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the cloud be the cloud, water be water. Limitless,pure, and empty in essence, actually nothing's been written. 雲水無界,無界無非界。
2015/04/29
匿名一樣很透明:女性化霸凌(五十七)
不論是在臉書或任何其他互動式社群網站,很少人沒有霸凌經驗:能霸(加害)所霸(受害)都是經驗,很少人完全沒有體會過。
初初加入臉書時不熟悉它的功能與設計,邊學習邊摸索,在慎重考慮之下,剛開始並沒有公開出家身份或僧相照片。認識一輩子的熟人與同參道友、居士佛子們很清楚,不會問。新朋友或初學佛、初入門的「佛教徒」就不同了,幻想很多。經過一段時間後,覺得對臉書使用方法有些熟悉度,公開出家眾身份並用真品發表文章之後,大受刺激又別有居心的「佛教徒」就群起霸凌、謾罵了。
在網路上,有一小群「佛教徒」是一寶弟子或二寶弟子,並非正統三寶弟子。他們不見得肯皈依受戒,不見得用功實修,甚至公開反對出家或公開毀謗出家眾,但是共通特點是將佛菩薩像當成神像膜拜,因而對外自稱「佛教徒」。當初群起網攻、進行謾罵霸凌的正是這樣一群非正統「佛教徒」。他們有高比例是專門上網把妹、希望在女性佛教徒中找欲愛色愛伴侶、公開貼色情笑話或色情檔案、或喜歡自誇情欲生殖成就的華人男性,對在家女性佛子極盡諂媚討好,對出家女眾法師就兇狠侮辱。
那時,整群男網友圍攻謾罵,有一個使用化名(網路匿名)的男網民(非臉友)路過,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他寄了一封只有一句話的霸凌侮辱信到臉書信箱。那一句話的主旨是使用夾帶台語女性性器髒話的用語來謾罵女性出家身份,順便誣指出家身份是假的,用詞低俗難聽到不適合原文轉貼。該男網民(姑且稱之為 Mr. Bully)光看版面上一堆男網民的言詞攻擊謾罵就誤判,不曉得是一群色心不改、上網獵色的非正統「佛教徒」在幻滅心理下的挫折反應,竟然愚痴到在搞不清楚版主身份背景的情況下發黑函攻擊。
當年收到那封「一句信」時,Mr. Bully 還在線上,沒有下線,傻傻地等被害人反應。於是,我正式且簡單地快速回信,告知他我給他兩條路:第一條,他自動刪文道歉。第二條,我直接把信件轉交給熟識的司法界人員,清查IP,依法處理。才回信沒有幾分鐘,Mr. Bully 馬上封鎖我的帳戶,從此消失。只有消失,連第二封道歉信都不敢寄,顯然是個惡口懦夫。
Mr. Bully 很幸運。他幸運在我已經出了家。出家很多年,出家前的習氣與作風已經在佛門磨掉很多,除非逼不得已絕不願意使用世俗手段對付世俗人,總覺得對愚痴眾生多包容、多教導、多慈悲、消業了業優先。若換做是出家前的處世風格的話,他可能要為了一時衝動的網路霸凌付出非常慘痛的人生代價。
網路匿名制當然本意是在保障基層百姓的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網路實名制解決不了問題還擴大問題:犧牲民主憲政來打壓言論自由,最後真正被管的是實名上網、無權無勢的基層百姓,根本管不到社會上大量匿名上網的權貴名流,話語權反而加倍失衡。更何況,不論匿名或實名,本人都一樣要為他自己的起心動念與造業因緣承擔心意識發動的三世因果,世俗法律管不動、管不到的因果法則照單全收。也就是說,從心性的角度來講,匿名上網雖然誠意不足,但是一樣很透明,一樣要背因果。
能霸所霸之間關鍵在如何反應。反應錯了,傷人傷己;反應對了,天下本無事。以佛法而言,謾罵霸凌也一樣是結師生緣,不論善緣惡緣都有可能轉成法緣。願意修行忍辱法門的被霸凌者在久遠劫後成佛之時,身邊可能會有一大票欠下霸凌因果債的弟子出世護持吧?這生愚勇霸凌,來生當座下徒弟!
