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Aggressive Secularism


Once a friend of mine discussed an important religious issue with me: secularization of modern religions. He pointed out the fact that many religious traditions have given in to secularism all over the world; some priests and some monks can get married lawfully in some countries. Many religious groups praise marriage and love instead of old religious teachings of purity or precepts.

Many people in Taiwan have asked me to give up my cultivation and live their secular live style face to face for more than 10 years. Some praised their own sex life or marriage even they're old, sick, or have some serious family problems. That's how I finally understood the power of Desire Realm: Most beings believe in desir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will be surprised to find out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not conservative at all. I never knew old Chinese people can praise sex or the process of making babies shamelessly before any stranger's face before I became a nun. Being a nun opened my eyes; I started to see one side of my people I've had no chance to see when I was a common lay person. I never knew my own people, my own race, who kept criticizing how lustful westerners are, can be so pro-sex openly. I never knew my people, who admire Confucious or other saints/teachers for generations can promote sex life to a nun face to face.

We don't have to help secular people to promote love, sex, making babies any more; they've been too proud already. Karma power makes people in Desire Realm believe that sex or reproduction is very sacred, they even go so far as to praise sex to monks and nuns openly. No wonder sex-related crimes happen everywhere; people justify or satisfy their own desire way too much.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剛強難調


健康多元的性別教育不會矮化家庭價值或打擊異性戀體制。異性戀機制在欲界的堅固妄想之重,沒阿羅漢以上的本事都破不了,何況是長期受委屈、被歧視的弱勢族群?

十多年來,敢當面開口勸還俗、勸婚勸生,完全無視個人宗教信仰自由與人格發展自主的人們,不論是陌生人或熟人,清一色都是異性戀者。異性戀文化強勢到連僧眾、神父等神職人員的梵行自由、持戒自由、信仰自由、性自主自由、單身自由都不放在眼裏,哪有被歧視的可能?不可能。

異性戀文化在欲界很強勢,因為它與此界生死相生的業力正相關,隨業流轉、隨俗知解都離不開這個。被父母生出來的人類基於出生的業力因緣,沒有人敢否認它,只會努力強化正確的家庭觀念,期望能建立家庭和諧、人際關係健康穩定的社會,讓隨業力出生的代代子孫能得益。

子女都是由父母生下來的,不論子女或父母本身真正的性傾向為何。性別教育也會公開教導這一點:不論父母子女本身身為何種戀,都要恭敬慈愛、溝通尊重、和合共處。家庭價值最大的敵人是全球興盛的小三邪淫歪風和動不動離婚換人的社會風氣,不是正當的性別教育。

據個人所知,在台灣老一輩育有子女的夫妻當中,有高比例是雙性戀者或被迫續香火的同性戀者,根本不是異性戀者。這並不會妨礙民間對「恭敬孝順父母」的家庭倫理觀念的認同,不是嗎?

賭當然不只賭


誰去賭場?賭客。如何兩三日不眠不休?提神飲料、藥劑、或吸毒。賭場為何穩賺?機器程式都有精密的機率計算與操控,確保能向民間長期吸金、賺取暴利。賭客如何看待工作人員、尤其是賭場為吸引客源而僱用的年輕女子?會來賭場工作,道德尺度比較鬆、為求高薪不擇正業;說不定--很多賭客會想辦法勾搭女性工作人員,套個資、講對價、出場交易。老闆或賭客怎麼避開賭博罪?固定塞紅包、走後門、拉關係,警方來巡必有人會事先通風報訊,鐵門拉下來,日光燈關掉,一屋子賭客菸霧迷漫裏互吸二手菸再賭下去。

作為首都的台北市高級商業區巷子裏的賭場就這樣了,還能期待什麼規格或層級的「管理」?

賭博沒有產品或服務生產力,它是一種吸金機制,用小筆開獎當誘因,交換大量老百姓的遊資。會開賭場當然不是聖賢,吸進民間大筆遊資以後轉投資的事業也多半是邪業、不淨業,例如投資酒廠、菸廠等等,再間接拉高民間酗酒家暴或酒駕殺人的案發比例。

為了少子化,催生很辛苦,對不對?這群小孩子有多少比例會成為賭客或被賭客調情帶出場的女性賭場員工?這群新生代有多少會利用我們這群老人留給他們的賭場硬體作為毒品交易熱點?這群小孩有多少人口比例會不屑教育系統或文化修養、覺得不如十八歲就丟開文化高調,投入賭場海賺一個月四五萬?

歷史會記得我們這一代對後代子孫的期許就這麼下劣:不僅教不出哲學家、創業家、教育家,更不只留不住人才,竟然還廣設賭場讓這群得來不易的少子化新生代去消費或上班。開賭場是我們這一代對下一代的身教,說明我們的文化水平與人生觀的水準不過爾爾,四書五經、文化、歷史等教養薰修只是學校課本考試用的,在實際生活裏價值觀往往相反。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現在自殺沒什麼,他說


不論心累劫輪迴流浪多久,生死疲累都看不見。看得見的,只有業報軀殼;世間認也只認這個。只認這個不認心,勸還俗勸不動、直接叨念要介紹甲乙丙丁或接間叨念養兒抱孫都無動無衷沒反應後,妻子放棄了,換丈夫來說項。

