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2016/02/23
Happy Monkey 福祿猴
每次看到牠我都忍不住爆笑。
元宵花燈看一輩子從沒看過造型這麼滑稽好笑的,更何況還貴為主燈?瞧,痴肥大肚腩上一張呆裏呆氣的傻笑臉,沒手沒腳沒毛沒大耳長尾,大肚皮上還掛一粒巨胖粉紅壽桃!桃子水果造型隱喻「屁股」一向是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想想看,傻笑的猴臉加上象徵屁股的壽桃放在全台灣半世紀用來形容女人三圍特色的葫蘆上,說有多爆笑就有多爆笑!
從頭到尾我都沒空嫌牠醜。每看必笑,除了爆笑(爆笑的心境很難不快樂)實在打不出其他負面念頭。牠已經是史上最搞笑的花燈猴王了,推出以後吸引到排山倒海的吐槽文、挖苦文、諷刺文、酷搜惡搞諧作更是加倍耍寶,一則比一則更爆笑。
從國旗侮辱事件的大怒到南台震殤的大哀,福祿猴的古錐、古怪、說不上是前衛還是心靈的奇葩創作風格始終一路無敵地激發強忍不住的笑意。這猴準是拿來治療全民創傷的 PTSD medical treatment 吧?人生再苦,生活再難,你一回首總有那隻猴肚皮上頭大方秀出屁股蜜桃隱喻的可笑猴臉在,胖葫蘆搖來搖去也搖不倒,一隻禁得起大風大浪大考驗的猴版不倒翁。
我從不上網批判這隻好好笑的猴子。平常看到牠就很快樂,看牠點燈上場的自嘲秀更是樂不可支,笑到幾乎人仰馬翻。這不是說結合現代聲光科技的主秀不迷人;主秀重點就那碗狂噴熱氣的電子版台灣湯圓──元宵猴端元宵碗,猴年食品餐飲業可能要大發特發了是不是?
牠是如此破天荒爆笑,爆笑到變成史上最療癒的主燈!
2016/02/22
古畫風雲
只為一張法國十九世紀裸女單人靜態藝術畫作,臉書吃官司。那張畫強調女體生殖器官與母體生育力,為它告人或被告都一樣荒謬。公開鼓勵女性結婚、行淫、生產(捨棄處女身份成為母親)不是全球共通的國策與社會文化嗎?世界各國公民都公開倡導女性使用其生殖器官行淫生育並公開以道德系統歌頌女體的行淫生殖能力啊!連宗教界都高度讚美母親不是嗎?
那張畫倒令我憶起一位亡者。她非常老了,四代同堂,在法師、居士、兒女、孫子、曾孫集體莊嚴的助念佛號聲中安詳往生。確認她停止心跳呼吸後,現場留守的專業醫護人員看手錶計下死亡時間,拔掉維生系統管線,正式向家屬宣告死亡。家屬都是孝子賢孫,再也壓抑不住悲慟哭出聲來。其中一個兒子哭著上前為老母親淨身以便更換全新的壽衣時當眾脫掉老人的衣物,露出老人極其瘦弱細小的病軀。那當下,老人的陰部完全裸露在眾人視野中,可是現場只有哀傷不捨的嚴肅氣氛,半點色情聯想或淫欲想像都沒有。現場全是成人,高比例有成家立業婚戀經驗。整個家族命脈悉數上推從老人的子宮、陰道、陰戶孕育出世,家族成員的四大假合之身的生命起源(非心性起源)都不離老人曾經年輕力壯、充滿情欲生殖能量的色身。誰都清楚地看見她的陰戶,心裏只有生死大哀沒有色情。如果沒有她的陰戶,如果她當年選擇出家不選擇使用生殖器官的話,根本不會誕生那整屋哀傷泣送的子孫。
母體沒有錯。
一個女眾沒有出家因緣,隨順在家因緣婚戀繁衍沒有錯。
女眾依循俗諦合法結婚生育、懷胎繁衍、傳宗接代沒有錯。
錯的是把生物學上的生死現象與人工色情文化建構不當串連而引發大量矛盾扭曲詮釋與不必要人際衝突的價值系統。
你死我活的世代戰爭:女性化霸凌(七十四)
華人傳統建立在千年帝制古國歷史命脈上,過度側重階級身份且輕忽價值道理的人際互動文化包袱迄今深刻影響世代良好溝通關係。君臣封建關係的失敗殘留在家庭倫理表現上,演變成極不擅於處理、面對、拿捏長幼倫理分寸的僵化民族性。
我自嬰兒時期便失去母親,又有偏重職涯、輕忽家庭的父親,對親近又緊密的親子倫理很陌生,反而一生在聽聞大量別家親子互動個案的過程當中慢慢建立起對華人近代家庭倫理衝突根源的理解:
父母長期通姦、外遇、失和、鬧離婚,子女往往有早戀、婚前墮胎、性關係混亂、意圖自殺未遂的問題。父母有精神上或肢體上的家暴虐待行為,子女往往逃家、離家、故意到外地或外國求學或工作。父母過份高壓威權、付出一分要求子女回饋百千萬分,子女往往刻意疏遠或只盡金錢奉養義務。父母有嚴重的性傾向歧視(尤以歧視、敵視、排斥同性戀子女最明顯),子女年紀輕輕被迫離家自養或積極從事自殺行為之餘也很容易加入幫派、色情業、毒品業等次文化團體。父母因本身性觀念偏差或從事色情業而強迫親生子女下海陪客,子女往往耳濡目染出隨便的性態度或劈腿、短暫、不固定的性關係。父母長期分居不和、忙於生計疏於教育,子女往往自生自滅、亂交酒肉朋友,養成一輩子戒不掉的菸癮、酒癮、賭癮、淫癮以抒壓或逃避。父母是犯罪犯法被通緝跑路的黑道份子,子女不是被扔在親族家當孤兒就是變成只能仰靠社會福利單位、兒少救護單位、社工單位搶救人生的稚嫩人球。父母過份著迷宗教信仰又不當逼迫未成年子女配合,造成子女嚴重心理負擔、逼出嚴重精神疾病。父母有強烈的控制欲與監控欲,二十四小時隨時隨地打BB Call或Mobile 查勤追人、質問細節,子女不勝其擾到最後只好搬出家門並祈禱父母死亡後可以得到期待中的平靜生活。兩三代共住又充滿世代衝突也一樣,被傳統身份文化壓死死、無路可出、溝通無門,訴苦到最後只剩下期待父母死亡後可以一了百了徹底解脫。最糟又最普遍的惡業輪迴則是由於「家庭倫理」是功利體制教育無法(或不想)以白紙黑字傳授的生活智慧,許多人一生唯一實際觀摩學習家庭倫理的場域只限縮於自己的原生家庭、近親家族幾個小家庭成員身上,打罵文化、通姦文化、菸酒文化也隨之變成極難打破的不良世代傳承,幾百年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法炮製。
華人傳統孝道教條這麼散播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以我四十年的人生見聞歷練證明是一句教條大謊。父母不但會犯錯,有高比例華人子女的嚴重問題的根源本來就出自問題原生家庭的問題親生父母身上。由於父母有問題,學校教育系統或社會價值力量很難找到施力點、下手處,很多死結結心打在父母身上的人格問題、犯罪傾向、反社會傾向不是終身無解就是擺爛至死。這麼多年下來,究竟有多少子女在絕望下無奈地開口期待父母死亡可以帶來人生轉機,我也數不清了。身為習慣父母都不在身邊、縱使健在也不聞不問不關懷的人,對有父有母的人如何身陷家庭業海、痛苦掙扎到只能期待父母往生也從最初的震撼驚訝聽到非常習慣。為何我可以聽到實話?或許我本身是不遮掩自己人生不幸、痛苦、不完美、不如意的人,我的坦白不諱讓他人覺得沒必要戴世俗社交面具講虛偽空洞的漂亮檯面話吧?
知道問題核心所在的是中生代、新生代,老生代仍舊活在清末民初的道德教條文化下,持續傳播大量與當下脫節、不實用也不切實際的教條或宣傳絕對上下階級單向命令服從的帝制階級結構,讓狀似平靜偉大的傳統倫理說法繼續遮掩社會普遍存在的世代衝突風暴。果報就是老人留下來了,年輕人出國、移民、出走。喜歡垂老過時的封建文化氣氛當然留不住新生代;高齡老化社會不只是人口結構調整過程的必經陣痛,還是長期執著教條謊言、不肯正視社會人生現實的果報。
孝道並沒有錯。
孝道的確是優良美德傳統。
問題是誰有本事教出一個父母素質高到百分之百值得孝養、恭敬、學習、模仿的「優質父母社會」呢?若不能擔保父母人口品質或人格水平,再怎麼強調孝道也無法解決華人社會普遍存在的家庭衝突啊!知道愈多,聽聞愈多,就會了解出生在良好家庭、由慈愛護幼的好父母呵護栽培長大是多有福報、多麼幸運、多麼珍貴稀有!
2016/02/20
大陸閨蜜
出家前知道閨蜜是什麼。閨中蜜友,紅粉知己。出家後沒什麼閨蜜,世界上的生命方便分類為十法界眾生,通通當成未來佛看待就對了。沒想到,當年大陸一遊時竟然給意外體會到久已忘卻的閨蜜感。
出遊總得上架房(廁所)。走進一看,沒門兒。沒門兒不打緊;還是公共澡堂式的綜合茅坑群。雖然事前有心理準備,真正上場還是慌。我臉紅著蹲下去,心想:「沒事,沒事,小爺就當做是溫習過去生當男眾時集體鬆褲頭解放的男廁文化就好,男眾不都公開你看我、我看你地尿一輩子?」
我是個本質上很害羞的人,很會臉紅不好意思。低頭尿著,突然感受到一股熾熱的視線。反射性回看才發現對面有位大陸當地大媽(確實足以當我親媽的年紀)一雙大眼正對準我瞧,秀出好大一張友善的笑臉,笑到露出兩大排潔白的牙。那當下,明白對方知道我是一臉困窘的外地觀光客而親切地展現地主的善意,我便努力克服害羞心理擠出一絲不自然的微笑回禮。她大拉拉地大方外露的大腿令我臉更紅了,我不曉得接下來該看哪裏,只好把頭再低回去。
俗話形容好朋友是「要好到同穿一條褲子」,大陸公廁經驗則是「要好到同脫各的褲子」。親蜜到坦誠相見,這不是閨蜜是什麼?
