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諸法實相(二十一)

 

諸法實相中,皆是法,無有非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

是菩薩一切五情、心心數法中不用不行,不能知諸法相故。是法皆是因緣邊生,虛誑,無有自性故;我今欲知諸法實相迴向,是諸虛誑入實相中,皆無有異。我今未能得諸法清淨實智慧故,有所分別是虛、是實。以清淨智慧知之,則皆作第一義諦;入第一義諦中,皆為清淨,無有別異。

如是布施等,迴向,直至佛道。是故說:「無所分別心,能行布施等,是名真菩薩道。」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若菩薩摩訶薩如實見諸法;見已,得無所有法;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四聖諦所攝、四聖諦所不攝法皆空。若如是觀,是時,便入菩薩位中;是為菩薩住性地中,不從頂墮。用是頂墮故,墮聲聞、辟支佛地。是菩薩住性地中,能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是菩薩住是初定地中,分別一切諸法,通達四聖諦:知苦,不生緣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緣道心。但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觀諸法如實相。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世尊!云何觀諸法如實相?」

佛言:「觀諸法空。」

「世尊!何等空?」

佛言:「自性空。是菩薩用如是智慧觀一切法空,無法性可見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無性相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諸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亦非阿羅漢所作,亦非向道人所作,亦非得果人所作,亦非菩薩所作。但眾生不知不見諸法如實相,以是事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是眾生說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四諦如實、不誑、不異,如、法性、法相、法住、實際,若有佛、無佛,法相常住,不用心、心數法及諸觀,但為不誑眾生故。住一切餘法皆顛倒,妄著顛倒果報生故,雖能與人天喜樂,久久皆虛妄變異;但有一法,所謂諸法實相,以不誑故,常住不滅。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通達諸法實諦。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2020/09/29

回向一切種智


菩薩摩訶薩所有布施皆迴向薩婆若。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具足檀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所有持戒皆迴向薩婆若,是為具足尸羅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所有忍辱皆迴向薩婆若,是為具足羼提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所有精進皆迴向薩婆若,是為具足毘梨耶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所有禪定皆迴向薩婆若,是為具足禪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所有智慧皆迴向薩婆若,是為具足般若波羅蜜。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八十》

佛答:若菩薩所有布施,皆迴向薩婆若者。有二種人:軟根、利根。軟根者,少多布施,皆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利根者,破是取相,而戲論空法,信力轉薄,不用薩婆若,但求諸法實相。是二種人皆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一者以信力多、慧力少,二者以慧力多、信力少故。

佛今說:「信力、慧力等故,能迴向薩婆若。」念薩婆若者,是信力;如薩婆若迴向者,是智力。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大智度論卷八十》

若一切眾生自知諸法自性空者,菩薩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亦不於六道中拔出眾生。何以故?眾生自知諸法性空,則無所度;譬如無病則不須藥,無闇則不須燈明。須菩提!今眾生實不知自相空法故,隨心取相生著,以著故染,染故隨於五欲,隨五欲故為貪所覆,貪因緣故,慳、虛誑、嫉妬、瞋恚、鬪諍,以瞋恚故,起諸罪業,無所識知。是故壽終隨業因緣生於彼處,續作生死業,常往來六道中,無復窮已。是故菩薩於諸佛及弟子所聞說諸法空,而慈愍眾生:「眾生以狂愚顛倒故生著,我當作佛,破眾生顛倒,令解諸法空相。」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因緣故,能成就一切功德者,諸菩薩等得般若者,貪欲瞋恚等在家罪垢、邪疑戲論等出家罪垢,皆悉除滅,得心清淨;心清淨故,得一切功德成就。得一切種智者,所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波羅蜜者,從初地乃至七地得無生忍法;八地、九地、十地,是深入佛智慧,得一切種智,成就作佛。

《大智度論卷一百》

所謂聽法者有二種人:一者、但聽而不信受行,二者、聽而信受奉行。如弟子不聽、不信受行師語,是名不聽;若以一心聽聞,信受奉行,厭世、愛涅槃,離小乘、樂大乘——作如是聽受,是名真聽。誦、讀亦如是。

