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

Birdy:候鳥效應


「有二種正等覺者所善說的法,是諸比丘所應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一、處善巧(ayatana-kusalata)。二、緣起善巧(paticcasamuppadakusalata)。」

經文出處:《漢譯南傳大藏經》之《長部》等誦經


緣起法對現代科學發展實富啟發性。『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常提起「蝴蝶效應」(英語: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將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連鎖反應,是一種混沌的現象。』(維基百科)


一隻蝴蝶拍翅飛行引生的微小氣流可能經由一連串連鎖效應而製造一場氣象學定義的大風暴。


若然,翅膀更巨大、群起南遷北移的候鳥造成的風大氣流呢?


當下的台灣正面臨乾旱期,全民渴雨、祈雨、求雨、待雨。


雨亦乃緣起法相。肉眼不見者由天龍八部鬼神眾職司,肉眼可見者由眾生萬物無量緣起之眾緣所成。水大不離如來藏性,眾生心念、業緣所感。


期待稀世少見的四月颱帶來水氣嗎?求遠不如求近。每一隻蝴蝶、每一隻候鳥,每一隻飛行動物,每一隻具備人類不具足的飛翔能力的羽族一念想飛的心都可能帶來一場人間甘露雨。善待眾生,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內四大外四大一一調適,性空真水,性水真空,緣起性空而妙用圓成。


2021/04/17

Birdy: Meditation Music Version


Every Buddha has a true enlightenment story.


Every enlightenment story includes real experience of meditation.


Every modern school on Earth teaches school-kids how to meditate, 


How to be a master of her/his own mind.


Every student on Earth is a Future-Buddha.


Birdy (1984)






Birdy: Zen/Chan Version


When Great Master Mazu was walking with Baizhang, he saw wild ducks flying by.

The Great Master said, "What is that?"

Baizhang said, "It is a wild duck."

The Great Master said, "Where did it go?"

Baizhang said, "It has flown away."

The Great Master twisted Baizhang's nose tip.

Baizhang cried out in pain.

The Great Master said, "How did it ever fly away?"

~ Blue Cliff Record ~


So tell me, where did your mind go?


Zen is kind of birdy, isn't it?


Bee Day

 


Have you ever cared about bees?


Little ones with a big family.


Until one windy day, their old house fell down,


You started to worry about those homeless cute little ones...

But they looked just fine, chasing flowers and drinking honey all day long, like nothing happened at all. Maybe they've built a grand new house for themselves, there'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2021/04/16

寒流送來的徒弟:法冰

當年,我誦恭一遍《地藏經》事畢痛哭一場發願出家時,完全沒想過有一天我會變成一個到處收小動物當徒弟的法師,包括收一隻蝸蝓,一隻肥肥壯壯、比人的手指頭粗很多的大蝸蝓。大寒流天的清晨不知為何法冰出現在冰凍凍、冷吱吱的水槽,乖乖躺著不動。

小動物沒事爬出來給你看就是求受三皈依的意思,我的本能解讀!


人生難得收一隻蝸蝓當徒弟,有結好緣!

法冰特寫


Water Love 水情



Yearn for water


Thirst like pain


Begging for spring rain


Feeling almost insane


What if


To love all sentient beings like loving your own child


Cherish mother nature like a real dear mom


Protect this planet like guarding your own family


Let the Water Element in Buddha Nature flow


Water comes from Tathāgatagarbha after all


TOP 10 Readers 2021



抱持「法水長流五大洲」(正確而言是六大洲,也要一併照顧南極洲的企鵝族、水族)的信念,自始我就相當關注這個部落格的讀者群國籍。以前的舊版有很清楚的統計表單,初初我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紀錄,統計到約六七十國後就放下了。

改版之後的新版網誌統計資料與之前差異很大,完全看不見讀者國別統計:

瀏覽次數20.6萬

熱門參照網址一片空白

主要參照網址仍以 facebook 高居第一

訪客無論是「不同瀏覽器的網頁瀏覽量」或「以不同作業系統造訪的網頁瀏覽量」都一片空白

搜尋關鍵字表單名細幾乎跟四、五年前一模一樣,數據也沒動,就像是完全停止統計一樣

以曾經涉足一點點電腦管理的人的直覺研判,這方面恐怕是改版以後來不及寫全新的相容程式更新所有舊版功能的結果。就像所有與網路弘法相關的版面運作改版之後面臨的基本運作困難一樣,等改版以後才發現要完全保留所有舊版功能難如登天,程式若要全改寫更新至少要花幾年;下場就是愈改新版反而舊有功能不斷減少,使用者每改一次就覺得納悶:「舊版明明好用,為何一直更新成功能變少的新版呢?」

