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也是,再來一碗!」
「好吃嗎?今天菜色怎麼樣?啊,那個什麼菜多少錢,最近大出……」
「那個誰家最近都吃什麼啊?我們也來煮吧。」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許多人家習慣三餐以米食為原則,其他主食為例外。例外原本並不太多,例如吃吃館子、逢年過節例假日換換外國吃法、或改麵、玉米、蕃薯--而且,焢蕃薯還主要是為了能在戶外聯誼聚會,格外好玩。
後來時代變了。慢慢的,有許多當兒女丈夫孫子家屬的,開始不忍心天天埋首廚房的她(通常不是他,當然也有例外),要洗、切、煮、炒、炸、排、配、……每頓事前先忙個少說一兩個小時之後,事後還有大量廚具碗盤與工作檯要清洗整理收拾。而且,還有重點中的重點:米食正統吃法一向要配主菜、副菜、湯、甚至點心、水果等等,有的一再加熱就變色走味,有的放隔天就沒人想吃;於是,她往往又默默坐著故意吃最後一名,名正言順地吃剩菜。每頓、每天、每月、每年。那個固定吃剩飯剩菜的身影,又讓家人更加不忍。
愈來愈多人告訴她:
「妳多休息,我們吃外面,去買就好。」
「簡單吃就好,看是麵包、麵條、漢堡、還是三明治燒餅油條或水餃……」
「不要那麼辛苦啦,我們上學、上班在附近買一下就好,妳可以睡久一點。」
米食漸漸從飯桌上退為配角 ,甚至榮升為難得出現一兩次的客串演出特別節目,並不是「米」本身怎麼了,而是「時間」。在時間分秒必爭的現代社會,需要大量時間下廚與善後的米食文化,在生活上成為一種奢侈。許多媽媽姐姐們與家人一起覺悟到,放下廚房料理,外出工作再買口味與吃法多元化的餐點,總體來說能為家庭帶來更多金錢收入,也為家人爭取更多休息時間;從此不再有日日吃剩菜抱怨減肥始終無成的人,也不再有日日忙上班上課又為了讓別人忙碌與發福而心裏非常過意不去的人。農村時代或前工業時代可以家家出至少一名人力,照三餐耗費大量時間在廚房的緩步調人生,讓米食文化成為主流。不過,在「時間」最貴的工商業社會或資訊社會,米食文化隨順因緣時節的變化而慢慢示微後,飯桶不知不覺就少了。
若想重溫「飯桶時代」風華,恐怕米食在操作技術上要重新研發「加速法」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