《大智度論卷一百》

2020/09/27

佛典故事:鬼戰 The Ghost War

 

冷山,黑月,陰森森。幽幽深深的所在藏著一間道場,道場裏有一間鬧鬼的客房,把道場變成鬼屋。誰住到鬼房間,鬼就騷擾誰;久而久之所有常住修行人都不敢住在鬼房間裏。

這天上午,來了一位客僧。

「啊,維那法師您好,我想來掛單,是否方便?」客僧禮貌地問。

「本道場只剩下一間鬧鬼的房間,是個頑皮鬼,就愛騷擾人。你若膽子大、受得住、禁得起,就住下來吧!」維那法師挑了挑眉毛。

「鬧鬼不妨!我有持戒,小鬼來鬧的話,我就降伏他!」客僧聽起來相當英勇。

「那好,請安單吧!」維那法師引導客僧到荒廢許久的鬼房間裏,走了。

過了幾小時,下午又來了一位客僧。

「啊,常住法師您好!請問方不方便安排個雲水僧單?」客僧禮貌地問。

「安排是可以,只剩一間鬧鬼的房間,會騷擾人類。」維那法師說。

「鬼?哈哈,沒關係!鬼來了,我就調伏他!」客僧蠻不在乎。

「……」維那安靜地把他帶到鬼房間門口,默默走了。

此時此刻,天色漸晚。先來掛單的鎖門靜坐等鬼,後來安單的拼命敲門叫門。

「鬼來了?」先來的暗忖。

「碰碰碰!開門哪!」後來的大吼。

「看本山人發功伏鬼!」先來的心裏想著,用力抵住破舊的房門。

「怎麼搞的?我要進來!」後來的力氣很大,一撞撞開門衝進去。

「什麼?鬼闖關成功?」先來的一緊張忍不住叫出聲:「看招!」擺開架勢就一頓好打。

「什麼?原來鬼早就躲在房間裏?」後來的如此研判,一樣接招便打。

如此這般,兩個不是武僧的修行人心裏認定對方是個鬼,從初夜打到半夜,從半夜打到天亮,一直打到日出時分才發現竟然是多年沒見的老同學!

「啊,同學!原來是你,對不起!哈哈,真抱歉……」先來的啞然失笑。

「老同學,我還以為你是鬼呢!不好意思,打錯了!」後來的也馬上道歉。

眼看兩個老同學客僧「不當鬼打不相識」地打鬧一整夜,所有道場的常住眾集合在這間荒廢已久的鬼房間門口,一起大笑個不停!


原典出處:《大智度論》


-修行筆記-

一、依六道輪迴因果業報理論,鬼道的存在是否為生命現象之一?科學界如何證明?

二、人道與鬼道到底是什麼關係?「人死為鬼」的民俗說法在現實往生個案比例多高?亡者超生淨土、投生人天善道的比例有多少?

三、佛寺道場會不會鬧鬼?「鬼神眾」是來護法、求法、聽法、修行或鬧事?

四、僧眾同學相見有何佛門禮儀要遵守?法師可以打架嗎?法師可以打鬼嗎?萬一法師認知錯誤把對方當鬼互毆,事後如何處理?

2020/09/26

佛典故事:如意寶瓶 Ru-Yi Kalasha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熱愛音樂的國王,在首都郊外舉辦大型免費音樂會,讓所有愛樂人民前往參加。首都有一戶人家的老父生重病,沒辦法走路,全家大小一路輪流出力扶他到郊外,暫停在大樹下休息。

「我不行了!」老父邊喘邊說。「你們去聽音樂會就好,等散場再來扶我回家!」

老父目送全家大小開開心心往會場走去,一個人陷入沉思。

「老先生,跟我來!」帝釋天王同情老父,變身成路人甲上前喚他:「您跟我來,我可以治好您的病!」

「是嗎?太好了!」老父一聽露出笑容,想都沒想就跟上去。

於是,天王級路人甲把毫不知情的老人家帶到天上的天宮,讓他大開眼界。眼看天宮充滿稀世寶物,老父起心動念想乞討些東西。他一打妄想,有神通的天人就開口暗示他:「老人家,跟我家天王乞求那支如意寶瓶!」

寶瓶?好呀!

