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四念處:別相念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

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以是故說四,不少不多。


《大智度論卷十九》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紫在玫瑰


淋雨,何處音韻如詩?


實相無相無不相,紫還紫著。


花已謝盡,夢影還留,香散未散……


隔著車窗突然憶起野花塞爆信箱的年光。都好嗎?


凝望終日,參最後一束九十九朵野放漸層。像前世。


罪惡感還在,懺悔向淚海。對不起,真心道歉。


罪性了不可得,何時懺淨,何時消盡?


我們的心若能拈得,期以悟相會。這冬終於冷了。


玩伴

久違了,小蝸牛!


子夜意外發現牠,邀來掌間玩耍。不怕生地探頭探腦,大力吸啜人體散發的水氣。拍好照,說好話,開心送牠回老家。幾星期過去了,始終不曾再特意驚擾。藏也好,現也罷,活得好好的就夠了。


晚安!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佛典故事:火光三昧 Agni Dhatu Samadhi


弗沙佛住世時,有二尊大菩薩弟子:一個名叫釋迦牟尼,一個名叫彌勒。弗沙佛觀察釋迦牟尼菩薩的心性純熟度,發現他的修行尚不到家,但是跟他有法緣的其他弟子們的修行因緣全都已經成熟。再觀彌勒菩薩,發現他的修行已經成熟,但是弟子們的修行因緣都不成熟。

弗沙佛想,度一個人又快又容易,要同時調伏度脫眾人的心相對困難。一番思惟後,弗沙佛決定先度釋迦牟尼菩薩成佛,讓他早日度化有緣眾生。弗沙佛獨自登上雪山,在寶窟中深入火光三昧。

稀有難得的禪定光明吸引了身為採藥仙人的釋迦牟尼菩薩。釋迦牟尼菩薩靜靜上前,看見弗沙佛端坐在寶窟中入定,通身放光。他既感動又歡喜,發起無比崇敬的信心,七日七夜不眠不休地合掌一心觀佛相好,說偈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菩薩七日七夜恭敬觀佛讚佛的無上功德超越九劫加功用行,提早在九十一劫內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身證究竟佛果!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是漢傳佛教早晚課誦必誦讚偈,一偈總攝普賢十大願王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普皆回向」十大菩薩行門。

普願見聞者、受持者、結緣者同沾法益,早成佛道。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誠徵侍者?Long-Term Care Service?


年輕人同情老人家又病又傷,希望我去探望。他明示暗示她想找侍者。一般而言,除非是德高望重、行程滿檔、法務繁忙的大開山住持和尚/和尚尼,一般老法師找侍者都只敢找未受戒的沙彌/沙彌尼擔當。以目前台灣僧才緊縮急缺的現況,更不可能奢侈到找有多年法務經驗的比丘尼擔任侍者。不論如何,看病第一福田,為了病人,姑且隨順。

事實上,相談一小時內大局已定。出家這麼久以來,棒喝家風與種種不合情不合理不合人生常識的試煉都經歷過,但是很少有人敢當我的面如此輕慢家師。「你叫什麼法名?哈哈哈,怎麼取這款法名?哎,你師父弟子亂收、收太多隨便亂取的啦!」我看看牆上的寒山拾得偈,開始觀心:故意考功?惡意輕毀?不確定。再給機會吧,又老又病又孤單,宜心生慈愍。第二次就不是當面關了,而是拿道場說東說西說形象風評多差數落一堆,零單金也拿出來說嘴。(誰在乎單金?愛錢就留在世俗走法政商界老本行年年海撈百萬幾百萬醉生夢死,何必出家?)看在戒臘的份上,我默然無對,但深知惡念結業下絕無侍者因緣,不可能共住。沒有出家經驗的居士一輩子看不到這些楣楣角角細微處,常常天真浪漫地替這法師那法師拉結緣人情線,根本不知道在居士背後像戰場,字字句句錐心刺骨。惡心攻擊我的恩師就犯了我的根本天條,其他後話都沒得講。

我不是第一天面對種種來自台灣社會各界的不友善言詞。部分居士禪修班上沒幾堂就受不了外界對道場的閒言閒語負評而退道離班;我已經太習慣抱著病軀迎戰台灣各界不友善的惡念惡語。想想看,瞋的謗我師父、謗我師兄弟、謗我道場、謗我佛法,貪的迷戀不淨妄色欲奪我袈裟,身為修行戰場上一年到頭腹背受敵的負傷戰士,心防不得歇卻,身防不得棄守,敵軍打了一個又來一個,身心無法安心放鬆,健康情況哪有可能逆轉大翻盤?

