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2

準備好搖籃,等送子觀音!


大乘佛法的心量,當然是寬廣的、包容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修持。台灣有誰不知道觀世菩薩?有誰沒聽說過聞聲救苦的、大慈大悲的觀音大士?觀世音菩薩無量應化身,當中有一尊華人自古耳熟能詳:「送子觀音」--專門送福子賢孫給善心父母們。

少子化?一點也不困難,多誦普門品、多持大悲咒、多稱菩薩名,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莊嚴端正又相好、福德具足、好生好養、智慧、聰明、活潑又可愛的小朋友就來啦!唯一的問題是,人有沒有準備好搖籃呢?

搖籃,不只是裝著小寶貝兒,常常被美國法院判決危險不合格要全部下架禁售的那款「小搖籃」;而是所有正報所依止的大環境,「依報」這個「大搖籃」--意思是說,要年輕人安心成家結婚、養子教子的話,至少要讓他們都買得起住房;哪怕買不起地,至少要有小倆口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價格要合理,而不是為了區區一棟(咳,一棟?頂多一層而已啦!)小小小小小房子,夫妻倆二三十年拼死拼活上班、加班、兼差,當房奴一路當到老,最後小孩反而跟保姆比跟親爹娘還要親。再往後看,小朋友再二、三十年就長大、要自組家庭了,兩老留在老家住,第二代到時也要買得起他們的新房才好。二、三十年就一代;下一個百年之前,至少要預算好、規劃好三到四代以上的世代交替與住房政策--這個,才是真正能救少子化危機的「大搖籃」。

另外,有相的搖籃以外,還有無相的搖籃--良好的兒童福利制度、優質的教育政策、安全的成長環境、穩定且薪資合理的就業市場(如此,父母才有時間陪孩子,小孩身心平衡,成長才會快樂幸福)、以及夠水準的老人社區(在台灣,阿公阿媽對孫兒的童年具有無比重要的影響力;保姆再怎麼好,比不上阿公阿媽親)等等--這樣,人自身要準備好因緣條件,才能期待送子觀音大慈大悲送來一整群、一大票寶寶來啊!不然,連個搖籃都沒準備好,哪尊大菩薩敢把小寶寶空投給你啊?又不是丟泡麵、丟繡球、丟西瓜!萬一,改天小孩大了、懂事了、學講話了,再群起去跟菩薩抗議:怎麼這種水準的人間也敢叫他來投胎、受苦受難一生當房奴,結果打個人道寶寶集體訴訟,這可怎麼得了?

你,準備好搖籃了嗎?

2011/01/01

2011新年快樂!


大家新年好:

新年大吉,有冷有福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小部落格在新年元旦的模樣兒:

讀者總共來自四十五個國家,真是法緣愈廣、心愈法喜啊!
來自臉書的追蹤者共一百三十位;來自谷歌的追蹤者共十位。
在聯網部落格(NetworkedBlogs)程式的佛教群組中,排名第五。
在聯網部落格(NetworkedBlogs)程式的禪群組中,也排名第五。
在聯網部落格(NetworkedBlogs)程式的宗教群組中,……
至今仍逍遙在外!

(說明:宗教群組榜首擁有千名以上的追蹤者;第五十名也至少擁有一百八十多位追蹤者。各群組皆列出五十個部落格,統一依追蹤者人數排序,不論追蹤者們在評比上打幾個燈。在宗教群組當中,比例上東方宗教非常少見,中文也很稀有,幾乎是西方宗教及西方語言的天下也。)

造訪大德以來自下列地區為主:

01 台灣 5950
02 美國 770
03 馬來西亞 622
04 香港 105
05 新加坡 97
06 丹麥 88
07 中國 43
08 加拿大 31
09 印尼 30
10 澳洲 26

諸位同參道友、佛友禪友、人類好友們,祝大家新年法喜吉祥!

謹祝我們的禪世紀、禪世界,快樂、和平、有禪味!

版主合十

2010/12/31

Cloud Water Nonlimitation, Happy 2011!


Dear Readers and Followers,

Happy 2011, Amitofu!

At the end of 2010, let's see what happend...

People from 45 countries have visited this blog.

126 followers from FB and 10 followers from Google.

