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佛典故事:被謀殺的食物 Murdered Food


人類也是食物鏈中的「食物」?國王萬萬沒料到在他有生之年要親自面對這種道德困局。他出具大量珍寶公告天下徵求法要,沒想到沒徵到人間學者之餘還徵來一個不懷好意的鬼道羅剎:一個尖牙似利鉤鋒刃、眼神飢渴兇惡的大羅剎鬼。

「國王要法,我有。」羅剎鬼陰森森地說。

「是,您請進!請升座說法!」國王笑臉歡迎。

「法有是有,又飢又渴,沒辦法宣說。」羅剎鬼喃喃抱怨。

「來人哪,送上宮廷國宴大餐!」國王馬上下令。

「那怎麼能吃?我是鬼,我吃的食物只限當場宰殺的現放熱血與現宰新肉,你叫他們準備的那些世俗葷宴可不對我胃口!」狀似不耐的羅剎鬼發話阻止。

「……」國王一時答不上話,陷入思考。

「父王,難得有聽法的大好機會,不如就布施我自己給羅剎鬼吃,好讓父王您盡情聽法學習!」王子突然插嘴建議。

「……」國王聽完兒子毛遂自薦,繼續沉思下去:我生死輪迴無數劫來總是被恩愛習氣綁縛,流轉無窮,無有了期。兒子說得沒錯,不如犧牲他交換難得的聽法機會。

「好,就這麼辦。」國王點頭同意。

「好吃!讚!」羅剎鬼當場謀殺王子,撕開屍體狼吞虎嚥。血喝了,肉吃了,人骨隨地亂扔,抹抹嘴又有新的意見:「還餓!」

「……」王后親眼看親生兒子在丈夫同意之下被謀殺分屍吃掉,顯得相當平靜。她想,兒子能,難道我不能?

「換我吧?」王后轉頭看丈夫。

「好,我同意。」國王爽快答應。

「呼,真香哪!」羅剎鬼抓到女體便殺,飽食一番以後又扔下屍骨不管。「切!還沒吃飽!換你上了,國王!」羅剎鬼死盯著國王看。

「可以是可以,我不會捨不得。可是死人聽不到法!你要先講法給我聽,我聽完再讓你吃!」國王堅持。說法的老師吃葷,有什麼辦法?不只吃葷,還指定葷食中的特種葷食:現放人血、現殺人肉!

「哦?不錯,你有信用!」羅剎鬼張開充滿人屍腥味的大嘴呵呵大笑,「聽好來!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能離恩愛者,永斷無怖畏!」

「……」國王聽畢滿足地瞇上眼睛,準備就死。

死亡就要來了。他一直等,等,等。疑?怎麼沒死?張開雙眼一看,哪來的羅剎鬼?羅剎鬼不見了!只見回復天王本形的釋提桓因默默看著他,王子與王后都好端端地站在身旁!


原典出處:《撰集百緣經 善面王求法緣》


-修行筆記-

一、公領域

人類主張食物鏈理論,視之為自然界的生存法則與獸性本能,卻無從解決將它應用於現代社會文明系統所衍生的道德矛盾。一個生命體或一種生物是不是食物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某甲視為食物佳餚的一隻小動物可能是某乙視為至親家人的寵物伴侶。

同樣的矛盾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具有食人肉嗜好的某甲(人類或鬼類皆可能)視為食物佳餚的一個人可能是某乙為至親家人的家庭成員(生物上、法律上、社會意義上)。若遵循人類利用食物鏈理論合理化大規模動物虐待屠殺行為的邏輯理路外擴延伸,具有特權的人類將其他人類當成食物、用以栽培餵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用途的細菌、病毒、微生物、食屍動物是否也相當「合理」?口腹之欲這類小事若法益大到可以合理化跨物種屠殺,法益遠大於口腹之欲的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疾病治療、社會公益、經濟利益、國家認同等大事豈不偉大到足以支持更大規模的跨物種屠殺?

吃人肉或吃人屍的故事或史實(例如,在荒廢農事的戰亂時期或嚴重旱災期間發生者)意義深遠,直指人類的飲食哲學背後隱而不現的道德價值判斷出了問題。我們很少從文化面檢討處理這類深層文化問題,打不破相殺相食的惡性循環,一旦業障現前就會有畜牲道轉世為人的暴君在人間大開殺戒對人類族群展開報復,沒完沒了,慘劇一再重複發生。

二、私領域

把別人的太太、兒子當場殺死吃掉的行為豈不是冷血、殘酷、無良、充滿魔性?只要把故事中的人類置換成牛、羊、豬、雞、鵝、魚、蝦等海陸空動物家族成員即可。同樣的謀殺慘劇在人間廚房與世俗家庭每天都在重覆發生。若從動物的視野反觀人類的話,人類豈不也像是好殺嗜血的羅剎?

故事中的國王、王后、王子面對羅剎鬼討鮮食時的柔順、服從、不反抗的確不尋常;通常這類盲從與犧牲只會發生在身為經濟動物的「食物」身上,不會出現在自利本位主義的人類身上。

自他互換,將人類放置在「食物」的位置逆向思考,這則道德教化寓言的意義或許遠遠不只限於「為重法義而自輕身命」而已。

三、佛領域

善面王是佛陀的前世,王太子是阿難的前世,王后是耶輸陀羅的前世。佛陀在因地上修習菩薩道時,為了求法可以捨妻、捨子、捨身,求法無倦。

這是原汁原味的佛法:心重法故,可捨世俗恩愛。足證現代人流行拿大乘菩薩道當藉口合理化對妻室子女的眷戀並強調世俗婚姻是末法時代才發明的方便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