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台灣黑熊寶寶


中午用齋後掃讀新聞,發現小小的台灣黑熊寶寶還在流浪。

昨天路逢一隻才五個月大的馬爾濟斯寶寶,時髦的女主人看法師順眼,特別恩允我跟她的萌小犬玩。牠高興地直接跨上我的膝頭,標準小孩子反應討抱抱。

我們對嬰兒級小動物要有基本覺悟,萬一牠的親生動物父母沒了,人類父母一定要介入,不然小命難保,覓食、尋水、辨毒、保暖、防病、避敵、……等生存必要技能沒半樣會~~來不及學!

小僧這種出家前死心塌地的資深貓奴以前多靠苦讀相關動物知識書籍與著迷生物學課本,年紀大了憑直覺。小僧若講小動物該看病,大德請帶去看病,不然危險。小僧若講小熊的熊媽很難回頭了,還是趁早物色人類乾媽給小熊為宜。

動物界很流行跨物種保母,沒差!狗媽媽可以養小老虎,貓媽媽可以養小狗狗,稀有的小熊認個終生人類乾媽好了!


不偷盜戒:學姐理論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三惑要破、三智要成,一定要俗諦學分圓滿完全破解眾生心理。

鯊魚綁票案的當事鯊很小隻,作案手法又裝娃娃車,而且是兩個大男人一起偷當地普遍的鯊魚寶寶,有個心理可能性就是犯了「貪」。貪什麼呢?貪香火!

「我們好想當爸爸!」

不是不可能,小僧的學姐以前就發生過,單純心理衝動,沒有付諸行動。當年她未婚,一天下午衝進門一直講她很想生小孩當媽媽,說她走在路上看到其他女性抱小孩都覺得好可愛、好想搶。我聽到傻眼、嘴巴張大大的不知所措。法律系高材生。女性主義者。高知識份子。婦運健將。這種女中英豪都會發作起來想當街搶別人的娃娃當媽媽?當下本人除了呆掉不知如何是好。

不要講對象是魚寶寶就不成立。上輩子當過魚的這輩子看到魚寶寶也難免衝動。女人都會發媽媽病,男人當然也會發爸爸病。情執這種業障是凡發作必留下痕跡。

我們家就曾有比丘入了定憶起前世他曾經是一隻公蝸牛,腳軟軟的走路滑滑的蝸牛。他打坐當下進入前世心境,幻境業種化現出一隻母蝸牛,他完全進入公蝸牛業力心境,覺得母蝸牛美得冒泡,那滑滑的腳,那兩隻伸長的大眼,那殼子,全身上下通通美得不得了,大美女!

明是非辨正邪。不是說情執業力可以依「三世因果」理解就沒關係;善惡有報,綁票的事情就是不對!


2018/07/30

文字


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文字中不應住,一字門、二字門,如是種種字門中不應住。何以故?諸字、諸字相空故,亦如上說。

菩薩聞一字,即入一切諸法實相中。如聞「阿」字,即知諸法從本已來無生,如是等。如聞「頭佉」,一切法中苦相生,即時生大悲心。如聞「阿尼吒」,知一切法無常相,即時入道聖行。餘如「文字陀羅尼」中廣說。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2018/07/27

接受現實


嚴肅幾日埋首讀書,自省妄想少打老實修行為上。

接連數日被姐姐級媽媽居士、曾祖父級阿公居士當面笑言:「我以為你二十幾歲!」小僧決定以後再也不要做夢了;不要顛倒夢想幻身五十歲時一定要展現出至少三十歲的熟度。

不論再如何正經八百也不會看起來成熟老成。

開示?不會。
說法?不會。
梵唱?不會。
默然?不會。
不笑?不會。

寫書法、勸出家、修觀行,不是人正經看起來就成熟。小僧要接受現實,業報就是不美觀、幼稚。這一定是多生累劫宿緣召感!

諸位居士大德,有沒有誰希望外相年輕稚嫩青春年少的?大家不要去拉皮打針抽脂受罪了,來供養三寶發願學佛成道,小僧回向大家跟小僧共業就好了。


爸爸給錢,我買貼紙


依據幼兒心理學,小孩子在成長初期對「愛」、「善意」、「友誼」的認定經常藉由物質客體判斷,不論是飲食、玩具或來自親族同儕的小禮物。

對語言能力、社交能力都還在淺層摸索階段的幼兒來說,給予或收受禮物(例如貼紙)是最直接表達與確認被愛或善意友誼存在的方法。事實上也不只幼兒這樣啊!家家戶戶的老婆太座們不是用老公上貢薪水袋或拜贈信用卡/副卡當成愛情存在的證據與信物?大人都這樣了,何況小孩子?

