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者倍感壓力、受歧視。
家庭更不好過;因為,「家」有很多種;「婚姻」也很多種。
每個家都或多或少有單身的人:
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未婚子女、單身家長、失偶老人……
嚴格說來,一個「狹義的家庭」中,非單身者指現有姻婚關係的父母;
其他大部分都很可能單身。
不友善的歧視性語言,一下子傷害了好多人。
歧視言論如此輕易出口,更表示家庭教育大有問題!
少子化焦慮症惡化中;算不算是心病?
四五十年來,台灣走過多子化時代(高墮胎時代);
也走過結婚時代(高外遇時代);
一樣步步走向少子化,不是嗎?
重量不重質的人口學,能帶我們飛向何方?
每個人都該在生命裏至少找一段時間出家修行,當個師父。
當個師父,反省、觀照一件更基本的事:
人生一定要實踐愛欲嗎?
習慣愛欲的人生與清淨持戒的人生,到底有何差異?
當局者迷……
當個師父,傾聽眾生的心。
只有面對不生活在家庭的師父,在家庭或人生中受苦的眾生,
才敢放心地放下顏面與各種顧忌,直接明白告訴你:
真實的人生風景,
心靈深層的聲音,
以及在處處包裝的俗世中,
必須小心掩藏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