他終於鼓起勇氣直接問起:「你到底是為什麼出家?」出於欣賞這個延宕多年、好不容易才問出口的好問題,也報答他難得提起正念問與出世法有關的問題,我爽快直截地命中核心:「因為我媽媽自殺。」他想起了什麼,隱微難見的一點刺痛在眼角飄過,嘴卻揚起一抹彷彿看開世事的輕笑:「那個年代,自殺的人很少啦,才會一發生就轟動地方;現在常常都有人自殺,自殺的人很多,新聞一天到晚在報,自殺沒什麼啊!」

我也陪他笑了。那年頭、那件事、突如奇來的因緣,大家措手不及都辛苦了。他笑一笑發呆起來。他發呆著,我思惟起她──愛到想愛的人,嫁給想嫁的人,如願生下心愛的人的孩子,這些都緩解不了生存的痛苦(至少嬰兒時期的我長得實在太醜太扁、一點也不可愛動人,完全無法激起她的生存意志,這是事實)。愛有沒有離幸福比較近?不見得。有時愛欲反而會加速將人推向死亡;我的親生母親就以行動證明了這點。與其自殺收尾,我倒寧願她不愛不嫁也不生我這個孩子,清清淨淨出家修行或平凡地漸漸老去──我不來人間受身生死幻夢一遭無妨,只要換她平平安安活著。

報紙斗大的自殺頭條或社會新聞裏告別人間的血淚故事,有相當高比例都與愛正相關。佛言:「若離於愛,何憂何怖?」看透愛的代價的人,不忍再開口勸說愛欲推落眾生入生死火坑。活得愈老,見聞人間種種世事百態愈多,愈明白佛陀是天下第一誠實人──佛陀絕對不會開口教唆眾生追求愛欲,等眾生盲目追求到出了毛病、自傷傷人、自毀毀人、自殺殺人以後,才喃喃補加幾句「問世間情為何物」這等風涼話。

問世間情為何物?欲界生死根本大業障。「情」字底下量產情殺與自殺,沒遇過、沒苦過、沒細心觀照過、沒大量見聞過的通常還不信;至少一廂情願以為都是別人不幸、不信哪天有可能會輪到自己。佛法為世間難信之法,就在於佛法太誠實、太理性:一棒把對情愛的執戀妄想打空、銷落,讓沉醉在生死迷夢裏不肯醒來的眾生受不了。

自殺亡者的示現也是開示、說法,以死亡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欲可能要支付的負面代價──開口勸愛勸欲的人只會告訴他人感官享樂、滿足五欲、服從我執或社會潮流的片面(通常是表面)假相,至於負面代價何在,往往當事人要親身嘗到苦頭才會覺悟吧?

四無量心


夫修慈者能斷貪欲。

修悲心者能斷瞋恚。

修喜心者能斷不樂。

修捨心者能斷貪欲瞋恚眾生。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我們不是雪山童子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雪山童子的求法傳奇讀了十多年,不下幾十遍。它在台灣民間是一則眾所皆知的佛教故事;佛陀過去生曾是求法若渴的雪山童子,為向羅剎求下半偈而不惜約定捨身為食;等求到偈後,羅剎才示現真身,說明他其實是專程來考驗菩薩道心的天人,羅剎本非羅剎。

這則求法公案一直帶給人一種無以名狀的異樣感。它與成長經驗完全相反。

在升學主義、考試主義、知識拼經濟的功利主義掛帥的台灣民風下,學習這件事情的現實性向來遠遠壓過理想性--讀書、考試、學歷、文憑、證照、工作、身份、擇偶、婚配、生育、……樣樣現實考慮。問問家長或學子的話,九成以上會告訴你上大學為的是學歷高能換取高薪工作,極少人會提及文明、文化、知識、或真理的尋求或傳承(講這些通常會被長輩或家人恥笑)。學生若所學與興趣或志向一致、不是被家長硬性規定或軟性遊說下選擇科系後麻木不仁地上課,已屬難得的幸運兒。
 
雪山童子這種為究竟真理寧捨身命的事跡,當然宗教性相當濃厚。與功利、現實、經濟導向、利益取向的台灣教育價值取向相對照下,雪山童子式的捨利捨命求道心不但是理想,還是遙不可及的古老神話。
 
現實是,在高學歷的知識水平人口中,取得知識只為交換金錢的功利思想。家長的觀念會如此根深蒂固並不奇怪--戰後窮苦落後、長期全球邊緣化、社會階級流動及轉行機制不良、國際發展空間受限、研究成果不受國際學界重視、勞力密集又高污染而非知識密集的產業規劃(雖然台灣高學歷知識份子人口比例相當高,卻與勞力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規劃政策方向背反;結果,學界哀嚎知識性工作機會不足、高學歷失業;業界哀嚎基層勞工人力不夠、技術人才少)……
 
在現實壓力下一路苦過來的家長會教導孩子用文憑換基本生存向上爬,對學術界或知識界沒半點理想性或文明發展性的期待,也是情有可原--雖然產業界對非知識性的基層勞工的需求遠超過知識性勞工,哪有家長會願意自己的孩子不讀書去當工人、被剝削欺負、勞苦一生貧無所獲?以家長的高學歷教育觀以論,台灣的大都市至少有兩三個發展成國際性的總部、管理中心、領導核心、產業重心,才能提供足夠合理的職場位置給大量高學歷人口;這點已經難辦了,偏偏產業方向要的又不是大量拿大學以上文憑的高學歷員工,而是肯忍受惡劣勞動條件與超低薪資的低學歷勞工。產業界與學術界在方向相反的規劃與走勢下,造就人才不足、人才流失、與人才過剩並存的奇特現象。
 
