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翻轉情人節:愛,取,有


隨緣或隨業流轉?

約二十年前初次了解退道心者真正的心理動機與生活理由。當事人坦言佛教修行帶來極大壓力,無法忍受過份清淨的修行生活。由於辦不到,再也壓抑不住對葷食、菸酒、淫欲等舊習的實際需要,直接選擇改宗換教、停止修行、公開謗法。高深玄妙的教義行持並非宗教信仰選擇核心要件,當事人本身最切身、迫切、直接感知的生存需要與欲望取向才是。

「情念若如道念,成佛多時。」絕大多數眾生在面對欲望本位思考與精神本位思考時,人欲才是致命要害與選擇基準。世間上從正教到邪教有無量林林總總多元選擇,在離欲斷染與縱欲隨染的多元光譜之間掙扎的信徒們終究要面對自己的受生緣起:情念染著。

情念,講動聽些是「緣」,說坦直些無非是「業」。

西洋情人節與中國式七夕

不論是東方人或西方人過情人節,各行各業都會應景量產大量語言符碼。這些打造浪漫氣氛、行銷情趣商品及刺激情欲的藥物、公開鼓勵性行為並歌頌懷孕生育、嚴正警告婚前性行為及例行墮胎潮的大量語言文字正好折射出我們身處如何扭曲割裂的價值系統。

在這個價值系統裏,針對某些人刺激、行銷、推崇情欲,又針對某些人禁止、防範、杜絕情欲,一方面公開鼓勵某些人類縱欲交配,一方面對某些人類無法節制又難以阻斷、不負責任的性行為憂心沖沖。說東說西,重重層層,無非全落愛、取、有,也就是十二因緣法分析的輪迴現象。

十二因緣的傳統理論

在「隨緣」二字已成為全民日常生活用語的台灣,很少深入認識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若從理上解析,十二因緣法形同宗教心理學,剖析人類之所以起惑造業的心理活動流程。若從事上解析,十二因緣法形同宗教行為學,剖析人類如何從潛意識、意識心發動,從起心動念到造業受報的行為造作流程。若從人上解析,十二因緣法形同人生時間表大綱,從起惑入胎、自幼至長的過程一路發展,完整呈現生老病死業報流程。若從境上解析,十二因緣法形同對所有眾生三世輪轉生死死生、惑業苦不斷循環交替生滅的流程。不論從哪個角度立論,十二因緣法的「愛」「取」「有」三因緣都指明情欲是眾生輪迴受苦的業感緣起,是業不是福,召感無窮無盡的生死苦報。

十二因緣的現代解讀

「愛」「取」「有」是與人類身心情欲活動有關的因緣法,從性文化與性教育兩大系統打造價值系統割裂,也造就大量人口一生無解的矛盾與苦難。

一般而言,人類在童年期與青春期時,對人體的認知價值系統是一致的:生殖器官就是大小便排洩器官,不潔不淨不美觀不可示人,必須善以衣著隱藏遮蔽並時時保持清潔,避免生病,嚴禁性接觸。這種價值系統一致性從青春期開始割裂:各國社會充斥大量色情資訊與生殖資訊,各國成人公開炫耀並宣傳性行為及伴隨而來的人口繁殖,青少年就此在強勢公開行銷情欲的異性戀社會學會價值觀割裂,雖然大小便道做為大小便排洩器官依舊不潔不淨不美觀不可示人,但做為生殖器官卻被完全相反矛盾的情欲美學消費、買賣、宣傳、歌頌。面對成人一手打造出來的價值割裂系統,半大不小的青少年是第一線受害者。有的青少年堅持童年學來的道德觀,但是要忍受已經嘗試過性經驗的同儕的比較與譏笑。有的青少年提早認輸,隨波逐流地進入成人浮濫混亂的情欲世界,因而提早承擔成人為懷孕、墮胎、生育、婚姻付出的長遠人生代價。有的青少年年紀輕輕出家卻受不了大量有婚姻生育經驗的出家前輩的譏嘲輕視炫耀,不但無法以童貞出家為豪,相反的,還中途退道還俗重拾情欲輪迴老路以便建立足以誇耀示人的情欲生殖經驗。基本上,活過青春期以後的成人所面對的是全面歌頌崇拜性行為的異性戀文化與異性戀社會,童年期從古書上學習得的道德八股觀念就此瓦解。

在以前古老的中國社會,價值系統扭曲割裂的情欲觀念會在人類終止生殖功能後再度修正、回歸為童年時期將性器官、生殖器官、排洩器官(業報上一模一樣,只是功能不同)視為骯髒不淨的肉體結構的一致觀點,再度要求老人要節制性欲、遠離情欲、不要耽溺淫欲享樂、重視精神修持涵養。但是,晚近的性解放風潮也一併追向老人圈,不論東西方,社會觀念轉變,公開鼓勵老年人像年輕人一樣追逐情欲生活,甚至積極鼓勵老年人過性生活。由於老人圈的特質是已婚多、離婚多、喪偶多,鼓勵情欲變相打造出新的社會問題。黃昏之戀變成老人通姦外遇與老人暴走的大溫床,上了年紀的老人為了性欲失控衍生大量家庭糾紛或情場是非,演變成年輕子女、年輕老師、年輕法師經常教訓規勸上了年紀的長者要克制性衝動、重視精神生活的顛倒局面。

