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詩切切,淚眼對望,然後呢?竟然就被釋放了!
母鹿謝別獵人,步向哭成淚鹿的幼鹿身畔,傷心的淚珠變成快樂的低泣。
如何告別獵人隊?始於詩,終於詩!
「賤畜生處世,當應充厨宰。即時分烹爼,寬假辭二子。天人重愛物,復蒙放赦原。德祐積無量,非口所能陳!」母子三鹿就此謝過,慢慢地返回深山林地重新過以水草為伴的隱居生活。
獵人的人生從此改變,價值觀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們反省以前種種罪過,決定要以慈悲心度過人生下半場,以後不獵殺動物了。為表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決心,他們更集體到寺廟裏找出家師父們正受三皈依、走修行路,當佛弟子。最後也最重要的,他們親自向國王辭職,就此改行,不幹獵人了。
身為王室專屬獵人隊,跟老闆(國王)辭職都要有正當理由。他們把詩情畫意又神奇難喻的母鹿故事講解一遍,結論是這樣:「總之,遇上這麼奇妙的事件以後,我們這輩子是再也不可能殺生了!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國王,連鹿都有情有義,人類豈能不如畜牲?」
「是嗎?」國王又驚又喜。驚的是世上有此神獸,與此對比顯得人類反而野蠻又兇殘;喜的是祥獸能言善道,實乃菩薩權現動物形象以度化人類敬信三寶!國境內有此示現,代表妖禍弊冥勢力消殞、三寶信仰聖力增長!這是國力必當長保久安的吉祥預兆啊!
允許獵人隊集體辭職以後,國王也改變了。他主動向民間積極宣傳母鹿的神奇事蹟,讓鹿菩薩感化獵人隊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令民風向善發展,更下令停止以前主張祭拜動物屍體的諸多邪教與殘暴儀式,由國王帶領全國上下皈依三寶、正受五戒、一心向佛。從此這個國家過了三年國富民豐的太平歲月,平均壽命增加,生活滿意度也明顯上升。這一切良善發展都緣起於母鹿一家的菩薩示現!
故事說完了。
接下來,是開示時間:
母鹿是佛陀的過去世受身。
幼鹿是羅睺羅與朱離母的過去世受身。
國王是舍利弗的過去世受身。
獵人隊長是阿難的過去世受身。
向國王密報鹿族行蹤、導致鹿族被發現又被獵殺的告密者是提婆達多的過去世受身。
現場聽到這則佛陀本生故事的聽眾都法喜充滿,信心百分之百,至誠皈依佛道,也都在佛光普照之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身心安定、舒適。原本立志成道證果才發大心出家的八百位比丘在聽完鹿母本生故事以後當下成道,身證阿羅漢。但是,佛陀宿世化身的鹿母是示現菩薩道,並非羅漢道!因此,他們一證果就反悔了,在佛前重新立下回小向大的菩提道重誓,求佛哀愍,將一切修行成就回向菩薩道,生生世世荷負眾生、救濟一切、絕不違背四弘誓願。
「世尊!」侍者阿難目覩如此殊勝的證果場景,立刻整衣下跪:「這群發大乘心的菩薩比丘原本對大乘佛法心有疑惑、心有懷疑、不入正諦,卻在聽完佛陀開示以後回小向大入菩薩道!修行發願的速度是多麼迅速啊,這豈是小根小器得以相信的深法!如此會眾,對大乘法一定心存疑惑,請世尊重新說明緣起由來,讓未來佛子得以了解!」
「很好!」佛陀讚美侍者阿難。「這八百菩薩比丘在當時受身為該國人民,服從國王的命令皈依三寶、戒殺護鹿。雖然他們原本發菩提心、發大乘心,但是修到一半癡心發動、無明障礙,就突然中斷了。這一世雖然追隨我出家,一度迷惑、忘卻本願、偏離大乘佛法;今天聽我當宿世緣起重頭開示一遍,把最後一點疑情都打破了!他們原本迷惑的心終於安定下來,回歸大乘佛法。那是宿世善根福德、業感緣起的功用!」
這一聽,八百比丘得不退轉,八千力士得不放逸,個個發起堅定的菩提心,深入禪定,旁聽的所有天龍鬼神與人類總共七億二千會眾也當下一起發起無上道心。
「阿難!我宿世受畜牲身時,依然心心念念不忘菩薩道濟眾之心、利他之行,直到這一世都還在為眾生精進、勤勞、努力不懈!這就像為了解救溺水的受難者一樣,沒有救上岸以前絕不放棄。立志想要修行成佛的人都應該盡心盡力歸信三寶,世世不廢不懈,直到像我這一世一樣身證涅槃。這一切都從百分之百相信大乘菩薩道、相信佛道、相信三寶的純粹信心開始。阿難,你應該受持這部《佛說鹿母經》,廣為宣說,別讓它失傳!」
「是的,世尊!」阿難立刻頂禮佛陀,受持諷誦!
原典出處:《佛說鹿母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