「這位好心人啊,我很高興,想回家了。可不可以送我這支瓶子?」老父輕聲請問。

「沒問題!」帝釋天出手便送:「這支瓶子裏要什麼有什麼,隨心滿願!」

當帝釋天王將老人從天宮送回人間的大樹下時,音樂會已經散場。他的家人順利沿原路走過來,接他回家。回到家裏,老父與全家大小一起伸手試探這支漂亮的寶瓶,每個人都從瓶子裏拿出自己心裏想要的金銀珍寶,突然一夜致富。欣喜若狂的一家人馬上召開宗親大會,把所有家族成員找來開會、娛樂、喝酒。

原本重病、不良於行的老父意外為全家帶回稀世寶物,興奮過度喝得爛醉,醉到忘記身體的病痛,竟然抱著這支天上來的如意寶瓶跳起舞來:「寶瓶啊寶瓶啊,我受你的大恩啦!你讓我發大財!」他東跳西跳、南跳北跳,一不小心失手讓寶瓶掉到地上砸碎,從此心裏無論如何打妄想都再也變不出金銀珍寶了!


原典出處:《生經*佛說譬喻經》


-修行筆記-

經云:「佛之經戒,譬如寶瓶,初聞精進,所願必得;後小懈慢,忘經失戒,譬如瓶破,無所復得也!」


2020/09/25

夢幻絲瓜

 

麻三斤,衫一領,江湖來來去去,殺活自在,那是古人見地。

小僧沒本事、沒功夫、沒祖師威嚴相,就呈個「台灣絲瓜」正當季,歡迎全世界下單!

好吃好看,還可以給愛美的女眾釀絲瓜露!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正好絲瓜!


2020/09/24

諸法離相

 

諸菩薩摩訶薩於等法不作證聲聞、辟支佛地,不為難。諸菩薩摩訶薩大誓莊嚴:「我當度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知眾生畢竟不可得而度眾生,是乃為難!諸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我當度一切眾生。」眾生實不可得,是人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何以故?虛空離故,當知眾生亦離;虛空空故,當知眾生亦空;虛空無堅固,當知眾生亦無堅固;虛空虛誑,當知眾生亦虛誑。諸天子!以是因緣故,當知菩薩所作為難。為利益無所有眾生故而大莊嚴,是人為眾生結誓,為欲與虛空共鬪。是菩薩結誓已,亦不得眾生而為眾生結誓。何以故?眾生離故,當知大誓亦離;眾生虛誑故,當知大誓亦虛誑。若菩薩摩訶薩聞是法,心不驚、不沒,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色離,即是眾生離;受、想、行、識離,即是眾生離。色離,即是六波羅蜜離;受、想、行、識離,即是六波羅蜜離。乃至一切種智離,即是六波羅蜜離。若菩薩摩訶薩聞是一切諸法離相,心不驚、不沒、不怖、不畏,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七十八》

不見有為法若常、樂、我、淨等,是虛誑法若無,即是諸法實。見無生法故,能離有生法;是無生法無定實相可取,但能令人離虛誑有生法,故名無生。若得如是智慧,以方便力、本願、悲心故,不取二乘證,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八十》


2020/09/23

空不可著:蠅不著火喻

 

是善根皆是有為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不可著,亦不可受味,不可受味故不著。譬如蠅無處不著,唯不著火焰。眾生愛著亦如是,善、不善法中皆著,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著故,不能入涅槃;唯不能著般若波羅蜜性空火。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相空;若般若波羅蜜不空,即是味,是可著處。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

菩薩住是二等中,觀一切法皆平等:住眾生等中,怨親、憎愛皆悉平等,開福德門,閉諸惡趣;住法等中,於一切法中憶想分別、著心取相皆除滅,但見諸法空,空即是平等。

《大智度論卷一百》

有人得是諸法平等空,直趣菩薩道,於空不戲論;有人雖得平等而生戲論:「若觀都空,有如是失!」如是人於平等即是不等。是故此中為「真平等」故說「般若波羅蜜等」,非是戲論。離平等、不平等二邊,是般若波羅蜜相。

