童婚盛行,遍地小媽媽。佛經譯文的確翻譯很美,不過,美是美在諸佛梵行的清淨佛國,古印度本身是相當苦難的社會,尤其印度女性,吃了非常多的苦。

二、買辦婚姻傳統:婚姻強暴下的創傷世代

女人對母親的「心結」要放下不容易;尤其是為了母親沒受良好教育、被母親基於老舊執念逼出嫁又嫁到惡夫而受盡苦難的女兒,很難很難放下心裏對母親的怨恨。

不過,在華人圈,很少有母親願意親口向親生子女坦白當年是怎麼懷孕受胎的緣起;守口如瓶到往生,女兒根本沒有機會原諒生母的無知,不知道為什麼生母會愚痴無明到逼涉世未深的女兒嫁給她一點也不愛又不好的壞男人。

說個真實故事。有一個涉世未深的處女出社會工作,被一個花心男人騙婚,愛到就嫁,嫁了才發現表面上穿西裝假扮上流的男方實際上只是一個豬肉攤老婦的獨生子,目的是騙個傻女孩去陪老母親以節省長照開銷。沒辦法,陪婆婆殺豬賣豬肉幾年,陪到被交了小三的惡夫逼離婚。離婚以後身心受創又不敢求償,回社會上班,又被職場整票觀念落伍的女同事們逼婚再嫁。中年第二次出嫁完全沒有愛情可言,只是純粹應付社會壓力,跟丈夫上床感覺上像被陌生男人強暴性侵(典型的婚姻強暴)又基於有一張結婚證書不敢拒絕履行義務(典型的誤解夫妻房事義務的法律定義),撐到懷頭胎要求分房,從此一直跟兒子共睡一房,一輩子跟二任丈夫分房過無性生活。可是,她對親生兒子,唯一的兒子很有母愛。她瞞了他一輩子都沒告訴他,他的受孕是在她自覺被婚姻強暴的脅迫痛苦下的強暴懷孕產物。

當一個女人內心潛意識憎恨生母強迫她出嫁受苦時,她可能一輩子想都沒想過她的生母本身、她的親生父母之間的婚姻關係到底真相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樣的劣質婚姻品質與錯誤兩性觀念才會打造出逼迫年輕女兒出嫁的親權濫用?老一代的確很多婚姻不幸;但更不幸的是老一代有高比例不曉得他們的母親當年的婚姻關係實際上是非自願的婚姻強暴受孕,而且基於單純的母愛或兩性觀念上的無知一輩子不敢跟親生子女說真相。

假設說,親生母親當年就是買辦婚姻傳統下被迫出嫁、嫁了以後一輩子吞忍婚姻強暴又在婚姻強暴的無愛性行為裏受孕生產,被母親強迫出嫁又婚姻不幸的女兒願不願意原諒她?

那不是單純的「沒有讀書」而已。那是人類幾千年用原始人般的獸性直覺處理男女關係的惡果,造成老生代男女兩性同床異夢、人生價值南轅北轍。現代人受的文明教育是學會判斷動物淫欲本能跟文明教養性關係有很大的差異,學會分別動物性的交配跟社會化的感情欲望有哪不一樣。

婚姻強暴是邪淫,也是犯罪。老生代(也沒多老,當下五、六十歲的婚姻強暴受害者還是不少)本身連基本的婚姻品質都沒有,無愛婚姻式的空殼婚姻比比皆是,會亂處理子女婚姻、濫用親權、亂下決定也不意外。

對那個世代,與其憎恨其無知,不如同情其無知。老生代有高比例一輩子都在過婚姻強暴人生,很悲慘。

我年輕時,曾讀過一本很不紅的書,一本學者著作,內容有台灣民間的老婦田野調查,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刻。女性博士學者去訪問非常老的老婦,老婦對著孫女級的博士學者訴苦說,她那麼老,嫁人那麼久,幫丈夫生一大堆兒女,一輩子不曉得什麼叫性高潮。她不願意,也不開心,更不享受,只是單純地應付丈夫的肉慾而已,一輩子就只有她的丈夫片面享受淫欲的快樂,她只是洩慾工具與生產機器。台灣有多少老生代婦女是過那種悲慘的婚姻生活?那種口述歷史沒帶半個法律學術名詞,但是它就是經典的婚姻強暴個案的活生生民間實例。很可怕哦,拼命生小孩,可是那一堆小孩就是母體經年累月被婚姻強暴的活證據。

三、淫為家業:毒不解毒

古人邏輯不強,沒有思辨訓練,隨文入觀不夠還要思考。誦經很耗腦力在此。

佛經處處談「對治女色」,這是對的,要成佛就要過這關。問題來了,問題是經文常常要求或指導男性修行人要把女性當成母女姐妹六親眷屬以對治對女體的貪染淫欲雜念。這種粗念就是沒有思考的下場:

母親之所以是母親,緣起是她願與父親行淫欲、懷孕、生產。

女兒之所以是女兒,緣起是妻子願與自己行淫欲、懷孕、生產。

姐妹之所以是姐妹,緣起是父母重覆進行性行為,才能在出生自己之前與之後又誕下其他女性手足。

六親眷屬之所以是六親眷屬也一樣,只有稀有的例外是實驗室試管嬰兒,絕大多數都是建立在夫妻婚姻性行為而出生。

拿淫欲的果報(人類的血親關係建立與生殖流程)來對治淫欲的緣起(人類的淫欲心與貪淫之念)不就是喝毒藥解毒?要怎麼解?母女姐妹的身份緣起就是從性行為開始的,肯定母女姐妹的存在本來就是間接在肯定在家淫欲關係。

保險的講法是通通想成「未來佛」、「菩薩示現」、「將來的出家眾」。要是一直打心念在母女姐妹,妄想打久了就會回頭肯定世俗婚姻家庭,最後反而難現出家相,連出家相都現不了怎麼成佛?哪尊佛不是示現比丘身?

四、出家命:沒對象嫁不掉就叫「好命」

早在常住期,山上就刻意找老和尚最早剃度的、排名十名以內的尼眾弟子帶我,一路照顧到我剃度。人家老前輩,天天相處,覺得我是武將來投胎;後來又想想不對,這世是個書呆豈不是?她老人家就改口:「傳X,我看你是文武雙全哪!」

文武雙全,這是我家長老尼級師兄弟給我的評語。所以,騎馬打仗的宿世習氣強烈,不肯讓我當馬騎又不給我當將帥的男眾都不及格。父權社會共業之下以男體為尊為貴為驕傲,誰要當馬給人騎?

不必算命,不必迷信,這個就叫天生的出家命。

2024/12/15

買辦婚姻:不只是童婚


國際級的救援組織年年為像人口販運手法一樣賣給成年男人放肆姦淫強暴的可憐女童請命,疾呼全球各國正視女童被踐踏的兒少基本人權與性權。當然,當下全球目光焦點集中在保留一夫多妻制、童婚制、買辦婚姻、物化婦女且視婦女為「物品」的落後國家對女性人權的侵害,但已經很少人回顧不久以前還在華人圈盛行的買辦婚姻。華人的買辦婚姻只差在不是「賣」女童,而是濫用親權強迫性成熟、介於十六歲到十九歲之間的少女或才成年滿二十歲、對性自主權沒概念的女人嫁給她不愛也不要的男人。華人的買辦婚姻下場嚴重性不亞於落後國家的童婚。在童婚國家,女童出嫁前被集體送去新娘學校/補習班惡補性行為知識,起碼處女出嫁還是對性交行為有基本概念;觀念保守但行為很不保守的華人圈相反,處女出嫁被賣進夫家常常無知沒常識(那種家庭通常沒什麼教育資源也供不起女兒讀書受教育),初夜等於強暴,在充滿恐懼感、排斥感、髒污感、厭噁感之下強忍直到懷孕生產,嚴重的個案出嫁幾年以後就產生精神問題。