Being the 7th blog in NetworkedBlogs: Buddhism.

Being the 5th blog in NetworkedBlogs: Zen.

Being none of the TOP 50 NetworkedBlogs: Religion.

[More than 186 followers will be needed... WOW, Amitofu!]

Most visits are from those places:

01 Taiwan 5881
                                 02 US 767
03 Malaysia 615
                                 04 Hong Kong 105
05 Singapore 97
                                 06 Denmark 83
07 China 43
                                 08 Canada 32
09 Indonesia 30
                                 10 Australia 25

Happy 2011, we are zen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are the happy peaceful zen world!

Cloud Water

2010/12/30

捷運內衣廣告 Underwear Ads in MRT


活到這麼老了,若你問我,人間最嚴重的「置入性行銷」為何?我的答案是:女體。不論翻開哪類媒體書刊、走在大街小巷、從視覺到文字,處處都高比例、放大地、明顯地行銷女體。哪一個國家都一樣;哪一個區域都一樣;哪一個人種都一樣;對於女體所象徵的「女色」,乃此人間最大的執迷與無明。

從小到大,被一路置入性行銷慣了,人們看衣著全無或衣裝極少的女體早已看到麻木,也同樣當成天經地義,誤以為女體就是被人娛樂的;就是光光兒的、脫光屁股拿來看、露這露那的、動作眼神妖裏媚氣的、拿來品頭論足的客體。所謂欲界,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兒?欲界實在沒什麼格調品味,低俗得很。

過,假如您長期當僧眾,長期活在「女體置入性行銷廣告網」之外,忽然在捷運車廂裏一抬眼,看見頭頂上方放大又加長的女性內衣廣告時,心境上、體會上、反應上就大大不同了。真是好大一張,模特兒只穿一組花花內衣,姿勢是躺著的,頭髮是長的。她讓我想起了她。

一具同樣躺著,從活到死,赤裸橫陳的女體。那是某個家庭的老奶奶。老奶奶在生死邊緣,雖有居士們在助念,她的子孫輩由於平常沒有學佛薰修,在一旁忍不住邊念佛、邊哭泣。等一斷氣,護士一宣布不治,記下死亡時間,子孫們就忽然慌忙群起為老奶奶脫衣淨身擦拭更衣(人體,除非平常有修行功夫,或臨終前已極少進食,一般而言,一斷了氣,四大皆分散,括約肌一鬆弛,大小便就會失禁流出。所以在處理後事上,依民間信仰習俗,子孫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先清潔全身、而後換上壽衣;並不太遵行至少八小時內臨終助念、完全不動亡者遺體的佛教方式。)

老奶奶的遺體,就如此在眾目睽睽下,被子孫們脫光而赤裸了。那幾分鐘內,她的產門,剛好正對著一家子子子孫孫及助念大眾的方向,誰都看得一清二楚。世間人眼中,象徵情慾與生殖的女體,死到臨頭,就是這樣:從產門出生的子子孫孫們,全家圍繞悲傷哭泣。情慾,最後都是生離死別的淚水與痛苦結尾,沒有任何人例外。生,就註定死;身體是生滅無常有為法,這一點,同樣沒有任何人例外。一具服從社會俗知俗見而欲愛生殖的女體,走完生、老、病、死後,赤裸著,一如她當初;橫躺著,也一如她當初。一具女屍,就這樣任人們翻來翻去、擦拭擺佈、再手忙腳亂地套上衣服。

在捷運車廂裏,頭頂上放大的女體內衣廣告,就這樣一路伴我回憶那具女屍與助念佛號。在人間欲界,性與生正相關;生與死正相關;推論下來,可知死與性亦正相關。這個,才是最終極的貼身衣物,穿在每具人體一生的生命歷程:性-生-死。或者,改成佛教名相:欲愛色愛-生死根本。

滿車廂的人,當然很少人會因為到處可見、一抬頭就是的放大女體內衣廣告,而思惟女屍。靜靜地注視著一張張被人類幾千年當娛樂客體的女體圖像,我想起人類社會刻意的「死亡區隔」。一般人除了親人或家人以外,並不太參與亡者送終的過程;連喪禮也只是遠遠瞻仰遺相與棺木,對於死亡的人體,親自觀察體會的機會極少。明明死亡是件每天大量發生的事件,卻由於人類社會刻意將亡者處理程序排除在日常生活運作之外,一般人對於自己或他人的色身早晚就是屍身的體認,通常也不深刻。