想到知識,就想到經濟。在現實壓力與過度資本化的功利交換論下,多數人都當了無奈考生,當不了雪山童子。發心與動機完全相反,不是嗎?雪山童子在人類精神文明千年沖刷下還在佛典故事裏綻放異彩,求到的法偈在全球跨國、跨語、跨文化地傳頌不絕;我們這群長年考試拼文憑證照、文憑證照拼經濟的平凡人物最多只剩生前一點點空花妄利吧……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我的志願


愛我的跟我沒有血緣。

救我護我的全部非親非故。

爸爸殺死媽媽那年,鄰居報案、警方破門而入,把倒在血泊裏的媽媽送醫急救。爸爸吸毒,每天瘋狂打罵。他把媽媽打昏在地,搜光家裏僅剩的錢又出門去賭,不論賭贏賭輸,哪怕舉債也要買毒吸毒。長期受虐吃苦的媽媽救不活了,死在開刀房。醫師們在手術房裏不眠不休,最後只救活了我。我的出世是場血債;一場悲劇性的秘密。

我想我算死過;至少有陪媽媽死過。

學校上課時,每當老師教大家:「恭敬父母、孝順父母,當個好孩子!懂不懂?」我會安靜地與大家一起點頭。在這裏,承認失格父母或問題家庭的高比例存在是社會禁忌。我不想特立獨行,更不想引人注意。學校既然選擇教神話不教現實,我也可以學習當個不食人間煙火、對人生現實一無所知的好孩子。

我希望學有所成。長大以後,我要教會天底下的壞爸爸、壞媽媽認錯學好,讓惡父母反省檢討,以好父母為典範與榜樣。這是我對所有救護養育過我的人們感恩的方式;也是保護其他像我一樣的不幸小孩的方式。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Layers of Dreams


If dreams are super mind games
The whole world is just one of them

Projection of ego
Performance of me

For people in dreams
Who is their ultimate creator

Nothing is real over there
The dreamer is not even the real you

Images or sounds
Stolen and copied

Ignore the illusory contents
Ask who the dreamer is

Watcher of all dreams
Creator of the fake dreamer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抓猴廣告滿天下


假如來台灣玩,可別被隨處可見的抓猴廣告嚇壞。外遇?司空見慣。

外遇到底是邪淫、通姦罪、或是單純的愛情自由及隨時更換對像的基本人權?成人各類正反聲浪聽太多,最常被嚴重忽略的是小朋友的意見。

通常國小學童已經很清楚自己出生的經過程序是父母結合的後果。因此當小學生發現雙親一方外遇時心理會很受創,受傷程度不亞於被背叛的配偶本人。小孩子發現父方或母方原來隨時可以換性對象,很快就會推論出父母間的性行為不見得忠誠、也不見得有固定對象的事實;他或她的出生沒有任何特殊性也不可貴,父方或母方只要任性或任意換另一個性對象就能夠隨時製造出另一個小孩--這種邏輯不是線性式的學院知識體系邏輯,而是人性的、感受性的反應:因父母結合而出生的小孩也會認為自己被背叛、不被愛。

青少年長期夾處在父母外遇或感情問題時,典型反應則不一樣。有的同步找感情對象逃避與父母相處,有的變本加厲模仿父母的不忠行為,也如法炮製拼命更換不同⋯⋯的性對象或故意從事危險性行為。有的間接報復父母,不到二十歲已偷偷墮掉兩三個以上的嬰兒。有時父母價值觀上認為愛欲關係不需要忠誠,生活上身教長期如此,下一代也會學。另一種較少見的反應是長年受干擾,認為現代男女關係不忠實、不穩定,決定單身,一輩子拒絕建立家庭。

成人子女(尤其本身已戀愛、結婚者)發現老年父母外遇的反應就更激烈了。有的直接上演家庭戰爭分兩派,有的勸父母離婚早一點分配遺產,有的從此與背叛的父方或母方撕破臉,從此不帶小孩子去親近對方。他們的反應往往是直接、強烈的瞋恨心與敵意--同樣是有婚戀育子經驗的成人,很清楚忠誠與外遇的身心狀態差在哪裏,也最難原諒。在特殊情況下,也有問題家庭的子女會勸父方或母方換對象,只是通常不會以事前外遇當手段,而是勸父母正式離婚再另行換人。

以前舊的觀念以為外遇是「大人間的事」、與小孩無關,忽略了外遇現象對子女的巨大影響。在三妻四妾、外遇全盛的時代裏長大的「小孩子」現在正是各國的社會主幹,年紀約在二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這群人對婚姻或感情的不信任感創歷史新高、不婚不生率也創歷史新高,模仿上一代外遇的人口比例也更高。抓猴生意會如此興隆而成為另類商機,與前幾代所打下來的社會歪風基礎有關。

不忠世代孕育了不婚時代。外遇否定家庭價值,當然也會製造出否定家庭價值、不肯結婚的下一代。因果很快。

What You Want Is Not Want I Want


People have told me a lot of love or family problems since my early childhood. I've learnt from them that people are so weak and hopeless in love relationships: adultery is everywhere, boys or men buy sex and cheat on their wife or girl-friend, kids don't know what to do when they face one of their parents' love affair, men or women abandon their boyfriend or girlfriend and go for another new guy.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tell me is Dharmma Talk:

Love is pain and suffering. Betrayal is easy. Sex is cheap. Happy family is so rare on Earth because most people lack the basic ability to stay faithful. Schools never teach kids how to deal with their parents' adultery, so they feel confused and get hurt all the time. Many people talk about love day and night even the definition of this strange word is never clear in human history.

