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文物景氣


古董字畫店散落整路,在樹影車聲旁悄悄釋放一股無以名狀的寧靜。

「這排觀音像造型很特別。不是台灣的吧?大陸來的?」僧眾留步。

「都不是,越南來的。」店主笑顏。

「……」僧眾取像端詳。手工不精緻,不使用高檔木材,尺寸大小不一總共六、七種,姿態法相大同小異,標價最小尊六百到中尊一、兩千元不等。正好佛子詢問觀音像,不妨試問。「正好手頭有一串佛珠,與你交換一尊小尊觀音像好嗎?」

「沒辦法耶!」主回絕,「我這邊佛珠都賣不掉了,只想脫手,不想再進貨屯貨。這幾年不景氣,很難賣。師父您看看?」

「你不是說很難賣?」店主對持有高級佛珠的僧眾推銷相對廉價的普通佛珠,換僧回絕。

「是啊……這幾年佛教文物很不好做。」

景氣屬於市場因緣妄法,無非反應人心。我突然想起特地來台參訪道場的中國大陸公務員告訴我的學佛滄桑史:「我老母親一生信佛念佛。文革期間大家都不准有宗教信仰,我們就把佛珠、佛像藏起來關門念佛,出門上班就跟同事講沒有、沒有、我完全沒有信仰,無神論,等下班回家再偷偷跟著老母親拿出念珠念佛。哎……」

宗教信仰自由在台灣像空氣、陽光、水一樣自然,遍一切處。沒有失去過不知道珍惜,是嗎?沒有嘗過全禁宗教文物、無法公開信仰的宗教迫害氛圍的我們反而覺得隨處可得的佛教文物稀鬆平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