為照顧嬰兒,從書皮到版權頁整本K完《嬰兒與母親》這本世界經典名著的我(當初還不是小僧,請叫我姐姐)很早就有這層基本覺悟。爸爸給我的零用錢我便經常固定花費一部分來滿足我個人的「妹控傾向」,尤其是買貼紙送妹妹。那年頭文具業的貼紙生意很好,一大張五元、十元入手,實屬小學生零用錢足以負擔的實用禮物。

貼紙在手,妙用無窮。妹妹愛貼紙,頭腦又聰明,教認字、注音、基本算數、分辨顏色、……等姐妹家教課程都很積極配合。爸爸看在眼裏很高興;自家小孩子成天黏在一起玩又大省補習費、托育費開銷,他樂得出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零用錢。不是我這個「妹控」吹牛,家妹不到五歲學會四百個以上的正體中文字又會搶爸爸訂的報紙看,真是有成就感。

小僧支持家家戶戶擁有幼小女兒的爸爸慷慨布施一點點貼紙錢讓小女生們交朋友,甚至贊助幼兒園定期採購當教具或作為互贈禮物的班會活動。祝福大眾都教出福慧兼修的女兒。


2018/07/26

不妄語戒:塵勞


以前一個同學是老人家,說話習慣是「誰誰誰講了什麼」。一次班務表決要廣徵意見,她總共提了班上好幾位同學的某項見解,問題是被她點名的同學們對質以後發現沒有人告訴她。而且,老人家講的內容是她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年輕同學的主流見解不一樣。

最後,所有年輕人圍住她,問她為什麼不直接講是她本人的想法就好了?大家都是同學,何必假託別人?她頭低低的久久不語。後來年輕人沒辦法,就當成可能是家庭環境造成她不敢講實話的習氣,算了。

當然,年輕人記性不好或不敢承擔也有另一套推法。明明自己講過的話,事後問起來全盤否認說完全沒講過。撒謊也沒用,因為境界現前時反應一模一樣:以前直覺反應是嘴上念念,境緣現前時直覺還是找同樣的人!

這是小僧超級享受單身出家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跟說謊度日的人太密集相處很塵勞,而世間上習慣說實話的人口比例,依科學研究客觀結論,不到全人類百分之一。

(備註:中年後才體會到「口是心非」「言行背反」是華人文化非常嚴重的老毛病。有比我年長近十五、二十歲的世代嘲笑我俗諦差,當場指導說人家講 A 的意思是 B ,人家講 B 的意思是 C 等等,取笑我只會讀書高學歷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從華人詞令猜中對方心裏真正的意思為何。老人家不曉得那種表裏不一、口頭字義與內心真意嚴重不一致的語言模式在歐美文化定義下構成不折不扣的說謊;不是話術高明或深諳人情而是人格道德修養不好才滿口謊話)


佛典故事:空中之戰 Sky War


野鷹王不是有道德持守的慈悲菩薩鳥,只是一隻貪圖執取自己本身的生存欲望的自私平凡鳥。牠追逐比自己弱小的鳥群,抓到一隻體型特別嬌小的小麻雀,再不可一世地高高飛回鄰近的鳥窩。

小麻雀:「我被你抓到了!我被沒良心的你逮著了!都是我自己不好,怪誰呢?如果我堅守我自己安全的小鳥巢哪會被你發現?」

野鷹王享受欺凌弱小的優越感。牠本來就不是聖王,以強凌弱的感覺很能滿足牠的我執與我慢。「是嗎?說說看,你家小鳥巢位在哪裏?」

小麻雀:「高高的山脈,深深的山谷,艱險的岩岸,驚悚的溪澗,就在迷宮似的天然石頭堆裏有我安全的廢墟小鳥巢!我要是乖乖待在那裏哪會被你抓住?」

野鷹王聽到這裏覺得不太自在。意思是說,補獲你不是我的本事,只是運氣好你剛好不在家?「行。你既然這麼說,我放你走。你回家,好好躲在你所謂的安全小巢裏,看我有沒有本事重新把你抓到手?」

小麻雀:「一言為定!」

自負又蠻橫的野鷹王放小麻雀走,在空中尾隨著牠弱小的身影直到牠順利飛回位在兩粒大石頭中間的小鳥巢。「喏,我到家囉!大王你來,來跟我交戰!」

什麼?就憑你?野鷹王一聽氣炸了。我是看不起你、同情你才放你走跟你玩玩,你倒自以為是跟本王叫戰?野鷹王盛怒下喪失理智、瞋習失控,猛拍巨翼從空中飛撲而下直接撞上背後藏著麻雀巢的巨石陣,當場身亡!