依嚴格的佛法詮釋,第三人逼迫女眾跟她沒意願性交的對象行淫欲構成邪淫,無論有沒有外掛婚姻形式。準此,沒有性自主能力也沒有選擇配偶的自主權的女童被逼進童婚是邪淫,被父母賣女換錢、用女兒一輩子的行房淫欲義務交換女婿金錢對價的買辦婚姻也一樣是邪淫。跟性交易(古印度視付費性交易為正淫,唯有婚姻革命後採行嚴格單偶式的現代人才改視為邪淫)不同的是性工作者賣身賣給多元對象,而且是性工作者自己選客人的不同對象;童婚跟買辦婚姻是由愚痴的父母把女兒「賣」給固定的丈夫,被父母以婚姻形式賣掉的女童、少女、初成年的女人對丈夫人選完全沒有自主選擇權。下場就是表面上是婚姻、出嫁,實際上是賣給沒有愛情的陌生男子一輩子強暴或當一個表面上好像有夫妻關係的性奴隸。那麼,悲慘的女性除了自殺、逃婚以外還有其他選擇嗎?有,華人圈自古至今一直有相當比例的比丘尼是為逃婚(逃避被父母賣進買辦婚姻)的惡運而出家;尤其是日據時代到民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之間的世代,不少都在介於十五、六歲到十九、二十歲的少女年紀逃婚出家,我們都還有因緣認識並聽她們本人分享逃婚出家始末。也有沒逃成又不幸成功被賣掉的惡例:初夜等於被陌生丈夫強暴,婚後一直在連續強暴關係裏恐懼,拖到懷孕生子就求分房,夫妻沒有感情無以為繼就過無性生活,丈夫忍無可忍就通姦求離婚,最後女方離婚出家。

性別歧視的根本邪見在於視男人為「人」、視女人為「物」,而且是強調女人是男人的「物品」:出生後是父親的所有物,出嫁後是丈夫的所有物,生兒育女且香火成人後變成兒子的所有物,一輩子都當別人的東西,活得不像人。買辦婚姻的惡果不只是身體上的連續性侵害或長期折磨的怨偶關係,最悲慘的是鬧到失婚、離婚、通姦找出口以後留給女方一輩子治不好的精神疾病與人格異常。那也相當普遍、司空見慣。最明顯的受害症候群之一就是一心求速死:表面上好像很精進念佛修淨土宗,實際上就是不敢自殺、拼命念佛祈求早點往生且脫離這輩子跟丈夫子女之間的家庭關係;在對婚姻家庭徹底絕望的前題下把淨土法門當成祈禱早日死亡善終的合法方便。世俗可能會歸類成婚姻受創者的憂鬱症或躁鬱症,但是有宗教接眾經驗就深諳遠非僅僅如此。那已經不只是憂鬱症或躁鬱症造成事主對死亡的期待與渴望,而是「準性犯罪」或「就是性犯罪」的買辦婚姻裏經年累月被名義上的丈夫強暴的婦女身為連續強暴受害人的嚴重身心受創反應。會造成那麼多婚姻強暴悲劇的主因是民間性教育太差、差到有高比例的婦人誤以為只要表面上有一張結婚證書就「代表」她有跟丈夫性交的義務也「代表」只要丈夫想要性交她就必須100%服從、配合、就範,哪怕她心裏不想要或身體不舒服或根本就是不愛也不喜歡丈夫的人。已婚婦女人口當中誤以為結婚以後夫妻性交就不需要同意權的比例驚人的高(尤其老生代),那也造成不少已婚婦女嫁人多年以後開始出現精神疾病、吃精神科藥物、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心身症的臨床症狀,看醫生拿藥時羞於談真實的問題,拖幾十年拖到跟丈夫離婚或丈夫往生以後才終於敢找比丘尼訴苦。為何終於敢訴苦?

一、比丘尼沒有丈夫,不在世俗婦人的夫妻八卦圈。

二、比丘尼也高比例曾結婚生育,高比例經歷過婚姻失敗經驗也深諳其苦。

三、比丘尼跟任何男人都沒有性關係,能夠理解其他不想跟男人再持續淫行的受害婦女的感受,也不會像世俗婦女一樣彼此宣淫、互勸淫交、積極拉媒物色男色。

不過,物極必反。女人只要拖到七老八十、沒有女色可貪可圖可戀可欲時,作風就一百八十度變了。老法師就曾親口說過:「沒關係。我現在人老了,人醜了,沒有關係。」年輕貌美時,眾人執色,很多事情都要小心;等到人老色衰、已經無常變化成眾人公認起不了色慾反應的老年肉體時,許多以前不敢做的事就會放手去做,而且做了以後眾人也零意見。舉個實例,在任何大乘道場,年輕女眾法師學南傳系統公開光腳板都不行;露出腳趾頭、腳丫子、小腿都不可以。相反的,一樣是大乘道場,七老八十為方便或為疾病亮出裸露的腳時,又皺又醜地遍滿老人斑,沒有人會有意見。眾人堅固執著的不是「裸露的腳」本身;眾人堅固執著的是「裸露的腳」向上延伸是不是連著一張年輕貌美的臉與其他青春誘人的器官;眾人打妄想的不是「裸露的腳」本身,眾人打妄想的是「裸露的腳」長在有沒有美色淫色魅力的女人身上。總之,第一堅執身見妄想。

在五濁惡世共業裏,高達99%的人是依肉體起分別心度日,終日在男女老幼四大色相上起分別建立俗諦人際互動規則,憑心法度日的人口比例非常低。執身執色故,世俗的婚姻悲劇代代相續,為買辦婚姻逃婚出家的真實故事代代上演,被婚姻家庭逼瘋的女眾代代量產,而正在這樣的末法時代,心法始終為云云受苦有情留一盞不滅的心燈。

2024/08/08

流動的性別:Wild Cats/Catwoman Can Help!


貓族你們準備好了嗎? 
亞洲貓科大復興 由台.印.英.日聯手發起跨國保育活動
前進印度.日本.婆羅洲 帶您進入貓科動物的現在與未來!
【Wildlife】20240808|三立製作


Batman Returns
Selina Kyle Transforms into Catwoman Scene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從奴性覺醒到貓性覺醒都是女性覺醒之路。覺悟吧!

始覺不離本覺……

流動的性別:玫瑰篇


Ruby 'The Thorn' Rose Vs Yi Sia


Break Free - Ruby Rose


BTS of 'Break Free'. A short film about gender fluidity.


Ruby Rose, Gary Go - Guilty Pleasure

Suicide, I'm on a mission
To feel alive is my ambition
Become a part of each other
All I see, return to cover

Save me, save me from myself
Save me, save me somebody else
Save me, save me my guilty pleasure

From the start I had a vision
I tried to talk, you wouldn't listen
I've around every rhythm
But you're the beat that makes me listen

Save me, save me from myself
Save me, save me somebody else
Save me, save m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forev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forever)

Tried to live, I'm in denial
I'll take you home in every style
Born to grow into each other
I'm almost here, return to cover

Tell me, tell me that it's okay
I don't want to feel the shame
Save me, save me my guilty pleasure
My guilty pleasure
My guilty pleasur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forev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We belong together
You're my guilty pleasure (forever)

Suicide, I'm on a mission
To fell alive is my ambition

I've been around every rhythm
But you're the beat that makes me listen


Ruby Rose + Keanu Reeves
Training Their Fight Sequences
For 'John Wick: Chapter 2' (2017) 


Pitch Perfect 3 (2017)
Zombie Apocalypse Scene (3/10) 
Movieclips


1UP Trailer (2022) Ruby Rose, Esports Comedy Movie

流動的性別:夫妻篇


很久很久以前,遠在我只是一個球痴兼書呆的年輕歲月,曾經在一個非常勵志的友人家裏見過一對很特殊的夫妻。他們跟她認識多年,夫妻是她的前老闆、前老闆娘,臨時帶他們的小女兒來找她。一開門我立刻眼睛一亮!那一家三口簡直是電影裏走出來的人物!

