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轉念,轉角走進貓城


小小的城,安住著上百隻貓兒。他們面對攝影鏡頭,甚至容遊客疼惜地摸一摸、摟一摟;或一躍入懷。這樣的城會出現在台灣,十分動人。從此,為親見在大海大山邊、靜謐民房前打盹兒的貓,不見得要遠征希臘;為欣賞在乾淨街道上玩耍的日本短毛貓,不見得要親赴日本;與貓有關的古文明藝術品,不見得只限於古埃及。貓的存在,在寵物店、住家、街頭流浪之外,有另一種選擇:動物作為社區的一員,與人和平共處,甚至成為當地民風特色。

貓成為社區的一員。

貓成為住民;不用為逃命、心生畏懼而四處藏匿。

貓住在城裏,與人一樣住在天地之間自由,無所謂「流浪貓」之名--人不再隨意安立「流浪貓」這個假名、定義凡沒住在水泥屋內的動物們都是天涯浪客;人這才發現,他們本來就從沒流浪過,也無庸被驅趕或追殺,更不是食物或寵物,而是住民。

貓生性愛乾淨;想與貓民共住,這街道是非乾淨不可--人學會公共環境衛生。貓生性愛草堆、在陽光下打瞌睡,這小城非有綠意、有日照不可--人學會環保、種植、有智慧地安排建築物。貓也會吃素、聚會、結伴、照護小貓--人學會改變飲食傳統、和平共處、珍視下一代。

痴心愛貓人開始建貓屋。看上貓屋的貓自然會入住。想讓貓看上人、親近人,人首先要轉了念頭,讓貓感受到人心不再有敵意,而是和平、善意的友誼。

事情會發展到這一地步,沒什麼好令人驚訝。早在多年前,開始一次又一次目睹人們立於寵物靈位、塔位之前痛哭流涕、上香祝禱、喃喃訴說他們相遇、進而成為家人之緣起,生活趣事點滴、乃至最後生離死別的傷心不捨時,就註定了人的多情與慈悲,要發展成空前的跨物種成家世代。

哪怕他或她是一隻貓、一隻狗、一隻魚、一隻鳥、一隻豬、一隻烏龜、一隻天竺鼠……他的家人們也愛之入髓,一心希望對方能轉世投生善道、超生淨土。牌位上,是他們為對方取的小名;塔位前,是他們安放的全家福照片或特寫玉照,外加對方最喜愛的飲食或玩具。

是這樣的心意,讓動物與人之間,成為友伴、家人,生死一別後,仍年年追思不已。

是這樣溫柔而友善的心意,讓台灣人有了貓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