現代社會,刻意放大了身體的性與生,但同時刻意隱瞞身體的死;因此,雖然限制級或不限制級的各類女體陳示,與橫陳等死的女人或已死的女屍之間,身體外貌沒差多少(事實上根本只差了一口氣,肚子裏更同樣是大便、小便、血液體液寄生蟲一大堆),出於長期社會文化制約,大量又過量的女體置入性行銷,通常只會引起無明凡夫身理、心理上的欲望反應。事實上,躺在床上等死的具具女屍,那光景,也不過是那麼一回事兒。差不多,坦白告訴你。

或許,對於性犯罪行為人,除了電子腳鐐以外,請他們當終身葬儀服務義工(終身役),為無量往生女體或男體等諸位亡者,付出免費清潔與搬運服務,同時薰修不淨觀法門,以補正現代社會刻意形塑出來的文化制約漏洞,讓他們實際臨場體驗在人生真相當中,被社會長期低調隱瞞的這一部分--死的人體,也就是所謂的屍體--並且,從死亡與屍身,學會降伏累劫淫習與惡行,調整他們對「身體」在認知上偏差的心態與行為,也是另一條路?

一個社會,如果性犯罪已經處理到忙不完,已經代代出性犯罪或虐童性變態,已經沒能力百分之百保障大量女性、男性、兒少的人身安全,連一個生活上保障人人完全免於性犯罪的基本人權都做不到了,麻煩請媒體們檢討自律,停止這類「女體置入性行銷」吧。每天每天看這些、買這些、追逐這些的都不是聖人,而是有情欲的凡人;也就是潛在的性犯罪行為人,遇緣則發。他們的性犯罪,媒體要背因果,也都有共業。

假如媒體那麼熱愛女體廣告及清涼照的話,媒體人不如集體組成公司助念團,長期盡社會公益責任,參與助念,仔細觀察女體在人生最後階段的真實模樣。或許,這才能幫助媒體人打破社會文化制約,反省自從發明大眾傳播以來,無可救藥的女體/性行銷文化。

100 Years of Blue


No, what I wanna tell you is
The white rose in the garden 
Not this blue one
Not this one

100 years of blue
Happy 100 years of blue
A birthday so blue, so blue...
Bluer and bluer, deep and happy

Oh roses could be so pretty
No, what I wanna say is
The red one in another garden
And roses never give a damn to politics...

Did you promise me?
A rose garden
100 years of amazing roses
100 years of beauty

Call it anything if you like
As long as it's pretty
As long as it's free
As beautiful as 100 years could be

No, what I really wanna tell you is...
 
Their blood made the red roses
Their hearts made the white ones
Their memories merged into the sky
They worked so hard
To give us a right to dream
A right to dream

No, what I really wanna tell you is...

In the birthday morning of the roses
Be peaceful
Be grateful
Be happy 
Be free

Cause roses are pretty

2010/12/29

Religious Saleswoman in Taiwan(聖經推銷員記事)


許多年前,在台灣鄉下地方,一位太太主動步入佛寺來推銷聖經。她極希望能送法師聖經;也告訴法師她參加的聖經讀書會的特性:

他們全都是在家俗人。他們不認同也不接觸任何教會及神職人員。他們認為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他們引經據典,重點就是聖經經文有為飲酒、食肉、戀愛家庭婚姻兩性關係生小孩等等背書。……談到後來,上帝愈來愈不像是這場宗教行銷的重點;批評完傳統教會之後,她的主打賣點其實是「婚姻」與「生育」。若將聖經經文相關討論抽開,剩下的語言碎片差不多就像一個台灣傳統媒婆在勸未婚女子去找男人,或是一個親切歐巴桑在鼓勵人客買五花肉。說了一堆,她笑咪咪的,就是想告訴我兩件大事:「可以吃肉。可以有性伴侶。聖經說的。」

(畜牧業搞到成為全球溫室效應主兇,是否聖經長期鼓勵信徒大量吃肉也要背因果?……那麼多政商名流影星一輩子上教堂、讀聖經,為何又一大堆緋聞外遇鬧離婚?……本身拒絕任何教會神職人員的教徒,難道自以為用俗人不持戒之身來傳教會更有用?……要是光講肉食或性欲這類食色性也的生活豁免權,信其他宗教也都可以,又何必非選擇基督教不可?若說酒、肉、戀愛結婚性行為,就算一輩子什麼都不信,無神論、無信仰,光是主張基本人權也可以如此隨俗度日,又何必信基督教?)

