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為什麼


初出家時,大批朋友不捨,有的使盡渾身解數勸還俗(甚至放話只要還俗就送上五十萬台幣當禮物),有的準備豐富素齋「供僧」時追問出家理由。

創業開火鍋店的老朋友送上親手準備的素火鍋與小菜、點心、茶水,坐下來開門見山:「你為什麼選那裏出家?那裏不是剃度風波?」「我知道。」「知道還選那裏?」「我覺得剃度風波是媒體操弄與民情封閉的結果。」「啥?」「在歐美,家裏有人離家當神父、牧師是無比光榮的大事,父母親族引以為傲,大肆宣傳,集體歡送,認定家族產生這麼好的親人去為國家、社會、宗教界、全人類服務是無比光榮的事。只有台灣這個小地方執著香火私情,不想捨私益為公益,才會把成年子女當成父母的私有財產,完全不尊重成年子女的職業選擇或生涯規劃。」「外國是那樣?」「是啊!」「所以你知道剃度風波?」「當然知道。那時我還沒學佛,可是以我的觀察判斷,我就認為是台灣文化封閉與老舊香火文化造就的媒體炒作結果。那時我覺得剃度風波會鬧那麼大代表社會落後。」老朋友通常問過一次就會接受出家身份。老友們從來沒想過從跨國文化比較的全球視野來檢視台灣。

後來我習慣了。習慣親朋好友老同學相逢就問剃度風波,習慣台灣民眾(或許是全球民眾)習慣被媒體風向牽著跑又不求甚解、懶得追查探究思考的民風。眾人很驚訝我對剃度風波的解釋角度竟然是從「只有私情,沒有公益」的眼光來理解。我的親族也一樣,經年累月計較想像中應賺未賺的高薪沒有反饋給家族卻投身教界法務公益。親族心態基本上是自私的;小孩的付出不想送出去給國家、社會、群眾共享,只想自己家族獨吞。自私自利的人口夠多就會有反對出家、反對子女晚輩當宗教師的集體反應--以家族私利為慣性思考,根本不把公益掛心頭。

我認為當年媒體炒作剃度風波是替台灣炒出一個國際大笑話。有家人當宗教師是高舉宗教自由人權大旗的進步國家公民心目中不得了的大好事,全家族與有榮焉,台灣人卻只想顧全自己一家一戶的薪水與香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