《大智度論卷一百》


2020/09/22

佛典故事:魔王之謊 Mara's Lie

 

作為發願成佛、志在菩提之道的國王,善吉王勤於修集正法、利益眾生,對眾生從來不起刀杖相向的戰爭殺念。他擁有世間稀有的端嚴相貌、慈和的微笑,無有粗口惡語,供養父母,尊重師長,恭敬沙門、僧眾、道士。他不僅自己力行十善,也勸他人修行十善,經常布施貧窮、困難、病瘦、弱勢的人,心生憐愍:「這些眾生宿世愚痴、慳惜、嫉妬、不識因緣果報的道理、自我障礙,雖然此生為人,具有人的形相卻沒有福報,宿世業報成熟,只好行乞度日。就像一個沒有智慧的丈夫徒步走到妻子的娘家,又餓又渴,進門發現丈人全家外出,就跑到廚房偷吃一大口粳米。結果,滿口粳米將吞未吞之際,丈人、丈母娘、妻子、……一家大小突然回來了。他們發現他臉頰、嘴巴異常腫大,非常擔憂,追問他是不是生病了?他不敢承認偷吃粳米又不敢吞下肚,只好保持沉默。眼看他說不出話,妻家眷屬緊急召醫到府診斷。醫師觸診之下發現他的口頰部位硬得像木頭、石頭,只好當場開刀剖頰。醫師這一動刀,發現他的臉頰裏沒有膿汁、血塊、感染,只是塞滿完全沒煮過的生米而已!當丈夫的人偷吃又覆藏,召感現世報,開完刀才發現真相;就好比當妻子的人懷孕又覆藏,臨產痛苦大叫才讓眾人發現真相!人造罪也一樣,造業又覆藏,等業報成熟時受盡苦惱逼迫,宿世慳貪、嫉妒而受貧窮困厄苦報!我要防堵這一切業苦錯路,不讓慳貪、嫉妬的妄想煩惱占據我的心;我要集合一切布施法門,也讓眾生安住在布施法門裏!」

心念決定人生。善吉王正思惟畢,經常實踐布施法門,每天都非常法喜、開心。他快樂,魔王波旬就不快樂了;魔王執著魔境業果,認為所有志在佛道的菩薩行者都在跟他做對:「奇怪,這個善吉王是跟我有仇嗎?何苦破壞我的魔王世界?我有足以降伏諸仙的超強魔力,我只要射一支魔箭就可以像颱風吹倒巨樹一樣破壞持戒者的修行。但是,像善吉菩薩這種程度,我恐怕連射三支魔箭都沒辦法動搖他!為什麼呢?外道諸仙不修智慧、慈悲,只救自己成仙,不求六度利他,所以只要中了魔箭就立刻退散。善吉菩薩不一樣;他有大智慧、大慈悲、大心量,不求自樂,常利樂他,縱使吃我三支魔箭恐怕也沒用!他一定是立志為度脫眾生求證佛道的人,不久後必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趁他還沒成就,我要快點從中破壞;一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病人只要少服湯藥就能治病,初長成的小樹苖只要指甲就能拔斷,長成大樹以後就連一百支利斧也很難砍伐;我要趁這個菩薩還沒真正成佛時就破壞他!」

魔王波旬在天空飛著、飛著,發現禪坐休息中的善吉王。他朝他飛去,身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善吉大王,太好了,太好了!你這麼發心求道,像慈母愛子般愛護一切眾生!善男子啊,你修錯了!你想增長一切善法,反而增長一切惡法;你想飲用甘露法水,反而錯飲毒藥;你想生活安全,反而誤入賊窩;你想治病,反而吃錯藥;你想止渴,偏偏喝到海水;你想戒斷淫欲,反而親近女色!善男子啊,你知不知道世界上行布施的大施主都下地獄?所以,我很同情你,特地來跟你開示!從今以後,你再也不要修大乘佛法了!你要斷除布施心,生起慳貪心!」