聖經,被她一推銷,完全喪失了神聖的成份,支離破碎,散成酒肉愛欲宗教學。於是,我忽然憶起,基督教在分裂為一千多個大大小小教會流派之後,晚近又出現不少異端新教派的史實。我請問她,他們是否有原文版聖經?--不同教派之間,聖經經文版本也不同;增刪修補各有千秋。我想確定一下,她參加的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新教派?她們那一派,又自創了哪一版的聖經呢?

等英文版拿來,一翻才發現,那個新興流派竟主要發源自日本(也就是那個大家都知道,有部分和尚食葷娶妻,寺廟住持之位可以傳給兒子、孫子……,寺廟當成家族事業代代父子相傳的日本),短短沒幾年,竟也在全球幾十國弄了一堆讀經會聚點,聯絡處密密麻麻印兩頁。

後來,她又一而再、再而三要來,力邀法師去參加他們的讀經會。看她如此執迷不悟,也只好講清楚、說明白、直接了當拒絕,才終於讓她停止主動上門來傳教。那段期間,對於傳統宗教的沿革與發展,思惟了很多。當一部傳統宗教信仰的教典,在晚期只淪為一群俗人信徒反對持戒、反對正統神職人員、鼓吹世俗酒肉愛欲淫色的藉口,修與不修、信與不信沒什麼差別時,那宗教恐怕已步入末代衰退期了。

最近,類似的俗人聖經推銷員又來了--她們並不知道,多年應付聖經推銷員之後,人都會從經驗中學會速戰速決、真心直說、切入重點,讓對方來一次就搞清楚狀況:別異想天開以為賣聖經、賣婚姻、賣酒肉淫色也能賣給出家眾--別再死纏爛打總不休。

關於聖經--給愛行銷的你


相信他,不如學他--何不學上帝?

出於台灣的歷史政治背景,聖經向來很普及,教友也很多。聖經,從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為了常識,或者為了比較宗教研究與交流,中文版與英文版都讀過了,當然也讀不只一次。後來,更找近代宗教學原文書來讀--面對一個常常會有部分派系偏激世俗信徒,會主動上門找出家眾傳教的信仰(尤其是台灣人不知人際分寸、不懂宗教自由尺度、不尊重個人人生選擇的強勢傳教--很愛找僧眾推銷聖經的部分反教會俗人派別,更是如此。奇特的是,這些愛拿聖經經文來亂傳教的台灣人,多半是本身情愛生活未脫的俗人。他們有個特色:他們很厭惡神父、神母等清淨的神職人員。跟他們談神職人員的話,他們會起大瞋心),若不知己知彼,根本無從應付。

聖經的事,個人並不專業。若想向專業者請益,請親自找神父、神母、或牧師朋友等專業神職人員們,最好親自問問歐美當地的神職人員或教友--畢竟,台灣比起歐美當地,在教會資訊與信仰發展上落後太多--歐美部分教會為了宗教考古研究及愛地球、愛人類,都已經推廣素食至少十多年了,結果台灣本土一大堆落伍的信徒還在到處推廣吃肉。美國的神父與法師都已經可以多年聯手合辦素食禪修營了,台灣本土這些搞不清狀況的俗人們竟還在找法師勸改宗信上帝。美國連修女博士都寫比較宗教學著作,承認耶和華是上古多神信仰之中被「選出來」、「以後規定宣稱為唯一真神」的戰神,台灣教友還在死傳一神教、反偶像,對其本身信仰的宗教政治歷史脈絡完全一無所知。

(這是鎖國後遺症嗎?或只是很單純地落伍跟不上時代?)