男主人戴墨鏡、穿美式電影男主角式的花襯衫與黑色系名牌西裝,渾身上下散發超級富裕又有一點點義大利黑手黨般的大哥氣場。女主人跟丈夫「相反」:俊俏的男式短髮捲捲的又挑染,豐滿的寬肩、運動員式的身高、渾厚結實的肌肉藏在白色西裝裏,打了一條非常有品味的領帶,腰際圍著很男性化的時髦腰帶。我何時發現「她」的性別?穿芭比式洋裝的可愛小女孩很害羞,不停地張口叫喚「馬麻」二字並往她懷裏撲過去,擠在她懷裏偷偷看我。夫妻來找朋友談公事,低聲交談後喝喝茶就走了。「馬麻」是貨真價實的女性、母親、小女孩的親生母親;但是她的長相與造型若放在男眾圈的話比一半以上的生理男性更帥。

送走他們以後,朋友跟我解釋:前老闆、前老闆娘是她的貴人,幫她很多。原本前老闆娘也是員工,天生愛穿男裝、剪男生頭,工作幾年後嫁給老闆生小孩,婚姻非常幸福。說著說著,朋友大笑起來:「看他們的外表,很多人第一次見面都以為他們是一對gay!我老闆一直都知道她愛穿男裝,婚前婚後都沒變……她長得很帥哦?身高又高……我老闆追她的……他覺得她很特別……」生理女性,異性戀,女性器官很正常,順利生下貌美的女兒,當女朋友、人妻、人母,但是,論外表帥到贏過一半以上的男性人口。

人生總要見見世面,對不對?

性別是一種社會化的表演;一種文化扮裝。

2024/07/19

直到人類滅亡:香港小機場,失業文青風

 


直到人類滅亡

親愛的 末日來了 你說怎麼辦?
我們開始儲糧吧 你喜歡吃的 都為你備好
趁假日一起到野外去 預早尋找神秘的洞穴 好等末日前藏起你與我
你說你還未去過歐洲 還未看透我的臉 還未與我好好瘋狂過
我說九月一起去巴黎吧 在末日前嚐一口香榭麗榭的熱朱古力
或到王爾德墓前畫一幅畫 一起模仿波德來爾的遊蕩生活
親愛的 末日來了 你說怎麼辦?
我說讓我們緊貼著 在高山盡頭 看城市殞落
你說你害怕從高處墮下
我說我會牽著你手 保護你到最後 直到人類滅亡


社會主義青年 (Live)

基本上我只是一個隱蔽的青年
如果你決定要和我發展
我們也許不會經常見如果見
我也只會帶你流浪到海邊
然之後告訴你我的一個重點
我的重點是我沒有錢
所以先至帶你到海邊

基本上我經已不算是一個青年
而且我都不適合表演
這一點也應該很明顯
表演時不知望向邊
表演時不知應該望向邊

基本上我是一個傾向社會主義的青年
雖然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只看過一遍
但世界需要改變
不要讓我失業超過半年


畢業變成失業 (Live)

一畢業就等於失業
一畢業就等於失業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七個月見左三十九份工
搵份工仲難過搵老公
我今日只想留在家中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見工見到入左去東涌
點知份工要去掘山窿
我今日只想留在家中
聽見同學逐個搵到工
但我仍在尋尋覓覓中
沒有人比我更加燶
不幸正與我結伴中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之後見岩份工以為好輕鬆
因為份工基本上係無人工
我今日只想留在家中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shoo do do do do do do do
一畢業就已經失業
一畢業就已經失業


豬隻在城中逐一消失

昨日在北角
今日在鰂魚涌
它們一隻一隻
迷失了路途
四處閒遊
它們一隻一隻
闖進了禁區
大禍臨頭
人類普遍怯懦
一旦遇見豬隻
便如臨大敵
先發製人
一擊 二擊 三擊
不求活捉 只求了結
它們驚叫 逃亡 無力反抗
最後倒地身亡
人類終究地位崇高
可以主宰一切
豬隻感到無力
只能默默承受一切的不公平
對於豬隻
社會對它們做過甚麼
我們對它們做過甚麼


駱駝

Pero yo nunca me ha olvidado espana y siendo
Cada vez al extranjero se vuelvó uno más español

(But I have never forgotten Spain. And every time I am overseas, I come back even more Spanish - Picasso )

哪種形狀?哪種色調?
哪種程度的悲傷出現這天?
哪種成份?哪種級別?
哪種濃度?可否講得具體點?

我再也沒有見過庇理羅士
百幾年前一個猶太人每日由山頂騎駱駝去中環返工
直到纜車出現

我再也沒法踏進水上皇殿
唔知點解從來都冇去過
我都想知我識嘅人 係咪得我冇去過呢個香港景點

當時有人話庇理羅士轉咗坐纜車之後
駱駝好抑鬱
喺山頂跌落懸崖自殺

珍寶船結業之後
去到公海好似有意識咁
直接沉沒海底裡面

水星 藍調
咖啡 激烈
半山 重疊
交響曲
工廈 雨天

聖經 沉默
結他 閃電
晚安 同學
衣帽間
沙漠 海邊

納粹去問了這位鬥牛勇士
「幅畫係你嘅作品?」勇士話 「唔係, 係你哋嘅作品」
一個寒冬畫室裡面

你有沒有聽過幾年前這事?
「丐幫有幾多人唔係由我決定, 係由皇帝決定」
回答記者嘅學生高票落選那天

之後幅畫去到唔同嘅國家展覽
每次搬運都有痕跡留喺幅畫上面
至於個學生
無人見到他去了哪邊


嘔吐 (Live)

你說最近看沙特的《嘔吐》
但那主旨卻掌握不到
夜蒙住了燈光 撲克牌亂糟
我也看這書每當苦惱
我也不懂得它的全部
每次看卻會對他除帽
這種感覺不去表達也好
想表達也找不到辭措
每次派對我都會很早到
預備了時間給盪失路
遲到不應該感到自豪
某次看到不好看的show
想起那時光跟你虛度
聖誕睡著看的芭蕾舞
彷彿新世紀正要來到
彷彿因此使你要嘔吐
看見退休的歌手逛港島
他眷戀的風格已變味道
下午是漫無目的潛逃
給我一個肉身可擁抱
給我一句詩走這段路
醉鄉路穩宜頻到
這種感覺不去表達也好
想表達也找不到辭措
彷彿新世紀正要來到
彷彿因此使你要嘔吐


Tu me manques, tous les jours, tous les soirs
我把你的名字
栽種在一株李樹下
讓枝葉伸展
向天空表白
我無從訴說的愛

Je vais traverser la rue pour te retrouver
你給的功課
我都做完了
學會了
如何撒嬌
如何獨自睡覺
如何點煙
如何和不相識的人聊天
如何離去
不驚動任何人

Je me souviens de toi, comme ça.
我記得一些周日的早上
我記得一些醒來的感覺
我記得一些城市的清晨
我記得你長長的眼睫毛
我記得他安靜的呼吸聲
我記得對街樓房的光線
我記得陽台上的灰鴿子
我記得深夜的便利商店
我記得戲院裡你的側影
我記得
我怕我將不記得


2024/02/14

214 Part 3 愛的總統府,國家級情歌

我這一生,頻繁路過總統府的日子至少長達十幾年以上,起碼在總統府前來來回回一、兩萬遍之多,對於那棟氣質優雅的國定古蹟裏面發生的故事超有興趣。難得初五有閒,欣賞一下我國史上最美副總統的專訪。怎麼會長這樣……像人一出場時,背景音樂就會自動響起小田和正的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似的!