魔王波旬「開示」完歪理後,用魔力化現一個充滿罪人的虛擬地獄,展示給坐在地上的善吉王看:「你看這些罪人!他們生前愛布施行善、追求正法,所以全體下地獄!大王,你要知道,這群罪人互砍分屍也砍不死,用熱銅纏身冒煙也燒不死,互相下千釘釘身、釘到像牛皮一樣薄、失血過多也不死,還不斷東奔西跑,燒火吹風,一下子粉身碎骨,一下子吞食鐵丸、飲用洋銅,一下子攀上刀林劍樹,一下子跳進鑊湯沸鍋,把罪業之身燒煮得跟一鍋熟豆子湯一樣!這些布施罪人就算受盡這麼多苦,還是死不了。大王,你要知道,我對你無所求,我對你不求任何供養,我看你一直修錯、修布施那種大乘佛法邪門外道,我特地來跟你開示慳貪嫉妒的無上正道!」

善吉王只是聽聽,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虛擬地獄中受盡折磨的眾生,生起大慈悲心:「這些流轉生死、無有出期、受盡無量種種苦惱的地獄受苦眾生實在太可憐了!他們究竟何時才能斷諸他們的痛苦?雖然他們是宿世造業、自作自受,我知道他們必定是過去生身、口、意三業不善才會墮入地獄!哪有可能行大布施還墮地獄的道理!」起大慈悲心的善吉王突然反問魔王波旬:「大士,您真是慈悲,對地獄有情充滿憐愍,也很會說法,說明地獄種種法相。請問您,假如布施者下地獄,那當初接受他們的布施的受施者現在在哪裏?」

「善吉菩薩,你真有智慧,很懂得發問,問很有意義的問題!」魔王波旬以為對方上當了,非常高興:「你仔細聽,我為你開示!」他開開心心地又化現一個充滿天子、天女、天寶、天花、天樂、天樹、天鳥、天宮、天池的虛擬天堂,天池上開滿美麗的金色蓮華。在這個幻化的天堂裏沒有生老病死痛苦附帶的痛苦聲音,所有曾經接受地獄眾生布施的受施者都在這裏享受天堂級的享樂。「善吉王,善男子啊!你看,只會接受、不會布施的眾生全體升天,所以,你一定要捨棄布施法門,以後你必定可以升天享樂!」

「這不是通篇歪理嗎?完全是顛倒法相胡說八道!」善吉王聽完魔王波旬狗屁不通的邏輯,心中如理思惟:「世界上哪有長出甘蔗的呵梨勒樹?哪有開出清淨蓮華的化糞池?哪有百分之百的純金變成廢銅破鐵?哪有具足大乘信心的布施檀越受地獄苦?這種開示完全不合佛法因果道理,一定是魔王波旬說的顛倒魔法!」

善吉王心裏清楚明白今天遇到貨真價實的大魔王了。他不動聲色破斥對方的魔說:「你這麼會說法開示,很攝受!你要了解,像蝗蟲拍翅膀發起的微風無法吹倒須彌山,你的話風也吹不倒我。你說布施者墮地獄、受施者上天堂的講法正合我意!我發願,從今以後我寧願當唯一一個大布施而墮地獄的施主,也要讓所有受布施的眾生集體生天、享受天福!如果我一個人承受痛苦能讓所有人享福受樂,豈不是正合菩薩行本誓願力!你說的不是佛法,而是魔法!我很確定你一定是魔王波旬示現來謗破大乘佛法,你沒辦法跟我對戰!我生生世世勤修布施法門,怎麼可能被你三言兩語勸退?你太自不量力了!」


原典出處:《菩薩本緣經善吉王品》


-修行筆記-

一、經云:「菩薩行施時,定心究竟作,乃至魔波旬,不能得斷絕。」「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檀波羅蜜,乃至天魔不能留難。」為何天魔畏懼修大乘六度法門的菩薩行者?為何波旬害怕人類修行成佛?修行成佛這條菩提道究竟對魔王世界構成何種實質威脅?

