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佛典故事:吃人肉 Eating Human Flesh


一、見鬼


戰爭?為什麼?權力欲;少數幾個極度自私的人的權力欲。

告訴他叛軍謀反、血洗王室的戰場資訊的不是人,是個鬼。

「六-王-子-啊……您父王和其他五位王子全都死了……是大臣造反,密謀誅殺王室以奪權哪……小心、您要很小心;小心大臣下一個對象就換成是您……」

活見鬼,誰會高興?王子心事重重,舉步朝小國領地上的別宮方向前進。

「怎麼了?臉色好難看?」王子妃十分擔心。

「這是男人間的事,沒辦法告訴妳……」王子失魂落魄。

「王子!我跟您生死與共,有什麼重要的大事不能告訴我的?」王子妃很不安。

「剛才我看到鬼。鬼來通知我父王和五位王兄都已經被叛臣殺害,下一個恐怕就輪到我了。我現在心很亂,又憂傷又害怕,無所適從……」王子終於說了。

二、逃亡

縱身為王室權貴,面對死亡威脅時,生命和平民一樣脆弱。他們徹夜商量之後,決定帶著獨生子出奔投靠他國庇護。原本他們估算隨身帶七天糧食就夠了,必定能提前趕到目的地;沒想到心慌意亂下走錯路,竟繞到最遠的路上去。足足走了十天還走不到,糧食也耗完了,只好在飢餓邊緣作最後垂死掙扎。

戰爭能激發人心的黑暗面。它會把人逼上絕路、做出獸性的選擇。

身為家長的王子思索著:「三個人斷糧求生太痛苦了。還不如先殺掉其中一個,讓剩下的兩個人活命!」老婆和孩子,留誰?王室只剩這支命脈香火,救誰?權力大位能放給誰?

王子突然亮劍,直直對準王子妃。父親即將拔劍把母親刺死在自己面前的場景讓獨生子嚇壞了:「啊!不要啊!父王,別殺母后啊!要殺的話殺我,寧願殺掉我也要保住母后的性命──」

有道理,有種代母受死,本王子就滿你的願!王子劍光一閃,利刃轉而對準親生兒子。

這就是戰爭。初初訓練或允許一群人去屠殺或加害沒有血緣、沒有交情、沒有瓜葛的另一群人。進一步讓人心長期習慣、接受、培養殺人的殺性,漸漸對殺人的行為失去罪惡感或厭惡感。心理上馴化了,嗜殺的獸性已經挑起來了,在反覆進行的殺人行為裏再轉變成麻木無感或興奮追逐兩個心理極端。發展到後來,內化、合理化、正當化、美化、神聖化,等因緣情勢所逼或殺業條件現前時誰都能殺。哪怕親如夫妻、父母、子女、手足也照殺不誤。

三、分肉

可是他不想死。

他不要「現在」送死。

「等、等一下,父王且慢!別殺我!要是我死了,在這種環境下屍體的肉很快就臭爛掉了,恐怕沒辦法讓母后撐到外國領地啊……請父王別殺我,每天割幾塊肉下來,才夠平均分配讓我們每天吃──」

也是有道理。那本王子就不取你性命!王子劍光一又閃,從此開始每天割親生兒子的肉、全家分食人肉的逃難生活。三個人在荒野,兩個落難王室夫妻,一個肢體傷殘的兒子,全家吃人肉求生。

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沒割幾天就快沒肉了。「啊,父王、母后,肉快吃完了,只剩最後三份。請你們帶兩份肉上路,把我放在這裏,留給我最後一份肉就好了……」

戰爭沒有道理,沒有道理的事也會被戰爭曲解成道理。肉割了,肉留了;兒子丟在荒郊野外,父母走了。

四、見天

肉割得七零八落的,人就透骨了。

他拿著自己的肉,原本打算等死。偏偏死沒等到,竟等到一尊神。

現代人可能會詮釋成臨死或重病下產生的幻聽、幻覺、白日夢、潛意識作用。不,這是古代;古代沒有科學權威來替六根見聞覺知下終局審判。充滿鬼神記事的古文文本描述的是現代科學之神未出世前的古老年代。

不,他眼裏的不是神。是化身成一匹暮光之狼的釋提桓因。狼靠上前,嗅著他手裏的人肉:他的肉。「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橫豎是死路一條,不如布施給動物!」他盡最大的氣力把肉餵給餓狼,閉上了雙眼。

好累,人間的戰爭。

再睜眼時,狼呢?沒有狼,只有拿著自己的身肉的釋提桓因。

「小朋友,你割肉給親生父母吃,心裏後不後悔?」

「不後悔。」

「你全身是傷,這麼痛苦,誰會相信?」

「我要是半點後悔的心念都沒有,身肉就會長回來;相反的,要是有半分懊悔的意思,馬上就死在原地!」

一句話,他的身體馬上復原了。

誠實語的力量在古書裏寫很多,現代好像也失傳了。若依科學理論與實驗模型辦理,找遍全球也找不出幾個非常誠實的人來觀察、對照、實驗、分析;科學方法欠缺適格的受試者也使不上力。

五、復國

釋提桓因把這個誠實的孝子送到父母身邊團聚。外國國王知道這件古今稀有的孝行後,又悲又喜,感嘆不已,馬上加派兵力給王子一家人,讓他們出兵復國。

釋提桓因並沒有忘記這個奇特的小王孫。他默默地擁護他執政,直到他成人紹位,成為閻浮提王。


原典出處:《雜寶藏經、王子以肉濟父母緣》


-延伸思考向度-


一、思考人間主戰派的論述。是誰主戰?為何主戰?

二、戰事為何通常會衍生家族內部的親屬相殺共業?為何自古宮廷對外多征戰、對內又盛行宮廷鬥爭與骨肉相殘?

三、誠實語、身作證的意義何在?

四、子對父母盡孝是故事主軸。保持和平無戰是否也是大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