很有意思,竟要一個身上至少有四項致命疾病與各類慢性疾病的大僧去當侍者。若論侍者,我可能才是需要徵求善心居士/沙彌尼自願輪班當貼身侍者的病僧吧?偏偏我這人有強烈歐美性格,哪怕開刀、車禍、重度過敏也寧願一個人躲在僧寮不願勞煩別人侍候。對我而言,理想死亡不是在侍者呵護下熱鬧死,而是乾淨簡單的一人大定告別式。至於說到病,不談則已,若說實況,不論僧俗都不相信:「可是你看起來很好!」這是累劫願力召感的業報。師兄弟們有個共識,說小僧的職務特質是「三寶門面」,意思就是投胎來當佛門公關形象用的。

除了一張皮勉強能看,這僧不就是個傷痕累累、體無完膚的老戰士嗎?以前負傷痛了還可以衝到師父身邊撒嬌討拍找安慰,現在只能一個人頂天立地戰下去,戰到含笑披袈裟陣亡為止。這顆星球上最後一位可以讓我撒嬌依賴的珍貴恩師已經不在了。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謝師宴


各忙各的,大學生活一片混亂。某天一早,異樣的驚擾化為尖叫一句劈進我疲累的心緒。沒回頭,女聲大吼:「女同學對男同學那麼好,男同學為什麼沒反應?他到底是不是gay啊?」如此鬧了一個早上,眾猜紛紜。

他是不是gay?整天翹課、睡覺、借共筆(一大堆女生排隊獻上共筆與考前猜題),天知道。謝師宴後,被同志流言傳得滿天飛的高壯帥哥男同學叫住我,手上的佛珠又亮又圓。「你要出家?」比出打木魚的手勢。「對啊,老師同學都知道。」「再見!」他已經有點酒意,伸出大手猛握手,好用力甩上幾十秒。「我們等一下去酒吧續攤,你去不去?」「不了,我不喝酒。」我微笑看著這對平常打混到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同班同學。

我想不起他的名字。

一個低調到不行的佛子,未知出家了沒。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佛典故事:禮物 Gifts


弗加沙王和瓶沙王是至親好友。

弗加沙王用七寶打造一朵寶花送給瓶沙王,瓶沙王將寶花轉供養給佛陀:「佛陀,弗加沙王是我的好友,送我這朵七寶花。小王將此寶花轉供養佛陀,希望以此功德回向讓他心開意解,見佛聞法,奉敬聖眾。我應該用什麼當成回禮?」

佛陀:「就抄寫十二因緣經好了。送他這部經,弗加沙王一定會信解佛法!」瓶沙王抄完經,在卷尾特別備註:「卿送弟一朵寶花,弟特別以法花回禮。請深入思惟深奧繁美的法義,一起誦習,同沾道味!」

弗加沙王本非佛弟子,沒有特殊信仰。他收到好友的手抄法寶後反覆薰習讀誦、再三反思,終於契悟法義,心生感嘆:「佛法真好!法義精妙,法益安心。相比之下,治國為政的尊榮卻構成五欲煩惱叢生的根源。我從無始劫來迷惑迄今,一直沒有悟道。今天開了法眼,回顧塵緣種種實在無足貪戀!」他這麼思考著,把國務交接給王子,自己為自己剃度,就此出家。

已經現出家相的弗加沙僧穿著法袍,手上托缽,獨自經行到城外的陶師家寄宿,準備明天再入城乞食,食畢再到精舍找佛陀聽法受戒。然而,未成道證果的弗加沙僧沒有神通,不知道明天自己即將往生。佛陀知道他沒有見佛聞法的因緣,為憐愍他特地變化成另一個陌生僧眾,突然到陶師家寄宿。

陶師:「新來的和尚!已經有個和尚來掛單了,你就跟他一起住吧?」

佛化僧:「哦!」這麼漫應著,隨手抱了把稻草便大踏步入室,開口閒聊:「和尚,您打哪來?從何師學?出家因緣為何?拜見過佛陀了嗎?」

弗加沙僧:「沒見過!我只是誦經思惟十二因緣法就自己幫自己剃度出家了。等我明天入城乞食用完齋再去拜見佛陀!」

佛化僧:「人命脆弱無常,隨時變化。你應該用功觀照幻身四大,地、水、火、風,眾緣假合了不可得,緣散壞滅,一一返還本源。正思惟心識本空本淨本無妄想,一心專念三寶,布施持戒。正觀無常與見佛無異,不要拼命打無益妄想。皈依三寶才有大利益,應該日夜一心切念三寶。身為佛子,當能自覺自照,日夜切念三寶,觀身心一切無常,持戒、布施、修德,念念不空過!」

弗加沙王僧聞法專念思惟,當場證得阿那含道。他一證果,佛化僧立刻回復具足相好的本尊面目。弗加沙僧又驚又喜,歡躍無量,立刻頂禮。

佛陀:「罪業惡報也一樣無常。消業了業,不要恐懼。」

弗加沙僧:「依教奉行!」

隔天中午,弗加沙僧按原定計畫入城乞食。在城門口,正巧一頭剛生產的母牛為了保護小牛而大起瞋心,一角把無辜路過的弗加沙僧刺死。弗加沙僧宿罪報畢馬上轉生阿那含天,成為天人。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惟念品》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定與亂


亂有二種:一者、微,二者、麁。微者,有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云何愛多?得禪定樂,其心樂著愛味。云何慢多?得禪定時,自謂難事已得,而以自高。云何見多?以我見等入禪定,分別取相,是實餘妄語。是三,名為微細亂。從是因緣,於禪定退,起三毒,是為麁亂。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著,是為味。

問曰:一切煩惱皆能染著,何以故但名愛為味?

答曰:愛與禪相似。何以故?禪則攝心堅住,愛亦專著難捨。又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深著不捨,則壞禪定。譬如施人物,必望現報,則無福德;於禪受味,愛著於禪,亦復如是。是故但以愛名味,不以餘結為味。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按:法執、法愛難破。三毒為粗亂心,愛、慢、見為細亂心,初伏客塵煩惱又耽染貪愛靜境、淨境而停滯不前,無由破惑。一法不立以前事仍多。


讚佛


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華;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能令人心眼,見者大歡喜;
諸來求見佛,通現不失宜!