【新聞觀測站】新年新氣象!
準副總統蕭美琴選後首度專訪!
胡婉玲主持|2024.2.10

本想應景分享我國史上最美副總統蕭美琴小姐獻唱情歌的影音,通常只有截取其中幾句的新聞播放檔案,找不到完整版,只好羅列幾首她唱過的國家級情歌:

Céline Dion 的 My Heart Will Go On
江蕙的家後
王識賢的雙人枕頭
……

然後,突然發現台灣網路上一大串八卦都在猜她的男朋友是誰。吼,這就是台灣人不了解當代性別平權主張與女性人格尊嚴的地方。依美國文化,人與人之間窮追猛打戀愛結婚懷孕生產那些私生活被定調為侵犯隱私權,在美國當地文化被視為一種沒有教養的失言;連初見面的陌生人都不敢無厘頭問女士們是單身、有伴、未婚、已婚、沒生過小孩或有生過幾個小孩那類涉及身體隱私的探問。

師父觀點是這樣:台灣鄉親哪,你管人家副總統的男朋友是誰?你管好你自己的男朋友是誰、法律婚的老公是誰、事實婚的伴侶是誰、龍年要不要加緊拼個小龍女、小龍子、龍鳳胎、龍來偶像團(三胞胎以上)就好了!

2023/08/15

流放

數月以來,在家眾為爭執「物化女性」的言行而爭議不休。為息諍,我談一個現實公案。

所謂「物」化是好聽的講法。事實上,精準地說,父權社會的傳統女性角色定位就是「淫」化:當性伴侶,當懷孕者,當生產者,當育幼者。欲界共業下,以前古代絕大多數女眾都是文盲,「淫」化又聚焦性吸引力,最後就扭曲成用美色與生殖當成女眾的生存意義的畸型社會觀感。也就是「物」化,變成父權社會的性工具。

我剛出家時,才踏出佛研所領執事,就有一個白目的男眾法師帶他俗家整票大學同學跑來知客室櫃台看我。他就當著他整票老同學跟我自己整票佛研所同學的面高聲說:「長這麼美,出家好可惜!」

他那一講,他自己變成男眾僧團內部的大笑話,每逢法會動員時我們幹部桌一桌比丘、一桌比丘尼時,我就可以當場聽他怎麼被他整群比丘師兄弟嘲笑。笑沒多久,我的師父直接出手把他調到國外;從此執事上跟我「以國為距」。但是,他把他自己鬧成大笑話還不只如此;還傳到功德主圈。知情的功德主私下留他錄下來「寄放」的清唱梵唄CD,問我要不要聽。我當然不要。我會交待其他法師「不要對外透露我人在哪裏修行」都有我的道理。家師在世時還可以把麻煩調到海外一調八年十年看不到我的人,家師往生後誰來收拾業障?

所謂「物」化女性,就是「淫」化。而「淫」化女性,在欲界第一執念就是女性美。美不美連動淫欲心。這就是為何我對境緣的了解又快又猛的主因。

舉例而言,先口頭誇我「漂亮」;誇沒幾天就開始講妹妹嫁到有錢人家而弟弟單身未婚;再講沒多久就把單身未婚的弟弟叫來道場還特別介紹給我看;再來就「法界」過招了。我問的是,你單身要不要出家?

這裏是欲界。欲界,第一執淫,為淫執色。凡夫僧也一樣;心裏心心念念還在幫世俗俗家家人著想的凡夫僧也一樣!沒證果,想的就是世俗諦上的思路,執著香火,執著男丁,執著幫俗家男丁結媒留後。

法師的想法:你要不要出家?

世俗凡夫僧的想法:弟弟單身沒對象…

法師的想法:你要不要供僧?

世俗凡夫僧的想法:弟弟要賺錢生活,你要不要買他的商品?

以出家法、出家僧的度眾立場處理「在家居士」跟以世俗凡夫僧戀家的情執想法處理「俗家親眷」是兩碼事。要是用世俗人的想法處理就會變成幫世俗親眷拉媒找財路。

我的師父是證果的高僧,這是公認的事實。他處理的手眼是果位高僧的手段,那也是他老人家有辦法帶一兩千個徒弟的道理所在。

2023/06/21

無始無明生死流轉根本:淫欲

一、萬惡淫為首:龍樹菩薩傳

性犯罪行為人在修行方面有一位非常勵志的懺悔改過典範:龍樹菩薩。據算是通說的傳記,龍樹菩薩在學佛修行以前示現成非常好色的男人,好色到結夥施隱身術偷進後宮染指帝王的女人。結果龍顏震怒下令格殺勿論,其他性犯罪行為人都被抓包殺死,只有他逃走倖存,從此痛改前非戒掉淫欲走上修行道路。

龍樹菩薩的傳記裏描述的是性侵害:用隱身咒邪術加身以後故意侵犯很多個帝王的後宮老婆,至於意圖多少、未遂多少、既遂多少在各個不同的文化地理語言區域、宗派系統、譯經版本則有出入。(台灣後期有出「漫畫版」,不好意思描寫成性犯罪,改編成青梅竹馬戀人被拆散後男方用隱身術混進後宮找舊情人的初戀版本。不過,那是刻意改編的兒童版,跟論藏佛教傳記內容出入很大)依國法,那是死罪。但他逃亡後沒自殺、沒自首、沒結婚生小孩,選擇痛改前非、單身梵行修行一輩子變成八宗論主,到處破斥外道、闡揚正法。

絕大多數人都是父母淫欲所生,科學辦法試管嬰兒很少,偷偷用複製技術人工合成的複製嬰兒或許可能有、但一般人不會知道。有任何人會因為父母之間的淫欲行為態樣或性癖而攻擊父母的性行為嗎?不會。每個人都很清楚父母之間有淫欲關係、因為淫欲關係而有生殖行為生下子女,但是從該淫欲關係為中心向外開展出來的卻是種種道德天條:感恩,報恩,尊敬,孝道。事實上,有的父母之間的閨房之樂內容也相當顛覆傳統八股形象;但是社會上不會去攻擊那些。從子女的角度而言,父母的淫欲建立100%的生命利益,百分之百利己也符合自己的我執,所以子女通常對父母的淫欲行為給予百分之百的肯定。傳統性道德或相關國家法律規範或文化環境、民情風俗的拘束力的確打造了充斥矛盾的性行為價值觀,乃至於台灣民間世俗人(有婚姻關係在身者)甚至會公開發表以下的性行為尺度:「(宗教上)會肯定的性行為就只有夫妻之間有婚姻關係、會生育後代的性行為,其他都不贊成。」換句話說最保守最老舊的古老宗教價值觀下只肯定為生殖目的而建立的淫行,對純粹出於愛情或享樂而避孕的性關係或沒有愛情、單純是消費買賣或犯罪侵害的性關係都不贊成。

但是,諸如此類在道德系統內部建立的複雜多重標準在現代心理學分析上不見得對人類百分之百有利;精神醫學認為人工的社會化過程對淫欲行為的矛盾衝突價值觀是現代人精神疾病人口比例很高的主要成因之一。有些流派認為人類社會對性行為複雜矛盾雜亂無章的觀念或多重標準在社會化過程打造絕大多數人的心理衝突或早期創傷,而那些隱而不現的成長創傷或壓抑、壓力、防衛機制則構成精神疾病的溫床。

假設性犯罪行為人達到必須執行死刑的嚴重程度,司法審判會有處理。但沒到那種惡性重大、罪孽深重、必須處死的地步以前,通常判刑給改過機會。萬一是嚴重的精神疾病造成淫欲失控或事涉戀愛婚姻亂倫家暴等又有別的處理;看個案。

人類社會對性行為的價值系統的確充斥矛盾、衝突與社會控制、社會制約、社會化壓力、人際壓力。一了百了就一輩子遠離性生活算了,何必為了淫欲付出高昂代價?不值得,那就戒掉算了。世間為淫發瘋的事很多;因為丈夫通姦一輩子瘋掉的很多,因為性犯罪創傷太大瘋掉的很多,被惡質成人賣去從娼的雛妓從此瘋一輩子的也有,死於性病或馬上瘋的千古人口超多。淫欲對人類有害,只是困於「淫欲可以生產人口的現實業力」之下,國家機器不得不代代美化、宣傳淫欲而已。

Me Too讓大家一起面對現實是好事。人間的正淫比例事實上比邪淫少,為淫欲痛苦的人口遠遠超出為淫欲快樂的人口。除了製造人口一事有利以外,淫欲在非關生殖的其他地方常常製造人類的巨大痛苦。那是事實。

二、當 Me Too 遇到 Love/Loved Too

沒有愛情可言的叫Me Too。

有愛情成份的愛恨情仇叫愛情糾紛;愛情業障又分類為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吵架當下就現在進行式。萬一是愛情糾紛就放給當事人去吵;萬一又有事涉約會強暴或恐怖情人、伴侶暴力讓他們去找司法界。情侶一下子要好、一下子分手,身體與心靈都無常。天曉得心有不甘吵一吵會不會盡釋前嫌又舊情復燃再續前緣交往?天曉得一下好一下分鬧到老了以後會不會突然一起去結婚?到底是有犯罪情節還是想吵一吵再度交往以後論及婚嫁要問情侶兩個人。

單身事很多。反正不出家,想要人生單純就一對一去結婚、定下來不就得了?

