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全球開唱之反戰經典:台灣反戰歌曲 Part 60 地球母親


羅大佑Lo TaYou《地球母親》Official Music Video

羅大佑2024全新創作曲〈地球母親〉
羅大佑X朱敬然X易家揚XMartin Tang
匯聚華語樂壇巨匠的心血之作

羅大佑:「身處在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音樂人有責任喚回人們對生命的期望。」

〈地球母親〉一曲灌注對地球的愛,愛能超越時間與空間,音樂能跨越陸地與海洋,串起世界的情感與關懷,喚起更多人對於地球環境破壞議題的關心,喚醒人類重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尊重與平衡。

MV邀請到曾入選日本Tokyo TDC、IF設計獎的視覺團隊ONE.1O Society,以具風格化的插畫線條及繽紛色彩的基調,用「畫面說故事」,回到影像的純粹,即使不對照歌詞,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能從MV畫面留下不同的觸動與想像空間。

一隻鴿子的飛翔串起整部MV意象,象徵和平與愛的白鴿,飛過〈地球母親〉歌詞中描繪的人類文明危機的眾生相:氣候變遷、森林大火、科技焦慮…等場景,並巧妙加入現代人的日常視角,出現手機直式觀看、多視窗瀏覽的子母分格構圖,同步還原歌詞中蒙太奇式底蘊深厚的作詞功力,飽滿的真摯情感,從小我到大我的心境轉變,從現實世界進入充滿大愛的地球母親懷抱。

我們始終熱烈地被地球愛著,也別忘了,張開手去擁抱去愛,並將這樣美好的永續未來,留給我們的後代子孫。

(原文出處:大右音樂官方網站)

地球母親
詞/羅大佑、易家揚
曲/羅大佑

一個人獨自面對著鏡頭裡成千上萬的靈魂
WiFi 裏如實的亢奮的交換著 越來越高的體溫
Wow Wu Wow 這羅網要如何逃生
那佈局從海底上珊瑚礁登陸上青雲到雲端已弄假成真

無名的森林的大火 如現實有隨時燒近的可能
身邊所處的所看的那地球好像已經萬病叢生
Wow Wu Wow Wow 贏者全拿的戰爭
在全球化擴張的人欲的散佈已成功的感染了所有的人

來擁抱住地球 要給它個輕輕的吻
讓土壤被愛憐 讓疼惜 為山林永存
但願 地球母親 妳讓我們為妳重生
把祖宗留下的好好的世界還原再給子孫

越來越遠是空氣清爽鳥語花香的早春
不聲不響是那冰山的溶解在海平面慢慢起昇            
Wow Wu Wow Wu 心頭上有支秒針 
它狠狠而堅定的移向那起伏難解不定未知的宇宙邊門

來擁抱住地球 召喚五十億個吻
讓海洋被愛憐 讓疼惜為青空永存
但願地球母親 我求妳來幫我重生
把祖宗留下的好好的世界還原再給子孫

來擁抱住地球 要給它個輕輕的吻
讓土壤被愛憐 讓疼惜為山林永存
但願地球母親 妳讓我們為妳重生
把祖宗留下的好好的世界還原再給子孫
把祖宗留下的好好的世界還原再給子孫

2025/06/18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五十七)


佛言:「或有外道梵志來作是語:『沙門釋子以眾樂自娛。』若有此言,當如是報:『汝等莫作此言,謂沙門釋子以眾樂自娛。所以者何?有樂自娛,如來呵責;有樂自娛,如來稱譽。』若外道梵志問言:『何樂自娛,瞿曇呵責?』設有此語,汝等當報:『五欲功德,可愛可樂,人所貪著。云何為五?眼知色,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耳聞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諸賢!猶是五欲緣生喜樂,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之所呵責也。猶如有人故殺眾生,自以為樂,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之所呵責。猶如有人私竊偷盜,自以為樂,此為如來之所呵責。猶如有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有人故作妄語,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有人放蕩自恣,此是如來之所呵責。猶如有人行外苦行,非是如來所說正行,自以為樂,此是如來之所呵責。』」