《大智度論卷第三》


唯佛一人獨第一,三界父母一切智,
於一切等無與等,稽首世尊希有比!
凡人行惠為己利,求報以財而給施,
佛大慈仁無此事,怨親憎愛以等利!

《大智度論卷第五》


譬如日出照蓮華池,熟者先開,生者未敷。佛亦如是,先放光明,福熟智利,先得解脫;其福未熟,智心不利,是故未得。佛大慈悲,等度一切,無憎愛也。亦如樹果,人動其樹,熟者先墮;佛亦如是,是三千大千世界如樹,動之者佛,先度者果熟,未度者果生。

《大智度論卷第八》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師徒


那年,代管居士的兒子。

小受:「師父,我男友說我很美。」

小僧:「嗯。」

小受:「師父,那個,有的T很帥耶。」

小僧:「嗯。」

小受:「師父,有的T比gay還帥耶。」

小僧:「知道。看過。」(忍笑)

小受:「真的?」

小僧:「嗯。」

小受:「有的T比我男友還帥……」

小僧:「你這樣不太好吧?」

小受羞了,臉紅了,在身旁扭動痴笑。

是說,麻煩一下,男同那邊把你們家老婆管好,不要隨便撈過界成不成?以後同婚通過了樣樣認真來,不是體制外玩玩那麼簡單了。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訶悔蓋


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
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
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
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
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菩薩四無所畏


一者、一切聞能持故,得諸陀羅尼故,常憶念不忘故,眾中說法無所畏故。

二者、知一切眾生欲解脫因緣,諸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故,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三者、不見若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有來難問,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見如是少許相故,於眾中說法無所畏。

四者、一切眾生聽受問難,隨意如法答,能巧斷一切眾生疑故。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大智度論卷第五》


信心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大智度論卷第一》


若人得信慧,是寶最第一;諸餘世財利,不及是法寶!

《大智度論卷第三》


葬蝶


昨天,一隻黑體大鳳蝶不耐低溫寒潮靜靜跌在人行道上往生。生命就是生命;縱使已經死亡的生命還是透露出一股迥異於都市垃圾的風華。

拾起牠,祝願持咒,方便就近埋在花團泥塊間,輕葬早逝的風華。路人行急,店家繁忙,城市精彩著,牠的離開似乎沒有激起任何關心的眼光。

有些人記得牠的飛翔幻美;有些人留到最後為牠送葬。


姐妹的擁抱


初識張惠妹(阿妹)是在她駐唱民歌西餐廰的年代。當時青春多愁,家獄難歸,為逃躲冰冷失溫的無愛之家常常背著書包朝不趕人的店家逃。有一夜,非週末,客人不多。我靜靜坐著遞紙條請她唱英文歌,聽她發音絕美的輕靈音嗓。出家後阿妹大紅大紫成為國際級天后,當年知道我狂泡民歌西餐廰的老習慣的老朋友們笑稱我簡直賺翻。現在演唱會縱使貴賓席票開天價還是數萬粉絲之一,遠遠朝聖般遙望大舞台上的天后風采。當年我可是隨興點歌近近地欣賞她為我們兩三個人美麗,斯人斯曲。藝術愛好也有獨占欲?眾生執著,或許。

二十年後阿妹重唱《姐妹》,懷舊的好嗓喚醒好多沉睡的記憶。青春好苦,我的姐妹們。妳們都好嗎?

早在兩個北一女學生轟動全台卻真相曖昩不明的殉情事件發生以前,姐妹們早已身陷愛情風暴。她留著頹唐的短髮,鎮日捧著魯迅、周作人、張愛玲,在家當乖女兒出門當老菸槍。她跟女朋友吵架,吵著我聽不懂的無法進入狀況,把女朋友轟出房門後點起菸沉思,談了一段帶股叛逆的心理文學。然後,她用懇求老朋友的誠摰聲調求我:「我可以抱一抱你嗎?」全身濃濃菸味的文學少女像隨時都會大哭出來一樣。我點點頭,她像個無助的小孩一樣跌入我的胸口。那麼瘦,那麼輕,那麼痛。「謝謝。」我拍拍她,我的姐妹。過了很久,她睜大清靈的雙眼,定定地道謝。「妳太瘦了。」我好心疼。

迷茫如霧的幾年過後,早已吵架分手的她蓄起長髮,深深愛上一個大她幾歲的男人。她為他懷孕,為他墮胎,付出一切換不來一紙單純平凡的異性戀結婚證書。男人打死不娶她,她狂愛熱戀不願分開,最後拿起電話筒找分手經年的女朋友哭訴整夜,為了小小的不成型嬰屍心碎不已。被拋棄的女朋友成為閨蜜知己了嗎?也一樣迷失。「我想我還是愛她吧。」不知道她關起房門後索抱的前女友這麼感傷著。我懷裏擁抱著的枯瘦如柴的少女透過異常低冷的體溫似乎想分索一點我過高的溫暖;姐妹相惜的愛。

一朵紫玫瑰或許拈的是一整個時代、一整個世代、一大串事件、一整座欲隱又止的歷史冰山。玫瑰般的姐妹們如花嬌綻的青春,含羞帶怯的心事,難以詩喻的情路。花落誰家?花落何方?我的花兒們?此時此刻誰薰染妳們透骨的芬芳?

