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比丘:「有三中劫。何等為三?一名刀兵劫,二名穀貴劫,三名疾疫劫。云何為刀兵劫?此世間人本壽四萬歲,其後稍減壽二萬歲,其後復減壽萬歲,轉壽千歲,轉壽五百歲,轉壽三百歲、二百歲,如今人壽於百歲少出多減;其後人壽稍減,當壽十歲,是時女人生五月行嫁。時,世間所有美味,酥油、蜜、石蜜、黑石蜜,諸有美味皆悉自然消滅,五穀不生,唯有稊稗。是時,有上服錦綾、繒絹、劫貝、芻摩皆無復有,唯有麤織草衣。爾時,此地純生荊棘、蚊虻、蜂蝎、蚖蛇、毒虫,金銀、琉璃、七寶珠玉自然沒地,唯有石沙穢惡充滿。是時,眾生但增十惡,不復聞有十善之名,乃無善名,況有行善者?爾時,人有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能為惡者,則得供養,人所敬待,如今人孝順父母,敬事師長,能為善者,則得供養,人所敬待。彼人為惡,便得供養,亦復如是。時人命終墮畜生中,猶如今人得生天上。時,人相見懷毒害心,但欲相殺。猶如獵師見彼群鹿,但欲殺之,無一善念。其人如是,但欲相殺,無一善念。爾時,此地溝㵎、溪谷、山陵、塠阜,無一平地,時,人行來恐怖惶懼,衣毛為竪。
時,七日中有刀劍劫起,時,人手執草木、瓦石,皆變成刀劍,刀劍鋒利,所擬皆斷,展轉相害。其中有黠慧者見刀兵相害,恐怖逃避,入山林、坑㵎無人之處,七日藏避,心口自言:『我不害人,人勿害我。』其人於七日中,食草木根,以自存活,過七日已,還出山林。時,有一人得共相見,歡喜而言:『今見生人,今見生人。』猶如父母與一子別,久乃相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彼亦如是,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人民於七日中,哭泣相向,復於七日中,共相娛樂,歡喜慶賀。時人身壞命終,皆墮地獄中。所以者何?斯由其人常懷瞋怒,害心相向,無慈仁故,是為刀兵劫。
佛告比丘:「云何為飢餓劫?爾時,人民多行非法,邪見顛倒,為十惡業,以行惡故,天不降雨,百草枯死,五穀不成,但有莖稈。云何為飢餓?爾時,人民收掃田里、街巷、道陌、糞土遺穀,以自存活,是為飢餓。復次,飢餓時,其人於街巷、市里、屠殺之處及丘塚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存,是為白骨飢餓。復次,飢餓劫時,所種五穀盡變成草木,時,人取華煮汁而飲。復次,飢餓時,草木華落,覆在土下,時,人掘地取華煮食,以是自存,是為草木飢餓。爾時,眾生身壞命終,墮餓鬼中。所以者何?斯由其人於飢餓劫中,常懷慳貪,無施惠心,不肯分割,不念厄人故也,是為飢餓劫。」
佛告比丘:「云何為疾疫劫?爾時,世人修行正法,正見,不顛倒見,具十善行。他方世界有鬼神來,此間鬼神放逸婬亂,不能護人,他方鬼神侵嬈此世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使人心亂,驅逼將去。猶如國王勅諸將帥有所守護,餘方有賊寇來侵嬈,此放逸之人劫於村國。此亦如是,他方世界有鬼神來,取此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驅逼將去。」
佛告比丘:「正使此間鬼神不放逸婬亂,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來,此間鬼神畏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嬈此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殺之而去。譬如國王、若王大臣,遣諸將帥守衛人民,將帥清慎,無有放逸;他方有強猛將帥,人兵眾多來破村城,掠奪人物。彼亦如是,正使此間鬼神不敢放逸,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來,此間鬼神恐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嬈此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殺之而去。時,疾疫劫中人民身壞命終,皆生天上。所以者何?斯由時人慈心相向,展轉相問:『汝病差不?身安隱不?』以此因緣得生天上。是故名為疾疫劫。是為三中劫也。」
《長阿含經*世記經*三中劫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