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歧視女性,主張心性平等、佛性平等。中華文化則相反,明白指出女性是次等性別,唯一值得肯定的角色與功能只有母職(或是有能力生產兒子的妻職。完全不孕或生不出兒子、只能生女兒的妻子受盡歧視)。肯定母職的主要原因是母職能夠生產高等性別「男性」,母體是生產的必要工具。肯定母職並不是出於肯定母親本人的身心能力、社會貢獻、或文化價值、生命尊嚴、人格人權,旨在肯定母體能作為生產男性人口的必要工具、不可或缺。想推廣中華文化的老生代當中有高比例排斥現代性別平權觀點及相關人權主張,會公開陳述歧視女性、輕視女性的文化觀點者比例相當高。
推廣中華文化若只將它當成歷史、考古、文化保值、文化資產來介紹沒問題,若當成當代文化論述、推廣成生活實務運用的話,恐怕有嚴重拖慢華人的現代人權保障進程與現代化速度、甚至讓性別文化教育全開倒車的風險。中華文化當中有許多文化元素與現代人權觀點嚴重矛盾、相反,這是它無法迴避的歷史包袱,也是歷史事實。女性子孫在面對中華文化時,所面對的是強烈否定女性的生存價值與性別尊嚴的性別歧視文化。
中華文化在「推廣」之前最好先完成一個重要文化動作:與現代憲政、法治、民主、人權精神先接軌,大幅調整其文化論述,尤其是其嚴重歧視女性的性別文化觀點的部分,進行文化檢討。若接軌尚不成功、不完全,這個與現代人權觀點有大量衝突矛盾的文化系統最好先放著研究改良,不宜冒然推廣、加害眾生──尤其是不宜影響尚不清楚其性別歧視文化內涵的非華人女眾、男眾,薰修他們在古老中國曾十分盛行的性別歧視文化觀:
從盛行納妾到青樓酒國文化,從收購烹食墮胎後的新鮮胎盤到纏小腳,從經營後宮、強徵大量民女入宮對皇帝進行終身性服務、到將異國女眾當成定期朝貢天子的固定貢品項目之一,以及曾被長期隱瞞的、在性別歧視文化衍生的中國女性高自殺率……中華文化對女眾不友善的歷史事實很多,並不適合教導新生代男眾、女眾大量重現或模仿。強迫女性子孫擁抱歧視女性的古代文化觀點很殘忍,就像硬逼女眾自虐、自殘、自賤、承認從生到死都只是身為次等公民、次等人類一樣。
新生代若有福報受現代人權觀點保障的話,請別故意將他們拉回過時的文化框架內、逼他們再吃一遍古人吃過的苦。後人宜以史為鏡,不宜再逼後世子孫重頭苦一次。不宜為了一時想壓過異族文化的漢族種族優越感犧牲大量後世子孫實實在在的生活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