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沒打算死在你的戰爭


「沒打算死在你的戰爭」是流傳好久的現代反戰標語。口號所搭配上的大量彩色照片中,有各國、各種族、各民族、各性別的人們。這句標語很有意思,它直指戰爭的剝削本質:一大群人為一小小群的人赴死,亡者大量死在「你的戰爭」--別人的戰爭。

「別人的戰爭」所強調的是全世界有權發動戰爭的通常是一小群特殊份子:多半是老年人,也是在人類社會中極少數大權在握、掌有相對大量社會資源的人。這一小群老年人發動戰爭後,真正上戰場廝殺對陣的是大量由公民、平民所擔任的士兵或將領--多半是十幾歲、二十來歲至四十歲的少年、青年、中年男性。

「戰爭」是由少數老年人主導,讓大量相對年輕的人類自取滅亡、大量削減人口的一種古怪行為。它古怪的地方如下:

一、發動戰爭的人通常本人不用親自上戰場火拼,也不用簽下任何正式書面文件承諾在大量本國同胞死在戰場、確定戰爭結束後,他本人一定會自殺謝罪或無條件賠葬--服從赴死的都是別人,他本人有活下來繼續坐享高權大位、榮華富貴的權力。一心只要別人死,他本身卻百分之百想活。

二、發動戰爭的人通常是老人。老人離死亡相對上較接近,年輕人還有大半輩子人生要過。少數幾個來日所剩無幾的老人主戰發兵,強制命令大量年輕人提前送死(通常是枉死、冤死、慘死,統稱為「橫死」)這件事本身和「社會公共利益」與「全體公民福祉」嚴重相違,又嚴重地削減青壯勞動人口與社經資源,本質上就嚴重危害國家社會。

三、發動戰爭的人通常是男人。在戰爭中被姦淫、人口販賣、強迫賣淫、強迫勞動於軍工廠當女工、強迫擔任軍妓、強迫受訓為以色誘敵的女間諜的有高比例是女人,也有低比例是貌美的年輕男人。發動戰爭的人創設戰爭這個「強暴性侵案發生機率狂增的低道德狀態」來加害其餘大量人口,本身倒是鎮日有大量警衛、維安、軍事、特勤人員二十四小時嚴密保護。

四、戰爭可預期的利益雖然在戰前已經被評估過,然而戰後的利益分配與戰前事實上差別不大,內政問題、貧富不均、社會歧視、階級衝突、……這些老問題還是一模一樣沒改善也沒獲得解決,只是更貧窮更殘破。利用戰爭手段讓老百姓暫時轉移注意力,尤其是誘導各國老百姓互相盲目仇恨時,能讓各國老百姓一起「集體忘記」監督本國自家這一小群個個身擁高位大權與巨富資源的老人家。

五、戰爭到底是「誰的」這個問題,從以上四點我們或許能得到一個暫時性結論:它是一小群有特權的人的戰爭。其他大量沒有發兵權、沒有興戰權的平民都只是這一小群人爭權奪利的人肉工具。「戰爭」這件事迄今存在,或許可以證明不論主張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其他大大小小主義,也不論建立多精密的制度或寫出多完備的憲法條文,都無法治療人類的自私。

六、以老人心理而言,老年主動發兵主導戰爭或許是一種極度嫉妒青春的心理狀態與極端死亡恐懼的折射。自古以來,戰爭都是老人掌握兵權、年輕國民有當兵送死的義務,而不是相反。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幾個十三、十六、十八歲的小夥子身掌兵權、強逼一大票五十、六十、七十、八十歲的老阿公上戰場去跟別國的老阿公拼命的。可見戰爭是放任少數幾個老人間接屠殺大量年輕人口又能完全避開刑責的「合法大屠殺行為」--為什麼它存在?為什麼人類能自古放任這種滅種大屠殺行為?甚至還「完全合法」?這個歷史謎案無人能解。

戰爭是「誰」的?不妨仔細參參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