佛典故事:死亡課程 Death Lesson
劫前
那一世,他是乞食的修道人。他為乞食行腳,路逢一具無人理會的無名女屍。屍體早已發青爛壞了,散發出陣陣酸腐難聞的強烈惡臭。他想修行。他沒走開。他選擇坐下來結跏趺坐,閉目修無常觀與不淨觀。既是專注修觀,修著修著便入了定。雖說出定入定也是方便隨俗解義;他的定功不深,突然被極其微細的聲音驚動而分神。心一散,恐怖心一生起,定力馬上就散掉了。
他害怕地睜開雙眼。變女鬼了?沒有。變僵屍了?沒有。變吸血鬼或魔物了?也沒有。究竟是什麼聲音?他聽到的是死屍腹部潰爛後種種髒污的體液、惡露、膿血從屍體上的各個孔竅泌泌流淌而出的聲音。「真是臭死人了!」他張大雙眼,直楞楞地盯著死者外翻四溢、血肉模糊、雜爛無序的五臟六腑看。他心跳加速,冷汗直流。隨著屍體生理結構崩壞,還有數不清的活蟲從她身上鑽出來,堆疊成座座活蟲山。
他沒逃,也沒走。他是修行人,他選擇留下來修觀。修著修著,他的心又再度平靜下來。她是女的。我是男的。女的男的又如何?我們不是一樣嗎?我們都會死亡,死亡後的屍體產生的變化都一樣!真要追究,色身是她嗎?色身是我嗎?不都一場空嗎?他再度入定,再度出定,從此修行不懈怠,更加倍精進了。他不太注重口腹之欲,縱使出門行乞飲食時也努力保持正念,就算看見長相端正美麗的女人也一樣馬上起觀覺照,把之前繫念女屍所修的不淨觀拿來用。
活女人,死女人,真有不一樣?生理結構有哪裏不一樣?一旦死劫現前就分散壞敗,全都一個樣!人類的身體到底有哪裏值得享樂的?沒有!他這麼想,也這麼做。他一生遠離女色愛欲,奉遵梵行,絕不在淫色方面輕戲,直到往生為止。
劫後
修行人一生堅持梵行,壽終後直接升上梵天,成為天壽極長的天人。在天人五衰相現命終之後又下生波羅奈國,投胎到人間世的權貴之家,過衣食無缺的修行生活。他雖然成為富家子,生活周遭美女如雲,由於過去世的觀行種子與深厚善根還在,看到美女就觀想成女屍,總是不願意親近。
過去世打下的修行基礎夠深,他有時也會憶起宿世因緣,知道自己本來就是修道人。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對權貴勢族生活感到厭倦,覺得看透了,想通了,便從床上一躍而下,私自逃家出城。
富家子一個人在深夜的河畔走著,遠遠地凝望彼岸,靜靜思考。他突然發現對岸有人。是誰?是個沙門;一個出家人。他突然失聲大叫起來:「幫幫我!救救我!我又貧窮又困苦,請度我捨離欲望!」
彼岸的出家人聽見了。在彼岸的不是凡僧,而是佛陀。「來吧,孩子。來,別害怕。在這裏沒有貧窮困厄。心性捐捨一切眾苦煩惱,度過此岸,究竟彼岸!」「請您度我出家吧!」富家子懇求。
富家子出家了。累劫修因一夜熟;天將破曉時,他終於漏盡一切三界煩惱,親證阿羅漢果位。
原典出處:《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夜耶品》
-修行筆記-
一、人生在世,欲生惡死。求生畏死雖是眾生性,但是無人能迴避「生者皆歸死」的有為法無常定律。死苦乃八苦之一,也是眾生痛苦的主要來源之一。面對死亡這項人生必修功課(也是六道輪迴必經過程),有沒有可能從修行立場出發,賦予正面積極的意義?
二、現代人處理亡者的遺體時應注意哪些事項?簡約?莊重?衛生?環保?合法?節省社經資源?降低占地率?傳染病控制?家屬情感?社會觀感?宗教信仰?尊重亡者生前意願及性別認同選擇?強調歷史文化存證保值?其他?
三、修習不淨觀要注意什麼?不淨觀法門的種類、方法、目的為何?什麼根器或因緣可修?什麼根器或因緣不可修?修觀過程有種種妄想境界現前時如何正確處理?
