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悉檀有「各各為人希檀」;「要」或「不要」是看學人根器。
例如說,人家已經種玫瑰花了,跟妳講有刺不要是不要「妳」種,不是他自己不要種。
又舉例說,人家已經種仙人掌了,跟妳講有刺不要是不要「妳」種,不是他自己不要種。
為什麼他可以,妳不可以?
為什麼平平是同樣的植物品種,他可以「要」,妳問就是「不要」?
軀命不同,他是他,妳是妳。他是主,妳是客。客塵主空;客人來來去去像灰塵飄動,主人如如不動像虛空。客隨主便,主人愛種就種,客人不可以愛怎樣就怎樣,客人要先徵詢主人的意思。主、客立場不同,決定權在主人手上。
那是一種教育,佛法的教育:「佛法在恭敬中求。」一樣是教學生,我們手眼不同;他不說破,我都洩題。不過,要通過他的考試容易,要過我這關難如登天。妳不是利根聰慧、一點就通的學生,他不是尖銳帶刺、機鋒棒喝的老師,才會教這麼久、教那麼多回、不厭其煩地教幾十次、幾百次,妳還是沒搞清楚。
打從最初,妳的魯莽行徑就嚇了我一跳。我出家那麼久,沒看過有在家眾會膽大包天到道場裏作為三寶物的花草樹木愛砍就砍、說不要就不要、嫌醜就全部砍光當垃圾扔成堆,事先連跟法師報告一聲都不會說的。我發現整片藥草不見,一問之下,法師才講是某個在家眾講都不講一聲就通通砍得一乾二淨當成垃圾丟一邊,等到法師事後發現才默默自己撿回來、懷抱一絲希望再杄插回去看看。我在大道場從當居士當到出家變法師,接眾人數至少成千上萬,沒看過那麼誇張的例子。任何在家眾,哪怕是透過家庭教育也會學到尊重主人的基本社交禮儀,對不對?走進別人的家庭都不會任性到把別人家的盆栽砍掉當垃圾了,何況是走進道場?家庭沒有教,學校也沒有教,最後出社會又欠缺職場裏的團體社交互動訓練,最後就人生俗諦缺少了一大片留白,讓僧寶從頭教起。就像教一個三歲的娃到別人家做客可千萬別把主人家的擺設往垃圾桶扔;像教粗心的小孩子別看不懂大人究竟在做什麼就亂學、不懂又不會問。
實際上,在歐美,玫瑰自古是有宗教意義的花,常用於宗教場合或典禮,歐美的佛教道場以無刺玫瑰(新品種)或剪掉刺的玫瑰(舊品種)供佛早已行之有年。會不知道宗教實務或誤把玫瑰花當成情人節商品往往是因為跟佛教界不熟、對宗教史沒興趣、或生活圈長期框限在台灣本地。至於仙人掌,作為開花觀賞植物,保守派的道場不會種植,但是中後期新生代法師就能接受,就像晚期大乘道場跟現代社會接軌後運用大量現代俗諦法門一樣。
「種植」這件事本來就是大乘佛法對原始佛教的重大修正與調整。古代僧團嚴禁種植、務農、墾土、……那些事情,後期漢傳佛教為延續僧脈才在「農禪制度」開歷史先河有此創舉;禪宗很多創新做法都為跟古代當時「當下的因緣」接軌,也曾經被古代當時的保守派律宗門人痛斥為破戒。
因此,當對佛教史沒概念的妳傻乎乎地跑來問難我種樹算「破戒」時,我沒多解釋。妳執取的是一定要依資本主義經濟道理花錢去商店採購、或者由在家眾依資本主義經濟道理花錢去商店採購再「供養」給道場的植物才算「持戒」,但妳想都沒想過「拿錢買常住物」或「在道場裏挖土種植物」這兩件事情依幾千年前最原始的遠古版戒律而言都算破戒。妳以為天經地義的漢傳佛教的一切是累積幾千年的大量重大修正而來,妳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妳卻有膽量跑來指責法師破戒。
妳不是我的學生,也不是我的責任;但是,我這不是洩題了嗎?
禪宗講「老婆心切」指的就是不可思、不可議地默然就好,何必多嘴說破呢?
下次換妳拈花微笑吧!女人家還是別太偏愛長滿利刺的植物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