諸比丘!呵責五欲功德,人所貪著。云何為五?眼知色,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耳聞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可愛可樂,人所貪著;如此諸樂,沙門釋子無如此樂。猶如有人故殺眾生,以此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此樂。猶如有人公為盜賊,自以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是樂。猶如有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是樂。猶如有人故作妄語,自以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是樂。猶如有人放蕩自恣,自以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是樂。猶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為樂,沙門釋子無如是樂。

若外道梵志作如是問『何樂自娛,沙門瞿曇之所稱譽?』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當答彼言:『諸賢!有五欲功德,可愛可樂,人所貪著。云何為五?眼知色,——乃至身知觸,可愛可樂,人所貪著。諸賢!五欲因緣生樂,當速除滅。猶如有人故殺眾生,自以為樂;有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公為盜賊,自以為樂;有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犯於梵行,自以為樂;有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故為妄語,自以為樂;有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放蕩自恣,自以為樂;有如此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為樂;有如是樂,應速除滅。猶如有人去離貪欲,無復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如是樂者,佛所稱譽。猶如有人滅於覺、觀,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如是樂者,佛所稱譽。猶如有人除喜入捨,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一心,入第三禪;如是樂者,佛所稱譽。樂盡苦盡,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如是樂者,佛所稱譽。』

《長阿含經*清淨經》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五十六)


「周那!或有導師出世,使弟子生憂;或有導師出世,使弟子無憂。云何導師出世,使弟子生憂?周那!導師新出世間,成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淨,如實真要而不布現,然彼導師速取滅度,其諸弟子不得修行,皆愁憂言:『師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淨,梵行具足,如實真要,竟不布現,而今導師便速滅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為導師出世,弟子愁憂。云何導師出世,弟子不憂?謂導師出世,其法清淨,梵行具足,如實真要而廣流布,然後導師方取滅度,其諸弟子皆得修行,不懷憂言:『師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淨,梵行具足,如實真要而不布現,而今導師便速滅度,使我弟子不得修行。』如是,周那!導師出世,弟子無憂。」

《長阿含經*清淨經》

「周那!若導師不在世,無有名聞,利養損減,則梵行支不具足滿。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皆悉具足,無有損減,則梵行支為具足滿。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皆悉具足,而諸比丘名聞利養,不能具足,是為梵行支不具足。若導師在世,名聞利養,具足無損,諸比丘眾亦復具足,則梵行支為具足滿,比丘尼眾亦復如是。」

「周那!我出家久,名聞廣遠,我諸比丘已受教誡,到安隱處,自獲己利,復能受法為人說法,有異論起能如法滅,變化具足成神通證,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亦如是。周那!我以廣流布梵行,——乃至變化具足成神通證。周那!一切世間所有導師,不見有得名聞利養如我如來、至真、等正覺者也。周那!諸世間所有徒眾,不見有名聞利養如我眾也。周那!若欲正說者,當言見不可見。云何見不可見?一切梵行清淨具足,宣示布現,是名見不可見。」

《長阿含經*清淨經》

2025/06/14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五十五)


世尊說已,重說偈曰:

父母為東方,師長名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
僮僕為下方,沙門為上方。諸有長者子,禮敬於諸方;
敬順不失時,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輭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所有與人共。此四多負荷,任重如車輪;
世間無此四,則無有孝養。此法在世間,智者所撰擇;
行則獲大果,名稱遠流布。嚴飾於床座,供設上飲食;
供給所當得,名稱遠流布。親舊不相遺,示以利益事;
上下常和同,於此得善譽。先當習伎藝,然後獲財業;
財業既已具,宜當自守護。出財未至奢,當撰擇前人;
欺誑觝突者,寧乞未舉與。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
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一食知止足,二修業勿怠,
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
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
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財寶日滋長,如海吞眾流。