切記:切莫去找還在酒色財氣裏打滾的俗人。若您覺得少數神職人員曾有爆料鬧醜聞,因此不可信任的話,相對上,每天連續過情愛酒肉名利生活、從來不持梵行戒的一般世俗教徒,對聖經的詮釋更加不可信任。個人才疏學淺,只從幾十年斷斷續續的聖經比較研讀當中,確定一件事:

上帝(梵天)本身沒娶過老婆、不交女朋友或男朋友,從來不需要情愛相纏的生活。他既不用追逐名利地位,更無庸吃肉飲酒。神聖天國裏,與酒、肉、財、色這四件凡人喜愛的人間欲事,向來了不相涉。若您自覺是位有福的義人,也正在排隊等著上天國,對出離六道輪迴尚完全不感興趣的話,不妨暫且先虛心學習上帝(梵天)行梵行:戒酒肉、戒色、戒欲。祝您平安喜樂、離苦得樂、起正知見、清淨解脫。

阿彌陀佛!

下次請別再來跟出家眾行銷什麼「夫妻間的性很美好,是上帝的祝福」之類的,或一直教出家眾要多讀聖經。若性很美好,上帝早就自己去娶個老婆過性生活,犯不著當個獨身上帝或單身爸爸;若性是種祝福,上帝早就祝福他自己親自行房生神子神孫了,也犯不著另外弄出亞當夏娃(假設所有人類的祖先真的總共只有他們兩個人的話,意思就是,人類後代都是「近親交配」出生的,世世代代都亂倫,一路亂倫發展到人口爆炸--這種近親交配人口學,實在看不出來有哪裏美好)。那樣的知見或聖經詮釋,是有愛有欲的人類自己為了替性生活辯解,才去發明出來的;不是從梵天的立場講出來的--在因地上沒持守梵行的人,果報上根本不可能升上梵天去。

再次阿彌陀佛!

2010/12/28

等一下!留住流浪教師!


好難得,台灣教師人力空前足夠,請留步!

說到教育,我當然是個大外行:既非科班教育系所出身,亦未拿過任何官方教師資格,也沒站上任何學術殿堂的講台正式授過課。一個大外行,會講講教育的事,其實是因為接過幾通來自愛心老師們的電話:

有的是低聲下氣來請師父們贊助小朋友組團出國比賽的旅費開銷,因為校方撥不出預算,老師心疼小孩,想成就他們小小心靈的夢想與努力,只好自力救濟。有的更是以如父似母的聲調,求師父們贊助營養午餐費,免得小孩子們餓肚子。有的是客氣請問去年贊助的清寒獎學金,今年還有沒有?有的……

教師,從來不是只能教學問、知識、技能,幫學生安住將來的求職飯碗而已。教師對學生的比例上多於過往,不正是調整教育界生態的好時機?行政、研究與教學工作比例,可調。升學相關課程與校園犯罪、暴力或霸凌防制的比例,可調。對於學生學業、人格、身心健康、家庭狀況、交友狀況、打工狀況的關懷與指導比例,可調。教師在校內的教職工作及與校外當地社區的合作互動比例,可調。

台灣社會,向來不少有愛心、有理想的老師們。不妨先留住流浪教師,還給教師們完整「傳道」、「授業」、「解惑」天職的發揮空間。別再像從前,空讓老師們長期拼模擬考卷、升學比數、名次排名、名校金榜,焦點光放在升學,拼到長期誤導民間觀念,以為講台上教師一個人對一班四五十個小孩,所有教育職涯目標只是想方設法一路拼考戰、把小朋友送上台大、政大、清大、某某大……罷了。

社會才一少子化,算一算教師學生人口比,民間長期把學校當補習班、學店,只會賣文憑或榜單而已的錯誤功利觀念沒改,會計報表算一算,就誤以為教師太多,非裁不可。少子化,大家一下子覺得老師過剩了,就要「裁員」;這未免也裁得太早、裁得太快。

事實上,這是台灣社會好不容易第一次擁有了「人數足夠的教師群」。過去升學主義強勢主導教育界,華人教師的三大基本社會功能「傳道」、「授業」、「解惑」,被焦點集中在「授業」一項,其他兩項重點,雖與學生一生的人格養成、生涯發展、人生品質正相關,反而長期被次等化了。台灣幾十年來(半世紀以上了,或許?)暴力、色情、毒品、幫派介入校園或學生失學中輟的問題,民間誰不知道?難得有了充分的教師人數以供人事佈局--何不讓人力充足的新生代教師們,一起留在校園努力、調整、改良、淨化看看?