People teach me through those real life stories. The funny thing is that after they show me love is a lie and people betray each other's trust all the time, they would wonder, "Say, why don't you love?"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正觀中道


云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如《中論》偈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旨趣。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則定慧力等,了了見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則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其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歎授記。則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魔怨,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則是初發心菩薩也。《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大品經》云:「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法華經》中:「龍女所獻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佛法大意:原文閱藏的文化優勢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甜,契眾生機。在佛法傳入中國之初、早期漢譯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中,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不論教下或宗門,佛法大意之千古大問,自此在華人世界展開多元豐富的研討與問答。

佛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隨俗隨緣善分別,也對。六祖開示:「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雙離二邊、萬法歸宗,也對。佛言:「阿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唯識所現、三界唯心,也對。《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中道第一義諦,三諦圓融、中觀總攝,也對。

在「佛學研討系列」這個標籤中,以三藏原文為主軸,很少加上個人知解或修行心得,為的正是「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性個個本具圓成,對法語開示各有所悟,亦各自有其相應的心得感想與活用方式。讀誦原文教法之後,每個人都有其寶貴的修行心得,薰修功不唐捐。

華人子孫在語言傳承上有這個難得的文化優勢:人人都能直接閱讀三藏古文經典,直接讀原文開示法要。中文不像古典英文與現代英文之間有相當大的差異性,會中文的華人都能直接閱讀漢譯後的中文佛典,深入佛法經藏大海,直接親近原文版的文字般若,是華人子孫在修持上的大福報!

行於中道正觀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經云:「諸聲聞眾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復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經云:「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挑食?調食?禪悅為食! Food Really Matters!


「修行是修心吧?跟吃什麼沒有關係!」

「老是在執著吃素或吃肉,都沒有放下!」

「人不要挑食,什麼都要吃!」

「挑食」是個語義與語境都值得玩味的名相。葷食主義者有時覺得素食主義是一種挑食;素食主義者也偶爾認為葷食選擇是一種挑食;口頭上教訓小朋友不可以挑食的成人本身常常為飲食喜好方向、食材安全性、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而慎選食物;食品服務業從業者以其精微的專業素養或訓練考慮與決定食材商品採購、使用、出售與否。

若以選擇的定義來分析與使用「挑」這個動詞,世界上很少有能百分之百不挑食的人。縱不論葷食、素食、東西方各國廚藝、菜色與消費取向等大方向上的選擇,廚房裏就不可能不挑食──腐敗、過期、發霉、不清潔、含毒性、感染病菌、……等等諸多對人體有害的食材在第一線就早就被有良知及醫學常識的掌廚者挑掉了。從飲食者本人的角度以觀,有業報身則各有不同體質、病緣、生活需求、飲食習慣,選擇食物是一項每天都在重覆進行的心識活動。

在《小止觀》的禪定指導中,智者大師也詳細提及食物與修定的重要關聯性。其開列出的二十五種修行前方便中,衣食具足為「具五緣」之一。飲食的色、香、味、觸四種感官特質為「訶五欲」之四。為吃而生的的愛惡與悔恨心(按:現代人最常見的掉悔是飲食事畢後十分後悔再努力減肥)等粗重煩惱為「棄五蓋」之三。調飲食為「調五事」之首。從準備食材、進行烹調、市場考量、實際食用到消化排洩的過程無非起心動念有為造作,又考驗行人是否如「行五法」所示而一心分明或以「正修行」的歷緣對境修來動中磨練。「覺知魔事」裏四魔樣樣與飲食相關──為食起無明則落煩惱魔;為食起憎愛執著墮陰入界魔;飲食不慎、殺業或惡業現時,能食者或被食者通為死魔所縳;甚至連未脫六道輪迴的鬼神魔都為祭拜供品而大起執著。飲食與修行二事若善調得當可以治病,若不當可以致病。從粗到細、從境到心、從因到果、從事到理、從亂到定……不論證果與否,喝茶吃餅盡禪機。

由此可知,食存五觀是以正念將所有食材視為療身良藥。藥,功在對治疾病。人體個個業病不同,宜使用不同藥物(食物)來善調。吃對了則身安道隆;吃錯了反而成為病苦與死苦二大難緣的助緣。人們日常使用「挑食」這個名詞時,很容易遺忘「選食」的重要性。「挑食」一詞的負面文化指涉,似無意中障礙了大眾提起智慧心,以醫學常識謹慎「選食」並護念食用者的人間善行啊!


備註:

會開始反省「挑食」的不當言教,在初初學吃素時的親身體會。早年台灣很流行路邊免費量血壓,在社區、校區、醫院、慈善機構、宗教團體都很常見。當年慈顏微笑的護士小姐們量一量往往是介於55到60左右的低血壓,便現場關心起飲食狀況:「平常都吃什麼?」一一回答後,她笑了:「喜歡吃芹菜啊?你不適合天天吃啊。芹菜的特質能降血壓,是天然的降血壓藥;你的體質本來就容易低血壓,萬一真的很喜歡吃的話,偶爾吃一下就好,不要吃太多……」這位白衣天使一席話,真是如雷轟頂──反省起來,食物特性不同,人人體質不同。既不明白業報身,更不明白食材的藥性,有低血壓業報的人嗜吃降血壓的芹菜不就與有高血壓病緣卻不戒除多糖、多油、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一樣自討苦吃嗎?

