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炒房就有大量房地產買賣
二、銀行可受理大量房貸契約
三、房貸綁數十年有高額利息
四、國庫可以藉此向銀行徵稅
五、政界與商界姻親互相配合
個人以為,這類在民間流傳多年的推論有看到房價問題的皮肉,沒深入房價問題的骨髓:台灣人口太多。假設民間流傳數年之久的「政客放任炒房說」成立,也必須在台灣人口過盛且社會競爭內壓過大的前提下才有辦法運作成功。
全世界有哪國政府不打房、不抑制房價?問題在台灣身為打房成效全球最後一名,我們不妨冷靜下來、捫心目問是為什麼?因為台灣人口密度太高(暫居全球亞軍,逼近全球冠軍)、人口太多(請參照全球各國國土面積對公民人口比數)、社會資源高度集中在中生代及老生代手裏。在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超高、人口總數過盛、卻又同時畏懼少子化人口世代斷層的大共業下,不論祭出任何人為法政經手段來打房都不敵環境負荷超載的事實--只要地小人多高競爭,生物本能反應出來的就是繁殖率大減、市場機制反應出來的就是不動產價比黃金。此外,在地廣人稀的歐美租屋或買屋感受差別不大,在地狹人稠的台灣租屋或買屋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層面就非常深廣。
大陸愈變愈有錢、國庫愈來愈充裕,因為大陸靠一胎化政策量砍人口、有效扭轉了中國歷代香火文化累積過盛人口所引起的高度社會競爭、資源分配不足、普遍貧窮落後。台灣完全相反,香火文化不死,為兵源(國安)或為恐世代交替空窗而一路催生至今,到今天還在扛早期放任老生代代代生六個、八個、十幾個小孩的人口過盛現象的社會代價:新生代人口比例很低,卻要扛相對人口比例超高的老生代或中生代人口的養老問題。人口密度在全球數一數二的台灣就算撇開國際地位或國際承認這些外部問題,光國內不動產資源競爭太大本身就足以內憂不斷:
早期放縱或宣導老生代、中生代多生(目的是反攻大陸),讓人口密度破表。人口過盛,土地太小,處處天價劣房高競爭,最後逼使新生代不婚不生後,老生代與中生代轉而畏懼產生公民世代斷層或兵源不足問題。面對人口太多的問題,台灣不但不敢比照大陸以正確的人口節制政策讓人口密度解壓正常化、提高每個公民可期待獲得的相對充裕社經資源分配,反而還反其道而行,為害怕兵源不足或國安出包而年年催生--人口居高不下,社會競爭太大,炒房歪風的惡性輪迴怎麼可能截斷?在人口太多、土地太小的因緣條件之下,市場機制本來就會拉抬不動產市價啊!只要台灣人口總數降不下來,試問台灣何德何能打房?
社會資源的世代分配不正義是事實。不僅是俗人如此,連教界也如此。許多歷史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早期台灣佛寺占地百餘坪、數百坪以上,裏面只住兩、三位老法師,可是沒有什麼眾生緣。早期好勸募、好建寺,當年一座佛寺募五千萬、一億來興建並不難。後期難勸募、難建寺,中生代、新生代法師絕大多數都沒有辦法發動信眾蓋寺廟,有眾生緣卻沒有佛寺的非常多。隨著台灣人口代代爆漲,社經資源明顯地向上層集中、向老人集中、向少數人集中後,M化現象和低效益悶經濟就成為生活常態。
真正的危機還在後頭:在老法師們往生後,大量長年閒置、很少接眾、沒什麼眾生緣、可是占地很廣的老寺何去何從?中生代法師們長期為撐持企業化寺廟經濟壓力而不得不走經懺路線或商業化路線、養成大量居士以為經懺佛事或比照俗人開店上班賺錢拼經濟就是現代佛法全貌的知見後,正法傳承何去何從?新生代法師有廣大眾生緣卻沒有寺廟可供運作的奇特修行現象產生後,更新生代的未來僧眾又要如何融入台灣佛教界半世紀以降的弘法文化巨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