古代為香火生育而歌頌性行為的傳統不在,現代社會重拾遠古性崇拜,在人生各階段全面鼓勵倡議情欲,最後甚至連兒童都無法置身事外──成人世界既然以放縱情欲進行性行為為主流,有戀童癖與童婚惡習的成人一樣放縱個人淫欲,縱使對象是兒童也不放過。全面讚頌性行為的社會量產被逼迫行淫、賣淫、性侵、結婚、懷孕、墮胎的受虐受害兒童。

異性戀文化的膽大妄為之處在此:它明知無法控管性活動的素質,也明知無從全面監督性道德,甚至很了解人類的性衝動本即動物本能的獸性衝動,依舊全面宣傳情欲,讓源源不絕的受害人成為邊緣化的一群,充斥人生不幸與犯罪黑數。

「愛」「取」「有」似乎只能帶來一項社會利益:生育。除了生育以外的人生代價純苦無樂,有縱欲經驗的人士事後幾乎都坦言非常空虛了無意義,交身不交心,彼此互不信任。然而,生育活動是否百分之百沒有社會結構性問題?

生育能否全面合理化性行銷?

過往抗議情人節行銷的不幸人士往往是失戀者、不婚者、未婚者、被逼婚者等,組成「去死去死團」之類的組織,抗議情人節以情欲崇拜為由行商業行銷之實,以社會壓力施壓在情人節時沒有與任何人有情欲連結的單身人口(含單親家長等)。但是不論怎麼抗議,情欲行銷只要與生育廣告串連就理直氣壯,人類社會主流依舊全面讚揚性活動。抗議究竟有理無理?

生育功能可不可以全面合理化人類社會無孔不入的性行銷?

國家機器需要人口、人力資源。傳統人口繁殖必須男女淫染交媾,現代科學技術不用。真要量產人口,只要年輕公民們大量捐精捐卵,由國家主導實驗室培養胚胎,再由樂意且自願提供子宮的孕母養大胎兒並生產即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胎兒不必再受限於母體子宮內發育,可以在體外人工子宮內長大出生。現代科學既然辦得到,國家機器為何還是全面動員性行銷、公開提倡性行為?

可能的答案是這個:教養成本。

傳統家庭關係核心是男女情欲。由於「愛」「取」「有」建立起身心強烈的我執我所,傳統親子關係是家長的「我」的外延,家長會不惜代價全力支付新生代教養成本。換句話說,子女長大成人後是國家的兵源、稅源、勞動力,但是長程教養成本絕大部分都由家長自理自扛自行吸收,國家機器就人力資源部分可以因而收益極大化、成本極小化。

由科學實驗室量產新生代則不同。沒有家長之間的情欲連結所生下的新生代完全為國家所有,捐精捐卵的家長對子女沒有情欲上、情感上的深刻連結,很難產生傳統家庭關係出於我執我所而產生的占有欲及責任感,也就不願意或不樂於支付龐大教養開銷。因此,這種科學公有化做法對國家機器不利,國家機器必須直接承擔新生人力成長過程必須支付的教養成本,無法按傳統社會結構將教養成本悉數轉嫁給民間家庭自行吸收,權貴階層從而無法從大量基層人民的剩餘勞動價值中斂取暴利。

與國家機器類似的思考模式通常也會出現在家族成員身上。家族成員彼此公開鼓勵對方行淫生育,雖然終局目的是為了希望拉裙帶關係、擴增家族政經勢力、互相庇護自身兒孫能帶來私利,然而婚姻代價及教養成本都可以全數推給對方自行吸收。情欲宣傳背後有深厚的利益思考:「愛」是你愛欲,「取」表面上是你有所得,然而「有」帶來的生殖利益、勞動利益、人口利益卻是公共財,而且,龐大教養成本由你自行吸收。

愛生憂悲苦惱

愛取有必帶來憂悲苦惱。結惡緣者為惡緣大苦,結善緣者為生離死別大苦。無論情欲當下多麼自以為樂,結局純苦無樂;無論生育當下多麼自以為樂,凡出生受身就註定要成為死亡的屍體,每個在眾人的笑顏祝福下出生的嬰兒將來都會是眾人以淚眼哀送的亡軀。

片面放大生之喜悅、低調處理死之哀慟,全面行銷生育又全面逃避死亡,這又是另一重寫不完論不盡的價值系統割裂。成百上千讚迎接一個新生嬰兒,七零八落十來讚送走一個往生亡者。熱熱鬧鬧來,冷冷清清走,有誰會在行淫生育的當下直觀胚胎、胎兒、嬰兒與死亡屍身無二無別的人生現實呢?

愛取有緣生老死,凡以笑臉期待生育必以淚眼悲哀送終。

沒有留言: