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廁蟲理論


一、毒品

毒品是國際性的社會問題與犯罪問題,它浪費且消耗大量人口,折損人力。不過,新式上癮理論主張用社群連結、改造社會來解決人類毒癮問題可不可行?

世俗的「人類天堂理論」畢竟是欲界凡夫理論,它明示或暗示可以用社交、感情、淫欲關係制止人類尋求毒品。事實證明這三者不見得可以取代毒癮者的毒癮;在許多實務個案上,它們反而是吸毒者選擇毒品的主要社會原因。有高比例的人吸毒不是因為本身個體出問題,而是人際關係受嚴重挫折:家庭問題、婚姻問題、戀愛問題、或這三者衍生的其他認同歸屬問題等。因為感情問題(失戀、失婚、通姦、多角戀情、遇人不淑、感情受騙等)選擇吸毒的個案不少,生活中隨處可遇。淫欲更無法解決毒癮。在容易染毒的各類次文化圈中,濫交或伴侶不固定的性行為很常見,依舊打造出成員普遍染毒的人際環境。毒品上癮後為解決長期毒源問題,吸毒者在經濟壓力下賣淫或仲介賣淫者比例不少,長期進行性交易、廣泛與人群建立性關係也完全無法產生戒毒效果。

二、廁蟲

佛教有古老的「廁蟲理論」,是以立基於六道輪迴外的超然佛眼立論,頗值得有志於解決毒品問題者參考。廁蟲是指生活在古代糞坑裏,居住於人類長期累積的糞便,食用糞便維生的寄生蟲(註:在發明使用抽水馬桶的現代廁所之前,台灣鄉下還部分保留舊式蹲廁,從便斗上往下看可以清楚看到底下累積的糞堆與在上面鑽爬的大小昆蟲,小至肉眼不見的微生物、大至粗如成人手指的肥胖條狀成蟲都有)。從天界天人的天眼觀察人間人類著迷於人間社會種種人事物境界,就像人類從便斗低頭下望觀察下方的廁蟲在糞堆上痴迷地瘋狂食糞一樣。人覺得糞便骯髒惡臭,廁蟲覺得香美可口。人覺得居住在糞坑是地獄級受活罪,廁蟲覺得住在大便堆上是欲望天堂。人覺得糞坑生涯痛苦,廁蟲覺得大便空間快樂。業感不同,業報不同,價值系統評判完全不同。

執迷、執著、惑業分層次。世間人覺得以感情、淫欲、人際、社群取代毒癮是進步,就出世間知見而言並非如此。從以禪定為樂、不以情執淫染為樂的諸天天眼以觀,世間情欲染執本身也是一種毒癮。

三、愛欲

廁蟲理論在佛教界相當知名,是佛子們眾所周知的知名比喻。當年我身為居士身時傻乎乎地放話發願出家,首先招感來的就是一大群年輕佛子勸退、勸三思、勸出社會的業障。其中有位交女朋友的佛教徒自認為學佛資歷久,便拿廁蟲樂糞理論來勸說。他完全無心出家,與女朋友長期交往,笑咪咪地主張:「我又不急著成佛。廁所裏的蟲喜歡大便,可是牠覺得快樂啊!」如此這般快樂地隨業流轉。

有沒有出世知見差別很大。不具出世知見的佛教徒與完全沒有佛教信仰的人一樣會公開阻止別人出家、公開障礙別人出家。尤其是還在尋找情愛伴侶、尚未結婚安定下來、無意持守梵行戒、不具出家知見的單身佛教徒,面對情執淫欲染緣的觀念態度與外道、無信仰者、無神論者一模一樣。嚴格說來,這樣的「佛子」不是三寶弟子而是二寶弟子;在面對其他佛教徒時,二寶弟子鮮少祝福對方出家修行,相反的,還會公開障人出家、希望對方留在世俗充任他人的情欲對象。由於世俗情欲知見這關過不了,出世正見無從建立,不論如何勤跑佛事法會或持咒念佛都只淪為神格化的拜拜祈福儀式或現世福報交易。情欲就像毒癮一樣戒不掉,中了情欲的毒,對六道輪迴樂此不疲如廁蟲樂糞。

情欲就是毒癮。情欲坐喪慧命。中了情欲的毒,縱使佛教徒也會自私地陷溺於情欲本能,公開阻擋障礙他人出家。

四、人際

人際關係從高調到低調,從熱鬧到退隱,我的體悟是世俗人際圈就是情欲毒癮圈,人人中情欲的毒,人人推銷情欲的毒,中毒的人販毒拉沒中毒的人下海。社會以推崇情欲為主流,若不想中毒的話,修遠離行是上上策。

以前的人以為淫欲(高尚的文明用語改為「愛」)可以取代戰爭,結果失敗。現代人依舊住在充滿戰爭的不和平星球,不但疲於應付內政上的性犯罪問題,對外還要應付觀念做法野蠻如未開化原始人的恐怖暴力集團。

現在的人還天真地以為淫欲(高尚的文明用語改為「愛」)可以取代毒品?不可能。性產業與性關係盛行的次文化圈都是毒品犯濫圈,家庭、婚姻、情場一直是量產毒癮患者的人際溫床。

千萬別天真地以為愛情、親情、情欲之類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人類抗拒毒品。愛情、親情、情欲相關人際問題正是許多人尋求毒品逃避現實、填補空虛、淡忘問題、壓抑痛苦的主因:情欲不是毒癮解藥,而是染毒的惡因助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