2015/04/27
幼稚霸凌術之愛情霸凌:女性化霸凌(五十六)
很久以前,小僧的律師好友在還沒當律師之前曾經在職場被男同事霸凌,處處找她麻煩,跟她對摃,讓她好生氣。結果過了很久以後,她才發現男方在暗戀她。雖然年紀也不小了,由於一直只會讀書拼學歷證照,IQ很讚 EQ很爛,喜歡她卻用扭曲的方法表現,於公於私一直故意惹她生氣。
「又不是幼稚園小男生,故意拉喜歡的女生的辮子!」她好生氣地講。霸凌者本身是非常需要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對象,甚至需要從頭上課,修「感情學分」。
所以,被霸凌的被害人千萬不要衝動尋短,以為別人非常「討厭」自己。世界上也有不少眾生愛在心裏口難開,用欺負霸凌手段惹對方注意,異性戀如此,同性戀如此,各式各樣的戀都如此。
奇怪耶,怎麼現出家相後反而為了護念大眾而更深入研究「愛情心理學」呢?如果講講愛情公案可以救人命的話,小僧也不介意講愛情公案喲……
2015/04/25
2015/04/24
替人留活路:女性化霸凌(五十五)
我是藝人的家人,也是自殺亡者的家人,更是大家的家人。與此同時,我支持女權與言論自由,不論對佛法或人權都給予雙重肯定。
我希望大家以平常心看待藝人。把藝人當人看。
由於是藝人的家人,自幼就不將藝人當外星人。藝人是一種工作身份。下班把我抱在懷裏疼,帶我出去玩,跟台灣演藝圈的長輩握握手打招呼,會哭會笑,有愛有恨,我跟玩伴吵個架回家訴苦就馬上衝出家門找玩伴的親娘當街對罵,不折不扣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化妝是人美歌聲也美的絕代女神,沒化妝就是現代個性女郎,這是我從童年起對所謂美女藝人的基本覺悟。
一般而言,多數人對藝人身份容易有特殊感受,為此愛恨兩極化,是粉絲就狂熱追逐,不是粉絲就批判謾罵。但是,藝人是人,長期面對群眾龐大的情緒化語言,除非人生歷練夠深厚或定力夠強,不見得有辦法承受。哪怕是公眾人物也是人做的,只要是人,心理上還是渴望正常人都渴望的溫暖、支持、鼓勵、肯定、友誼,不希望被討厭或誤解。
藝人被別人傳不實流言或背地裏攻擊時心理上非常受傷的。我家那位也一樣,別人亂傳她吸毒或感情八卦,她心理不平衡就來找我訴苦。感情豐富,在乎別人的看法,對社會大眾觀感極度敏感,受傷比一般人更深。
在早期,我的奶粉錢來源與育兒開銷有高比例來自藝人家人,台灣演藝圈的辛苦成就等於是間接養大我們這一代的強大經濟後盾,功不可沒。養大台灣小孩等於栽培新生代僧眾,也是功德善法。
台灣這麼小,演藝圈就那麼大,你認識我、我認識你,很多藝人、藝人後代都是親人、朋友、甚至是佛法修行上的道友。小僧目前也有同學走演藝圈,拜託大家行行好,也順便不看僧面看佛面,對藝人好一點。
請大家對台灣的藝人好一點,感恩大家。
2015/04/23
走過霸凌:女性化霸凌(五十四)
霸之序:無明
「你們為什麼要欺負我?」
「……」
「怎麼不講話?」
「我、我……我們也不知道!」
要知道的話,清楚、明白、作主、有智慧心、慈悲心,具足禪定力與福德力,怎麼會霸凌?會霸凌的就是迷迷糊糊的三毒無明眾生啊!
霸之源:習氣
霸凌的目的、手段、方法、過程無非是反應能霸所霸雙方的八識種子、習氣執著。八識田業種相應才會起磨擦、衍生痛苦煩惱。
霸之因果:心與境
世俗法律管的是「行為」,以口頭書面言論或肢體行動為主,構成法律上有法價值的因果關係。
佛法管的更細,甚至更強調「心念」造成的三世因果。匿名也好,IP受個資法或監察法規等相關人權保障維護而得以保密不受調查也好,心理上八識田的因果業力仍起作用。現實法律抓不到,留給由行為人自心心意識發動的三世因果業報處理。
罵人當然背因果,不是法律抓不抓或別人管不管得到的問題,是行為人自己的業識作用會形成因果報應的業力功能的問題。
「心性」是上上法院,「心意識」乃人人本具的超級法官。凡夫可以上臉書靠北別人,卻全都無法抗拒自心自性的業力意識強大作用啊!
霸之度:轉念頭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六即佛,六大關,眾生是因位上的佛,佛是果位上的眾生,遇上無明網友怎麼辦?
轉念頭。
在網路,一種網養億款人,心性雖本具,習氣煩惱優點缺點個個不同。有善知識也有惡知識,有修行人也有不修行人。
萬一遇到亂打亂寫的網友的話,度不動外境眾生,先度自性眾生,自己開示給自己聽:「沒辦法,未來佛還沒修證成佛果,因位上還是個胡言亂語的三八眾生。隨他去,不理他!哈哈哈!」
這是多年網路霸凌經驗心得。此界三八分很多種;抹黑在家眾是小三八,明明知道是出家眾還寄情書、交往函、找伴侶是大三八,很清楚網路禮儀表現彰顯個人修養與人格還成天亂寫亂打亂罵是超級大三八。好好的佛性不安住,偏偏示現三八相,拿他奈何?度不動眾生,先度自性眾生啊!
霸之度:轉境界
受霸凌者通常會面臨一段漫長的心理黑暗期。對人性質疑,對人類的善良、正向特質喪失信任,嚴重時甚至覺得人生沒意義,了無生趣,不如去死。
這時,心力不足以轉念,退而求其次轉境,轉移注意力。例如,多接觸正面資訊,遠離負面資訊。舉例而言,負面報導太多或鬱卒共業現前時,多讀動物新聞,有益心理健康。台灣的動物新聞文稿是我目前讀過最正面的網路訊息之一:文筆好,生動,活潑,情理雙美,充滿文化創意,兼具文學報導、現代童話、影像藝術、詩意詩境等多重特性。有的寫得跟武俠小說或愛情小說一樣,文字功力真了得,很有可讀性。
多讀動物新聞,就覺得網友好有愛心,社會好溫暖,到處都有好人啊!文字是中性的工具,別理用文字霸凌別人的無明三八眾生,多發心欣賞用文字淨化人間、關愛眾生的網路高手啊!
霸之倖存術:團結與支持
初出家時心力很弱,過不了當面關。那時最受不了的言語霸凌是這個:「你一定交過很多、很多、很多男朋友!」
一個講,五個講,十個二十個講,婆婆媽媽有嫁沒嫁通通講,很霸凌。那當下,覺得被講得像個大花心、大花痴、女色狼似的非常受羞辱,被看不起。
真正跟我多年熟識的人都曉得為何那樣的說法(傳得滿天飛的流言通說與性格假設)對小僧是重度侮辱。哎,咬著牙,忍,一忍十幾年就忍過去了,回頭看當年,能霸所霸,大家都很三八。
人生在世,不能期待大家都是聖賢、果位聖人。多數人是不具五眼六通的凡夫,是凡夫就難免從自己的妄想臆度出發、講些三三八八的話。遇到三八境界,正好考驗定力與心力啊!更何況,霸凌的人根本不覺得是霸凌,一臉笑咪咪地以為是在讚美哩……(女眾是很奇怪的生物,竟然覺得沾染不特定多數男體的行為值得炫耀或肯定,簡直莫名其妙)
我們這種很有被霸凌經驗的人不如來開個什麼「霸凌倖存者互助團體」或「霸凌後靠南幫」之類的粉絲團來互相打氣好了?
多讀動物新聞,就覺得網友好有愛心,社會好溫暖,到處都有好人啊!文字是中性的工具,別理用文字霸凌別人的無明三八眾生,多發心欣賞用文字淨化人間、關愛眾生的網路高手啊!
霸之倖存術:團結與支持
初出家時心力很弱,過不了當面關。那時最受不了的言語霸凌是這個:「你一定交過很多、很多、很多男朋友!」
一個講,五個講,十個二十個講,婆婆媽媽有嫁沒嫁通通講,很霸凌。那當下,覺得被講得像個大花心、大花痴、女色狼似的非常受羞辱,被看不起。
真正跟我多年熟識的人都曉得為何那樣的說法(傳得滿天飛的流言通說與性格假設)對小僧是重度侮辱。哎,咬著牙,忍,一忍十幾年就忍過去了,回頭看當年,能霸所霸,大家都很三八。
人生在世,不能期待大家都是聖賢、果位聖人。多數人是不具五眼六通的凡夫,是凡夫就難免從自己的妄想臆度出發、講些三三八八的話。遇到三八境界,正好考驗定力與心力啊!更何況,霸凌的人根本不覺得是霸凌,一臉笑咪咪地以為是在讚美哩……(女眾是很奇怪的生物,竟然覺得沾染不特定多數男體的行為值得炫耀或肯定,簡直莫名其妙)
我們這種很有被霸凌經驗的人不如來開個什麼「霸凌倖存者互助團體」或「霸凌後靠南幫」之類的粉絲團來互相打氣好了?
霸之文化拆解:反霸凌文創
文字是文明發展要角,文字書寫是文化思潮要角,女性本位文字創作是性別主流化要角,反霸凌文創也是反霸凌運動的觀念要角。
有一種觀行叫「分析」。分析,拆解,解構。拆到最後,諸法空相,假有如幻。如夢幻泡影,與其讓人生淪為霸凌惡夢,不如廣結善緣,大家惜緣做場人間淨土好夢。
有一種觀行叫「分析」。分析,拆解,解構。拆到最後,諸法空相,假有如幻。如夢幻泡影,與其讓人生淪為霸凌惡夢,不如廣結善緣,大家惜緣做場人間淨土好夢。
霸之教訓:活下去
面對霸凌惡業的不幸因緣時,自殺不是教訓加害者或糾正錯誤的良策。自殺行為的確對人群是震撼教育,會深刻改變他人的觀念與行為,但是代價非常、非常巨大:一件自殺個案所衍生的多人心理創傷很容易量產更多個人、家庭、社會問題。
受害人希望喚醒他人良知或令他人後悔的心理動機換來的往往卻是更多人心理受創而言行扭曲。以我的家族個案為例,一件自殺個案換來親人反目結仇、斷絕往來,有的吸毒,有的消沉,有的遠行離家,有的一生無法與家人共處,有的寧願說謊隱瞞一輩子,吉宅成為兇宅。「婚姻與生育並非幸福快樂保證書,愛欲家庭人生也能逼眾生走上絕路」則是我這個陽上家屬的基本體悟。
世界上有比自殺更好的做法。
例如,直接開口說自己感情上受傷了,覺得被大家的惡言惡語惡行傷害了。外國人很流行講的 You hurt my feelings 也很實用。畢竟,會傷害別人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粗心凡夫,傷別人多深也搞不清楚,總之就是起無明,不清不楚,迷迷糊糊,需要被害人打開天窗說亮話。
更狠一點的高招非常適合社會經驗相對少、年紀相對不老、但臉皮較嫩且心理承受度較弱的年輕人。那就是公告一切霸凌者:「你們的言行表現令我失望透頂。人類這麼差,素質不好,我決定一輩子都不結婚也不生育。品質不好,不生乾淨。」
第一招對利根者就有用。利根者知道傷人了就會反省修正。第二招對鈍根者很有用。鈍根者對人際互動與社會俗諦這類精神文明不甚在乎,但是對於動物本能方面的情欲繁殖與絕種事宜相當在乎。據我所知,用第一招還不知悔改的加害人存在,到祭出第二招還無動於衷的還沒遇過。尤其台灣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絕種,人口密度全球前三名了一樣怕別人不生小孩,最怕把別人刺激到一生絕戀絕欲絕種的境界。
總之,不鼓勵用自殺當震撼教育手段。
不宜讚美以自殺當震撼教育手段的亡者。
不要鼓勵或美化自殺行為;就算是被害委屈枉死。
因為,其他加害倖存者的心理創傷反應代價很容易持續一輩子,從單一個人的問題擴大成多數大眾的問題。這些事,沒有體會過的人不曉得,過來人就知道了……
佛典故事:超聰明舅舅 Super Smart Uncle
一、找孕婦鬥嘴?
「我要當舅舅了!」俱絺羅好高興。俱絺羅是個年輕氣盛的婆羅門,原本開開心心登門向剛懷孕不久的姐姐道賀,沒想到才進門看到姐姐的臉就犯了老毛病,跟她一來一往地辯論起來。這對姐弟從小吵到大,以前都是他辯贏,今天怎麼搞的,一直辯輸她?
俱絺羅覺得不可置信。「姐姐哪有可能這麼聰明?一定是因為她懷孕!絕對是她肚子裏懷的外甥智慧過人!母體被胎兒影響,兒子暗助媽媽,讓她無論怎麼辯都辯不倒!這小子還沒出生就這樣,要是長大以後還得了?我這個當舅舅的根本就罩不住嘛,面子往哪裏擺?」
身為婆羅門,思想程度與辯論本事就等於社會工作能力。俱絺羅在姐弟大辯落敗後深受刺激打擊,為了男性自尊,更為了傲慢心理,他決心加強思考辯論功力,就此出家當梵志去!
二、總為書痴狂?
俱絺羅離開摩伽陀國王舍城的故鄉,出國留學。他到南天竺國後就開始廣讀經書,非常用功。同學很好奇,不禁問他:「哇,你真用功!你的志向是什麼?你在學習哪部經?」「我立志要讀完梵志十八種大經。」俱絺羅認真地回答。「什麼?十八種大經?」大家聽了都嚇一大跳,「這麼多部經書,一輩子都讀不完啊!你說不定連一部都讀不完,怎麼可能全都讀過?」同學都不相信他辦得到,覺得只是口頭講講而已。
「你們信不過我?」俱絺羅傷心地想,「都怪我以前太驕傲,先是辯論輸給姐姐,出家當梵志又被大家輕視、侮辱!我發誓,從今天起,我再也不要剪指甲了!等到我讀完十八種經書那天才剪!」
同學們覺得這個新來的書呆子同學很不可思議。讀書就讀書,跟剪不剪指甲有什麼關係?眼看他當眾立下重誓,指甲愈長愈長、死都不肯剪,以後再也沒有人稱呼他的本名了,從此改叫他「長爪梵志」。
三、辯論當比賽?
就這樣,年復一年,以「長爪梵志」這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江湖渾號闖蕩婆羅門知識份子圈的俱絺羅名氣愈來愈大。他本來就是書呆,非常用功讀經,再加上自幼與姐姐經年累月切磋辯論技巧、底子深厚,從此打遍天下無敵手,不管怎麼辯都贏。不論方式用譏笑、諷刺、或正經論辯,也不論內容是法非法、應該不應該,實在不實在、說有說無且立且破,總之,只要他出馬就辯贏。他就像是動物辯論大賽會場上的大力狂象,不論面對什麼對手都一個胖腳下去踩死,全南天竺沒有人奈何得了他。
人,基本上是執著名利的動物。摧伏諸方論師的長爪梵志大大出了名,有社會肯定背書、找回喪失已久的自信心的俱絺羅終於決定動身出發返鄉。入境後他逢人便問:「我姐姐現在住哪?她生的兒子過得怎麼樣?」地方父老一提到這個熱門話題就來勁:「說到你姐姐生的兒子,真是不得了!他八歲就把拿到手的所有經書讀完,長到十六歲已經在辯論議事上贏過地方上所有人。後來他遇到釋迦族的出家人,一個姓瞿曇的師父,就直接出家給他當弟子了!」
「什麼?我外甥出家了?」長爪梵志一聽,心裏的驕慢習氣又發作了。「不可能!我不相信!」他不禁脫口而出,「我姐姐的兒子那麼聰明,聰明到還在母胎就辯贏我這個了不起的舅舅,那個瞿曇是用什麼詐術把他騙去剃頭出家的?」他氣急敗壞地罵完,二話不說就往佛陀的精舍衝過去。
四、辯不贏佛陀?
長爪梵志到了精舍,一進門就看到剛剃度受戒不久的外甥舍利弗站在佛陀身邊,正拿把扇子替佛陀扇風。
長爪梵志按照婆羅門出家人的禮節問訊完就坐,心裏開始打妄想:「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哪個是諸法實相?哪個是第一義?性是什麼?相是什麼?何謂不顛倒?」他坐著東想西想,就像在大海裏潛水一樣,愈想愈深奧,愈想愈不可自拔,偏偏找不到任何一個法是實實在在可以入心的,繞了一大圈又想回頭,想到姐姐生下來的出家兒子、聰明絕頂的寶貝外甥。「奇怪,他到底是講了什麼理論、道理,有本事收到我姐的兒子當徒弟?」這麼想著,長爪梵志終於開口了。「瞿曇!我告訴你,我不接受一切法!」
佛陀看著他,反問:「你不接受一切法。你接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這項見解?」
長爪梵志畢竟是思想家,是辯論場子上一匹才見鞭影就有動作的上等好馬。他一聽就懂,知道這次遇上了高明行家,自己已經輸了。佛陀這一問打掉他的貢高我慢心,令他當場慚愧地低下頭。他想:「佛陀一問讓我墮於下風,身陷兩種落敗地位,一粗一細。要是我回答說我接受的話,自我矛盾,大多數人都能理解「既然自己宣稱不接受一切法,怎麼又同時接受該見解」的說法有問題,等於是現前妄語,屬於比較粗的失敗。另一種失敗比較微細,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我比較禁得起,比較不丟臉!」這麼想著,長爪梵志深呼吸一口氣,開口回答:「瞿曇!我不接受一切法,當然也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的見解!」
佛陀看著他,再度反問:「你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這項見解,等於什麼都不接受,什麼思想立場都沒有,跟大家一樣,那有什麼好拿來抬舉自己、心生驕慢?」
五、辯不如不辯?
長爪梵志本來就只是希望兩輸當中取其輕,保留最後的顏面而已,被這一問更加無地自容了,反而對佛陀生起恭敬心與信心。他想:「我明明從一開始就辯輸了。佛陀不當場強調我輸,不講誰是誰非、誰對誰錯,還根本不以輸贏為意。佛陀心地柔軟,天下第一清淨。既然能夠寂滅一切世間議論,必定是證得甚深大法的覺悟者,是一位值得恭敬的大修行人!」
這是長爪梵志的婆羅門辯論人生的極致顛峰一辯。佛陀說法斬斷他的外道邪見,令他當場遠塵離垢,法眼清淨。在一旁服侍的舍利弗在聽聞佛陀說法的當下證得阿羅漢,長爪梵志也就此出家,證得羅漢果位。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舍利弗本末經》
-修行筆記-
一、論云:「佛欲導引如是等大論議師利根人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世智辯聰之人是利根或鈍根?知識份子是不是適合修行學佛的上根利智者?
二、舍利子(舍利弗)在母胎即聰明過人,甚至影響母親的思考言行表現。胎兒的品質優劣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母親本身的修養、特色、人格特質?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母親或家人在懷孕期間實施的胎教?胎兒本身的宿世修行與累劫習氣?還是複雜難解、多生累劫的母子共業表現?
三、慢心是常見的煩惱,基本上可大致區分成七種慢:(一)慢,對人的優劣比較判斷符合現實情況,但是起優越感。(二)過慢,與別人一樣卻以為自己優勝,別人勝於自己卻以為平分秋色。(三)慢過慢,別人勝於自己卻以為自己更勝於別人。(四)我慢,執著有「我」、「我所」而生起優越感。(五)增上慢,尚未證得聖道卻自己對外宣稱己經證得聖果。(六)卑慢,輸別人很多卻認為輸很少,只差一點點。(七)邪慢,造下惡業惡行,還對成就惡法產生優越感。
慢心為什麼是煩惱?起慢心容易招致何等過失或禍患?
四、《楞嚴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所指「見」為何?教下以破「見」思二惑為出三界生死之出離正道,與禪宗「見」性成佛之「見」各何所指?「見」這個佛學關鍵字究竟有多少大異其趣的字義、語意、譯義、用意?
「我要當舅舅了!」俱絺羅好高興。俱絺羅是個年輕氣盛的婆羅門,原本開開心心登門向剛懷孕不久的姐姐道賀,沒想到才進門看到姐姐的臉就犯了老毛病,跟她一來一往地辯論起來。這對姐弟從小吵到大,以前都是他辯贏,今天怎麼搞的,一直辯輸她?
俱絺羅覺得不可置信。「姐姐哪有可能這麼聰明?一定是因為她懷孕!絕對是她肚子裏懷的外甥智慧過人!母體被胎兒影響,兒子暗助媽媽,讓她無論怎麼辯都辯不倒!這小子還沒出生就這樣,要是長大以後還得了?我這個當舅舅的根本就罩不住嘛,面子往哪裏擺?」
身為婆羅門,思想程度與辯論本事就等於社會工作能力。俱絺羅在姐弟大辯落敗後深受刺激打擊,為了男性自尊,更為了傲慢心理,他決心加強思考辯論功力,就此出家當梵志去!
二、總為書痴狂?
俱絺羅離開摩伽陀國王舍城的故鄉,出國留學。他到南天竺國後就開始廣讀經書,非常用功。同學很好奇,不禁問他:「哇,你真用功!你的志向是什麼?你在學習哪部經?」「我立志要讀完梵志十八種大經。」俱絺羅認真地回答。「什麼?十八種大經?」大家聽了都嚇一大跳,「這麼多部經書,一輩子都讀不完啊!你說不定連一部都讀不完,怎麼可能全都讀過?」同學都不相信他辦得到,覺得只是口頭講講而已。
「你們信不過我?」俱絺羅傷心地想,「都怪我以前太驕傲,先是辯論輸給姐姐,出家當梵志又被大家輕視、侮辱!我發誓,從今天起,我再也不要剪指甲了!等到我讀完十八種經書那天才剪!」
同學們覺得這個新來的書呆子同學很不可思議。讀書就讀書,跟剪不剪指甲有什麼關係?眼看他當眾立下重誓,指甲愈長愈長、死都不肯剪,以後再也沒有人稱呼他的本名了,從此改叫他「長爪梵志」。
三、辯論當比賽?
就這樣,年復一年,以「長爪梵志」這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江湖渾號闖蕩婆羅門知識份子圈的俱絺羅名氣愈來愈大。他本來就是書呆,非常用功讀經,再加上自幼與姐姐經年累月切磋辯論技巧、底子深厚,從此打遍天下無敵手,不管怎麼辯都贏。不論方式用譏笑、諷刺、或正經論辯,也不論內容是法非法、應該不應該,實在不實在、說有說無且立且破,總之,只要他出馬就辯贏。他就像是動物辯論大賽會場上的大力狂象,不論面對什麼對手都一個胖腳下去踩死,全南天竺沒有人奈何得了他。
人,基本上是執著名利的動物。摧伏諸方論師的長爪梵志大大出了名,有社會肯定背書、找回喪失已久的自信心的俱絺羅終於決定動身出發返鄉。入境後他逢人便問:「我姐姐現在住哪?她生的兒子過得怎麼樣?」地方父老一提到這個熱門話題就來勁:「說到你姐姐生的兒子,真是不得了!他八歲就把拿到手的所有經書讀完,長到十六歲已經在辯論議事上贏過地方上所有人。後來他遇到釋迦族的出家人,一個姓瞿曇的師父,就直接出家給他當弟子了!」
「什麼?我外甥出家了?」長爪梵志一聽,心裏的驕慢習氣又發作了。「不可能!我不相信!」他不禁脫口而出,「我姐姐的兒子那麼聰明,聰明到還在母胎就辯贏我這個了不起的舅舅,那個瞿曇是用什麼詐術把他騙去剃頭出家的?」他氣急敗壞地罵完,二話不說就往佛陀的精舍衝過去。
四、辯不贏佛陀?
長爪梵志到了精舍,一進門就看到剛剃度受戒不久的外甥舍利弗站在佛陀身邊,正拿把扇子替佛陀扇風。
長爪梵志按照婆羅門出家人的禮節問訊完就坐,心裏開始打妄想:「一切論可破,一切語可壞,一切執可轉,哪個是諸法實相?哪個是第一義?性是什麼?相是什麼?何謂不顛倒?」他坐著東想西想,就像在大海裏潛水一樣,愈想愈深奧,愈想愈不可自拔,偏偏找不到任何一個法是實實在在可以入心的,繞了一大圈又想回頭,想到姐姐生下來的出家兒子、聰明絕頂的寶貝外甥。「奇怪,他到底是講了什麼理論、道理,有本事收到我姐的兒子當徒弟?」這麼想著,長爪梵志終於開口了。「瞿曇!我告訴你,我不接受一切法!」
佛陀看著他,反問:「你不接受一切法。你接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這項見解?」
長爪梵志畢竟是思想家,是辯論場子上一匹才見鞭影就有動作的上等好馬。他一聽就懂,知道這次遇上了高明行家,自己已經輸了。佛陀這一問打掉他的貢高我慢心,令他當場慚愧地低下頭。他想:「佛陀一問讓我墮於下風,身陷兩種落敗地位,一粗一細。要是我回答說我接受的話,自我矛盾,大多數人都能理解「既然自己宣稱不接受一切法,怎麼又同時接受該見解」的說法有問題,等於是現前妄語,屬於比較粗的失敗。另一種失敗比較微細,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我比較禁得起,比較不丟臉!」這麼想著,長爪梵志深呼吸一口氣,開口回答:「瞿曇!我不接受一切法,當然也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的見解!」
佛陀看著他,再度反問:「你不接受「不接受一切法」這項見解,等於什麼都不接受,什麼思想立場都沒有,跟大家一樣,那有什麼好拿來抬舉自己、心生驕慢?」
五、辯不如不辯?
長爪梵志本來就只是希望兩輸當中取其輕,保留最後的顏面而已,被這一問更加無地自容了,反而對佛陀生起恭敬心與信心。他想:「我明明從一開始就辯輸了。佛陀不當場強調我輸,不講誰是誰非、誰對誰錯,還根本不以輸贏為意。佛陀心地柔軟,天下第一清淨。既然能夠寂滅一切世間議論,必定是證得甚深大法的覺悟者,是一位值得恭敬的大修行人!」
這是長爪梵志的婆羅門辯論人生的極致顛峰一辯。佛陀說法斬斷他的外道邪見,令他當場遠塵離垢,法眼清淨。在一旁服侍的舍利弗在聽聞佛陀說法的當下證得阿羅漢,長爪梵志也就此出家,證得羅漢果位。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舍利弗本末經》
-修行筆記-
一、論云:「佛欲導引如是等大論議師利根人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世智辯聰之人是利根或鈍根?知識份子是不是適合修行學佛的上根利智者?
二、舍利子(舍利弗)在母胎即聰明過人,甚至影響母親的思考言行表現。胎兒的品質優劣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母親本身的修養、特色、人格特質?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母親或家人在懷孕期間實施的胎教?胎兒本身的宿世修行與累劫習氣?還是複雜難解、多生累劫的母子共業表現?
三、慢心是常見的煩惱,基本上可大致區分成七種慢:(一)慢,對人的優劣比較判斷符合現實情況,但是起優越感。(二)過慢,與別人一樣卻以為自己優勝,別人勝於自己卻以為平分秋色。(三)慢過慢,別人勝於自己卻以為自己更勝於別人。(四)我慢,執著有「我」、「我所」而生起優越感。(五)增上慢,尚未證得聖道卻自己對外宣稱己經證得聖果。(六)卑慢,輸別人很多卻認為輸很少,只差一點點。(七)邪慢,造下惡業惡行,還對成就惡法產生優越感。
慢心為什麼是煩惱?起慢心容易招致何等過失或禍患?
四、《楞嚴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所指「見」為何?教下以破「見」思二惑為出三界生死之出離正道,與禪宗「見」性成佛之「見」各何所指?「見」這個佛學關鍵字究竟有多少大異其趣的字義、語意、譯義、用意?
2015/04/21
兩岸的天空
戰爭與愛情爭哪個
兩岸哪個都爭
地球無界天空下
各自拉拔氣喘過敏娃娃兵
一代一帶 一代一帶
呼吸困難緊咬牙生
先亂傳鴉片壓氣喘
外亂輸掉江山
抽菸酗酒麻痺氣喘
內鬥丟掉江山
吸毒嗑藥迷亂氣喘
喪志忘掉江山
現代法人財團
粉碎虛空不以禪
遍界不以手眼
靠污染併吞江山
吃掉一城城一鄉鄉
霧粉粉迷茫茫整大塊
怎麼走踏過的都淪陷了
乾淨的青藍天空封鎖了
北京黃滾滾沙塵暴刮不完
埔里灰暗暗PM幾點幾成災
柴靜霧霾調查去了空污再來
多少人找不回梵谷的Starry Night
這當下
人命呼吸間困難
活著的人拼命自拍空拍
深怕錯手失手沒拍一去不來
把世界典藏在數位相片裏收好
證明代代聯手分頭摧殘大自然
染指天空
大地也沒淨
輸掉環保
經濟也沒贏
抬望眼是大塊空污啊
該怎麼教子孫諸法空相的老譬喻
炫富:女性化霸凌(五十三)
癌末的她十分消瘦,心血來潮講起人生。她說她命太好,年輕不懂事,沒學佛,把福報花光了。她追憶起病前人生:家境不錯,出社會後工作的薪水完全不必養家或交給父母權充生活開銷,賺多少花多少,享受人生。
「以前年年出國玩,一年出去玩好幾次,度假。」她笑笑說道,像在談別人:「吃喝玩樂,當然是吃葷的!回台灣,再貴的進口水果也常常一大箱一大箱買來吃,沒感覺,一兩千塊也一下子就吃光了!」沒想到一發現子宮癌就末期,進出加護病房,在鬼門關生死交界口出出入入,幾次下來決志改頭換面做人。
病後,她不出國玩了。不吃酒肉豪華大餐了。不追逐名牌享受了。她從此變成一個粗茶淡飯的修行人。「以前年輕不懂事,把福報花光了。哪,人啊,福報花光了就死了。我就是福報花太兇;現在要省,省下來活著。」她不再霸凌自己了。停止高調奢華炫富享受的生活模式,她喜歡當下的、新生的她。
她的改變救了自己一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