我們這一行,夫妻吵架不選邊站;橫豎吵完了夫妻還是同一國的,別人都是外人。情侶吵架更是;情侶有相當可能性以後會變夫妻,看看是怎麼個吵法。我的處理向來是把夫妻情侶當「一」對、「一」組、「一」單位,才有辦法長期處理。

夫妻情侶的特質就是互相有矛盾時各自找人訴苦、抱怨、叫委屈。等別人、外人被攪和進去以後解決了問題,他們兩個人又會好好的回復成「同一組」的一單位。然後,小倆口子又團結起來秋後算帳,看看是誰暗戀老公在背地裏講老婆壞話、誰暗戀老婆在背地裏講老公壞話、誰趁虛而入兩舌離間想拆散他們小倆口的又妖魔現形記變成兩舌惡口的「壞人」了。那種有愛情成份的就隨它去;要不要司法解決讓愛情當事人自己倆口子去搞,外人少自惹麻煩。

三、以華人特色洋涇濱英語簡說 Me Too 與 You Too

Me Too 是「我不願意」的受害人立場的意思;詳細講是「我也不願意」,被強迫。

Me Too 情境語言可能是甲造發情中言行不當,乙造尖叫:No, No, No, No can do! 這類負面情境下,乙造的主張稱為 Me Too 。

You Too 是 Me Too 的一百八十度相反。

You Too 是 「你願意」的非受害人立場的意思,詳細講是「你也願意」,很樂意。

You Too 情境語言可能是甲造理智論述戀愛結婚條件(有時可能是談交換條件:「你給我七朵蓮花拿去供佛,來世我就依約娶你。」有時則會含蓄表達正淫方面的性交意願,例如說:「我媽媽希望我生孩子、留後嗣。」通常直球談生育計劃是傳統的示愛方法),乙造獲悉後自投羅網、按照甲造論述內容作出言行反應:Yes, Yes, Yes, I do! 這類正面情境下,乙造的主張稱為 You Too。

舉例而言,我業障深重發表一段婚姻觀點,你獲悉以後趕快該當要件、自投羅網,那你就構成了 You Too 。我非常節制自己這方面的意見表達,主因是我常常容易製造別人的「帝王感」。跟我相處久的人有兩種症頭:第一種會深深覺得自己過去世有當過帝王、國王、皇帝。第二種會現世公開發願要競選立委、縣市長、總統。

我可以閃過婚姻大半生是為了一隻黑毛的幼羊,我的小黑羊。為了牠,我自幼發願不結婚。我自幼對家庭主婦殺死寵物(任何餐桌上的肉品動物)或男性長輩吃掉我認定的寵物(蝸牛、青蛙、華西街的蛇)都深感不滿,偏偏他們都有婚姻在身。造成我自幼就斷定結婚的人對寵物不利、不疼愛寵物,推論結婚讓單身的好人變殺生的壞人。

前陣子,居士告訴我說一隻非洲大蝸牛在餐廳的行情被哄抬到一隻賣100元,我非常驚訝。兒時男性長輩意外發現我帶蝸牛回家養,他們尋線索蝸抓一堆炒熟下酒,讓幼時的我心生大煩惱,對結婚的男眾種下負面觀感。男眾下酒的葷食幾乎都構成我的寵物清單,對童年的我構成不可原諒的犯行。

結婚要宿世欠到才有辦法。像童子為了供佛七朵蓮花才承諾來世要娶宮女,又開條件婚後出家,宮女竟然同意只要有結婚就好、可以放丈夫出家,最後緣結太深就生生世世遇得到當好幾百世的夫妻。那種是結到供佛的緣,法緣跟姻緣結纏太深的下場,只好一直在一起,到成佛都在同一個僧團。

佛陀當年示現童子也是一種 You Too;理智談結婚條件,對方樣樣好、自願該當,最後就變生生世世當幾百世夫妻的下場,關係極度穩定。


2023/01/10

2023流水席事件


莫扎特 - 歌劇【費加洛婚禮】
知否愛情為何物(詠嘆調)中文歌詞

1, To marry, or not to marry, that is the question!

好多臉友討論流水席,拙僧就了解一下,簡單談幾個重點:

不出家,要結婚,還是把重點放在相不相愛、真不真愛上。房子買就有,錢再賺就有,對的人萬劫難逢。

辦桌是很好,要符合衛生法規、環保法規,當然最好是素桌、蔬食桌、在地食材主秀,支持在地農牧暨食品產業鏈。

菜色的部分,傳統上要先抓預算。根據小僧出家前最後一次針對朋友的弟弟、弟媳婚禮的了解,雙方家長會討論經濟大事,婚宴成本與禮金收入、送客回禮、雙方家庭如何分配辦桌工作與決定宴客名單。朋友的弟弟是獨子(只有一個姐姐),弟媳是富家獨生女,本來就婚前性行為很多年、住婆家住到像自己家,所以雙方家長共同出資投資開公司給小倆口創業就好,沒有買新房子、買新家電的問題。

俗諦是從體起用的事情。

不用就自性天真佛;起用就千百億化身。

2, To sing, or not to sing, that is the question!

想當年,每天清晨散步去禪堂一個人清唱這首詠嘆調供養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唱一整年還搞不清楚在唱求愛的情歌(還原莫札特世界名曲,其本意是一首追女朋友的豪華詠嘆調),實在有夠天兵。

肺活量練得超好,呼吸道健康極佳倒是真的。

不知道跟佛菩薩唱情歌的果報會怎樣?


2022/12/16

不殺生戒:小兔兔,你把鑰匙放哪兒去了? Cornflake Girls & Golden Gun Boys


Tori Amos - Cornflake Girl 
(US Version) 
(Official Music Video)

一、複雜與簡單

推動世界文化革命性大變革的很少是菁英的艱深論文,往往是一句話、一篇詩、一首歌、一段文字淺顯易懂的經文。

二、玉米片女孩、葡萄乾女孩、金槍男

Cornflake Girl

Lyrics:Tori Amos
Music:Tori Amos

Never was a cornflake girl
Thought it was a good solution
Hanging with the raisin girls
She's gone to the other side
Giving us the yo heave ho
Things are getting kind of gross
And I go at sleepy time
This is not really
This, this, this is not really happening
You bet your life it is
You bet your life it is
Honey, you bet your life
It's a peel out the watchword
Just peel out the watchword
She knows what's going on
Seems we got a cheaper feel now
All the sweeteaze are gone
Gone to the other side
With my encyclopaedia
They must have paid her a nice price
She's putting on her string bean love
This is not really
This, this, this is not really happening
You bet your life it is
You bet your life it is
Honey, you bet your life
It's a peel out the watchword
Just peel out the watchword
Never was a cornflake girl
Thought that was a good solution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oh yeah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And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yeah
And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yeah
And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yeah
And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Thinks he knows so much, yeah, yeah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oh this time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oh yeah
Rabbit, where'd you put the keys, girl

聽起來很輕鬆對不對?從西式早餐經典主角唱到《愛麗絲夢遊仙境》蹦蹦跳跳、慌慌張張的小兔兔跟趴倒在地找不到迷你小門鑰匙的愛麗絲。你歪著頭想,一頭紅髮的美女到底是在唱蝦咪碗糕?她在唱人命跟人權!

