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娘幫你蓋被子:女性化霸凌(九)


這則老掉牙的故事,台灣有很多人都聽過:「兒媳新婚,晚上在新房熟睡著。老母半夜怕兒子受風寒,偷偷進門,悄聲無息地替兒子蓋被子。一而再、再而三闖新房,最後終於被年輕的媳婦發現了──」

「後來呢?」

「沒有後來。通常故事講到這階段,聽眾的反應早就主動接軌了。」

「怎麼說?」

「不用下結語。它表面上是故事(黑色笑話),事實上是文化心理測驗!」

聽眾的反應很明顯有世代落差。五六十歲以上、七八十歲以下的已婚婦女通常是講:「媽媽疼兒子啦,小孩子永遠長不大──」四五十歲已婚婦女則一臉調皮、欲言又止兼落落大方:「萬一兒子、媳婦沒在睡覺,哈哈哈……」三四十歲已婚婦女是最正經八百的一群:「那種婆婆──要是我,就叫先生跟我一起搬出去!」那麼,二三十歲又如何?「啊,好可憐的新娘子,一定嚇死了──怎麼不鎖門?」最妙的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女生的尖叫:「──好噁心、好變態、好可怕──那種婆婆一定心理有問題!心理不正常!」十歲以下的小女孩呢?她又會繞回老太婆的蓋被子邏輯:「對啊,媽媽有講,晚上踢被子會著涼、感冒……」

這則故事(心理測驗)最令人玩味的是它折射了華人的家庭政治與權力觀念──隱私觀念很薄弱、不甚尊重個人自主權、控制欲極強而溝通力超差,家庭裏往往狀況百出:長輩闖新房、父母偷看子女日記、太太為防外遇時時搜索檢查丈夫的西裝或襯衫口袋內容物、同輩隨手拿兄弟姐妹的衣物、玩具、文具來使用、長輩私下檢查晚輩的書包或電腦以控管交友狀況、小孩一張張當掉的考卷被傳全家當笑話(恥笑完再訓話)、你闖我的門我闖你的門……

糟的是故事還不只是折射;「蓋被子」只是個符號,借用來指涉那些不知道如何用複雜的文化術語去說明的「東西」。台灣早期還真的有新娘身歷其境、嚇得半死,一輩子嚴重心理創傷。她年紀輕輕出嫁,婆家一家老小的室內主要通道必經新房。翻修改裝的新房與通道之間只隔飄來飄去的門簾;丈夫根本不管這些。一個天真小女生,才當新嫁娘,夜夜在極度驚恐中度過,害怕得要命。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生是生了,夫妻的婚姻也完了,一生形同陌路,以離婚收場。

民間流傳的小故事、小笑話不只表面上解悶閒聊而已;往往充滿現實人生的文化暗喻。解讀文化非常有益於跨代、跨國的良性溝通與建立互信。畢竟,連私領域的家庭生活都能過成這樣,公領域又能期待它有多進步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