當年被諸位量血壓的白衣天使們提點後,才開始留意起營養學、維他命醫學、植物或香料各類食材、食品標示等等相關常識。佛法真實,食材的特性正如藥材有藥性一般,的的確確要善觀因緣善分別、下對藥且用對人,才不會「吃錯藥」而損害健康!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English Name


"Why do you use an English name?"

"Why do Chinese people have to get an English name?"

Is it because English culture is much better or more powerful than Chinese culture?

No. The reason is simple: Chinese is too hard. A lot of Chinese speakers understand English, but a lot of English speakers don't understand Chinese at all. Anyone who cares about most people's convenience will use an English name as well.

There's no need to feel hurt or sad for using an English name. If Chinese is easy to learn and use, most people on Earth will choose Chinese! Who can blame a cultural choice like this?

中文很難學;相當難背誦字型、書寫字體、或在溝通上辨識清楚聲調與語氣。對話中含有大量同音異義字、破音字、變音字,是很難學習的外語。

以上這段文字,試問母語非中文的人士要學習多久才能正確地聽、說、讀、寫?中文難度高,連大多數華人小朋友都是在代代死背、硬記、抄寫的填鴨教育法下才學起來,如何要求它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語言文化呢?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觀人骨:正念之美


曾為修觀而特地找解剖圖、大體圖、人體骨架圖,驚訝地發現這些圖檔影像少到可憐。已經夠稀少了,還被列入限制級或被網路故意刪除。這世間上,提正念生死心的助緣少,引人染污造惡的助緣多,此又一例。

人體骨架有「真實之美」,也有「修觀之益」,容易提起人心正念,可惜很少流通。難得發現人體骨頭照片都像稀有寶物一般,與大眾分享。在末法時代,能消除煩惱惡業的觀行法門如甘露啊!

(年輕時對「末法時代」體會不深。現今感受深刻了些。處處是讚嘆愛欲家業的聲浪,教導眾生離欲清淨的法門十分稀少。得人身如佛指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欲望風潮興盛,法將滅盡……若希望末法能逆轉成正法,除非知見共業轉得動吧?)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佛典故事:欲望的升級 Update Of Desire


瞿薩離王頭上長出一顆形狀像蟲繭的大皰,乾淨又不疼痛。這顆皰愈長愈大,放大到像顆瓠瓜。皰一破,誕生了一個相貌清秀、髮色紺青的小男孩,通體發出紫金色的光芒。

這個取名叫「頂生」的小男孩長大後也受封一方為王。瞿薩離王駕崩以後,附庸小國的各小王都來拜會頂生王,勸他繼位。他不但沒有歡天喜地地接受,還婉拒了:「假如我有福報當王,四天王和天帝釋都來迎接我,我才登基。」沒想到,話才說完,四天王下凡為他灌頂,天帝釋也特地帶來寶冠,又鼓勵小王們一起勸頂生王繼位。

縱令天王下凡,頂生王也不動心:「假如我有福報當王,國家要主動遷就我,而不是我主動去遷就國家!」童話裏才會發生的事竟當場發生了:舉凡宮殿、園林、浴池、轉輪聖王七寶都自動來他身邊集合。事情到這種地步,因緣成熟,無法再推託,頂生王只好接位,當上轉輪聖王。

身為國王,理當出巡。巡到農業時,他發下重誓:「假如我有福報當王,理當要有自然的百味飲食來充飽一切眾生!」誓願立畢,飲食馬上現前。下一站,巡到紡織業,他又再度發誓:「假如我有福報當王,理當要有自然的上妙好衣分給萬民,讓民眾無所欠缺!」誓言已立,樹上應聲化現衣服,讓民眾穿也穿不完。巡到音樂事業時,他又當場立誓:「假如我有福報當王,理當要有樂器自然出現!」話才一說,樹上憑空出現大量樂器;音樂人伸手取來現場演奏,個個都感到十分滿意。

巡視行程進行至此,天空下起七寶妙雨,全國各地都遍地寶物。頂生王問大臣:「這是誰的德行召感的?」大臣恭敬地回答:「這全是國王您的德行所致;同時,也是國民的福報!」頂生王一聽,以誓言回應:「若是出於民間的福報,這場稀有的寶雨理當普潤全國;若只是出於本王的福報,理當只降在王宮,其餘地區全都停止降雨!」雨滴像會聽話似的,竟然當場收歛到只獨剩王宮這片降雨區,連下七天七夜的大雨。

身而為王,五欲快樂。在享受整整八萬四千年的欲望以後,大殿上忽然有個夜叉現身,高聲叫喚:「東方有個國家,豐饒安樂,大王您可以移駕前去遊覽、觀賞!」頂生王欣然同意,動身前往東方富國,在五欲中歡度八億年的歲月後,夜叉又再度現身:「西方有個國家也一樣很快樂,大王不妨前去一探究竟!」頂生王接受建議,遷居到西方樂國,經過諸般欲望充分得到滿足的十四億年後,在夜叉勸說下移駕北方盛國。十八億年的五欲時光過了,夜叉這次提出很有特色的意見:「欲界天上有四大天王,天福的快樂難思難議;國王何不去遊歷一番!」