(我)從來不算是個玉米片女孩。
(我)想這是個好對策,
和葡萄乾女孩們混在一塊。

她去了另一邊,
給我們喲嘿吼……
事情變得有點噁心,
而我趁好愛睏的時候溜去。

這不是真的!
這,這,這不是真的發生了!
妳賭妳的人生是……
妳賭妳的人生是……
蜜糖,妳賭上妳的生命!
這是通關密碼的一塊剝離片!
只要剝掉通關密碼!

她知道發生什麼事。
我們現在似乎感覺上加倍廉價了。
所有的甜言蜜語都不見了;
跟我的百科全書消失在另一邊。
他們一定付給她很好的價錢,
讓她穿上她的嬉皮式友情。

這不是真的!
這,這,這不是真的發生了!
妳賭妳的人生是……
妳賭妳的人生是……
蜜糖,妳賭上妳的生命!
這是通關密碼的一塊剝離片!
只要剝掉通關密碼!

(我)從來不算是個玉米片女孩。
(我)想這是個好對策。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噢,是的,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還有那個金槍男,
自以為他很懂!
自以為他很懂,是的!
還有那個金槍男,
自以為他很懂!
自以為他很懂,是的!
還有那個金槍男,
自以為他很懂!
自以為他很懂,是的!
還有那個金槍男,
自以為他很懂!
自以為他很懂,是的!是的!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噢,是的,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小兔兔,這次妳到底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噢,女孩?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噢,是的,
小兔兔,妳把鑰匙放哪兒去了,女孩?


三、成人世界本即一本恐怖暗黑童話

童話故事般可愛討喜的簡單歌詞事實上在唱這件人類黑暗史實(現在進行式):


化繁為簡地說明,歌詞談的是整群被父權文化洗腦、本身是女性陰部割禮受害人的中老年閹割女性如何把一無所知的女嬰、女童、少女(甚至是親生女兒)哄騙到房間進行女性陰部割禮的嚴重違反婦女人權的惡質性別歧視文化:玉米片女孩比喻大多數被洗腦的受害/加害女性,葡萄乾女孩比喻少之又少敢與該惡質邪惡文化對抗的婦權/婦運人士,兔子比喻為這項不人道手術執刀的女性族人、女性家長、母親、或醫師、密醫、巫醫,鑰匙暗喻被割掉的女性陰蒂,金槍男則比喻在新婚之夜有行房義務衝破女陰手術造成的人工小傷口的落後國家的落伍丈夫。

有沒有女性死在這種手術?有。
有沒有女性因此重殘、輕殘、一生性冷感?有。
有沒有女性因過程劇痛昏迷或死亡?有。
有沒有女性因此感染、不孕、禍及整個骨盆腔?有。
有沒有女性因此造成精神疾病或一生瘋狂?有。

據說死在這種割陰手術(當場或事後)的女屍在落伍社會通常用一句「惡靈作祟」之類的鬼神迷信就塘塞過去,很少誠實依殺人罪起訴。那當然是性別歧視文化打造的藉口。哪來是惡靈?根本是「色鬼作祟」;處女情結與自私心理起的頭。

四、藝術文化VS野蠻專制:一種抗議與控訴













五、寫在兔年之前

兔寶寶,象徵溫柔、柔軟、靈巧、謹慎、安靜、穩定、無害、吉祥、瑞氣、多子多孫。

怎麼會拖到2030年才期待全球終結女性割禮?再拖八年都不知道要再害死多少無辜女命了!以當今全球有兩億女性是割禮受害者的人口統計以論,違反人權方面的死亡傷害比例也太驚人!

聽完這首「洋早餐兔寶歌」,全球有良知的男性也該動起來了吧?


2022/09/11

邪師:宗教操縱狂 Religious Gaslighter (2)


Everything Is Wrong
 ("The Amazing Grace of Sigma" Ending Song)

首部邪教台劇《我願意》10大看點!


Shawn尚融《Star》Official MV
影集「我願意」插曲



炎亞綸 Aaron Yan
《黑夜之光 Light Up The Dark》片花版 MV
《You Got Me》片花版 MV
影集「我願意」插曲

眾生有佛性,佛性在真如不守自性的凡夫位上呈現的是「眾生性」。

有良心的正信正見宗教師將眾生導向光明,讓眾生看見自己本具的佛性,從眾生性中超越。

沒良心的邪信邪見邪教師相反,將眾生導向黑暗,讓眾生看不見自己本具的佛性,迷失善惡是非對錯的道德價值座標,直墮眾生性最谷底。


Talk in Silence 
("The Amazing Grace of Sigma" Insert Song)

2022/09/09

邪師:宗教操縱狂 Religious Gaslighter

邪教心理學:以假亂真,撒謊撒到「你願

「破邪顯正」是我初出家第一年就發過的願。敢發這種願的果報就是常常有因緣處理邪教或知見偏邪的邪人。

「我願意」是台劇史上難得相當成功整合司法劇與邪教劇雙軌主題的例子,我想,對於台灣民間一年到頭有人被宮廟騙財騙色鬧重刑案的「宗教教育空白」很有社會教育意義。

「我願意」非常細緻呈現一個邪教教主如何利用煤氣燈效應操控人心的邪教運作手段。該手段也常見於男女關係與政治操作;靠心理誤導控制人心,最明顯的就是滿嘴謊話但卻「訓練」邪教教團或配偶長期把假話當真,是一種特殊的、遊走法律灰色地帶的詐騙手法。

遇到這型人格特質的人,怎麼辦?站穩自己的信念,冷靜研判:

對方常常表裏不一、故意說謊、故意講反話嗎?

對方會惡意中傷或人身攻擊嗎?

對方有習慣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自讚毀他(公開吹牛自己的優點,公開批判別人的缺點)的語言慣性嗎?

對方有腦部病變或精神異常嗎?

對方的原生家庭有虐童事實、不當管教嗎?

對方的原生家庭家長本身有精神疾病導致精障遺傳嗎?

對方有自卑情結/自傲情結兩極糾葛所導致的心理障礙嗎?

對方常常蓄意面是背非、挑起人際鬥爭嗎?

對方惡意使用 gaslighter 手段的目的何在?為名為利或為權?

gaslighter 並不是只有在家眾才有的問題,有的凡夫僧沒證果又過去生投胎三惡道太久、三惡道受生的習氣難改也會。舉例而言,有的出家眾就是這樣,過度惡口又會加害師兄弟,最後鬧太大就被我的師父(老和尚)叫去一對一痛罵,罵她「會下地獄」。問題是宿業太重,被師父痛罵還聽不懂,拖幾十年以後還是老樣子,還是在惡口罵人、鬥人,怎樣都學不好,表裏不一;不知道真面目的以為她很好,知道她真面目的就寧可一生不相見。

我的師父太慈悲了,「地獄道」來的劣根徒弟都收。問題是老人家慈悲肯收,壞的徒弟就折磨好的徒弟,劣幣逐良幣,爛的留下來把好的逼走。老人家也懂她的問題,故意總是調身體畸型的、面相醜惡的、身高低矮的、種種因緣條件特別差的徒弟去配合她、滿足她的優越感,她就沒事。gaslighter 的特質是只會惡整比自己優秀的人,對比自己爛的人、可以陪襯自己、可以顯得自己更優越出色的人非常友好。