拾得詩:布施
此則名為布
輟己惠於人
方可名為施
後來人不知
焉能會此義
未設一庸僧
早擬望富貴
布施第一度,六度為首門。無遮施,平等施,最上施,三施七施種種施,追溯到心源就是無私分享的心量:眾生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社會共同體的深切體認與實踐。
拾得詩:慈悲
常樂塵中趣
我見塵中人
心多生憫顧
何哉憫此流
念彼塵中苦
苦樂夾雜的人世苦多樂少。俗「樂」者,以大苦為苦,以小苦為樂,將痛苦比較輕微或苦果時點延展的苦定義為快樂。
出世法樂呢?依法不依人才會體現真正法樂。若從人求,縱使現僧相也會遇境落淚痛哭:「為什麼出家人這麼無情?」紅塵為世俗情執苦,出塵若將道情當俗情用也一樣。
2016/02/19
拾得詩:月光,心光
照燭四天下
圓明掛太虛
瑩淨能瀟灑
人道有虧盈
我見無衰謝
狀似摩尼珠
光明無晝夜
在科學未道破月球反射太陽光的天文現象之前,古人一直以為月亮的光明來自它自己本身放射的月光,以月喻心留下大量意境絕美的心月詩篇。
當科學解密之後,這項千古妙喻美感依然,精確度卻不再。心體照天耀地,非關外境外物,心光並非外來。
2016/02/18
助印
年輕的出家眾(四五十歲以下)往往熱情地倡印紙版佛經,卻不太曉得經書流通的物流問題與後續追蹤。在台灣,由於倡印的經書種類很少,供大於求是幾十年的常態。
年老的在家護法(七八十歲以上)助印一輩子,知道真實情況:為求保庇與功德,出資助印者眾,印很多,大批大批經年累月堆倉庫,可是印這麼多,需要請供的人很少。理由有二:
一、十年以降提倡環保概念,台灣有大量四眾弟子已經很能接受電子版藏經,希望減少濫砍森林樹木的現象。
二、重覆助印的經書種類不出幾十種,重覆性太高,圖書館不收,學校不收,家庭也沒有堆積同種經書的數十百種助印版本的必要。
因此,早在幾十年前,台灣助印太多的佛經就整箱整箱運往海外,以結緣給大陸、東南亞等懂中文的華語地區為最大宗,中文人口少的歐美需求相對少。至於送不掉的放太久如何?居士們坦言,長蟲、發霉、變質、變色毀損就大批火化燒掉。
我建議把助印金錢用在更務實的供僧、法務、佛事、佛學教育或公益用途上。既然明知供過於求、高比例寄送海外或火化銷毀,電子藏經普及度大為提昇,社會資源可以使用在更好的法務方向。
2016/02/17
不分別?
真諦、俗諦知見混淆,理事不分的結果就是教理無法活用。
有一陣子,常有人對我念「不分別」這句口頭禪。一個念,兩個念,十個念,念到有一天我終於不再只微笑默然了。我指著架房的方向問對方:「你每天上架房的時候會不會起心動念看牌子依性別上?比丘尼會跑男架、比丘會跑女架嗎?分別還是不分別?」就回那麼一次,突然再也沒人念「不分別」這句口頭禪了。
體上別說不分別;不分別還是打妄想。離四句,絕百非,哪來那麼多名言葛籐?
用上二六時中都在善分別。俗諦境界,第七識、第六識非起用不可。若不用或不會用而違背俗諦慣例,輕則被當瘋子、傻子、呆子,重則背德犯法惹禍上身。
價值失落的不幸年代
出家眾怎麼會教信徒「世界上沒有對錯」這種觀念呢?
清末民初國家腐敗、時局大亂,僧眾無法受完備的僧伽教育,在大時代困局下有太多因為戰爭與貧窮而出家的人,宣揚太多混雜世俗儒家觀念或俚俗文化傳統的俗見。
老生代敢親口教信徒混淆對錯價值、不辨是非正邪,難怪會招感出文化大革命那場毀佛殺僧、屠殺在家居士的歷史大教難。知見偏差招感出毀佛亡僧、橫奪寺產的歷史共業,不但亡國,猶且亡教,令台灣早期法脈還依賴具德在家居士辛苦開課教小孩子、年輕人重頭整頓,以在家菩薩居士身栽培出新生代僧脈。
果真萬法唯心造。大陸會經歷那一切的的確確與知見正相關。很現實的因果現世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