原典出處:《出曜經 忿怒品》


-修行筆記-

權位再大,人皆有死。色身再大,報身無常。在生物食物鍊裏所有恃強凌弱的獵食者都無法逃脫死亡的追殺;強者對弱者不慈,誰會慈悲遭劫的落難強者?無德強者的死亡在眾生眼裏是天大的喜事,可喜可賀,這是虛強無實德者最大的悲哀。


2018/07/24

大乘正法欲


欲覺佛菩提,無上勝精進,
欲轉聖無漏,難思智法輪,
若欲建法幢,欲打於法鼓,
欲得然法燈,欲得吹法䗍,
欲得智明照,欲滅愚癡闇,
欲集諸眾生,安立菩提智,
欲降伏魔軍,供養一切佛,
欲照諸世間,尊勝妙清淨,
不染世諸法,欲得無漏智,
行行利眾生,欲生清淨剎,
教寫聽授持,如是妙經寶,
為令通佛地,讀誦及宣揚。

《大乘同性經》


2018/07/23

心性的扭曲


一、

網民來謾罵,小僧不會生氣。目前全球十分之一人口是精神病患,很多冒名、匿名、用假身份上網。十分之一的機率,司法界/醫學界/宗教界的基本常識。

二、

早期民間不太有法律常識,精神病患或精神病患的家族常常隱瞞真相去結婚生育。結果,孩子生了一樣發作終生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精神正常的配偶為了社會觀感不敢離婚(依民法,夫妻一方有重大不治之惡疾本來就構成法定離婚事由)往往會用偏激的手段因應:通姦、分居、有名無實,甚至出家。

夫妻一方有精神分裂症,生下的小孩有精神分裂症,本來就很容易請求離婚。老一輩怕社會批評(民間沒什麼法律常識會八卦)就繞個彎處理。留下的配偶甚至不曉得出走的精神正常配偶替自己留面子;本來就可以法定離婚召告天下妻兒有病,對方不想為難妻兒,選擇默默離開。

精神疾病遺傳家族到處替人拉媒、勸人生育……哎。

三、

如果家族有精神病史,新生代結婚生育以前請務必坦白,家長不要互瞞。精神疾病很容易隔代遺傳,重大精神疾病也構成法定離婚事由,但是一般婚前產前健檢很不重視這部分。

萬一結婚而男女事後反悔,離婚事小,騙婚恐吃官司。萬一直到生下有精神疾病的新生兒才後知後覺悔婚、夫妻互推教養責任或危及婚姻生活更糟,拖累新生代。

台灣早期視精神病為家醜,家族很容易集體對外隱瞞又為香火生育,結果不斷複製精神疾病家庭成員與問題婚姻,甚至在日常生活養成慣性說謊的不當口業習氣,自害害人。

請家長一定要拿出良心,坦白家族精神病史,不要貪圖一時香火便利與不知情外人的香火讚美。教養有精神疾病的新生代的重擔若夫妻不肯扛往往會全推給雙方家長,推給執著香火的祖父母老人家自己應付有精神問題的孫子。萬一沒有老祖父老祖母可以推,夫妻甚至自己出走,推給出家法師。

很多年前一位重度精神病患的父親不願扛了,私下求我替他度,說誰扛有重度精神疾病的小孩是誰欠債,他苦了一輩子還夠了不想再扛了。當初或許是不知道或許是被騙婚,但是生下重度精神病患後代對一個收入平凡又不具醫學專業背景的男眾是非常大的生活壓力。

四、

本身健康很差或精神狀態不佳的人不適合照護七八十歲的長輩。老人照護的壓力是養嬰兒的十倍以上。請交給其他身心健康的人士代勞就好了。

曾有一位前金融業經理人登門痛哭。他本來很正常,身心強壯,中年後所有兄弟姐妹推托家務繁重不肯照顧重病的老母親,他自告奮勇辭職在家全天陪伴臥床病母。

照顧幾年後,完全斷絕正常人際圈、生活只有他跟老母二人的前經理得了重度憂鬱症。他哭訴說,他看老母像動物一樣只有吃喝拉撒完全沒有任何生活意義地度日,質疑人生到底有何意義,最後他自己確診憂鬱症,常常想跳樓自殺。他完全不認識我,路過哭訴只是想找個人傾聽他無處可訴的痛苦而已。一哭一下午。