「邪教心理學」若以唯識學來拆解,就是「我慢人格」的極致表現。我慢大到反社會、操弄人際關係、有辦法大量撒謊又操弄事實讓他人把假話當真話相信時,邪教就誕生了。

邪師放大鏡:台灣犯罪宗教劇「我願意」

「我願意」的辦案手法演的是很傳統的,不是科技辦案。所謂科技辦案,直接測謊,直接全程微攝影用電腦分析五官與肌肉反應,甚至測腦波、大腦各區神經反應,很多不自主的、無法用第六意識偽裝的臨床說謊反應都會現形。

所謂邪教教主,高比例是 gaslighter。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比較困難的是腦病變誘發的病態表現。例如,腦瘤或大腦病變很容易改變人格、改變語言功能運作。大腦受重創或大腦長瘤、大腦語言區病變以後,當事人可能會嚴重健忘、產生雙面人或多重人格般的社交反應、甚至語言功能受損到說的話脫離現實。通常發病初期只會有很親密的人(例如家人)發現,到後期嚴重了會變成不熟悉的人、陌生人都會發現;初期只是講話(口頭語言)有自我矛盾、脫離現實、亂講亂掰(沒辦法作主的頻繁練肖話),後期嚴重起來會文法錯亂、書寫錯亂。

記憶力受損的嚴重健忘只是初期病癥;變成雙面人似的人格、自我矛盾亂講話是中期,發展到後期才會慢慢失去正常的語言能力與書寫能力,思考能力也會下降。如果一直拖不治療,拖到後期連文法都忘記,語言錯亂,就會連陌生人都能察覺異樣,再也瞞不了了。

有的病患自己知道自己不正常又想隱瞞,逼不得己的選項就是「洗人脈」;不斷淘洗家庭、學校、職場的人脈,故意讓人事流動率奇高無比,不斷找陌生人相處,避免熟人長期相處發現其重大疾病。有的病患則是演變成異常自誇、異常吹噓自我、異常貶低他人的語言暴力習慣,用口頭貶低別人的價值來反向在心理上抬高自己的生存價值,進而否定生病異常的事實。我認識這樣的病人;受困在他的病情很多年、很痛苦,直到最後終於公開他有躁鬱症及腦瘤,讓大量長期受波及的人至少知道從何諒解、從何放下。

擇人眼,擇法眼

苦諦是真諦。人生沒有一百分的完美,人人有人人的關卡,但是遇到關卡要找對人,不要找邪教邪師邪徒眾。

我舉個實例。一個我在多年前盛夏到7-11吹冷氣讀書時遇到的受害者。一個六七十的老頭子拉著一個完全瘋掉的五六十的女人在我面前坐下,告訴我說,她跟他同居,他自修命理書、中文古書;自己修自己不知道什麼自創門派,他的同居女朋友是被他撿回去的精神分裂患者。

他說,她本來沒瘋。她很執著男人,偏偏一直遇到渣男,愛情運很背,為求改運加入一個在家人領導的邪教團體,那個邪教團體常常半夜整群人熬夜出去「作法」,常常半夜帶她去公墓墳場作法。她就單身,頭腦不好,沒有擇法眼、擇人眼,跟了邪教邪師去作法,最後中邪。中邪以後瘋言瘋語言行異常,她的父母受不了就帶她到處看病,確定是精神分裂症以後幫她申請精障手冊,讓她靠領救濟金、種種補助過日子。但是,哪怕是瘋掉了,她還是執著男色,所以東晃西晃遇到了搞命理中文古書的老年男性就送作堆地同居了。他對他的女朋友的評語是「可能」被鬼附身。她本人的講法也一樣。

女眾當中有一部分很執著「男色」,也真的會執著到為「男色」毀掉人生。上述個案就是關卡在男色、為男色受挫而加入邪教、為加入邪教修邪法導致一生發瘋的實例。

或許你會問了,台灣有很多正信的宗教,信上帝也好,信佛陀也好,信神明也好,正派的道場、教堂、宮廟的選項也很多,為什麼一個女眾情場失意要加入邪教?她沒有結到正法的善緣,沒有擇法眼的智慧,也沒有擇人眼的福德。業力是這樣;業力下,別人覺得非的、壞的、邪的、罪惡的,她的六根門頭就覺得是對的、好的、正的、美善的;業力中的她的價值系統跟正常人顛倒,她的業力讓她選擇錯的人,以前選的是爛男人,後來選的是邪教與邪師帶著她修邪法,讓她一路愈走愈黑暗,不到老年就瘋掉。她的男朋友叫她坐在我面前,他問我說:「師父,您幫我看看,她到底身上有沒有鬼?她到底是瘋掉還是鬼附身?」那一年,她已經足足瘋了一二十年之久了。她是醫學上判定無法治療的個案,天天吃藥控制。

以拙僧來講,以我持誦楞嚴咒起碼已經二十五年的經驗談,邪掉的人沒辦法跟我相處,看到我就難過,有的甚至聽我講話都難過。之前就有人誤加入地下邪教異端,被邪教邪師洗腦太久,洗到最後戒律一個一個破,最後無法忍受聽正法,還會當面要求我閉嘴別講佛法。那個邪教跟「我願意」的劇情有類似之處,會私底下賣水、賣藥、賣茶,沒有醫療證照卻偷偷幫信徒做一些看病、送葬的事,跟亡者拉關係讓亡者在臨終前自願把珍貴的古董或收藏免費贈予給該邪教團體讓該邪教團體開價幾百萬、幾千萬去天價轉售。沒有人爆料處理,因為該團體早期吸收過政界高官。

我們走江湖久了,外面邪教的事、邪教的人遇多了,就心知肚明末法時代是現實。只有一直關在安全圈裏不曉得邪教邪師數如恒沙的現實面的人才會天真以為現在還是佛世的正法時代。非也。

Gaslighter(煤氣燈操縱者/感情心理控制狂/特種虐待人格)

煤氣燈效應

一個情感控的自白:誰最容易成為受害者?

受害者往往不知不覺!Gaslighting煤氣燈操縱,4個受害特質你有嗎?

在精神醫學上,精神疾病「或許」有治療、治癒的可能性,但是人格異常是完全沒救的,沒藥醫,沒有任何醫療手段有辦法治療人格異常。疾病還或許可以醫,人格沒辦法醫。所謂無藥可救的精神病患很複雜,有的是指在瘋狂以外還有其他不可治療的人格異常,而人格異常往往才是精神病患在人類社會得以第一線加害他人的主因。舉例而言,虐待狂是一種病態人格異常,但是產生虐待狂人格這種偏差人格、異常人格以後,醫學上找不到任何針藥可以治療虐待狂、把虐待狂變回正常人。

換句話說,煤氣燈人格這種虐待狂在醫學上是沒救的,沒藥醫,沒針打。遇到怎麼辦?閃。遇到病態人格,無論是不是 gaslighter 或其他,透過進一步了解有生理疾病因素、心理疾病遺傳、家暴背景、原生家庭創傷問題……,心知肚明,剩下就只是應付。

對 gaslighter 那類病態人格就是表面上應付應付就好了,不要深交,不要互動太多,就當成看一個我執堅深的病人做社交表演就好了。演戲就是演戲,不要把 gaslighter 大量不實虛偽的言行當真就不會被 gaslighter 傷害。當個旁觀者,以臨床病理學觀察方的視角冷靜看待 gaslighter 就好了。把不正常的人如實當成不正常的人就不會被他的不正常傷害。

虐待狂有個基本人格特質:抬高自我,貶低他人。利用言行上貶低別人的負評與自吹自擂、自我抬高身價的自讚毀他言行來鞏固我執:我最優秀,別人都比我爛。這類人格無論在婚姻、家庭、學校、職場、……,只要在二人以上團體就會施展種種人際手段。事實上,通姦者或邪教教主有高比例都有煤氣燈人格,只是絕大多數社會大眾欠缺大眾心理學知識,遇到了也不會閃躲,愚痴被騙進愛情婚姻關係或加入邪教以後深受其害也來不及了。


2022/06/22

Dear 5001

給P圖P很兇的兔女郎女僕小女孩:

我是師父,一種很有耐心的行業。

雖然好友已達5000上限,我還是認真地閱讀妳的心、妳的人生。畢竟一個小女生會主動找師父當臉友必有故事:

妳是日本人,2012年期間分享大量乖乖穿制服上課的女校生活照是真的,有女學生特有的學生文化。依妳的學齡反推,妳的生日落點在1996年也很可能是真的。妳有一個親密的閨密,倆人合影照片大量上傳,甚至還包括公開在教室人群中當眾熱吻的特寫,掌鏡者是同學。整班女學生平常心地自顧自說笑、毫無訝異,代表妳們倆是公開的班對。而且,在妳的學校、班級環境裏對女學生班對司空見慣。妳有一項很特殊的生理特質,在側角雙眼注視物件時會有一隻眼睛反常斜視成典型鬥雞眼,跟妳的超短迷你裙大頭貼的眼部特寫一模一樣。由此我很確定大頭貼是妳本人無誤,只不過嚴重P圖大改特改成少女漫畫似的五官特徵。

雖然我是師父,但是,在成為師父以前,在配合家族走上升學路線之前,我曾經立志當漫畫家,天生帶來的興趣與敏銳度在「眼根」與「色塵」。人就是人,人體工學在純天然狀態下呈現的自然臉部生理特質跟漫畫世界不一樣。大眾文化深深影響人類,久而久之變成人類追求動漫美學世界裏的人體容貌、身材比例的現況。妳的大頭貼所有的人體比例都失真(客觀真實跟主觀美學是不同場域的事),妳應該有妳的打算。通常,一個十年前跟女朋友公然在學校接吻、成雙入對的小女生十年後 cosplay 成完全迎合異性戀沙文偷窺美學的兔女郎女僕又嚴重P圖,很明顯就是分手、出社會了,社會大染缸洗一洗決志換跑道色誘異性了。

一般不做宗教諮商工作的人「可能」會恭喜一個跟小女友分手的小女生在成年後暴露色誘男人,不過,有大量宗教諮商工作經驗的師父不會。人生是悲劇或喜劇看幾件事:

一、修行有沒有進步

二、無明煩惱有沒有削薄

三、智慧、慈悲、福德、禪定、善法……有沒有增長

四、出家的話,有沒有證果

五、在家的話,活到老年有沒有對婚姻家庭無怨無悔、認定是真愛真心的老伴;老年面對死亡無常以前對人生是否了無遺憾

關於第五項,師父的經驗太多。比我妄身年齡足足老上至少二十歲至四十歲不等的老人家(世代差一兩代的長輩)專程找我私下抱怨他/她根本不愛太太或丈夫的比例非常高。不愛為何結婚、花人生幾十年在一起呢?每個遺憾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不同的理由,相同的後悔。

日本的年輕女孩,妳今年不過也才二十六、七歲吧?

這樣的年紀,是不是還有很多妳不會讓未來的妳後悔的人生選擇呢?


2022/01/12

終結流浪法師

疫情下,人的社會群居特質會不斷強化。

病苦本來就會驅動人群聚集,何況是大流行病疫情下種種防疫政策讓單打獨鬥的跑單幫生活難以為繼?

很多年前,至少距今五、六年以上之久,我在台北市一間歷史悠久的素食麵店看過一張手寫告示,作者是一位獨居的法師。她寫,她癌末重病,醫藥費出不起,生活有困難,別無他法只好把她的困境手寫在那張不到A4大的紙上,拜託吃麵的好心佛弟子樂捐。當然,如果是出家僧,全台灣佛教道場很多,佛教慈善機構很多,供僧治病的組織也愈來愈多,在家佛弟子更是多,為什麼她會苦到只能出此下策?為何非一個人?因緣到底怎麼走到那地步?我問麵店老闆、店員,她們也說只是好心同意張貼,不認識也不熟,不知道。

人類只有在壯年力盛時有一個人浪跡天涯的本錢。老苦、病苦、面對死苦,不只醫療上需要人群的專業,食衣住行生活基本面都會處處需要人群的善心協助。所謂福德資糧、人緣助緣,平常可能不是很顯眼,老苦病苦現前就放大鏡般清楚了。

我對這方面很有感受,主因是出在我的業報身特質。我的業報身常常給眾生一種「柔弱、順從、永遠不會生氣」的幻覺,也就是說,一般人常常把對傳統俗女的期待放在我身上再幻滅。老人家尤其如此,這漫漫二十幾年,三不五時就有老人來明示暗示想幫兒子找媳婦。「找媳婦」是手段,真實的目的與心理動機是老人家看外表中意,想找個不是外人、有媳婦身份的免費看護。不過,出於錯誤期待,找媳婦不找俗女卻故意跑道場找比丘尼,著實也是文化素養出大包的果報。

面對老苦、病苦時才想找相對年輕力壯的他者去依靠、獲取照顧都太慢了。結善緣、修福報不能拖到老、拖到病才求,而是趁還年輕力壯時就要有福慧雙修、廣結人緣的基本認知。不是現在家相這樣子,現出家相也一樣。

我是長了一副溫柔體貼不生氣的外形沒錯……不過,真正的原因是出在我是資深奴才:幫家父打理家事,幫家父照顧弟弟妹妹,最後養一堆毛孩兒女所薰染出來的奴性。沒想到這種奴性在長輩圈很受歡迎,看來是標準媳婦範本?

以前,我看比丘常常教訓居士、喝斥居士、棒喝徒弟,看幾年幾月後,我也想試試。我以為出家很多年了,想試試棒喝。結果,天天被比丘加持的居士們竟然「抗議」。我追問,她們講,「師父,我們覺得你不該生氣。」我就奇怪了,怎麼比丘天天訓話、棒喝沒關係,我才幾個月下來難得教一次都不可以?她們講:「師父,你長這樣,長相這樣,我們覺得你不該生氣……」

後來,我又花了至少十年「研究」我到底長什麼樣兒讓居士們有那種反應,最後我才知道。真正的差別待遇出在性別偏見與容貌歧視二事。沙文社會給男性生氣的權力、教訓的權力、發火糾正的權力,但是,對「美女」或「不老不醜的女性」就框了重重的性別刻板印象:不可以生氣,不可以糾錯,不可以棒喝。長得美就只能笑、只能好、只能輕聲細語當淑女。這種性別偏見也不限在家居士;在沙文家庭長大的法師也會,一樣會把俗家的性別歧視套上來。

人類社會的俗諦運作上,絕大多數的座標都是肉體,不是精神。疫情會大幅改變僧俗二眾也是如此,病苦老苦、防疫作為直接衝擊生活方式,身體/生命的肉身健康問題讓無形無相的精神生活無法絕對自由,要被身形、身體、生命維持功能左右。

有雄厚的因地付出的修行人果地通常福報都很大。

一直播種的人不愁沒森林。

病苦老苦很苦,修行趁年輕;千萬別拖上半世紀、拖到老才跑道場拐媳婦。法師外表常常比實際年齡少「一代」,光看外表都不準。


2021/12/27

竹竹之銀碗盛雪

曹洞之美,詩絕。

竹竹大婚,到底結不結?

三千到八千之間……

弱水三千一瓢飲啊,我問。

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

三千到八千之間……

六十五歲到一百歲之間。

奇怪的老人福利發放規定!

願修法如寶玉,金石為盟相守到老:

五十歲以上:2000

六十歲以上:3000

七十歲以上:4000

八十歲以上:5000

九十歲以上:6000

一百歲以上:10000

國民長壽是國力指標:老人長壽代表一個國家環境好、食物好、空氣好、飲水好、醫療好、生活好、心情好。代表一個國家夠好,好到老人家開開心心地想當很久的國民,不會想提早人間畢業。每一位長輩都是國家的「強大活廣告」與「國寶級行銷」。

老人福利應該認真做好,讓國民真誠地「想活很久」,自願當老來寶守護新世代。大家看看,諾貝爾獎提名者與得主是不是絕大多數都是國寶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