難得教師人力足夠,能釋放教職員人力到過往「狹小升學主義方向」以外的「重要人生課程面向」,是少子化世代孩子們的福報。當老師們人力足夠,對學生能全方位、多方面關懷與指導,又不會讓教師本身工時太長、過勞又不加薪時(這個工時太長、過勞又不加薪,還得二十四小時開機讓校長、同事、學生隨時找得到人,又是另一個老問題),祝福日後的孩子們再也不用像我們當年,家長和小孩都怕上學是上「流氓學校」、「毒品學校」、「墮胎學校」、「霸凌學校」、「幫派分公司學校」……,家長再也不用一天到晚算計這個那個、掛戶口弄學區,或塞紅包換私立名校學籍。

祝福小朋友,上學快樂。祝福孩子們一生只有一次的全職小書生生涯,有免於恐懼的幸福與自由。孩子們,祝福你們從童年開始,就充分享有基本人權保障。

2010/12/27

啊!化妝阿婆!

非笑話

台灣,真的需要將宗教通識課程,謹慎地編排、加入正規學校教育。這麼說,不是為了各大傳統宗教;那些傳統教義反而很好查資料、論文、海內外各類著作。這個建議,是為了台灣民間有大大小小幾千、幾萬個自創私人小教派、家庭小神壇、作法小鬼壇、算命降神通靈請鬼催眠運氣練功改運自創教等等各類怪招。或者,就為了走在台灣街上,你常常會有機會遇見這種「化妝阿婆」--

她們通常都老了,約莫六七十歲,早已與美貌完全沾不上邊。不過,她們不想對老醜的事實認輸;臉上通常畫著極沒美感的濃妝,塗著鮮紅的口紅,從指甲油與香水味中,透出掩不住的老人體味,身上穿著花花的、有些俗又有力、在老人圈裏算頂級愛美的女裝。她們的話,竟都驚人的雷同:

一、喲,師父,你好年輕,這麼年輕出家不簡單!

(可能阿婆老了,視力不佳,常誤以為師父未成年)

二、你的手皮膚好好;修得很好!

(問題依然可能是老花眼,視力不良)

三、我呢,是某某道的,我也在度人……

(一講,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怪名字,聽都沒聽過)

四、那是我丈夫/信徒啦!

(順著她的眼光看去,你會看見一個無可奈何、欲言又止的老阿公。老阿公用眼神看看你:不好意思的、羞澀的、有點受不了的眼神。你再看回來,他苦苦忍耐一輩子的女人,正笑笑準備講個大重點--)

五、我們不輸出家眾!

(啊?我有跟妳比什麼宗教趣味大競賽嗎?什麼跟什麼?)

「我們不輸出家眾!」此話一出,那身旁的老阿公更受不了,直接邊向法師用力使眼色,一邊使勁勸老太婆回家:「好啦、好啦、麥擱講啦……師父哦,歹謝!……好啦、好啦、叫妳別再講……歹謝,再見啊!」通常,這位化妝阿婆正講到興頭上,口中還什麼句子要一下子全吐光呢,就被老阿公半勸半拉、說好說歹地動手拖回家。

最精采的是,化妝阿婆到最後,邊被老阿公拖著走,還會邊十分捨不得地回首再望望你,笑吟吟的,揮揮小手,非常女人味地道別。想像一下,楊貴妃若活到七老八十,再濃妝回眸一笑,擠出滿臉慈祥的皺紋的話,差不多就是那樣子:回眸一笑百媚生。--不,該說是百皺生。然後,再想像一下,旁邊那個悔不當初娶了她的皇帝老公,一個勁兒使盡吃奶力氣想拖她回家,想禁止她繼續亂講話,一臉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

目送這對寶貝老人家菩薩離去的身影,我真是慶幸當初果斷決定出了家。

這個「宗教通識課程」,看來,各級學校最好還是考慮開一下!