爾時,善生白世尊言:「甚善!世尊!實過本望,踰我父教,能使覆者得仰,閉者得開,迷者得悟,冥室燃燈,有目得視。如來所說,亦復如是,以無數方便,開悟愚冥,現清白法。所以者何?佛為如來、至真、等正覺,故能開示,為世明導。今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我於正法中為憂婆塞,自今日始,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長阿含經*善生經》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五十四)


佛告善生:「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何謂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順,四者惡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與後奪,二者與少望多,三者畏故強親,四者為利故親,是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善惡斯順,二者有難捨離,三者外有善來密止之,四者見有危事便排濟之,是為美言親四事。敬順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先誑,二者後誑,三者現誑,四者見有小過便加杖之,是為敬順親四事。惡友親復有四事,云何為四?一者飲酒時為友,二者博戱時為友,三者婬逸時為友,四者歌舞時為友,是為惡友親四事。」

《長阿含經*善生經》

佛告善生:「有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為四親可親,多所饒益,為人救護,當親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云何為四?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復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見利代喜,二者見惡代憂,三者稱譽人德,四者見人說惡便能抑制,是為四慈愍,多所饒益,為人救護。利益有四,云何為四?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是為四利人,多所饒益,為人救護。同事有四,云何為四?一者為彼不惜身命,二者為彼不惜財寶,三者為彼濟其恐怖,四者為彼屏相教誡,是為四同事,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長阿含經*善生經》

《長阿含經》法語選錄(五十三)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知四結業不於四處而作惡行,又復能知六損財業,是謂,善生!長者、長者子離四惡行,禮敬六方。今世亦善,後獲善報,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稱,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四結行者:一者殺生,二者盜竊,三者婬逸,四者妄語,是四結行。云何為四處?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癡。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而作惡者,則有損耗。」佛說是已,復作頌曰:

欲瞋及怖癡,有此四法者;名譽日損減,如月向于晦。

佛告善生:「若長者、長者子於此四處不為惡者,則有增益。」爾時,世尊重作頌曰:

於欲恚怖癡,不為惡行者,名譽日增廣,如月向上滿。

佛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戱,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善生!若長者、長者子解知四結行,不於四處而為惡行,復知六損財業,是為,善生!於四處得離,供養六方,今善後善,今世根基,後世根基,於現法中,智者所譽,獲世一果,身壞命終,生天、善處。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鬪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善生!博戱有六失,云何為六?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疎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戱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戱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放蕩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羅槃,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懈墮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

《長阿含經*善生經》

2025/06/13

另類「無念」:安靜不要有意見


家父一生耳提面命,好男不與女鬥,對女人務必特別禮讓。

所以,原則上見識過本人真面目的幾乎清一色是生理男性;嚇得半死,看破放下。

沙彌受不了,拜託我什麼都別管,不要管東管西管食物管點心。「你不要拿出來放,」他低聲拜託,「你只要一拿出來放,師父就叫我做這做那,事情很多。我做就好了!」

男居士更受不了,被講「一次」食品管理物流原則及控管食品保存期限之必要性與正當性原則兼餐飲業只要被抓到供應過期食品就開單重罰或強制歇業的食安管理原則規定,並且要求他要定期巡邏食物以防讓四眾弟子吃到過期食物的基本職事內容就開口求我別管:「師父,我來就好,你什麼都不要做!」邊說邊低頭苦笑:「師父,還好你出家,要是沒出家一定是女強人……」

我徒弟的心得更直接。他感嘆說:「師父啊,幸好你學好,學法律,走白道。要是你年輕時代走歪路的話一定能混成黑道大姐頭……」

女眾一輩子做夢都想不到男眾對我「敬畏三分」的道理何在。女眾不知道我對女眾向來特別禮讓、溫柔、客氣、手下留情、睜隻眼閉隻眼地得過且過沒事最好;源自家父親手教養出來的身教言教。女眾就是不知道才會一個個「希望」我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