TOP 10 Readers 2021的 TOP 1是誰?當然是 Taiwan。而 U.S.一定緊緊跟在 Taiwan身旁……沒辦法,除了中文以外最熟悉的語言就是美式英文,這是必然的結果。全世界的語言都很美麗,可惜拙僧的大腦不太美麗也不夠聰明,沒辦法精通全球兩百多國語言,下場就是服務品質有限。受限於聲明法門修持有限,聲明學分不圓滿,無法以每一尊未來佛的母語書寫文章。

在這裏,全球共通的語言是拈花微笑的這一念心吧!

人人心性平等,每顆心都知曉花兒的美麗芬芳。



2021/04/14

佛典故事:最小的王子 The Littlest Prince

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前,閻浮提世界有轉輪聖王出世。他福德具足,凡出門都有七寶隨侍左右,無數臣屬也常隨前後,更有種種無法言喻的美妙音樂時時伴奏,非常有氣勢。

這一天,轉輪聖王再度出巡。當然也一如往常親自帶隊,非常雄壯威武。

「母后,他是誰?他是哪一國的國王,怎麼那麼有氣勢?」小王子把頭倚在窗檯上張望,非常好奇。

「傻王兒!他是你父王啊!他就是領導四天下的轉輪聖王,你怎麼連你自己的親生父親都不認得?」後宮佳麗之一的王妃有點無奈。這也難怪;轉輪聖王的後宮陣容也非常龐大,人口總數難以稱計的后妃們總共生了一千個王子,根本不可能像一般家庭那樣每天有親密的父子互動!

「噢,是轉輪聖王!」小王子有點驚訝。「那,母后,什麼時候輪到我當轉輪聖王?」

「傻王兒!你父王總共生了一千個兒子,你上頭還有九百九十九位王兄,你是排行最小的,不可能讓你繼承王位啊!」王妃解釋完覺得更加無奈了。

「什麼?我不會稱王?」小王子歪頭一想,「那我還留在王宮裏做什麼?」他噗通一聲突然就地下跪:「母后,反正我不可能稱王,請妳同意我出家當沙門吧!我要上山學仙!」

「這……好吧!」王妃的無奈終於找到光明的出口。「如果你證悟到本具的智慧的話,記得回來度媽媽。」

「一言為定!」小王子收好行李,就此拜別。

這一拜別,完全對王位、權勢、名利、政壇前途100%死心的小王子很快就直接證得辟支佛果位,施展神通飛回王宮度自己的親生母親,讓她目覩唯一的兒子在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的種種神奇能力,不禁滿心歡喜。

「王兒,你在山上都吃什麼?」

「母后,兒子都靠乞食。」

「王兒,你以後不必出門乞食了,母后供養你。你以後就住在母后的花園裏修行,我每天供養你。你讓母后修福積德,當母后的大福田。」

「好的。」

身證辟支佛的小王子住在花園讓母后供養幾年以後,一日思惟觀身不淨,突然就捨命證入無餘涅槃了。她一發現往生的聖者兒子,立刻心起正念起塔供養,每天奉上香花。

小王子從小到大都不認識、沒空相處的轉輪聖王父親有一天心血來潮逛花園,突然發現這座沒看過的新塔。「疑?這裏哪來的塔?誰蓋的?」

「王,這是臣妾自作主張。」事隔多年,不,事隔幾十年再見丈夫的王妃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無奈了。「這裏是大王最小的兒子,最小的王子。他小時候看到你出門,問我你是誰。我說你是轉輪聖王,他的親生父親。他問我,那他何時也能當轉輪聖王?我回答他,他是一千個王子當中年紀最小的,一輩子不可能稱王。他覺得既然不能稱王,何必在家?所以,他求我放他出家,我就同意了。我跟他約定,他成道後要回來度我,他在山上精進坐禪證得辟支佛果以後也真的依約回來度我。我讓他住在花園裏受我供養,供養這麼多年以後他突然入涅槃了。我發現以後收拾他的遺骨立塔,日日香花供養。」與幾十年沒見面、沒說話的丈夫再相見時,兒子已經長大、出家、成道、入塔了。人生哪……

