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九十二)


佛言:「天下有四痛,佛所知,人皆不知。用人不知故,生死不止,無休息時。何等為四?生痛、老痛、病痛、死痛,人不思惟是四痛,強力忍之故生死不絕無休止時,佛故發是四痛以告人。雖有父母妻子,皆當別離,轉相憂思啼哭不止。諸所惡見日在目前,用是故佛出經,當離是四痛,奉八戒,身亦可厭。」

佛言:「一者受佛語。二者當遠離愛欲就道,無所貪諍。三者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者不得殺盜犯人婦女。五者不得嫉妬瞋恚愚癡。六者坐自思惟四痛,著意中。七者思念身體皆不淨。八者視生死身體皆當作土。去佛亦念是四痛,來佛亦念是四痛,去佛亦出是八戒,來佛亦出是八戒,當念佛經深義。諸比丘!有念於父母妻子,念世間生活者,不得度世道。樂世間心不樂道,道從心起,心正者可得道,心小端可得上天,明經者可得作人,當斷地獄、畜生、餓鬼道。佛為天下正生死道,諸比丘當思惟之。」

《長阿含經*佛般泥洹經》

佛告逝心理家:「人在世間,其有貪欲,自放恣者,即有五惡。何等為五?一者財產日耗減。二者不知道意。三者眾人所不敬,死時有悔。四者醜名惡聲,遠聞天下。五者死入地獄三惡道中。人能伏心,不自放恣者,即有五善。何等為五?一者財產日增。二者有道行。三者眾人所敬,至死無悔。四者好名善譽,遠聞天下。五者死生上福德之處。不自放恣,有是五善,汝等自思惟之。」

《長阿含經*佛般泥洹經》

明日,雨舍公往請佛,佛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往。飯食訖竟,佛即呪願言:「使若得道,莫樂國公位,雖今世不得離於縣官者,若今飯佛及比丘僧,使若後世脫於縣官。世有明者,當飯食賢善道人,道人呪願,不棄仕官,求官不可有貪心、酷心、進心、樂心、勸心,去是五心事縣官者,可得無他,死後可得除地獄之罪。雨舍公!若自思惟。」公言:「諾,受教。」佛及比丘僧皆起去。佛出城門,公即隨佛後,視佛從何城門出,欲名佛所出門為佛城門;所度小溪水,名為佛溪。

《長阿含經*佛般泥洹經》

佛言諸比丘:「皆聽。持善心與天下無諍,自思惟當知無常,以慧憂身。持善心與天下無諍,自思惟以即明,明者即去貪婬、瞋恚、愚癡之態,三態去,即得度世道,不復生死,心不復走,一心無所著,如國王樂獨思,若干人眾中我獨主。得道者,度世者,亦自思心,有若干千萬端,今皆主是心,如國王典主人民。」

《長阿含經*佛般泥洹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