身為轉輪聖王的頂生王帶著兵寶衝向天界的軍威陣容,讓四大天王心生恐怖;天兵天將既然完全擋不了對方,四天王天這一方天域就讓頂生王給占了。占了幾十億年,也將欲界天的天人級五欲受盡了。他想換口味,便起心動念升級到忉利天。他帶著兵寶向忉利天行進的途中,人間象馬遺落下大量屎尿排洩物,弄髒了住在須彌山腰的仙人們的潔淨身體。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仙人對望,滿心疑惑。當中一名特別有智慧的仙人發表他的見解:「我聽說,四天王天的頂生王有意上三十三天。想必是他帶來的凡間象馬產生的不淨物吧!」仙人不是羅漢,瞋心還在。生氣的仙人們集體施咒,讓頂生王軍隊全部動彈不得。

頂生王明白原因後,發下重誓:「假如我夠有福報的話,這些仙人都應該來供養我、服侍我!」話說完,竟有五百名仙人自動來到他面前,主動幫忙扶起車輪、調御兵馬,一起向忉利天的天城「快見城」前進。快見城共有一千兩百重天門,被害怕的天人們重重上了天鎖。

頂生王對自己的福報相當有信心。他揮軍前進、直搗重門,最後逼帝釋天親自出來與他見面,邀請他入宮分王位。頂生王留在忉利天以五欲自娛,歷經三十六任帝釋天王。縱有天上五欲,天界並不平安。天人與修羅是世仇,代代爭戰不休。當阿修羅王興兵來討伐、與帝釋天王鬥爭時,頂生王也不免捲進他們的恩怨糾紛。

兩軍相交後,帝釋天敗下陣來,退回城內。輪到頂生王帶兵,一出手就射下阿修羅王,贏得勝利。他想:「我力大無比,誰都比不上我。我這麼強大,何必還跟帝釋天分享王位?不如除掉他,我一個人稱霸!」惡心一起,他馬上墮落了。

面對死相現前的頂生王,天人們競相來問:「假如後代子孫問到頂生王是怎麼往生的,我們應該如何回答?」頂生王臨死前交待的最後遺言是這樣的:「要是有人問起,回答他頂生王是為貪心而死。統領四域長達四十億年,王宮七天七夜下寶雨,上四天王天與忉利天享天界五欲而心無厭足,最後墜落而亡!」


原典出處:《賢愚經、頂生王品》

-延伸思考向度-

一、人心欲望無窮。如何知足常樂?

二、天福報盡還墮,不出輪迴生死。求生天者是否對天界並不了解?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古文與洋書


古文哲理有豐富的傳統人文、文化養份,同時也有讓人長期薰修之後不知不覺認同古代帝制意識型態、反對現代民主發展、拒絕擴大人權觀念的風險。洋書有獨立思考的民主批判精神與多元文化視野,卻也有引人過度認同私欲私利的追逐、反對道德價值與職業倫理、只重視現世的現實功利的風險。

讀古文而不崇拜皇權時代的人很少。讀洋書而不鼓吹放縱五欲的人也很少。可惜啊,二大文明主流的優點若能整合圓融,道德、民主、法治、文化、職業倫理的整體表現都會提昇。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兩兄弟


有兩個兄弟住在一顆多語星球上,全世界只有他們兩個講一模一樣的語言,偏偏他們常常開口就用獨步全球的語言吵架。

「你要是不聽話,我要炸你喲!」

「你有種炸啊!以為我不敢轟你是不是?」

同一顆星球上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能拿這對兄弟怎麼辦。每次把鬥嘴內容如實翻譯成一百四十幾種語言八卦出去以後,大家就搖頭嘆氣,覺得人生好苦--親如兄弟,互重恩義情誼、彼此扶持和平共存怎麼這麼困難?

這對兄弟的名字翻譯成中文的話,一個名叫南韓,一個名叫北韓。

文化也命脈


有一家外國出版商認真地在第一頁打上大大的 recycle 字樣與標誌與再生紙來源圖示及號碼,又詳實地打兩行字說明印刷廠商具備ISO Environmental Standard 認證,句尾還特別指出機器所使用的是 vegetable-based ink。出版的確是文化良心事業。守護文化的同時,看見有良知的文化人在傳承文明命脈的同時也守護地球環境,相當令人讚嘆。

假如台灣出版社也能集體做到這樣,兼顧文化品質與環保標準,光是將各界文化人的中文大作長期翻譯成英文等外文、推廣到全球與各國朋友共享台灣特殊的多元融合文化,文化事業的永續經營就能代代相傳了──人本與人道精神以地球環保為根本。為保全身心命脈,盡全力守護後代子孫的永續生存權──生存不就是最最基本的人權?

樹木與紙張的兩難,對兼愛樹人的愛書人而言是一件相當痛苦的天人交戰。為了樹,當年的確認真考慮過就此終身揮別瘋狂購書的年輕歲月。養護一棵樹或一片林多困難!哪怕人非常努力注意,很多因緣都不是人本身能決定的。當大樹染上樹癌、被白蟻或野蔓攻陷、長期營養不良、遭逢天災、或為原因不明的理由而死亡時,立在枯死的焦幹殘枝前觀世間諸行無常的心境,簡直好比往生的是親人。

樹木難道不是人類的親人?它們默默地給氧,呵護人類脆弱的每一口呼吸。樹啊,有你們守護生物命脈,身為生態圈一份子的人類才能好好活著,守護與傳承文化與文明命脈啊!

佛典故事:一張帥臉 A Handsome Face


大家都迷上了他的臉。

一張人見人愛的臉讓王后也著了迷,欲火中燒。她私底下送出一封密函,召喚他前來與她幽會。這種身心情欲走私的事情,天下沒有多少丈夫能容忍。東窗事發後,國王沒將王后處死,卻迅速逮補他到案,下令挑掉他一顆眼球、截去他一隻耳朵、砍斷他一手一腳,故意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以半人半鬼的醜怪形貌了此殘生。

大家知道他闖出淫欲大禍、與王后私通;又眼見他受刑截肢、整個人變形走樣,對他只剩強烈的厭惡與輕賤。當初的愛慕與崇拜究竟都到哪裏去了呢?完全消失了。沒有人真心愛過他;人們只愛他以前那張臉。


原典出處:《大般涅槃經第十二卷》


-延伸思考向度-

一、只建立在外相執著上的情愛關係是不是相當脆弱?

二、何謂邪淫?不論古今中外階級身份,外遇的代價是什麼?

三、「愛德者寡」是否是人類很難改變的社會共業?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善分別: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說四十二章》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清淨職場何處尋?


今天讀到一段很有意義的宣示:「雇主面試員工應避免歧視,也不得要求提供個人隱私;不過,若與工作安全相關,可詢問有無性犯罪前科,未來會向民眾宣導具體事例。」

職場內部實務上的困難在於縱使是已經發生主管或員工性騷擾、不當情愛追求、假公職逞私欲等高度道德爭議事件,為了對外顧及法人形象顏面、對內官官相護或包庇出錯的同事部屬,不但會直接從核心高層保密或壓案,也會故意不向新進成員公開名單。犯錯的老員工從經驗上明白法人為息事寧人、不但對他(或她)不敢如何,更不敢公開事實,往往明知故犯、再三物色不知道他(或她)過去所做所為的新人們下手。

這類傳統上稱為壓案或吃案的阿Q作法,的確造成部分習氣難改的貪染眾生在職場裏不斷加害新進員工--由於加害人在團體中是老員工(俗稱「老鳥」),知道法人內部機密與早期不可告人的事情也多,往往造成人事部門基於法人營運上的利害關係,對這類狀況百出的老鳥變相睜隻眼、閉隻眼。萬一加害人又再犯,千篇一律只指責受害人:Blame The Victim(s)。

職場是性侵案與性騷擾案發率很高的場所,台灣有不少人刻意在世俗職場找情愛、欲望對象。當事人若兩情相悅又合法合理另當別論,多數情況下都不歡而散:言行騷擾、工作上故意找麻煩、外遇、假公濟私報復、多角糾紛、權力濫用、八卦個人隱私、……等等,最嚴重的是性侵害。(從這方面的統計數據及見報機率以觀,對台灣的性道德高度別太樂觀)把私欲帶到職場, 等於是打造「非常不友善的職場」。

現在有些雇主在表格上問這一長串問題,硬性要求員工勾選:已婚、未婚、離婚、同居、其他(請說明)、……等等,甚至連性取向也問。假如全辦公室都是聖賢之士也罷;偏偏能過目這些人事資料的是有情有欲的凡夫,而且是輪調更換來來去去的陌生人--若沒有邪思私欲則無事,哪天起愛欲染污心要設計他人時,這些人事資料都成了工具。

職場很難清淨安全,成員把情欲念頭帶進職場也是主因之一。連工作場所也不得安全、清淨、無染,人用貪瞋痴親手打造了五濁惡世。

長得不莊嚴


多年以後終於習慣被眾居士誤判年紀。以貌取人多不準,平均少估十二歲到二十歲──娃娃臉也算是種定業,既受之、則安之。有一天,初見面的老法師慈顏笑問:「你很少年啊……二三十歲哦?」據實以告後,她吃驚地瞪大雙眼。

「長得不莊嚴……」娃娃臉無法替佛門示現成熟體面、高大雄偉、恩威並重的堂堂僧儀,對外相稚氣深有自知之明,我回答地十分不好意思;況且未即時抓取父方高大壯碩的DNA,反而接收母方迷你可人的DNA,打一入胎就誤判失手是個人業障,怪不得人。

然而,缺點與優點有時也是一體兩面,換個角度可能就會產生不同的良善功用。同樣是娃娃臉,不少誤判年紀的大德們在問清楚真相後,都覺得吃素誦經打坐修行果然是相當實用而良好的事情……

佛法在人間


佛告寂意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本願故取淨妙國,亦以願故取不淨土。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惡不淨土耳。是故吾以本願,處此不淨穢惡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善受善持,吾今當說。」

《悲華經大施品》


造菩提業,安住正法。

《大般涅槃經菩薩品》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佛說四十二章》


佛言:「吾視王候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佛說四十二章》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若離於愛


一般人不了解,有時誤會佛法訶欲愛色愛會「讓人類絕種」。這恐怕是民間沒有深入思惟愛欲現實:佛法傳承數千年以來,全球人口一路上揚,或有預測本世紀內會破九十億大關。絕種根本不是問題,各國超量的情欲犯罪、性犯罪才是問題。

除此之外,不被社會接納、不合法、不合情理、有種種痛苦因緣、自害害人的情愛關係更不用說,苦上加苦。在情欲犯罪現象已經比例過多的人類社會,再鼓勵眾生追逐豈非火上加油?縱然是眾所祝福、合法合情理、零小三、零分手、零家暴又和合相處的「完美」婚戀關係,也要面對生離死別憂悲苦惱。

不愛不是就不關心、不友善、不助人了;愛可以昇華成慈悲。

佛陀訶欲,不陷眾生入三界欲愛深坑,是真正了解世間法相的大智慧覺者。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佛典故事:愛與死 Love And Death


海客返鄉,帶回來異國一顆稀奇的大鳥蛋,進獻給當地富有的長老。長老收下來客的贈禮不久,一隻毛色潤澤的幼鳥從蛋裏破殼而出。長老父子二人都非常喜歡這隻寵物,常常一起玩耍。

幾年之後,小鳥長成了一隻巨鳥,天天載著少主人四處飛,到處遊歷觀光,玩到累了才飛回家。有一天,長老的兒子聽說鄰國的國王請了馬戲團,馬上騎著巨鳥飛到鄰國觀賞。

巨鳥停在樹上,少主人坐在樹下看戲時,不小心一眼瞧見國王的女兒就當場愛上了。他臨場反應很快,火速寫出一封情書向她告白;公主回頭一望竟然也當場愛了回去。這兩個人交往不夠低調,紙包不住火,三兩下就被國王知道了。盛怒下的國王派大量人馬追捕他,把他五花大綁押到案,嚴詞問斬。

身為引誘公主的緋聞男主角,不但生死相許,還可能為愛砍頭,長老的兒子急中忽生一智:「大家何必費力殺我?放我爬樹再跳樹自殺而死就好了。」圍觀的眾人想一想也有道理,就欣然同意了。

等刑具一脫身,他攀著樹枝爬到樹上,騎著巨鳥凌空高飛,很快就逃走了。


原典出處:《賢愚經、婆世躓品》

-延伸思考向度-

一、故事中的巨鳥是目連尊者的前世。當初護主脫離情債所導致的死劫,多劫後也一樣救對方解脫情執所產生的危機,度回僧團出家證阿羅漢果。師兄弟之間,累劫往往互有救命之恩。不只救命,尚且救法身慧命。

二、女兒與男朋友產生情欲關係,當父親的盛怒下想殺死對方,結果反而逼對方拋下女兒遠走高飛。若換成是現代家庭遇到這類狀況,如何處理才圓融?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佛典故事:愛情與社會階級 Love And Social Status


走在半空剛索上、滿頭大汗的他目的不在取悅觀眾群裏的國王。他來這個戲班學雜技表演、出場獻藝,完全不是出自本身的興趣或抱負。身為豪富出身的貴少爺,在階級社會的遊戲規則下他理應坐在觀眾席與國王談笑風生,而不是親自出馬搏命演出。

他會淪落至此全為了一個女人。她很美麗,乾乾淨淨的外表讓他動了心。他想娶她,父母苦苦勸阻:「兒子,你要明白,我們是貴姓大族,對方只是平民戲班的女兒,門第落差這麼大,哪裏配得上?」被父母教訓一番,他絕望了:「你們不讓我娶他,我就自殺!」

愛子以死相脅,可憐父母只好登門拜訪女方家長,表態求親。偏偏階級共業下大家一起可憐:階級高、階級低一樣被階級偏見套牢。美女的父母也相當為難:「你家是大戶高姓,我家是貧賤小民,本來就配不上,哪來結親的道理?」

雙方家長來來往往始終擺不平社會階級問題。他不死心更不想放棄;他愛她愛得要死,愛到揚言娶不到就自殺。愛到這個地步,人已經中了情欲的毒,把理智毒昏了。

為了愛,他哀求父母長期糾纏女方的家長。對方眼看再三拒絕無用,最後索性開出折衷條件:「你這麼愛我家女兒的話,就入境隨俗。你來學我們戲班的藝術,唱歌、跳舞、演戲、講笑話、……每一樣都要學。等你學完,下次國王來看表演時換你上場當成即時測驗。考試若順利通過的話,我們才考慮把女兒嫁給你!」

為愛走鋼索是他一個人的業力。國王不認識他,更不清楚他的愛情苦惱;看表演看一半就去上廁所,回來又命令他重頭表演一遍。他奉王命二度踏上鋼索時體力已經耗竭過度了。站在鋼索中央,在失神跌落前的恍惚剎那,他的心忽然感到一陣無依無靠的終極孤獨,驚慌了起來。

神通第一的阿羅漢目連尊者不知何時已經凌空飛到他的身邊。尊者問他:「依你現在的處境,你是寧願保住性命出家學道,還是寧願重摔落地、迎娶班主的女兒?」他人還站在鋼索上。生死交際一瞬間,他體認到存在的孤獨;情愛的絕對零度。「我想要活下來!我不想娶那個女人了!」目連尊者聞言馬上在虛空中化現出平地。他雙眼看見幻化的平地,心就安定了下來。心一安定,步步穩健地腳踏實地而下,最後保全了性命。

目連尊者帶著劫後餘生的他去見佛。佛為他開示布施、持戒、修善升天、不淨觀的出世道理,令他心開意解當場證得初果,馬上求佛出家。看破色欲、放下情欲、切念生死的他很快就親證阿羅漢果。


原典出處:《賢愚經、婆世躓品》


-延伸思考向度-

一、 救人命是否也包含救為愛不惜一死的情欲中人一命?

二、在階級、性別、身份、收入、職業、家世、……充滿各類分別歧見(及歧視)的社會運作裏,愛欲有可能完全自由作主?婚戀均不離社會條件預設的嚴格制約。真愛是不是一種想像出來的集體幻覺?

三、愛欲與死亡之間的密切因果關係為何是從古迄今宗教、哲學、文學、科學、醫學、心理學等研討的熱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