「哎……」轉輪聖王心裏覺得又悲傷又歡喜,一時反應不過來。「妳當初怎麼不告訴我?為何我的親生兒子成道證果了,回來度妳卻沒度我?我沒聽法是我的損失啊……雖然他已經圓寂了,我現在就把轉輪聖王的王位傳給他!」

錯過兒子的成長過程也錯過兒子成道證果度化眾生的修行過程,轉輪聖王不願再錯過了。他當場把全身上下所有的權威衣飾,王冠、王袍、王杖、王劍……全脫下來供養給辟支佛塔,並親自將七寶一一移至到塔頂上,自己向已證聖果的亡兒靈塔五禮投地禮拜,獻上香花。


原典出處:《菩薩本行經》


-修行筆記-

一、『於是世尊進至毘舍離城,到門閫上,而說偈言:「在地諸天神,虛空住諸天,諸來在此者,皆當發慈心。晝夜懷歡喜,當隨正法言,勿得懷害意,嬈惱諸人民。」』《菩薩本行經》

二、時值全球與我國一樣面臨戰後嬰兒潮成為老人潮的「少子化」(老幼人口比例失衡)時代,坐擁千子的轉輪聖王事蹟給我們何等啟示?

三、『佛告阿難:「乃昔爾時,修陀梨鄯寧轉輪王者,今我身是。而我爾時,自我之子成辟支佛供養其塔,而以王位而用施之,大七寶蓋覆於塔上,因是功德無央數劫作轉輪王,主四天下,七寶隨從,常有三千七寶之蓋自然而至。無央數劫,或作天帝、或作梵王,至于今日。若我不取佛者,三千寶蓋常自然至無有窮盡。供養一辟支佛塔,受其功德不可窮盡,何況供養如來色身,及滅度後舍利起塔、作佛形像供養之者,計其功德過踰於彼,百千億倍,不可計倍,無以為喻。」』《菩薩本行經》

四、父子親情如何從俗緣、善緣轉化為出世法緣?


2021/04/13

佛典故事:偷心大盜 Thief of Hearts

之一、偷盜女人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相依為命的姐弟。姐姐很早就出嫁生子,兒子長大就跟弟弟組個「紡織國家隊」,一起幫國王的新衣部門服務,每天幫國王準備種種綾羅綢緞、金縷銀褲、珍寶名牌。王族穿的上流華服當然必須有珠寶配件;舅甥二人組一天到晚在國庫進進出出親自挑選國王要穿搭出門的頂級珠寶,天天摸,天天看,精挑細選,終於起了不應該起的大貪念。

「舅舅,你看這滿坑滿谷的珠寶!多到嚇死人!」

「好外甥,人生真是不公平。我們辛辛苦苦工作給國王織新衣卻一輩子窮哈哈;為什麼不直接偷走國王的珠寶當好野人呢?」

「嗯,有理!憑什麼我們天生就貧賤命?」

「我們自己改命。等半夜沒人,我們倆一起開挖地洞把王室珠寶運出去!」

「好,外甥都聽舅舅的!」

「紡織國家隊」變身為大盜二人組,半夜偷走國庫大半珠寶,隔天馬上被負責監管的國庫總管發現了,直接一狀告上國王。這種事,國王用膝蓋想也知道是誰做的;立刻交待國庫總管保密:「你別洩密,不要讓外人知道。這對舅甥大盜一定誤判,以為我忙到沒空管他們。你等幾天按兵不動,他們一定會重施故技來偷剩下的珠寶;屆時你再嚴加守衛,把他們倆當場活捉起來,交給我親自審理!」

果不其然,過幾天後他倆又來了。這次換古靈精怪的小外甥跟舅舅獻計:「舅舅,你年紀大了,體力不如我,萬一你被抓恐怕逃不掉。不如你先從地洞鑽出去,萬一你被抓,我年輕力壯可以救你!」

「嗯,就這麼辦!」這才一鑽,舅舅就被事先埋伏的王宮守衛抓住了,只有外甥一人成功逃跑。國王當夜下令砍頭,年老的舅舅便現場伏法,連講個遺言的機會也沒有。

國庫總管:「國王,現在賊頭已經伏法,小賊逃了。」

國王:「沒關係。你把老賊的屍首高高吊掛在十字路口,誰來哭屍收屍就抓誰,一定是他那個賊頭賊腦的外甥!」

十字街頭誰不迷路?警衛日夜鎮守一無所獲,突然有個外國大商人來觀光,大批人馬充塞馬路,擠得水洩不通。就在大家一團混亂時,有個人趁亂衝到屍體前倒了兩大車的乾柴就走了。誰?想也知道是誰。

守衛:「報告國王,昨天馬路上太熱鬧,有個人突然倒完柴薪就溜了,來不及抓他。」

國王:「怎麼這麼不小心?下次看誰來放火燒屍就綁來見我!」

十字街頭生死兩茫,亡者唯一的陽上家屬自知是個通緝犯,不能見人。外甥私下塞錢給路邊玩耍的小孩子,教他們手執火把嬉戲跳舞,大聲吵鬧,把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兒童身上。正當大人們忙著注意小孩子以避免火災時,外甥避開守衛把火把扔到屍體上堆放的柴堆,很快就把倒楣的舅舅火化了。

守衛:「報告國王,昨天不知道是誰來放火,屍體已經火化了。沒抓到人。」

國王:「怎麼這麼沒用?要是都火化了,再加一倍的守衛人力看守屍骨!誰來撿骨安葬就逮誰,一定是他!」

十字街頭站著一個不能現身的通緝犯,有頭腦又有膽識的通緝犯。月光下的白骨在等他,他又偷偷塞錢找人送酒精濃度爆表的烈酒給守衛,灌個大爛醉。等看守的大批人馬全醉倒睡死了,他就大拉拉地在月色掩護下把親舅舅火化事畢的遺骨帶走了,以厚禮安葬。

守衛:「報告國王,昨天不知道是誰突然賞酒,大家醉得不省人事,骨頭已經全被拿走了。」

國王:「你們全都是飯桶是不是?出動幾個人,一個小賊都抓不到?他太狡猾了,你們給我想個計謀!」

守衛:「小的本來就笨,想不出來。」

國王:「笨蛋!你把公主給我召來,說我找她!」

守衛:「公主大人,國王有請,請妳馬上過來。」

公主:「父王,怎麼了?」

國王:「父王要抓賊,妳過來幫忙。妳長得這麼美,他一定會中計!妳每天打扮得美美的住在王宮水池房邊的度假小屋裏等他。我會派大量守衛埋伏在妳房外,一有動靜就逮人!妳要注意,誰偷偷抱妳妳就大聲尖叫;妳一叫,他們就破門抓賊!」

公主:「是,女兒知道了。」

神偷二人組一死一生,死的已厚葬,活的要人生。偷了大量王室珠寶的外甥已經是富可敵國的高富帥勝利組,心想:「現在我什麼都不缺,正缺一個女人。誰配得上我?當然是她!」

一個出身民間的窮小子想翻身娶公主談何容易?跟王室過招這麼多次的外甥觀察再觀察,終於發現公主的行蹤。想接近她要先過水池這一關。

「哞,哞,哞哞哞……」他找來一根飄流木放到王宮水池裏,開始學叫獸一頓亂吼。

「來人哪,有外人!」守衛一驚全體出動,忙翻天卻只打撈上來一段木頭。

「哎,搞什麼……」守衛覺得白忙一場,很可笑。

如此這般一天木頭、兩天木頭、天天木頭,每天都在聽叫獸鬼叫、聽完一起搬木頭,終於把整群守衛搞到身心疲乏不想理了,哪怕輪職守夜也整晚睡大覺。因此,當月黑天高無雲無風又下著浪漫毛毛雨時,外甥就直接騎在一棵特大號的飄流木上,像划獨木舟那樣划進了美麗公主的閨房。

「誰?」公主嚇一大跳。

「是我!」外甥故意壓低聲音。

「小賊,我抓住你了!」公主一出手就抓到外甥的外套袖子。

「美女,抓衣服沒意思,怎麼不拉我的手?」外甥故意挑逗她。

「敢膽戲弄本宮?」公主有點生氣,順勢就向上抓,真抓到手。不過,那不是活人的手,而是外甥事先準備的一截死屍斷臂。

「啊~~~~~~~守衛,快來抓賊啊!我抓到賊了!」公主大叫。

可是,已經身心疲乏、夜夜睡死的守衛早就養成不理叫獸的習慣,沒半個醒來,沒半個趕來,也沒半個當一回事。所以,外甥就有極為充裕的時間做他心裏想做的事,做完又逃走了。

隔天一大清早,事情大條了。

守衛:「小的該死!國王,賊來了,賊又走了!至於公主……」

國王:「你們這群廢物!到底怎麼監視的?那賊太精明,依我看是天下第一聰明的怪賊!動員這麼多人力,花這麼久的時間,怎麼樣都抓不到,你們說要怎麼辦?」

「……」

之二、親親小寶貝

沒人知道應該怎麼辦,因為,公主發現她懷孕了。她一懷孕,所有抓賊計劃全面中斷。國王心疼女兒也心疼外孫,等嬰兒長大了便叫奶媽抱他出門尋父。

國王:「我不是叫妳抱王孫出門找他爸爸,誰當場親吻這個小寶寶就把他綁來見我?結果呢?」

奶媽:「報告國王,我每天抱小王子出門亂逛,沒有半個平民百姓敢來親他啊!看打扮就知道是王族!」

國王:「怎麼可能?他那個鬼靈精的爸爸一定會想看他!」

奶媽:「說到這個……大家都不敢親他,只有一個人敢親他。小王子半路肚子餓,哭了起來,我就抱他到路邊攤給他買一個手工餅干。就在那時候,賣餅的餅店老闆一看到他哭就直接送給他一塊餅干,還在他臉頰上用力大聲親了一下!」

賓果!

國王簡直快不行了。「那為什麼不叫隨從綁人?一定就是他!」

奶媽:「國王啊,小孩子肚子餓,賣餅干的餅店老闆免費送個餅干再隨嘴親一口,我哪裏想得到他就是賊?我拿什麼理由抓他?」

國王:「哎,算了算了……妳再抱王孫出去逛,誰接近他就抓誰!」

十字街頭父子連心,一個當爹的連王室珠寶都偷,甚至公主也連心帶人全都偷,哪會不敢偷偷抱走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已經變好野人的外甥就花大錢買好酒私下灌醉奶媽與大批隨從,把王孫直接偷走了。

奶媽:「報告國王,王孫被貴婿偷走了。」

國王:「妳大腦也是餅干做的是不是?一個女人家也能嗜酒如命、灌到爛醉弄丟我的寶貝孫子?那麼大一個賊妳抓不到,連我的王孫也弄丟了!真是氣死我了!」

之三、上車要補票

一個男人,身份是平民的男人,還沒跟公主結婚就先讓公主懷孕生產,躲國王丈人躲幾年當一個國家級偷香通緝犯,我們殊難想像他的內心世界究竟長怎樣。事已至此,他抱著寶貝兒子、心愛的小王子,直接捲款逃出國了。

外國國王:「年輕的單親爸爸,本王覺得你是個人才,很有智慧,很聰明,口才一流,我們舉國上下都不如你。我想把公主嫁給你,你覺得呢?」

外甥:「在下實在不敢當!如果說到娶公主,我倒是有個暗戀的對象,她也是個公主。」

外國國王:「你也喜歡公主?我們實在很投緣!沒問題,我幫你!你要哪國的公主,我幫你提親!我收你當義子,你就以身為我國王子的王儲身份去求婚,一定會成功!」

成功了嗎?一試就成功了。

不過,不是你想像的那種成功。

國王:「哼,我國舉國上下全都知道我們公主未婚懷孕當單親媽媽,誰想娶她?一定是害她懷孕的那個渾蛋!真是狡猾,可惡!我要派出五百騎兵出國迎接未來的女婿,當場逮補他!」

世界上哪有貴為國王的丈人派出重兵陣仗,反倒過來迎親歡迎未過門的女婿返國的道理?當然沒有。外甥直覺上知道那是圈套,心裏害怕了:「萬一抱著兒子回國,當場被補怎麼辦?」於是,他請求收他當養子的外國國王也如法炮製加派五百騎兵護送他回國,他躲在騎兵隊裏防身自保。

一場爾虞我詐的婚禮就此展開。外甥躲在五百騎兵隊中不敢下馬,國王親自閱兵一個一個檢查,一個一個數數,直到數到兩百五十一時站定不動,拉住對方的手叫外甥下馬,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你給我下來。你這個該死的狡猾女婿,哪來那麼多招數為難本王!為什麼每次抓你都抓不到?」

「啊,父王,對不起!我終於被你抓到了,這次是我本人沒錯!」外甥忍不住笑了。

人生活到老,竟然會用這種方式嫁女兒、認女婿、抱外孫,國王覺得既無奈又欣慰。無論如何,皆大歡喜就好了。「你實在是頭腦聰明絕頂、天下無雙。隨便你了,就順你們小倆口子的意思,我唯一的寶貝公主女兒就嫁給你了,從此結為夫妻!」


原典出處:《生經*佛說舅甥經》


-修行筆記-

本故事的男主角外甥是佛陀的前世示現:不只是一介宮廷小偷,還是與公主先上車後補票的偷香大盜、戀愛高手。如此善偷女人心的情聖大盜都離欲出家成佛了,全天下的男眾豈能不立大志、發大願、修大行、證大果?

連過去生談起戀愛來如此轟轟烈烈、驚世駭俗、無所不偷的人都成佛了,普天之下還在你儂我儂愛得半死的難得有情人們是不是深感修行成道非常有希望?


2021/04/12

佛典故事:丈夫變羅漢 Husband? Arhat!

一、出家因緣

很久很久以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常住,智慧第一的阿羅漢舍利弗尊者則經常以道眼觀察眾生根機,得度因緣成熟者就加以度化。

「啊,大臣早!」舍利弗尊者一大清早站在波斯匿王家臣的門口持鉢乞食。

「師父早!請受弟子禮拜,入內受弟子供養!」家臣立刻恭敬地邀請舍利弗尊者到家裏應供。

用完早齋,舍利弗尊者洗手漱口,為家臣開示佛法:「世間的富貴榮祿是眾苦的根本,家庭恩愛有如牢獄!一切諸法無常變易,三界受生無論身份再怎麼尊貴亦如幻化,虛妄不實!輪迴生死不斷改換身形,我相了不可得,無我!」

「啊,這是真理!」家臣一生從政,突然當下悟了。

恭送舍利弗尊者離開之後,家臣默然思惟,內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開始發覺榮華富貴沒什麼好值得羨慕,男女夫妻恩愛也沒什麼好執著貪戀,慢慢地看家庭生活起居像看一座荒蕪的墳墓。最後,他決定把唯一的弟弟找來商量,把全部的家產交給弟弟管理,自己獨自一個人跑到深山裏出家坐禪,修行去了。

二、夫妻因緣

家臣出家一事只有事前找弟弟討論,完全沒有告訴老婆。他一出家,後知後覺的老婆在性別歧視嚴重的社會裏沒辦法過單身生活,很快就改嫁了。問題是她的身體雖然改嫁了,心裏對前夫的感情太深,放不下。

「哎,我好想你……」愁眉苦臉的她想,心裏幻現一個人影。

「妳怎麼了?」新夫看她婚後一點也不開心,問她。「我這麼有錢,整間屋子都是金銀財寶,讓妳每天當個貴夫人盈盈沒代誌,妳為什麼不快樂?」

「哎……我放不下。我還在想我那個出家的老公。」她心情很不好。

「妳這樣就不對了!」新夫一聽就吃醋。「妳都嫁給我了,妳是我的人,怎麼可以每天想妳的前夫,沒有把心思放在我身上?」

「我的前夫人很好,心很好,我實在很想他……」她說不出口的名詞叫做「愛情」。

新夫拿她沒辦法,只好找幫出家的前夫代管家產的前夫親弟弟來抱怨,抱怨他的哥哥陰魂不散破壞他們的婚姻。家臣的弟弟一聽卻心思更複雜;他怕前嫂子想哥哥想瘋了去叫哥哥還俗,哥哥還俗又回頭當官、重新當一家之主,心裏就起了惡念。

三、家業因緣

什麼惡念?殺人。

如何謀殺親兄?花錢雇用專業殺手,花五百兩黃金找個賊頭兒入山殺人。

拿錢辦事,沒有是非,無論道德,知法犯法。那是賊頭的人生哲學。

「喂,和尚,我來找你!」賊頭兒亮槍。

「找我?我一個出家人,穿的只有破衣服,用的也很簡單,沒什麼財產,你來找我做什麼?」已經出家一段時間的家臣覺得很意外。

「我拿錢辦事。你弟弟付我一筆黃金,叫我入山殺你!」賊頭兒很坦白。

「什麼?」家臣大吃一驚,覺得害怕。「我才出家沒多久,還沒拜見佛陀本人,對佛法還薰修不多、不太懂修行的道理,你別殺我!等我拜見佛陀本尊,對經教佛法至少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以後,再殺我也不遲!」他嚇到全身發抖。

然而,縱使家臣如此害怕,賊頭兒也不心軟。「不行,我就是拿錢辦事,今天非殺你不可。」

「那……那……」家臣無法可想,只能伸臂求饒:「那我這條手臂給你砍,你讓我留一條命去拜見佛陀,向佛陀請法!」

「……可以。」賊頭兒一聽就知道對方沒經驗也沒常識。大深山的,砍條手臂不急救不止血不消炎也不把斷肢接回去,三兩下就失血過多而死,跟現場直接謀殺致死也沒差多少。賊頭兒廢話不多說,極為冷血無情地砍掉剛出家不久的家臣一條手臂帶回去給他的弟弟過目,算是交差。

四、成道因緣

莫名其妙天降橫禍的家臣撐著受傷的身體趕赴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特別為他開示。「你在無數大劫的時間生死輪迴,如此久遠以來,曾經割斷的頭、手、腳所流的鮮血比四大海水還多;你死亡以後堆積的屍骨比須彌山還高,你多生多世流過的淚水、喝過的母奶比江河海水更多,不是只有今生今世遭此劫難!一切眾生只要有身體就受苦,一切苦惱都從恩愛習氣產生。如果你斷除心裏的癡愛,不起無明、行、識就不會投胎轉世,沒有輪迴受生就沒有身體,沒有身體就不會召感痛苦,一切苦惱消滅!你應該好好思惟八正道!」

聽到這裏,家臣心開意解,當場證得阿羅漢道。但是,血流不止的斷臂重傷也讓他失血過量,直接在佛陀面前倒地身亡,就地證入無餘涅槃。

家臣直接在佛陀面前以阿羅漢果聖者的果位正念往生後,家臣的弟弟才帶著賊頭兒砍掉的斷臂去見前嫂子:「妳不要再想我哥了!妳看,這是他的手臂!他死了!」

「什麼?你把他殺了?哇~~~~~~~」本來就每天思念前夫愁眉不展的家臣老婆這下子崩潰了。她哭了又哭,想了又想,決定告官。她一狀告到前夫的上司,也就是波斯匿王面前,痛心疾首地向國王控訴前夫的弟弟為貪圖家產竟然不惜雇用殺手到深山裏謀殺已經出家的親生哥哥。

殺人罪?

沒錯,故意殺人罪。

在波斯匿王的時代為貪財犯下殺害直系血親親屬罪是很嚴重的事情,家臣的弟弟很快就被判死刑伏法了。

另一方面,貴為波斯匿王的家臣被親弟謀殺致死、在死前親證阿羅漢果的事件也震驚了僧團,比丘眾紛紛向佛請法:「這位證果的沙門前生造什麼惡業?為什麼今生被砍斷手臂?他前生修什麼福報?為什麼今生一見佛一聞法立刻成道?」

原來,家臣在過去世曾經當過國王,一個愛打獵的國王。有一次,他在深山打獵迷路,半路上遇到一位辟支佛。他向辟支佛問路時,正巧對方手臂上長了一個大惡瘡沒辦法舉手指示道路,不得已伸出腳來指路給國王看。國王沒問他為什麼不比手卻劃腳,當場盛怒之下拔刀將辟支佛的手臂砍掉。這一砍,辟支佛心想國王若不懺悔,以誅殺辟支佛的重大惡業必定死墮地獄受大罪報,於是直接飛到天上示現神足通與種種神變,讓國王覺悟到他誤殺了一位果位聖者,倒地痛哭。懊悔不已的國王向辟支佛至誠懺悔後將辟支佛的遺體入塔供養,一輩子都在塔前懺悔求願,希望來世值遇聖者得度。從此以後,國王在五百世的輪迴裏經常被砍斷手臂、流血過多而枉死,直到這一世依然如此。由於他至誠懺悔,免除地獄惡報;也由於他智慧具足,才有辦法當生解脫證羅漢道!


原典出處:《菩薩本行經》


-修行筆記-

經云:『佛告諸比丘:「一切殃福終不朽敗。」諸比丘聞佛所說,莫不驚悚,頭面作禮。』三世因果新舊夾雜。無論因因果果如何微細複雜,心向佛果,行於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