2010/12/26

白衣升座的愛與愁


「白衣升座」,有愛就有愁。

這半世紀以來,許多俗人跳出來自創新興教派,自己當宗教師。俗人,古印度又稱「白衣」,指有錢財、有家室、穿得起華貴、染成白色的上等衣料的俗人。「白衣升座」,則指以俗人之身,自己開業當宗教師,傳播宗教教義的行為。

有一陣子,在讀一本美國某心理學博士寫的書。他在攻博士的後期,因為拿論文的龐大學術與人事壓力,得了嚴重憂鬱症;於是,他一方面長期尋求專業心理治療,一方面找美國當地由出家眾指導的道場學禪坐。後來,他病好了,成功取得學位;接下來,他並沒走學術圈,而是與太太一起合開一間結合臨床心理諮商與禪修的道場,廣招學生,當然收取高額學費。他的點子,來自於他生病期間,心理治療與禪修雙管齊下的方法,並以之為開業教學模式。他的書,正好說明一個近代高學歷菁英的「白衣升座」開業理念與實例。

在書中,那位心理學博士是用類似這樣的手法打廣告的:「……出家人沒有性伴侶。所以,你的婚姻問題,性生活問題等等,他們不會了解,他們外行。來找我們,我們跟你們一樣是夫妻,我們有性生活,我們知道愛情問題、我們知道性問題……」當時,從他的論述與處處可見的置入性行銷裏,我明白了「白衣升座」現象最大的群眾魅力何在--不用持戒。講白一點:淫欲。

對一個沒有實際修行經驗的人而言,找一個白衣宗教師,初初心理打的如意算盤通常是這樣:「他有性生活。我也有。他可以吃肉喝酒,我也可以。他有名利、階級、地位,這些都與我一樣。如果他能在靈修上有成就,表示我也可以什麼都不改變,照樣喝酒、吃肉、戀愛、上床、爭名奪利,一樣享盡欲樂,也一樣有靈修成就。」

這些學生們,甘願付高額學費,繼續供應那些俗人宗教師的酒肉、華衣、名車、豪宅、淫欲生活。一開始,無知的學生們心理很高興,最後卻一一幻滅了--邪師與學生同樣不持戒,有的日久生情,跟俗人夫妻檔的一方搞外遇;有的出於邪見,甘心讓女性家人與邪師從事性關係;有的整個宗教團體成員之間,搞成複雜男男女女多角情慾糾葛,……長期花大錢,就為捧個跟自己一模一樣、有愛有欲有酒有肉有名有利的三毒大凡夫,助長貪瞋痴習氣。到最後,事實證明,那些靈修名目靠的是行銷手法,邪師本身跟自己一樣,酒色財氣裏度日,男色也要、女色也要。

哪怕是夫妻檔宗教師,本身淫欲生活既未放下,產生各類情欲糾紛的機會更大--以「心靈導師」之名,師生之間要染上情欲關係,甚至相對上比一般職場更加容易。有的白衣升座團體,弄到最後一一爆料了,才知道整個團體當中,不少人與邪師有染,簡直像個雜交派對;而且更可憐的是,那些盲目信徒們,還各自以為是老師的「唯一真愛」,根本不知道實況簡直像古代盛行邪淫的後宮。

一個俗人,屈服於身體的性欲、心理的愛欲的俗人,心靈能有多大的靈修成就?鎮日為下半身而活,沒有性伴侶日子就不會過,沒有愛欲就難受,你還能期待他的心理多超脫?一個身體欲望的奴隸,你還能期待他能教你什麼高超的心靈成就?

在初初踏入白衣升座的團體時,一個人會很高興,他找到的是不會要求他戒酒、戒肉、戒色、戒三毒,口口聲聲情情愛愛的心靈導師;等到有朝一日水落石出,一個人會發現,他當初最盲目的錯誤、最大的悲哀,就是盲信跟他本人一模一樣,不戒酒、不戒肉、不戒色、三毒無明一樣旺盛,口口聲聲情情愛愛的肉欲邪師。

註:這篇叫做「白衣升座的愛與愁」。那本原文書,正靜靜躺在某個書櫃裏;書名,既然不想記得,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