一般人照顧幼小晚輩少有負面心理反應,小的可愛、健康、少病,能帶給照護者未來求學就業結婚工作反饋的人生願景想像。長輩完全不同。年老、重病、無法自理大小便,身體不美觀,完全沒有成長就業遠景而是等待死亡終點,很容易讓身心抗壓力不夠強大的照護者身心俱垮。我遇過的經理就是一例,他說他陪老母幾年後覺得人生了無希望,他常常想棄老母不顧自己去自殺。

本身已經有憂鬱症、自殺傾向、各種嚴重身體疾病的人千萬不要再摻一腳去照顧長輩。別說沒能力照顧好,自身難保。最好也不要帶小孩、帶嬰兒;本身心理狀態不佳或健康習慣差(憂鬱症患者最典型的症狀是個人衛生習慣很差,發病到最後甚至不肯洗澡刷牙洗臉,鎮日呆坐,讓精神正常的家人幫他洗澡梳洗!),身教無形中對嬰幼兒有負面影響。

發心助人者要先發心堅強自己的身心健康。自己站得住,心力強,體力強,不會造成別人負擔,就有幫助利他的資糧。

五、

精神病患很容易向宗教師靠近。理由?正常人只要察覺病患就會刻意疏遠,病患往往有被人際孤立的嚴重困擾,心理上會覺得全世界都不要我不理我了,宗教師應該接納我。

精神患者心生病,六根扭曲,input 與 output 往往都與事實差距甚大,說出來的話常常淪於幻覺、幻想、主角置換,甚至是連篇大謊。這幾年接觸到一個重度憂鬱症病患,約莫去年年初確認,但礙於她對外身份高貴又對外掩飾,無從警告大眾。

她是公司老闆娘。重鬱,想自殺,滿口謊話。丈夫沒辦法,任她從媒體業職辭後長期躲在家。問題是對外她還是以道場學員自居跟法師攀關係。我會發覺情況有異是發現她不斷說謊。最嚴重的大謊是說她一直有上佛學課很用功,事實卻是連住持法師的法名都一再講錯。為了騙我,取信於我,她編了一個「從來沒有調派過到道場上任」的知名佛學院法師的法名。心理生病編故事編到拖佛教法師下水,果報就嚴重了。

憂鬱症本來就是腦部化學物質或神經傳導過程產生病變,很多病症都是病患本人無法控制的認知異常果報,包括失控級的連續撒謊。撒謊有時是腦部病變的病症之一。例如,她自己的想法不承擔,講說是家人講的。或者,她自己的行為習慣不承擔,怪罪是法師做的。甚至撒謊成性、編故事編到造成團體的人際困擾,最後被團體成員集體排擠在外。

一般配偶通常不願意與精神病患配偶行房,被配偶排斥的精神病患對外又會污名化正常配偶,怪東怪西,主詞互換,甚至亂編故事再施壓配偶說「別人都講我們應該履行夫妻義務」,推說都別人講的。事實呢?事實是被配偶刻意疏遠、被其他無法接納精神病患的正常人排擠以後的精神病患的另類「婚姻危機警訊」。家屬不願扛就搬出去或勸離婚,勸離婚的目的是砍掉法律關係以後自己人生可以不必被精神病患家人拖累。

醫學界的極限在精神疾病這塊尤然。絕望的家屬通常會把宗教界當成最後的希望,看看病患有沒有辦法藉由宗教力量「奇蹟」似正常化。但是這種奇蹟很難得啊。

無法控制的嚴重說謊習慣是憂鬱症、躁鬱症的臨床病症之一,嚴重起來足以毀掉家庭生活與職涯事業。奉勸病人,如果確定醫學極限治不好了,起碼在宗教上老實用功,老實修福,老實消業。如果連宗教修持上都不老實,誰救得了?

六、

未圓證佛果時,人人無明心狂。真如不守自性逐境狂走,誰非瘋人?


心月法門


馬祖、百丈、西堂、南泉翫月次。

祖指月問西堂:「正當恁麼時,如何?」

西堂對云:「正好供養。」

問百丈,丈對云:「正好修行。」

問南泉,泉拂袖便去。

祖云:「經入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


後記:

禪法活潑,教貴當機。不識者以俗情凡眼錯解,全看不懂。到這裏,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