二、魔王波旬說法的事現代也在發生。魔王偽現僧相,到處跟在家居士眾開示不合佛法的歪理,亂說一通:「你們供養法師會下地獄,讓法師不用功,供養是造業,不要供養!」這類開示被無知在家眾斷章取義亂傳還不懂得聞思修,愚痴到不會反向思考:開示出那種「反供僧魔語」的人本身如果沒有人供養的話,他哪來的「巨資」辦電視台、印書、出影音出版品、一年到頭出國遊玩呢?結果,開示魔語阻止佛子供僧的人自己非常富有,在海內外擁有大量財產、事業、名利、著作、媒體,反而害得初初出家、沒有人脈、信眾、資源、出版品、法務經驗的出家眾化緣無門,苦到學在家人去一般世俗工作場所「打工賺時薪」支撐生活開銷。末法時代的的確確有魔現僧相的惡緣;自擁巨產卻開示歪理阻止佛教徒平等供養其他出家人,故意中斷僧脈。經律論三藏找不到阻止布施供養僧眾(鼓勵在家信徒起慳貪心、拒絕在三寶門下修福)的大邪見。那種大邪見是末法魔說。


2020/09/21

109年國家防災日:防災也是菩薩法門!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色身事涉生命權、健康權,雖是四大假合不必執著,也是在人間修行的「藉假修真」根本方便。人間最大的福報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命根」(生命,生存,壽命)的相續假有。命根在,緣起性空則大做水月佛事;命根不在,那就他方佛土再見、修個淨土化生或乘願再來。

請大眾認真注意國家防災日的防災演習訊息,吸收正確防災知識,養成防災警覺。自護護他,自保保他,保全大眾命根,不僅是菩薩行持的處世智慧,也是慈悲眾命的度世慈悲。

九二一大地震的緣起讓台灣所有建築法規大修特修,全面提升建物防震規格,也一震震出許多早期不法黑心建商偷工減料亂蓋海沙屋的大問題。如何與全球先進防災科學界緊密合作,在多元防災事項上也「超前佈署」而非「亡羊補牢」呢?預防勝於治療,因地防災勝於果地救災,因地防災能保全最大公約數的人命與資源!

祝福大眾無災無難、少災少難,身心平安!









菩薩無相般若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於諸法不見定實相。是菩薩見色不定、非實相,乃至見識不定、非實相。不見色生,乃至不見識生;若不見色生乃至不見識生,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不見來處、不見去處、亦不見集處。如是觀時,不得色性乃至識性,亦不得有漏、無漏法性。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信解一切諸法無所有相。如是信解已,行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於諸法無所著若色,若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行無所有般若波羅蜜,能具足菩薩道,所謂六波羅蜜,乃至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大智度論卷八十七》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夢、不見見夢者,不見響、不見聞響者,不見影、不見見影者,不見焰、不見見焰者,不見幻、不見見幻者,不見化、不見見化者。何以故?是夢、響、影、焰、幻、化皆是凡夫愚人顛倒法故。阿羅漢不見夢、不見見夢者,乃至不見化、不見見化者;辟支佛、菩薩摩訶薩、諸佛亦不見夢、不見見夢者,乃至不見化、亦不見見化者。何以故?一切法無所有性、不生、不定。若法無所有性、不生、不定,菩薩摩訶薩當云何行般若波羅蜜,是中取生相、定相?是處不然!何以故?若諸法少多有性、有生、有定,不名修般若波羅蜜。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著色乃至不著識,不著欲、色、無色界,不著諸禪、解脫、三昧,不著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著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不著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著故,能具足菩薩初地,於初地中亦不生著。何以故?是菩薩不得是地,云何生貪著?乃至十地亦如是。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得般若波羅蜜;若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般若波羅蜜,是時見一切法皆入般若波羅蜜中,亦不得是法。何以故?是諸法與般若波羅蜜無二無別。何以故?諸法入如、法性、實際故無分別。

《大智度論卷八十八》

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行是法,眾生亦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離眾生相。

《大智度論卷九十》

是人雖不決定取諸法相,而深入法性故,於大眾中有難論諸相者,心無所畏,於諸法得無相故。又入無生法忍時,知一切法不可得,於是中亦無所畏。所以者何?是菩薩善通達一切法故。

《大智度論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