這一朵,含苞帶水的美靈山一會向未消散。我確信拈這朵花的心與默然無語的佛陀無二無別。若我有幸為紫玫瑰點提一句花語,但願她是「畢竟開悟」。

第六天,紫玫瑰終於通體盛放。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自殺之咎


若殺身有殺罪者,《毘尼》中言:「自殺無殺罪。」罪福從惱他益他生,非自供養身、自殺身故有罪有福。以是故《毘尼》中言:「自殺身無殺罪,有愚癡、貪欲、瞋恚之咎。」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佛典故事:大笑 Big Laugh


佛陀開示法音方歇,長老婆羅門一行七人突然上前頂禮,合掌祈請:「我等久仰世尊盛名,老早就想皈依披剃,偏偏業深障重礙難重重!今天好不容易得以親覩聖顏,希望成為入室弟子離苦得樂!」「好。」福德因緣具足的長老們當場出家,奉佛命共住一房。

出家剃度的第一晚怎麼過呢?七個新眾沙彌誤以為眼睛見到佛陀、身現出家相就了了,根本不想提起正念認真修行。他們一起對坐閒聊混到半夜,天南地北有說有笑盡講世間俗事,完全不念諸行無常,更無意解脫三界生死!他們痛快狂笑著、嬉鬧著,完全不知道命數將盡、離死不遠。

佛陀:「你們不是應該行道解脫,為什麼一直哈哈大笑?世間一切眾生自恃有五件事情:第一、青春年少,第二、相貌端正,第三、勇猛多力,第四、多財巨富,第五、貴姓高名。你們七個人一整晚又說又笑,為的是自恃些什麼呢?究竟是在高興歡笑什麼?應該正念觀無常熾然,無明幽暗,正心求定。若看見業身受形就誤以為從此長保久安就錯了。豈不見病緣現前,好景不真?人老便色衰,病痛現前立刻失去好看的外表,隨時隨地受死亡威脅。四大分散則識心隨散,報身馬上像一輛破車一樣瓦解消散,身體到底有哪裏值得依靠?」

七個新眾沙彌一聽,不笑不鬧了。他們攝心正定,當場一起在佛陀面前證得阿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喻老耄品》


-修行筆記-

笑分很多層次。「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是密付心印的正念之笑,一般言不及義又於法無益的玩鬧則不然。俗諦以論,何時該示現收攝正念、何時該示現親和幽默、笑與不笑如何拿捏尚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大智慧。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女,男,陰,陽


男眾居士:「人就是有陰有陽,自然的,生理的,天生的、多數的……」他好努力說明,我認真聆聽。

小僧:「也不一定啊,我陽氣就比你旺。八字也比你重。我的驗血報告有一堆數值都落在男性標準值內。」

男眾居士:「啊不,我也可以更陽剛……」

小僧:「如果我們遇到鬼,你陰氣比我重、比我更危險,信不信?」

男眾居士:「!!!」

這念心非男相、非女相。諸法實相還跟你搞六道輪迴分性別?

初初學佛的居士請法緣起,澄清一個重要觀念:

古老宗教經典中記載的性道德「不一定」比現代國家法律規定者嚴格。有些古老宗教經典中記載的性道德遠比現代「更寬鬆」,甚至以現代人眼光而言屬於古版性解放。目前各大宗教經典記載的經文多反應兩三千年前的古人性道德、性文化、家庭觀,古代雖合法、合道德,在現代社會卻是性犯罪或性背德。麻煩請活在當下。當代國法、國情、人權法治潮流為主。否則迷信宗教迷到造業犯罪,縱主張自己是教徒也不構成免責事由,依然構成性犯罪。


邪婬地獄


若犯邪婬,侵他婦女,貪受樂觸,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鐵刺林地獄中。刺樹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美女身,喚此罪人上來,共汝作樂;獄卒驅之令上,刺皆下向,貫刺罪人,身被刺害,入骨徹髓。既至林上,化女還復蛇身,破頭入腹,處處穿穴,皆悉破爛。忽復還活,身體平復;化女復在樹下喚之,獄卒以箭仰射,呼之令下,刺復仰刺;既得到地,化女身復毒蛇,破罪人身。

《大智度論》

按:侵者,女方不願意、不同意、不喜樂、不配合、不開心、不想要、……心理上無性交合意。女方主觀零意願卻逼迫之構成性侵害。性侵害乃邪婬中之最,罪必墮地獄之大邪婬。

以現代特殊性產業而論,縱使是從事限制級電影的拍攝、AV演出、裸露表演、性交易等工作的婦女依舊平等受法律保障。只要違背她們的主觀意願強加性侵仍舊構成性侵罪、大邪婬。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創設不隔離的可能:當同志的朋友


台灣正在書寫人權史新頁,從挺同婚方反同婚方的二元對峙進展為「如何支持同志人權」的法律技術之爭:直截修民法或繞彎修專法?

在這場全民情緒與邏輯水火雙開的大對戰中,我發現對話平台難以快速建立共識的事實困難所在乃基於恐同症與早期質量不足的性平教育所造就的「性傾向隔離」已成為台灣社會既定事實。由恐同症傳統打造出的既定社會割裂造成遙遠的人生距離,不接觸,不認識,不溝通,不了解,不互動,當然果報就是不和合。不論是出櫃式隔離(我知道你是,故意不願與你往來互動)或鎖櫃式隔離(我不知道你是,縱常相處也對面不識)都一樣造成台灣大量人際圈自我設限的保守異性戀者對台灣同性戀族群擁有深刻又為數龐大的認知誤解,這些很難短時間修補的大量錯誤認知以各式各樣針對台灣同志族群的不友善語言、不公平評論、污名式謊言、肢體上暴力的方式表現出來,甚至成為散播大量不實謠言的後設心理基礎。

此時此刻,一本由男同志社會學者論述、從社會學田野調查角度綜觀探究男同志的友誼建構的專業社會研究書籍簡直就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名符其實的從結緣櫃上巧遇的驚喜。以下是我從該書摘錄、值得反思的論述重點:

一、跳脫古老哲學定義,跨過讚揚男同性戀的希臘哲學傳統,朋友對同志的特殊意義在於「朋友就是家人」的認知。在跨國界、跨階級、跨社區的情境下,男同志很容易被原本不認識的陌生男同志接納為其中一員,就像是長年失散的親人一樣。

二、性別、性傾向、男子氣慨(男性特質)在當代社會如何建構、定義、再製、轉化?關係的轉變與跨越挑戰並解構我們對於性傾向、男子氣慨的文化觀點。在當今的後現代社會,年輕世代的性別認知「酷化」,友誼亦隨之「酷化」,逐漸將傳統上區分男性、女性、雙性戀、男同性戀、女同性戀的界線模糊化。在打破部分傳統性別界線的同時,新世代也同時進行重建,重新定義性別界線。

三、對男同志而言,友誼與性的關係為何?是問題或魅力?整體而言,男同志傾向於區分提供社會需求的人(朋友)與滿足性需求的人(情人/伴侶/配偶)。朋友發生性關係後最常見的結局是「讓我們只要當朋友就好了」。炮友的存在對男同志而言既是對異性戀父權系統的顛覆也是強化:顛覆性對象的性別(不一定是異性)又落實愛情/性關係的二元切割。友情與愛情真的有辦法用田野調查與研究數據加以量化與定義嗎?或者是語義學上的不同定義(不論是否涉及性關係)與人際位階的不同定位所造就?抑或性行為破壞友誼的「公平互惠性」?

四、出於次文化、習慣、無法出櫃、社會壓力、……大量現實理由,男同志圈經常將男友稱為朋友,有時基於朋友人際圈建構的特性,朋友也同時是前任男友,有時則視其伴侶/配偶為最要好的摰友。「朋友」一詞的語意學意義因此是多元、流動、廣義、不確定的。

五、田野調查個案分析與各家研究比對針對友誼四大分類:同男的同男朋友、同男的異女朋友、同男的同女朋友、同男的異男朋友。陽剛氣質保留卻轉化,男同身份認同定義卻擴張,性傾向強化卻流動。

六、強調結構分析:社會心理學分析產生友誼的要件:環境、個人、情境等。既定人際網路會決定且反向強化朋友選擇的流程,社交規則不斷被認知與運用。人際關係鑲嵌在社會系統內,該系統大幅決定人群彼此結識相遇的可能管道、他們彼此採行的人際決定、以及其人際關係的屬性。

七、原則上,同性戀者對友情的定義與異性戀版本出入不大:忠誠、親密、互惠、互助、無私、平等、信任、真誠、同質性、合致性、可依靠性、人生夢想希望與自我揭露、近距性、義務/道義、共患難、分享、接納、關懷、樂趣、支持、無條件的愛、尊重、互相、擴展身心世界、提昇生命價值。同性戀版本的特點在於追加熱情、吸引力、情愫、排他性、性關係、不受侷限的終極理想、情緒感受的交流對話等迥異於傳統異性戀男性特質的非典特性。(按:同性婚姻合法化或許有助於同志圈清楚區隔友情、愛情、性關係、婚姻,正如異性婚讓異性戀男性清楚界定上述人際分野一樣?)

八、次文化認同、心理支持、感情支持、社會支持、生活支持、醫療支持、經濟支持、困境支持、……朋友比起血親往往更重要,尤其是與原生家庭疏離的同志。不同於婚姻/家庭諮商,友誼破裂時並不存在友誼諮商。這種奇特文化現象對同性戀者影響更大,因為友誼破裂對他們造成極大的心理危機。

九、友誼的期待/社會支持表單:(1)情緒支持:談論個人問題/關係、分享感受及情緒、談論性議題、談論政治、文化、運動、事件。(2)歸屬支持:提供陪伴、一起出遊、共進午餐或晚餐、一起從事活動。(3)有形支持:生病時互相照顧、互相協助工作或任務、互相提供專業協助、出借金錢或其他資源。(4)自尊支持:談論工作或事業、擁有共同的生命觀與人生信念、有類似嗜好或休閒興趣、一起參與運動比賽。友誼甚至構成廣泛的、政治性的「共同體」概念。

十、人透過朋友的折射認識自己。人透過友誼建立認同,獲得自由,激發自豪感並抗拒羞恥感。身份認同、形象、歷史、風格藉此建立,社會支持加以強化並給予合法正當性。語彙上將親屬稱謂類推適用到男同志、女同志的人際圈的結果。在組織動員後政治運動亦同時形成,打造出政治認同。友誼不只具備私密性,亦具備公共性,提供城市向心力與公共秩序、激發社會變遷。

十一、同志關係打破男女二元性別分野,本身即具備政治性、政治潛力、建立社區的政治凝結力、影響國策與國運的草根力量。(這也是同運發展到後期正式公開討論分散於全球一百多國國境內的同性戀者是否有建立全新的同志國家的可能性的理由)

筆記寫這麼多為了紀念兩件事:一、修行就是要面對,面對再放下。除了禪坐以外,還有什麼比閱讀更能激發反省慚愧心?二、宗教功能/目的在敦促國家社會團結和合、國民平安共存、眾生離苦得樂。一個國家與其為恐同症內鬥(社運點餐不算。瘋狂點餐的果報是與卡路里戰鬥),倒不如全民老實做功課提升腦力、匯聚民力、厚實財力、共振國力。

到底洋同男的友誼觀察、社會學研究與台灣打得火熱的同性婚姻爭議有什麼因果關係?當然有密切關係。進步國家通常是性傾向隔離現象已經(或正在)部分/絕大部分被撤除或解消的社會;走過恐同恐慌過渡期的「後性別平權/婚姻平權社會」。假如台灣可以打破老生代遺留的舊式隔離社會氛圍,當下的挺婚運動口號「人家結婚,甘你屁事?」也許可以昇華成「和合版」:同志結婚就是全民一起包紅包的國家級喜事!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讚摩訶衍偈


得此大乘人,能與一切樂,
利益以實法,令得無上道!
得此大乘人,慈悲一切故,
頭目以布施,捨之如草木!
得此大乘人,護持清淨戒,
如犛牛愛尾,不惜身壽命!
得此大乘人,能得無上忍,
若有割截身,視之如斷草!
得此大乘人,精進無厭惓,
力行不休息,如抒大海者!
得此大乘人,廣修無量定,
神通聖道力,清淨得自在!
得此大乘人,分別諸法相,
無壞實智慧,是中已具得!
不可思議智,無量悲心力,
不入二法中,等觀一切法。
驢馬駝象乘,雖同不相比;
菩薩及聲聞,大小亦如是。
大慈悲為軸,智慧為兩輪,
精進為駛馬,戒定以為銜,
忍辱心為鎧,總持為轡勒,
摩訶衍人乘,能度於一切!

《大智度論卷第四》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佛典故事:食供養 Food Offering


離城市很遠的山區裏有五個沙門一起靜靜地閉關修行。他們每天一大清早長途跋涉進城乞食,直到傍晚才披星戴月、疲累不堪地回山打坐,歲歲年年徒自辛苦,無法得道證果。

精進用功又一無所獲,實在太可憐了!

「各位修行人好!大家經年累月隱居在深山裏修行有沒有很累?」這天突然有個雲水僧來訪,十分親切地問訊關懷起居。

「您好!我們住在深山,離城市很遠,為了乞食日日奔波、早出晚歸,累得沒時間體力修行!哎,幾年下來都這麼撐過來了,只求以後安詳捨壽就好了……」

「修行人以持戒為根本,攝心為行持,以心性為貴,以身命為輕,為法忘軀,飲食知足以維持生命,安住正念,勤修止觀,轉識成智。若一直停留在保養身體、隨順業報的層次怎麼可能出離生死大苦呢?各位如此有道心,明天請不必出門化緣了。小弟明天負責供養大眾,讓諸位好好用功!」

「太好了!」五個沙門非常歡喜,放下日夜為食物來源罣礙的慣性懸念,不再為此煩惱。

到了隔天正午,雲水僧特地前來送食。五個沙門用齋完畢,感覺心境非常平和、清涼、安定、愉快。雲水僧觀察因緣已經成熟,開口說法:「比丘以戒立本,收攝六根,飲食知足,睡眠知量。比丘以戒降心,安住正定,修學止觀,時時刻刻不忘正念。比丘明照自心,持戒正思,正智現前,行道如法,自淨其意,滅除眾苦!」言畢馬上回復佛陀相好金身。

有法有食,親聞佛法,五沙門精神為之大振,當場證得阿羅漢道。


原典出處:《法句譬喻經 戒慎品》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佛典故事:狂 Madness


瘋狂有二種。大家都公認的瘋,或者,瘋到沒人當真瘋。

法師開講五戒,上至國王下至外道都來聽法。現代開示承襲華人書院教育的單向演講風格,古代不是這樣。古印度講學自由,現場開放問答辯論。

國王:「法師,照您那麼說,只要有人自己喝酒又拿酒給別人喝,一定得到瘋狂愚痴的惡報。照您的因果邏輯推論下來,當今的社會風氣流行喝酒,大多數人應該早就發瘋了,剩沒幾個人正常才對。問題是您瞧瞧,社會上瘋子很少,絕大多數人都很正常哇!為什麼?」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聽法也要用腦袋。

外道:「踢得好!這個問題有夠高深!那個高高在上的禿子一定沒有辦法回答國王提出來的聰明問題!」宗教市場就這麼大塊,純屬幸災樂禍的競爭心理;一種踢館創造收益的生意經。

法師無言以對。他伸出手指頭朝外道區比劃一下,再跟國王使個眼色,又如如不動開講下一條戒。在二人眼神交會的一剎那,善根深厚的國王馬上就懂了。

外道:「哇哈哈!一定是國王的問題太高段了,他答不出來覺得慚愧羞恥,只好隨便出手亂比一下充數,顧左右而言他!」

國王:「不,法師已經回答我的問題了。」

外道:「哪有?」

國王:「法師不點破是為了護念你們這群外道啊!他剛才伸手比著你們,證明社會上瘋子一點也不少啊!你們這群外道,拿香灰塗抹身體,光溜溜地不穿衣服,拿人骨裝大便來吃,徒手拔光頭髮,倒臥在尖刺上,倒吊在樹枝上熏鼻孔,寒冬泡水,盛夏烤火,種種奇言異行本來就像瘋子一樣!其次,你們還常常自己言行不一!你們自己主張賣肉賣鹽違背婆羅門教義,可是在神廟祭祠獲得牛供養時又三兩下轉手賣出去,自圓其說!難道牛肉就不是肉嗎?那不是公開騙人嗎?還有,你們事後又狡辯罪福無因無緣,只要到吉祥的恒河水裏泡一泡就可以洗淨一切罪垢,賣肉賣鹽怎麼會造罪?賣完洗洗去泡就好了!我們現在改用正常人的邏輯去思考一下:假如泡到恒河裏就能泡掉罪惡,難道就不能一起泡掉福報嗎?要是泡水就可以泡走福報,全天下還有吉利平安長壽的人嗎?你看看你們,一邊主張諸法無因無緣又一邊自創各種正常邏輯說不通的怪因怪緣怪教義,那不叫瘋狂什麼才叫瘋狂?這所有一切不理性、不實在的瘋狂說法不都你們搞出來的?法師護念你們,只是伸出手指暗示一番,給足了你們面子啊!你們這群暴露狂!」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瘋狂」是學術界迄今未有定論的跨科際熱門研究議題。古印度的裸形外道以四季完全不穿衣物、全裸示眾著稱,是以遭受國王嚴厲痛斥。「瘋狂與裸露」若要認真當學術主題探討,再幾百年都研究不出結論,光進行考古、調閱各洲古籍文獻、跨世代進行民調訪問深入對話就忙不完。

最近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全國熱議,許多民眾公開討論,當中保守異性戀民眾經常提及「同志遊行參加者太暴露」的問題並多所批評。在異性戀主流社會中,異性戀身體/裸體/情慾的高曝光率與公開透明度已經內化到人人習以為常。例如,公開展示一絲不掛的後代/嬰幼兒也是一種炫耀異性戀父母本身的性能力/生殖能力/身體功能的方式,傳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量公開散播符合異性戀男性品味的清涼女體更是將異性戀男女情慾公開主流化的台灣日常,但是絕大多數公民(尤其保守公民)都不以為意。從性別政治的運動角度以觀,為突顯異性戀身體主流化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不夾雜不間斷的公開裸示與正面評價,故意用同志遊行每年短短幾天不到的時間展秀同性戀身體長期次級化、邊緣化、貶抑化的社會位置,它的意義是不是更精準、精確地聚焦於言論自由、政治言論自由、性別政治表述、性少數人權主張等社會運動肢體語言,而非對性別政治/性別研究完全沒有任何概念的群眾想當然爾的「只要穿太少就等於色情」?如果同志大遊行的同性戀裸露是色情,為何年頭到年尾大街小巷充斥的異性戀裸露與異性戀夫妻/情侶公開示眾的親密行為表現不算色情?

在長期欠缺因明訓練的漢傳佛教系統中,一般而言側重「聞」而不強調「思」,有高比例信眾習慣單向吸收權威教條、不思考、不檢驗、不以生活現實驗證的結果就是極難達到「修」的修行實務效果。我們如何補強這個修行漏洞?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苦情代訴文


小僧以為,勞基法有漏洞、黑暗悲情的小死角:「老婆」。

老公開店,老婆是唯一員工。嫁了他,二十來年沒放過特休假。老公休,她顧;她休,老公顧。兩人輪內外場。若依勞基法,老公欠老婆的特休假累積二十幾年都快集滿整整一年年假了。

她大笑。「勞工可以休!可是我是老婆!老婆不能休假!」

我們要注意,當勞工身份與民法身份法的身份競合時,勞權是嚴重受剝削與侵害且求償無門的。為了保障老婆公民的勞權,本小僧謙卑地小建議,請另行訂立三部專法以保障勞權:《異性戀老婆勞基法》,《同性戀老婆勞基法》,《雙性戀老婆暨性別不明關懷老婆勞基法》,以茲保障中華民國老婆之特殊勞動權益與放假權。

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對待,對不對?老婆的性傾向不一樣,當然要分成三種老婆另立專法才對是吧?

問二:放假算是人權嗎?

問三:我們尊重老婆,但是不同意把老婆列入既有勞基法標示為勞工之一種,素不素灰藏地有道理哇?

問四:上述三種專法立好以後只能叫老婆,就就就不能叫「太太」、「愛人」、「美女」、「哈妮」、「甜心」、「小心肝」、「小粉圓」、「大木瓜」、「老伴」、「同修」了,萬一法律立好以後老婆就消失了怎麼辦?是不是好亂?

(註:這是搞笑文也是反串文。類推適用反同婚之專法論來處理其他立法可能會產生不少實務爆笑法效力吧?不論如何,支持全天下的老婆的女性權益;不論該老婆的性傾向為何,勞權都應加以保障!)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佛典故事:鬼夫婦 The Ghost Couple


她靜靜站在城門口,虛軟無力地半倚眺望。

比丘:「妳在這裏痴痴苦等為何所求?」

鬼妻:「大師能看見我嗎?」

比丘:「我早就看見妳了。」

鬼妻:「我家丈夫進城找食物一直沒回來。他不回來,我逼不得已只好一直守在這裏等他跟我會合。」

比丘:「妳丈夫進城做什麼?」

鬼妻:「城裏富貴人家的長老有皮膚病,長巨癰很久了。他身上的巨癰即將爆漿大潰、膿血四溢,我的丈夫特地去蒐集這難得值遇的上味美食,好跟我一起分享。」

比丘:「妳丈夫進城多久了?」

鬼妻:「大師,您看!這城鄰近大江,常有水患。我守在門口,看它淹沒又重建、重建又淹沒,已經反反覆覆重來七遍。我丈夫進城已經這麼久了……」


原典出處:《出曜經》


-修行筆記-

一、人吃了非病即死、充滿細菌病毒致命污染源的膿血是鬼夫婦心目中的美食。是非、好壞、善惡、美醜等二元對立價值標準是否隨業力、業緣不同而有截然不一致的效果?

二、華人世界自古盛行陰陽五行論,習慣用僵化的二元性別對立思惟處理生活決定,甚至部分佛教僧侶也會因為深信古老性別二元論而強調「男眾陽氣重,可以處理車禍現場;女眾陰氣重,千萬不能去車禍現場,一去就被亡魂附身」之類的迷信知見,將不屬佛法法義的華人迷信當成教義知解向信徒宣揚。試問:若陰陽五行論/男女性別二元論是「真理」,男鬼比女鬼陽氣重,又何必受鬼身陰報?男人比女人陽氣重,為何有男眾居士中邪被女眾法師依法相救的現實公案?

三、過度城市化、人口集中化是現代文明國家的發展趨勢。城市如何處理常態天災?除了虛耗重金不斷重建整治以外有沒有治本的辦法?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解脫愛結


染愛離,心得解脫。

《大智度論卷第三》

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癡結、疑結、見結、取結、慳結、嫉結。

《大智度論卷第三》

如水中月炎中水,
夢中得財死求生;
有人於此實欲得,
是人癡惑聖所笑!

《大智度論卷第六》

不繫者,得般若波羅蜜相,觀諸法不生不滅,得實智慧,心無所著,無相之樂,是為不繫。

《大智度論卷第八》

無明故縛,智慧故解,則我無所用。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


三寶:人寶、天寶、菩薩寶


是寶有三種:有人寶、天寶、菩薩寶。

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飢、渴、寒、熱種種苦事。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語,輕而不重。菩薩寶勝於天寶,能兼有人寶、天寶事;又能令一切眾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像。

次,菩薩寶勝,能出種種法音;若為首飾寶冠,則雨十方無量世界諸佛上,幢幡、華蓋種種供養之具以供養佛。又雨衣被、臥具、生活之物,種種眾事,隨眾生所須皆悉雨之給施眾生;如是等種種眾寶,以除眾生貧窮苦厄。

《大智度論卷第十》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方便說


世界法中說我,非第一實義中說。以是故,諸法空無我,世界法故,雖說我,無咎。

《大智度論卷第一》


若如外道求索實我,是不可得;但有假名,種種因緣和合而有,有此名字。譬如幻人相殺,人見其死;幻術令起,人見其生;生死名字,有而無實。世界法中實有生死,實相法中無有生死。復次,生死人有生死,不生死人無生死。何以故?不生死人以大智慧能破生相。如說偈言:

佛法相雖空,亦復不斷滅;雖生亦非常,諸行業不失。
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若有人念空,是則非道行;諸法不生滅,念有故失相。
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心動故非道,不動是法印。

《大智度論卷第八》


諸佛說何實?何者是不實?
實之與不實,二事不可得。
如是真實相,不戲於諸法。
憐愍眾生故,方便轉法輪。

《大智度論卷第七》


染淨美醜


如一美色,婬人見之以為淨妙,心生染著;不淨觀人視之,種種惡露,無一淨處;等婦見之,妬瞋憎惡,目不欲見,以為不淨;婬人觀之為樂;妬人觀之為苦;行人觀之得道;無豫之人觀之,無所適莫,如見土木。若此美色實淨,四種人觀,皆應見淨;若實不淨,四種人觀,皆應不淨。以是故,知好醜在心,外無定也。觀空亦如是。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


諸法平等


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婬怒癡及道,
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道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婬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
若人計吾我,婬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是不離有無;
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大智度論卷第六》


視他婦如母,見他財如火,一切如親親,如是名等見。

《大智度論卷第八》


等心者,經中有言:「云何等心?相視如父母,是名等心。」

《大智度論卷第八》


讚僧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鴈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
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
博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
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
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
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
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
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洪雨。
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藏,
持誦廣宣振法鈴,如海中船渡一切。
亦如蜂王集諸味,說如佛言隨佛意,
助佛明法度眾生,如是法師甚難值!

《大智度論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