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佛典故事:誦經 Chanting Sutras



初相遇,喃喃自語的小沙彌激起老賢者的強烈好奇心。

老賢者:「這位師父,您在說什麼?」

小沙彌:「我一邊出門化緣一邊誦偈子!」

老賢者:「大約可以誦多少偈子?」

小沙彌:「大概誦個十來偈吧!」

老賢者:「要化緣幾天份的齋糧?」

小沙彌:「九十天。總共九十斛米。」

老賢者:「師父,您安心誦經偈。米我來出。」

小沙彌:「真的?太好了!」

賢者發心九十斛米當總功德主,小沙彌向師父報告後便開始專心讀經,不用每天外出奔波化緣。經過三個月,小沙彌已誦完一千四百多偈,再度啟稟師父:「師父,弟子誦經圓滿,要到檀越家裏講給他聽。」「可以!」師父爽快答應。

小沙彌:「施主,上次承蒙您發大心,我才能安心誦經。現在誦經功德圓滿,特地來跟你知會一聲!」小沙彌說明完畢又加誦幾句經偈給老賢者聽。他開口誦來咬字清晰,如行雲流水般通暢流利,毫無困難。

老賢者十分歡喜,稽首作禮,當場發願:「希望我來世聰明、睿智、博學、多聞,記性很好,過目不忘!」

老賢者出於善心、慈心、恭敬心、布施心、供養心打齋供僧,廣植福田,又發善願以功德回向,從此生生世世不論受生何處都聰明,知識學問佳,記憶力極強。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老賢者也投胎到人間出家,成為辯才無礙、博學多聞、通達佛法、經常擔任佛陀的侍者的阿難尊者,於佛弟子眾中為多聞第一。


原典出處:《眾經撰雜譬喻》


-延伸思考向度-

經云:「時賢者今阿難是,夫勸助學者志求願功德不虛,緣是福報隨願而得如是也!」世間討論人格特質與能力時,通常略分為天生基因遺傳與後天教育成效兩部分。過去生因緣果熟造就現世的遺傳業報,現世接受的文明教育成果則是不斷累積當下點點滴滴無量無邊的繁複條件所呈現的業報。天生基因遺傳與後天教育成效二者是否不離因果法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