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AI仿真人「拍」電影?


「AI仿真人」拍電影會有很多法律爭議:

第一,「AI仿真人」是卡通人物,不是真人演員。它的電影分類必須標示為卡通片、動畫片、或者真人動畫混合特效片。萬一沒標示清楚,把卡通片當成真人片收電影門票,會變成「不實廣告」或其他法律問題。

第二,「AI仿真人」不是真人表演,雖然假以亂真,但是「AI仿真演員」沒有人類身份就不必像真人明星繳稅。一片裏都是假以亂真的卡通明星不必繳稅卻可以營收像真人拍片,對國庫而言會構成非常微妙的逃稅新問題:用AI假人逃避真人明星要繳的重稅。

(不信問阿湯哥或基嫚姐,她們拍片愛國繳了多少重稅)

第三,就表演藝術論表演藝術,「AI仿真人」根本就沒在表演啊!不過就是電腦工程師、電腦動畫師、種種電腦藝術人才的創作人物,就跟漫畫主角被漫畫家畫、卡通人物被動畫師畫一樣的道理。想想看,誰會把米奇、唐老鴨、波派、白雪公主當成「懂得表演藝術的演員」?不會啊!長得像人類的卡通人物的本質還是卡通人物。

第四,AI技術太好會有真人的流弊。假設說,有個真實人類國際大明星名叫「劈粒嬌娃」。她簽很多約,工作時間重疊,想度假出去玩,不想進片廠上工又不想違約被片商告,怎麼辦?每一部電影只演一半到四分之一,剩下一半到四分之三用以她為原型的「AI卡通仿真演員」電腦動畫冒充,然後演員跟片商一起欺騙觀眾。這個問題就大條了,變成觀眾花很多錢進電影院看的都不是純正真人片。這種的法律糾紛就會很多。

武僧片也一樣!觀眾本來想看到真人和尚打拳踢腿,結果看到的卻是AI卡通和尚假裝的AI動畫……  一定起煩惱。那跟全世界都懷念李小龍、人人知道李小龍往生了,再刻意製造一個人人都知道已經沒有活在世上的AI李小龍拍功夫片是兩碼事。

結論就是,針對「AI仿真人」的實務運用開始立法規範。事先防弊總比問題出來再補破網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